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述了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晚二叠世龙潭组的植物茎干化石Guizhouoxylon dahebianense gen. et sp. nov., 茎具清楚生长轮,髓部较大,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由环纹管胞、稀螺纹管胞组成,后生木质部包括有密螺纹管胞和密螺纹至梯纹增厚的导管组成,导管近端部的穿孔板椭圆形,梯纹至网纹增厚。次生木质部密材型,射线单列,一般低矮,管胞自内向外由梯状纹孔变为不规则拥挤分布的具缘纹孔,偶而可见木薄壁细胞。根据后生木质部中导管的穿孔板类型与低等被子植物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相似,也讨论了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晚二叠世龙潭组的植物茎干化石Guizhouoxylon dahebianense gen. et sp. nov., 茎具清楚生长轮,髓部较大,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由环纹管胞、稀螺纹管胞组成,后生木质部包括有密螺纹管胞和密螺纹至梯纹增厚的导管组成,导管近端部的穿孔板椭圆形,梯纹至网纹增厚。次生木质部密材型,射线单列,一般低矮,管胞自内向外由梯状纹孔变为不规则拥挤分布的具缘纹孔,偶而可见木薄壁细胞。根据后生木质部中导管的穿孔板类型与低等被子植物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相似,也讨论了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3.
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茎次生木质部由导管分子、分隔木纤维、纤维管胞及维管管胞等组成。其为环孔材,射线属异形Ⅱ射线。导管分子的穿孔板为单穿孔板,根据穿孔板的位置、数量,导管分子具有5种形态.即:一端只有1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螺纹增厚;一端具2个单穿孔板,另一端为螺纹增厚;两端各具1个单穿孔板,且侧壁具螺纹增厚;两端各具1个单穿孔板,且侧壁具孔纹增厚;具3个单穿孔板的导管分子.其中2个穿孔位于一端,1个穿孔位于另一端,具孔纹增厚。  相似文献   

4.
木质部管状分子的结构及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输导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它们都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群构成的复合组织。植物体中有机液流的运输主要是韧皮部中的筛分子(筛管和筛胞),而无机液流的运输则是木质部中的管状分子(导管和管胞)。1管状分子的形态结构管胞是一种原始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所有维管植物中,在裸子植物中兼有机械组织的功能。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木质部中的输水分子只由管胞组成,管胞是纺锤形的单细胞,成熟时原生质消失,次生壁形成各种纹饰的木质化增厚(见图1)。其长度约为1~2mm,直径约为15~80um。每个管胞以两端斜面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研究现代植物维管系统中木质部的管状分子(tracheary element),包括管胞(tracheid)和导管分子(vessel member),特别是研究它们的次生壁加厚类型是植物解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东北雷公藤苇次生木质部结构及其与卫矛科其它属进行比较研究,为东北雷公藤生药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东北雷公藤茎次生木质部早晚材导管分子大小差异极大.为环孔材;导管分子穿孔板均为单穿孔板;异型Ⅱ-b射线;纤维管胞具螺纹增厚;具分隔木纤维。  相似文献   

7.
不定根     
此处特指蕨类孢子体的根。它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的分化。维管柱中出现了木质部和韧皮部 ,但木质部中的主要输导组织为管胞 ,极少数出现了低级的导管 ;韧皮部中的主要输导组织是筛胞或筛管。韧皮部和木质部中无形成层 ,故不能进行次生加粗生长。吸收功能较弱。不定根@秦金星$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山东枣庄277000  相似文献   

