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鼠尾皮肤循环移植和生化标记法检测DA大鼠的生化标记基因,为动物实验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动物基因库。方法采用鼠尾皮肤循环移植法观察自体与异体皮片成活率,采用蛋白质与同工酶醋酸纤膜电泳法,对试验DA大鼠进行碱性磷酸酶等11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进行确定。结果DA大鼠自体与异体移植的皮片在100 d的观察期间全部成活,DA大鼠11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均为纯合的。结论DA大鼠生化位点的确定,奠定了DA大鼠的生化位点遗传概貌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研究DA大鼠提供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在食用蕈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富英  罗信昌 《菌物学报》2002,21(1):147-151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与其它几种遗传标记——形态标记、同工酶标记、细胞标记相比,分子标记具有很多优越性:大多数分子标记共显性遗传,对隐性的农艺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直接揭示来自DNA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的连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发了几十种基于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如RF…  相似文献   

3.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作用历来是遗传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以正交表形式表现的共显性动物分子标记资料,根据加性效应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配合了动物分子标记回归方程通式.结果表明:对以正交表形式表现的加性效应基因共显性分子标记资料配合的分子标记回归方程,可对加性等位基因的相对作用差加以估计,并可作为育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木枣叶片再生植株及其变异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木枣叶片再生植株及其5种变异系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结果表明:木枣叶片再生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位点1编码的是杂合三聚体酶,位点2和位点3编码的是纯合二聚体酶,其变异系中有不能表达位点2和位点3的植株,变异较大。也有完整表达3个基因位点的植株,且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5.
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镭  郑茂波 《生物技术》2002,12(2):41-42
遗传图谱的构建依赖于各种遗传标记 ,在基因组织中可作为标记的特征繁多 ,本文对不同遗传标记的应用和发展作一综述。1 蛋白质标记蛋白质标记是在蛋白多态性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分子标记 ,最常用是蛋白质电泳及其配套的专一性染色。在具有大量形态标记和细胞学标记定位的物种中 ,可通过两点或三点测交将编码同工酶基因定位于特定的染色体上。即使没有已被定位的标记基因 ,同样可以测定编码酶的基因间的连锁关系。由于编码同工酶的等位基因是共显性的 ,通过产生多个酶座位处于杂合状态的F1,就可以同时确定这些同工酶座位的连锁关系。随着已定…  相似文献   

6.
邵燕  王伟  王剑伟  曹文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2,20(1):24-29,I0004,I0005
目的 筛选稀有鮈鲫HAN近交系遗传质量检测标记.方法 采用鳞片活体移植和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的遗传纯度进行检测.结果 在免疫标记分析中,鳞片同体移植存活率为96.7%以上,野生群体移植存活率为7.4%,而HAN系F22鳞片异体移植的成功率为80%,显著高于野生群体.在生化标记分析中,在HAN系F22中无多态性位点,不同个体的同工酶谱呈现高度一致,在野生群体中有2个多态位点即est2和est3,多态位点的比例为15.56%.结论 经过多代近亲交配,稀有鮈鲫HAN近交系生化标记基因已经纯合,鳞片异体移植存活率达到80%,表明HAN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均一性.选用鳞片的异体移植及酯酶和肌蛋白分别作为免疫和生化标记对稀有鮈鲫HAN近交系进行遗传质量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林飞  万素琴  程利国  吕海燕  李广军  章元明 《遗传》2006,28(11):1407-1410
在数量性状QTL的精细定位中, 通过数量性状目标QTL的近等基因系可构建分离群体。在目标QTL效应较大的情况下, 数量性状表型值可反映目标QTL的基因型。若目标QTL附近的标记密度大时, 大样本才能定位该QTL。但是, 这增加了试验费用。为节约试验经费, 若只利用QTL纯合隐性基因型植株的分子标记信息, 也可比较准确地定位该QTL。利用极大似然法, 分别推导出F2、BC、DH以及RIL群体中重组率及其标准误的估计公式。Monte Carlo模拟研究表明, 基于定位群体中全部数据或隐性纯合基因型数据所获得的重组率估计值是一致的, 且在相同样本容量条件下, 二者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8.
