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07,47(1):I0001-I0002
我国近代微生物学9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涌现了一批卓越的微生物学家。他们抱着科学救国的宏愿,从西方带回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垦并耕耘出一片微生物学成长的沃土,为我们后辈开创了展示才能和贡献学科的天地。本刊从2005年第2期开始,已经连续介绍了11位20世纪我国的著名微生物学家。火烬薪传,让我们记住先贤们的功绩,发扬优良传统,使我国微生物学更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传主事迹。  相似文献   

2.
中国微生物学先驱--伍连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宁生 《微生物学报》2005,45(2):i001-i001
我国近代微生物学 9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 ,涌现了一批卓越的微生物学家。他们抱着科学救国的宏愿 ,从西方带回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技术 ,披荆斩棘 ,筚路蓝缕 ,开垦并耕耘出一片微生物学成长的沃土 ,为我们后辈开创了展示才能和贡献学科的天地。本刊从本期开始 ,将连续介绍 2 0世纪我国的著名微生物学家。火烬薪传 ,让我们记住先贤们的功绩 ,发扬优良传统 ,使我国微生物学更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传主事迹。  相似文献   

3.
魏曦(1903—1989) 魏曦,男,1903年生,湖南岳阳人。曾任上海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大连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魏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微生态学家及流行病学家。他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的开始"……今天,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家正受到空前的重视;微生物研究正处于它发展的重要时期,不管从专业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8月4日是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教研室创始人康白教授诞辰91周年纪念日,在此时刻,我们教研室及其同道们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缅怀他老人家的学术历程。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挂一漏万,望海涵。康白教授是我国微生态学的奠基人与推动者,著名的微生态学家和微生物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奉献科学、传播知识、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是科学工作者与教育者的楷模。他在微生态学、微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是我国微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更是微生态事业的  相似文献   

6.
陈永青  陆德如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3):189-190
翻开近百年微生物学的历史长卷,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大批早期的微生物学家,为创建学科、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筚路兰缕,开启山林,披荆斩棘,发愤图强。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毒学家王鸣岐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科学人才的培养;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学发展的一些事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萍  陈向东  唐兵  彭珍荣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6):464-466
我们在编写面向21世纪的“微生物学”教材中,对国内外微生物学教材进行了比较[1],对我们编写的教材如何现代化也提出了一些看法[2],而在重温微生物学发展史时,其中一些事件对我们科研、教学和开发都有所教益,对面向21世纪的微生物学的发展,也可借鉴。因而编写出几篇小文,发表我们的感想,请批评指正。1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1929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Fleming)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发现一种青霉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经仔细观察研究,认为是由于这种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作用之故,这种代谢产…  相似文献   

8.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列教材的特点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雯莉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235-1244
优秀教材是高水平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此之前针对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系列教材建设,国内外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出版的《微生物学》系列教材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发掘和提炼老一辈微生物学家的教材建设思想,汲取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的精华,以期为高等院校的农业微生物学教育和科研提供...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一级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魏曦同志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于l989年5月20日上午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相似文献   

10.
书讯     
薛德林 《生态学杂志》2005,24(1):101-101
《陆地 -海洋微生物研究理论·应用·新方法》 ,由我国知名土壤微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书锦研究员主编 (副主编 :付海安、张立新、胡江春、焦鹏 )。该书共分四个部分 :一、陆地 -海洋微生物研究基础理论二、陆地 -海洋微生物应用及资源开发利用三、陆地 -海洋微生物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四、附录微生物常用培养基全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方法先进、图文并茂。可供从事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研究与资源开发的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及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该书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0 4年 9月出…  相似文献   

11.
张宪武教授(1905.8.6~2000.10.30)是国内外著名的土壤微生物学家及生物固氮专家,为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他曾任《微生物学杂志》首届主编、首任辽宁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他十分关心和支持《微生物学杂志》及辽宁省微生物学会的成长和发展。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里,为辽宁乃至我国的微生物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张宪武教授原籍河北省献县,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3年至1936年留学日本,人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深造。1936年回国后在长春大陆科学院任研究员。1948年…  相似文献   

