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棉是中国商业化应用最成功的转基因作物,已有许多研究对转基因棉花种植的成本效益和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对其具体推广过程缺乏足够了解。通过小组访谈和创新树的分析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对转基因生物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传播途径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种业公司转基因作物种子的生产能力直接影响转基因作物的初始规模,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和种业公司的技术推广者在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扩散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农技推广服务对于宣传相关信息和知识尤为重要,社会资本也有助于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和采用。研究结论对推进我国公共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多元社会化服务主体协作及生物技术研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作物发展及应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加快转基因技术研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介绍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研发、种植及应用状况。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进入全球化布局的新阶段,各国纷纷规划和布局,以期在渐趋垄断的技术与市场中争得先机。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抗虫棉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受消极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推动其他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进程缓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供需矛盾突出,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是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我国一方面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及时的信息披漏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国计民生出发,在科学的基础上自主决策,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是全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特性以抗除草剂性能和抗虫性能为主。目前全球已有29个大规模商业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地区,品种主要有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但是,转基因作物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增产效果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推广。本文就转基因作物研究现状及其商业化发展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成才 《植物学报》2013,48(1):10-22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育种技术, 也是当前国际上进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育种诞生以来, 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应用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文就世界上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及产业化现状、几个主要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案例及最终结果, 以及如何科学推进我国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期帮助公众科学地理解和面对转基因生物技术所带来的育种技术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着力点,其自研发以来不断发展,已在多种作物上成功应用,且培育品种日趋多样化。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急剧增加,种植国家也逐年增多。目前转基因生物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往往较高。而我国转基因植物、动物和其他微生物材料,无法通过我国现行的《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获得有效保护,阻挠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创新发展,更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来,关于转基因生物技术产品的纷争不绝于耳,真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其他高新技术受到大众欢迎的状况相反,许多人对转基因产品谈虎色变,甚至将转基因食品视为“恶魔食品”。那么,转基因生物产品究竟是安全,还是不安全?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究竟是朝阳产业,还是了无前景和“钱景”?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技术应采取何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豆转基因育种及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作物种植已经成为全球普及最为迅速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大豆是目前种植区域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但转基因大豆育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转基因大豆产业化发展方面潜力巨大.我国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发展经验,立足本国实际,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下,建立和健全我国转基因大豆育种及其产业化发展体系,大力发展转基因大豆,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概述了我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现状以及国际转基因大豆的研发趋势,分析了我国转基因大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在动物生产、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以优异基因型品种间多次杂交培育的合成品种为主的传统常规育种方法与以基因组学和转基因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相比,挑战和机遇并存.与主要农作物相比,牧草作物基因组学及其转基因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目前,牧草基因组学及转基因在以黑麦草属(Lolium)和羊茅属(Festuca)为代表的禾本科牧草及以三叶草(Triflolium)和苜蓿(Medicago)为代表的豆科牧草中已有较多研究,就现代生物技术在国外牧草遗传育种中的方法、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牧草常规和转基因育种提供方法参考及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研发团队,与北京济普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润维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通力合作研发,在北京转基因动物试验基地,顺利出生了一头健康的转入CD20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贝贝。贝贝出生体重38kg,健康情况良好。此次获得的转基因奶牛,是我国首例获得的转抗体基因的转基因奶牛。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与安徽省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进展的实际例子,勾画出对未来农业的影响,并提出我省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若干建议。1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1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首先是利用基因转化技术培育转基因品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开始于7...