其它药剂     
<正>α一1一抗胰蛋白酶缺陷,导致发展成慢性梗阻肺气肿或初期肝硬变。这一缺陷是由于蛋白质中第342氨基酸密码的G一A移换。用寡核普酸探针分析了突变位点,与正常和缺陷基因互补的寡核昔酸是化学合成的,通常用来鉴定纯合隐性个体。在仔细控  相似文献   

9.
水稻广亲和性的醋酶同工酶特征及其遗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水稻广亲和品种的醋酶同工酶研究,得知所有广亲和品种都具有对酷酸-萘酯反应呈红色的酶带10A。因而可以将此酶带作为筛选广亲和性品种的一个生化指标。遗传分析表明:1OA和12A两条酶带的出现与否,分别由凡、位点上的两个共显性基因凡、( LOA)雌‘(12A)和一个无效的隐性基因邢,(既无10 A又无12 A)所决定。根据叱,基因的分布特点和遗传规律,探讨了可能筛选广亲和种质的地区和品种类型以及转导广亲和基因的快速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长发育多效基因DDF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SP  Duan YL  Chen ZW  Guan HZ  Wang CL  Zheng LL  Zhou YC  Wu WR 《遗传》2011,33(12):1374-1379
植物中存在许多多效性基因,它们在调控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在籼稻育种材料中发现了一个植株显著矮化且花器官明显变异的突变体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1)。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单基因隐性突变所致,这说明该基因是一个同时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的多效性基因,暂命名为DDF1。为了定位该基因,将ddf1杂合体与热带粳稻品种DZ60杂交,建立了F2定位群体,利用水稻RM系列微卫星标记,通过混合分离分析(BSA)和小群体连锁分析,将DDF1初步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RM588和RM587标记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8 cM和2.4 cM。进一步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在初步定位的区间内开发新的SSR标记,将DDF1定位在165 kb的区间内。该结果为克隆DDF1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炳权 《遗传》1987,9(5):1-4
同工酶作为生化标记正广泛应用于研究发 育过程的基因调控。研究报道较多的是玉米的 过氧化氢酶基因Cat,, Cat,和Cat3,以及乙醇脱 氢酶基因Adh:和Adh:的遗传调控和表达[7-910 水稻各种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的报道尚少,Ento 研究了水稻酸性磷酸酶Acp、位点控制的酸性 磷酸酶在纯合体和杂合体发育中的变化151,其 它酶系统的基因表达未见详细的报道。我们在 研究水稻醋酶Est3位点遗传[41的同时,对其所 控制的酶带在整个水稻生育期的表现和变化进 行了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其基因的调控机理,为 Est,基因作为水稻的标记基因在遗传育种中之 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角类肥蛛(Lariniodes cornuta)头胸部和腹部的酯酶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角类肥蛛的酯酶是单体酶,头胸部和腹部的酯酶酶谱差异显著。腹部的酯酶呈现4个位点:Est-1、Est-2、Est-3、Est-4。Est-1和Est-4位点为纯合基因型,Est-2和Est-3位点为杂合基因型。头胸部的酯酶仅表现出2个位点:Est-2和Est-3,且这2个位点是纯合基因型。不同个体之间头胸部的酯酶没有明显差异,Est-2b和Est-3a可以作为鉴别角类肥蛛的特征酶带;腹部的酯酶则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Est-2和Est-3位点的基因杂合度为h2=h3=0·4779。由此可见,酯酶同工酶可以作为角类肥蛛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是研究个体间遗传差异、居群的遗传结构以及种间进化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植物中广泛分布着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SNP标记因其具有高分辨率和共显性等优点,已成为当前作物遗传研究重要的分子工具。本研究拟建立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的SNP分子标记,从而实现对栽培稻和野生稻的高效基因分型,为今后水稻的基因挖掘、品种鉴定以及分子育种等提供可靠、快捷的技术工具。利用水稻全基因组9 K SNP芯片对栽培稻品种黄华占和野生稻Y605进行扫描,寻找两者之间的SNP位点,并将其开发成基于HRM技术的特异分子标记。然后,利用这些分子标记对亲本黄华占、野生稻Y605以及两者的BC3回交群体进行分子检测,以验证其有效性。水稻9 K基因芯片在黄华占与野生稻Y605之间总共找到了4198个SNP位点,它们在12条染色体上较均匀分布。在水稻第1号染色体上随机挑选出5个SNP位点开发成基于HRM技术的特异分子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对黄华占与野生稻Y605的BC3F1和BC3F2群体进行检测分析,发现它们都能准确区分亲本的纯合与杂合基因型。并且,在回交后代的第1号染色体ZY1-1~ZY1-4标记区间检测到野生稻片段插入。水稻全基因组9 K SNP芯片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水稻SNP标记的开发。开发的SNP特异标记能准确、高效地对栽培稻和野生稻进行基因分型。