8.
梁文 《生命世界》2001,(1):43-43
在人们初次接触植物学时,总会认为在植物生命体中,活细胞是植物生命体中的主角,而死细胞却始终扮演终结者的角色不被人们所重视。孰不知,在植物体中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死细胞,它们各自执行着特有的生理功能,以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   那么有哪些是属于功能性死细胞呢 ?现将植物体生命活动中和几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死细胞归纳如下。   一、管胞和导管分子:在成熟的维管组织中,木质部中具有长管状死细胞——管胞和导管分子,它们都具有木质化次生壁,次生壁厚度不均匀,可形成环纹、螺纹、梯纹、孔纹、网纹等不同纹式。管胞…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正常木与应压木的结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应压木从早材到晚材呈缓变,管胞在横切面上除生长轮分界处的两侧外均为圆形,管胞之间具明显的胞间隙;管胞的次生壁仅有 S_1和 S_2两层;次生壁上螺纹间隙和螺纹裂隙都很明显,并与 S_2层微纤丝平行。此外,还初步讨论了应压木形成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0.
藕的地下茎折断时,其中间的丝状物即藕丝,究竟是什么物质?属于植物哪一种组织结构呢?为什么藕断丝连?用番红染色藕的纵切面切片,可以看出藕丝是藕的螺纹导管及管胞次生壁拉长而形成的.在双子叶植物茎的木质部里,导管和管胞有螺纹、环纹、梯纹、网纹和孔纹五种类型,在藕中只有螺纹和环纹导管和管胞,它们的次生壁像弹簧一样连结形成丝,其他导管和管胞却不能形成丝.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藕丝是由3-15条并行排列的细丝构成的扁平带状体,它们像弹簧一样成螺旋形排列,可以拉长伸缩,但有一定限度,拉得太长易断.每根细丝直径为3-5微米,有时分枝,用盐酸及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早三叠世的Scalaroxylon及其演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产于内蒙古下三叠统老龙头组木化石梯纹木属的一个新种ScalaroxylonjalaidqienseZhangetZhengsp.nov.及一个新联合种S.multiforium(ZhengetZhang)ZhangetZhengcomb.nov.。Scalaroxylon原产于德国上三叠统考依波层,当前报道的产自内蒙古的新材料是该类型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该属以次生木质部为代表,生长轮不存在,它的主要特征是管胞径向壁纹孔全为梯纹纹孔;木射线1至多列,异形;射线细胞的水平壁无孔,端壁通常具孔,弦向壁多数具孔。根据次生木质部管胞的纹孔类型和木射线构造特征对该属在植物系统演化上的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它代表了种子蕨类到苏铁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2.
领春木茎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穿孔板的变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 Hook. f. &; Thoms.隶属领春木科Eupteleaceae。该科为东亚特有的单型科,其系统位置一直颇有争议。本文对中国产领春木茎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穿孔板的变异进行了观察,以期为它的系统位置提供进一步的解剖学证据。结果表明,领春木茎次生木质部中包括无明显穿孔板的管胞状导管和典型的导管两种类型。在无明显穿孔板的导管中,穿孔中的纹孔膜全部或部分消失,但穿孔无规则排列或聚集,不形成具典型的形态特征的穿孔板;在典型的导管中,穿孔板形态变异较大,包括几个类型:网状穿孔板(含麻黄式穿孔板)、网状和梯状混合型穿孔板、梯状穿孔板、梯状穿孔板向单穿孔板的过渡。在上述导管穿孔板类型中,只有梯状穿孔板的穿孔中可以观察到纹孔膜的残余。在领春木次生木质部中也观察到了端壁多穿孔板及侧壁穿孔板。根据观察结果,我们认为领春木次生木质部导管穿孔板的许多特征说明该科可能处于毛茛目中比较原始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13.
棉 (Goosypiumhirsutum)茎次生木质部的切向纵切片 ,用番红与固绿两种染液对染 ,使导管分子、管胞和细长的木纤维等死细胞、木质化增厚的细胞壁染成红色 ,而由生活细胞组成的射线 ,为 1~ 4列横卧的薄壁细胞 ,可被固绿液将其纤维素细胞壁和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由于这些细胞在茎中呈径向走向 ,因此它们具有横向运输的功能和贮藏作用。本图主要显示被子植物特有的导管 ,其中孔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等口径较大 ,导管分子以端壁或近端壁处的穿孔上下对接 ,彼此沟通 ,连成管道 ,贯穿在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成熟的导管分子原生质体已完全解体 ,以死细…  相似文献   