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作物将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应用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正成为引发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关键。由于转基因品种在生产上表现出的巨大效益,其研发和产业化在全球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的生物技术制高点。本文从转基因技术的内涵、国际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态势、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了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上面临的挑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吕飞杰的陪同下,考察了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并看望了农业科技工作者。朱总理听取了吕院长的院工作汇报,观看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转基因抗虫棉”研制、推广录像,了解并询问了转基因抗虫棉研制、推广中的问题和困难,参观了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朱总理充分肯定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取得的成就,高度评价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独立育成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提出要加快大面积推广抗虫棉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之所以呈现出一片大好的状态,是因为其符合生态发展规律,集中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生物技术运用进去,由此使得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得以不断提升。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生物技术运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的必要性,接着探讨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年报<200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中,我预测:"与第一轮转基因作物种植浪潮相接轨的新一轮种植高峰即将到来",这一预期在2009年11月底实现了.中国农业部(MOA)在一周之内颁布了转基因Bt水稻(水稻是世界上一半人口的主粮)和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饲料作物)的生物安全证书.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是1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技术、新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所有的生物技术领域中,农业生物技术、特别是有关作物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被认为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技术之一,将在下一世纪出现的“绿色革命”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内容有植物基因的操作,植物细胞和植物组织的培养,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鱼类、家畜家禽的获得等。农作物生物技术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蛋白质含量,改良氨基酸组成,提高作物抗逆境、细菌、真菌和病毒病以及抗虫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生物技术的特点生物技术领域的发明,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动物和植物品种发明;(2)微生物及遗传物质发明;(3)生物制品发明;(4)获得生物体的生物学方法或遗传工程学方法发明;(5)微生物学方法发明。总体来说,生物技术领域的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1 发展快近年来,生物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在农业方面,高产低病转基因植物的出现,为农作物的大幅度增产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在畜牧业、渔业方面,转基因动物,例如转基因鸡、转基因羊和转基因鱼也为畜牧业和渔业的优质高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医药领…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十多年是世界生物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农业转基因动植物研究开发取得新进展,培育成功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具有不同作用的转基因猪,羊新品种为发展高效益畜牧业带来利益,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和基因治疗技术取得突破,生物技术产业化加快,下世纪初期将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近两年,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政府制订一了些有利于生物技术发展的新政策和多方筹资进行生物技术基本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1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1前言生物技术可以用于开发更耐旱与更有营养的作物品种,从而保护自然资源与人类健康。根据具体情况对每种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进行具体评估,获准上市的商业化产品已经通过严格的科学审查。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应视为一种提高作物产量的工具,其在食品安全方面无不良记录,为粮食产量得不到保证的农民带来更多收入。通过应用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获得的这些经济效益、健康改善和社会效益应向全球社区公布,使农民和消费者能够  相似文献   

19.
生物专利是指将生物制品申请专利成为公司私产。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投放市场的转基因农作物,都是由生物技术公司制造的,几乎都已申请专利。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在Diamond对Chakrabarty一案中做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判决,判定一种活体生物、人工基因改良的细菌可以被授予专利,由此开启了转基因技术的专利时代。从此,大量私人投资涌向生物技术,在新生物技术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也获取了专利的巨额许可利润。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学,自此在生物技术的方法和产品领域申请并获得了专利,例如生物技术工艺、绘制的基因图谱,还有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的转基因生物体,都可以在美国申请专利。生物科技相关专利在美国及欧盟、日本等国家有日益发展迅速,这三个国家地区从1983年开始,建立起三边专利协调机制,以求相关专利审查标准能迟一致化目标。1985年,美国司法实务首次承认植物发明可申请专利权。199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增订专利法103条(b)款,放宽了转基因技术申请专利的认定标准。1995年,美国主持制定的关贸总协定知识产权协议,将植物发明之部份保护纳入,并强调给予转基因技术以专利保障。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种植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路 《生物技术通报》2004,(5):52-53,55
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统计表明 ,全球在 2 0 0 0~ 2 0 0 1年度有生物技术产业公司 4 2 84家 ,其中上市公司有 6 2 2家。 2 0 0 1年生物技术公司的总收入额约为 2 85亿美元 ,年增长率达到10 .9%o其中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占第 1位。但普遍预测认为 ,继医药作为生物技术的第一个浪潮之后 ,农业、环保和海洋生物技术将成为生物技术的第二个浪潮 ,生物技术产品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目前全世界农业生物技术的产值已达到10 0亿美元 ,其中与转基因农作物种子有关的产值达到了 5 0亿美元左右 ,显见转基因农作物在农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