进一步完成基于HRM技术的水稻全基因组SNP标记的开发,可为今后野生稻的分子遗传研究、有利基因挖掘和育种应用提供高效的分子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酵母糖化酶基因高效表达的剂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丽  张铭 《遗传学报》1999,26(6):731-737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和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将糖化酵母的3个等效异位基因分别构建成交配型位点等痊基因纯合和糖化酶基因各自纯各加倍的纯合二倍体(STA1/STA1、STA2/STA2和STA3STA3)以及糖化酶基因相互组织加倍的组合二倍体(STA1/STA2、STA2/STA3和STA1/STA3)。研究了这3个糖化酶基因表达的剂量效及其相互关系。糖化酶酶活测定的结果表明,在交配型位点等位基因纯合状态下,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和恢复系统在作物杂交种子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与植物CMS相关的线粒体DNA位点,育性恢复基因对CMS相关DNA位点表达的影响,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克隆,及育性恢复分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恢复基因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 NSHI)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类神经系统疾病, 约有1/1000的新生儿患有语前聋。GJB2基因编码间隙连接蛋白Cx26, 是最常见的NSHI致病基因, 大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NSHI是由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在本研究中, 收集了江苏省一个复杂的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 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遗传学研究。对所有已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NSHI致病基因, 选用其侧翼的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发现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与D13S175连锁。对GJB2基因进行整个编码区域的测序, 发现235碱基处发生了碱基C的纯合缺失, 这一突变可能是该家系中绝大多数患者致病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伟素  郑燕  陈国波  吴为人 《遗传》2006,28(10):1306-1310
质量性状中存在6种可能的基因互作类型, 即互补、重叠、累加、显性上位、隐性上位和抑制。在遗传研究中, 有时会遇到互作基因定位的问题, 但至今未见有关互作基因定位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的系统的研究报道。文章给出了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互作基因定位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IGMapping 1.0)。计算机模拟表明, 此方法可以无偏地估计一个共显性标记与一个互作基因之间的重组率或连锁距离。  相似文献   

18.
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一种新方法:三点自交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远德 《遗传学报》2001,28(1):83-94
作者从数学上导出了基因作图的三点自交方法。这一方法同用三点测交法一样能提供各种作图信息,但不需要选育三隐性纯合基因亲本或品系,因而能大大提高作图功效。,从理论上证明,该方法也适合于小群体作图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同时用Fisher单一观察信息(即F信息)量证明,三点自交法是一种有效的作图方法,应用MAPMAKER程序中所提供的才鼠F2群体中333个个体的12个RFLP标记位点中前6个位点的数据对三点自交图图距计算具有与MAPMAKER程序一样的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位点间的交叉干涉和位点的相引或相斥构型等信息以及紧密位点间发生负干涉作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SSR分子标记在荔枝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作为第二代基于PCR的一种新型DNA分子遗传标记,数量丰富、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分布于整个基因组、特异位点扩增、发生频率高、共显性遗传等,在果树育种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本文主要简述了SSR标记的原理和特点,并从分子指纹图谱构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核心种质的发掘、品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与基因定位等多方面介绍了近年来SSR技术在荔枝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20.
何天明  吴玉霞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1):2231-2234
对4个组合35个香梨F1代单株的花粉发育状况进行了考察,并结合花粉量调查对F1代群体的典型单株进行了花药解剖研究。结果表明:(1)香梨杂种后代的花粉发育类型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正常发育型、少粒空壳型和完全败育型,其中雄性不育类型(少粒空壳型和完全败育型)占到整个杂交后代株系的42.8%。(2)花药解剖观察显示导致花粉空粒化进而完全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药壁组织的异常发育。推测梨的雄性不育性可能受1对纯合的隐性基因控制,人为杂交导致的基因重组使隐性基因纯合后在杂交后代中高频率表达;同时发现,其花粉发育也受环境影响,树体的营养状况可影响花粉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