14.
谈藕丝     
将藕折断,在两个断面之间仍有许多细丝相连,并且可以拉得相当长而不断。成语“藕断丝连”便由此而来。这些丝我们称做“藕丝”。王希庆曾对藕丝的形状、化学性质等进行过详细论述,认为藕丝是藕的带状螺旋式导管及管胞的后生壁(即次生壁)抽长而成的。戴伦焰认为藕丝是螺纹导管次生壁拉长形成的。藕丝究竟是什么呢?我于1990年12月对藕丝进行了观察,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我所得出的结论是:藕丝是藕的带状螺旋式管胞的次生壁抽长而形成的。将藕丝临时封片,显微镜下的藕丝为扁平的带状体,是由3-8条更  相似文献   

15.
十齿花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十齿花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并与卫矛科其它8属植物的木质部作子下齿花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的主要特点是;木质部导管分子相对较长,其末端倾斜,具梯状穿孔板,由14个横隔组成。纤维和纤维管胞均有横隔。韧皮部筛管分子相对较短,其端壁水平或略倾斜,具单筛板,缺少纤维。  相似文献   

16.
对开蕨属导管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开蕨的解剖学研究,发现在根的次生木质部中,存在单穿孔倾斜乃至横的穿孔板的孔纹导管,螺纹加厚明显,是蕨类植物中一种新类型的导管。  相似文献   

17.
秋茄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秋茄(Kandelia obovata Sheue et al.)次生木质部的形态解剖和数量解剖特征变化对不同红树林生境的生态适应意义,采用光学显微镜(L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7个秋茄种群的次生木质部解剖特征进行观测,并对种群样地的土壤盐分含量、pH值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7个秋茄种群的次生木质部具有一些共同形态解剖特征:具纤维状导管和环管管胞;许多导管壁的微观结构(如管壁附物、穿孔板附物和螺旋雕纹等)有利于提高水分输导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以适应潮间带生境;(2)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秋茄次生木质部数量解剖特征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土壤Na+、土壤全盐量增高,秋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趋向于"大型化"。"大型化"导管有利于水分输导,但降低了安全性。在土壤盐离子含量越高、秋茄导管分子越大其水分输导安全性越低的情况下,推测可能有其它机制保证秋茄导管水分输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慈姑导管仅在根中出现。根的后生木质部中央导管由顶端平截、单穿孔的网纹导管分子连接组成;周围较小的导管分子和管胞有从梯纹管胞向导管分子演化的各种过渡类型;有一至多个梯形穿孔或单穿孔发生在导管分子的端壁或侧壁,并有分枝型导管分子存在,特别在根与主茎连接处尤为明显。管胞亦有分枝与不分枝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用光学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野生与栽培偃松的次生木质部结构,研究表明,茎与要支条生长轮均呈现偏心生长、心;边材区明显,管胞具螺纹裂隙及径裂隙及径列条,胞间具明显的胞间隙。射线管胞分布于射线边缘或中间,或只由射线管胞组成低射线。横生树脂道位于纺锤形射线中,纵生树脂道的数目与生长轮宽度有负的相关性,交叉场纹孔式窗格状。野生的矮化偃松,表现出一定的应压木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盐肤木茎进行木材解剖学研究,发现其导管分子穿孔板为单穿孔板。根据穿孔板在导管分子上的位置和数量,导管分子可分为4种类型,即只有一个单穿孔板,位于导管中央,且具有螺纹增厚;两端均为单穿孔板,且具螺纹增厚;两端均为单穿孔板,且具有孔纹增厚;具三个单穿孔板,一端有2个,另一端有1个,且具螺纹增厚。组成细胞中还有分隔木纤维、螺纹管胞。盐肤木为环孔材,射线为异形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