12.
研究微生物学人才库少不了要拥有精确的微生物学家人数的统计数字,但目前各国的统计方法和统计范围不尽一致,所以无法对各国的微生物学家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率进行一番比较、分析,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数据做一些参考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伟大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逝世100周年.世界各地的微生物学工作者都在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对近代微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100年前,巴斯德先生以其出色的工作,阐明了困扰当时微生物界的几个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推动了微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他在微生物发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在他的巨著《乳酸  相似文献   

14.
陈华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土壤学家和优秀的农业教育家,对华中农业大学乃至全国高校相关学科的形成、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以历史的视角,对先生在长期教学科研实践中形成的若干重要学术思想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当前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微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序 言     
新千年伊始,国际环境微生物权威刊物"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即刊出"水晶球"系列文章,多位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领衔学者充满热情与期待地对未来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进行展望[1].代表性的声音来自Mark Planck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的RudolfAmann教授,他问道,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环境微生物学家知道的东西可以算作"冰山一角"了吗?他的答案是,我们依然远不能很好地描述微生物在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关键部分的催化作用.于是他呼吁跨学科合作,呼吁"想大事(Let's think big!)".MIT 的Ed DeLong教授则提出了"微生物系统科学"的概念,呼吁整合技术手段,获得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认识.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微生物学家依靠传统的富集培养和分离鉴定技术,孜孜不倦地从这颗星球上相对比较容易接触的环境中收集形形色色的微生物.70年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开启了微生物学发展的新纪元.1977年,Carl Woese根据核糖体小亚基RNA序列分析,提出了生命的"三域学说",发现了被称为"古菌"的第三种生命形式[2].Woese的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不仅提供了系统发育学的概念框架和方法,还奠定了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ManualofClinicalMicrobiology,7thed)(上下册)[美]默里(Murray,P.R.)等著徐建国等译2005年6月出版ISBN7-03-014011-7定价:260.00元本书英文版由国际杰出的临床微生物学家编写,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是临床微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杰作。本书在第六版的基础上新增加了9个“鉴定法则”章,这些章内容涵盖病原体的基本知识(如镜下表现、基本生化反应结果)和确定性试验程序(表型试验、分子生物学诊断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中文版分上、下两册,共9卷,130章。为微生物学家、实验室人员、传染病专家、临床医师、医学院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病原体分离、鉴定,传染病诊断,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详尽知识,包括全面开展有效实验室诊断的所需资料。在诊断和治疗的应用方面,指导临床微生物学家对试验步骤和程序进行选择、执行和解释。内容全面、新颖,可操作性强,并且通俗易懂,具有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一级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魏曦同志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于1989年5月20日上午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魏曦教授1903年12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届入上海医学院,1933年  相似文献   

18.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M anualof C linical M icrobiology,7th ed)(上下册)〔美〕默里(M urray,P.R.)等著徐建国等译2005年6月出版ISBN7-03-014011-7定价:260.00元本书英文版由国际杰出的临床微生物学家编写,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是临床微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杰作.本书在第六版的基础上新增加了9个“鉴定法则”章,这些章内容涵盖病原体的基本知识(如镜下表现、基本生化反应结果)和确定性试验程序(表型试验、分子生物学诊断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中文版分上、下两册,共9卷,130章.为微生物学家、实验室人员、传染病专家、临床医师、医学院教师和…  相似文献   

19.
“经济微生物学”(Economic Mi—crobiology是美国Academic Ptess出版的、由英国Bath大学著名微生物学家A.H.Rose主编的一套工业和应用微生物学进展评述丛书。共八卷:(一)醇性饮料(Alcoholic everages);(二)初级代谢产物(Primary Products ofMetabolism);(三)次生代谢产物(Sccolldary Products of Metaboii-sm);(四)微生物生物量(Microbial  相似文献   

20.
《生物产业技术》2010,(5):87-89
赵国屏,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48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