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5从态度到价值观和接受度:消费者购买行为 多数研究使用国家的参数选择方法,已经得出研究结果,美国消费者自愿为非转基因食品支付溢价费.因此,相对于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把非转基因食品放在较高的价位.Rousu等(2003年)复制了一个非传统的方法,在一个真正的市场里使用若干种价格拍卖,结果发现在一个没有污染的产品中,消费者都是自愿支付大量的溢价费来避免转基因污染.Bredahl(1999年)发现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发生贴现现象,在他们的研究中,带有转基因酶的面包、冰淇淋、意大利通心粉、产品发生了贴现购买,芬兰、德国及意大利的消费者也发生了贴现购买.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近年来,已经成为公众争论的焦点。本文简要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现状和安全性,并介绍了我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此外,还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政策演变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表现为主要以美国和欧盟为主的两种代表性政策.美国采取遵循可靠科学原则,坚决反对预防原则,即对转基因食品采取积极支持,自愿标识的宽松政策;欧盟采取谨慎预防原则,必须标识和可追溯.从管理原则出发,结合相应采取的监管措施和相关条例,对两国从开始颁布转基因食品政策到当下态势的发展,并结合最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跟踪分析,比对美国及欧盟对这些指令和条例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食品DNA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建立准确、快速、高效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技术至关重要,而高质量DNA模板的获取,是转基因食品进行基因检测的前提.对近几年来国内外转基因食品DNA提取方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法、十二烷基硫酸钠(dode...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现状,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及科普宣传提供数据支撑及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法,对我国23个省市的318个县/区的9 800名消费者随机进行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9 719份有效问卷中,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075人(31.7%)、认为对转基因食品一般了解的有3 168人(32.6%)、认为不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有3 476人(35.7%);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有3 954人(40.7%)、不清楚是否安全的有3 488人(35.9%)、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有2 277人(23.5%)。当问及消费者是否会购买转基因食品时,18.6%表示会购买、34.9%表示不会购买转基因食品、而有46.4%的消费者表示不确定。通过卡方检验得出,户籍和文化程度都是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总体偏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农村的转基因食品科普宣传;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体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转基因食品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全面分析,概述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方面及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态度和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一般来自媒体.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与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不全面、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不了解有关。媒体往往片面夸大了某些假想的东西.对公众的影响较大。实际上.转基因食品是一种很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8.
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收到广泛的关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是一直以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食物是人生存必不可少的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否存在危害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受到各方面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各国间经济贸易的往来日益频繁以及新型食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转基因食品作为新型的食品,其安全问题自然也越来越受到当前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文章概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以及当前转基因食品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2013年种植面积已达1.75亿hm2。其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环境保护、提升粮食营养质量和品质、制药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生产的深入,转基因技术的潜在风险性引起了社会以及国际上更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在转基因技术出现之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关注其安全性问题。相关国际组织(FAO、WHO、CAC、OECD等)经过数次研究制订了一系列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有关的评价原则、指南与措施等。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这些安全评价策略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管理体系。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前要经过十分全面以及系统的安全性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性等方面,从而保障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尚未有定论,为加强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管理,本文提出了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四原则和五项主要内容,"四原则"是科学原则、实质等同性原则、个案原则、逐步原则;"五项主要内容"是转基因动物本身的特性,转基因动物食品有无毒性和过敏性,转基因动物食品有无激素含量和标记基因,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售后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指出了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21个省、市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关注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城乡整体来看,食品营养及生产信息、食品时间信息、食品品牌信息、食品营养含量信息等是城乡居民关注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食品营养及生产信息。城市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中的产品标准更加关注,而农村居民对食品营养及含量更加关注。最后,提出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加强政府引导以及规范企业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食品近几年成了大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观点。从转基因食品常用的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Bt基因、抗除草剂抗性基因、人或动物基因等,分析其食用安全性, 排除对转基因食品的疑惑。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从传播到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技术和作物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展示了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接受情况,分析了大部分媒体和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持保留态度的原因。文章指出,除了对转基因缺乏知识外,科学家缺乏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有关部门的信息发布不透明以及公众对利益集团的拒斥都是造成转基因在公众中受到一定排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也介绍和探讨了转基因问题的有效传播方式,其中包括在西方广泛流行的“共识会议”模式。文章呼吁,目前公众对转基因的态度已经构成了这项技术进展的重要障碍,有关部门和科学家必须重视转基因的传播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据PJB出版的B.E.A.Knight和R.Whitehead所著的《转基因作物》中的新研究报告所述,到目前为止,转基因作物还存在严重风险,任何早期问题都可能动摇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该报告介绍说:“转基因作物的真正实用性要推迟到5年以后。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种植者和消费者是否接受转基因作物的益处。”上市的首选产品是经遗传工程改良的食品(如Calgene公司的FLAYR SAVR番茄和Upjoha公司的抗病毒果汁饮料)和耐除草剂作物,但这些有可能成为对商品化的最大挑战。“初期一或两次商品化  相似文献   

16.
2018年12月,美国农业部公布了《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实施细则)》,就美国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标志着美国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制度基本建立。该文本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增加可检测性条件、统一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豁免条件、完善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形式、设置自愿标识,以及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主体的义务。通过分析发现,在法定标识的前提下,美国依旧秉持实质等同原则,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确保标识制度的平稳过渡。针对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的乱象,借鉴美国经验,提出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在理念、标识对象、管理机构和豁免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8年12月,美国农业部公布了《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实施细则)》,就美国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标志着美国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制度基本建立。该文本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增加可检测性条件、统一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豁免条件、完善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形式、设置自愿标识,以及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主体的义务。通过分析发现,在法定标识的前提下,美国依旧秉持实质等同原则,在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确保标识制度的平稳过渡。针对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的乱象,借鉴美国经验,提出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在理念、标识对象、管理机构和豁免等方面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其安全性引起了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针对目前各国的观点,做转基因食品利与弊的阐述,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已经产生的或潜在的危害,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审批与监管。  相似文献   

19.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规模化应用以来,转基因食品已经历了13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全年种植面积达1.25亿公顷,产值达75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84倍.转基因食品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且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20.
受到人口增长过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饮食方式等影响,人类面临着食品和营养缺乏、部分人群中营养相关疾病高发等问题。同时,社会低碳发展的需求呼唤一种可持续的食物供给模式。因此,既能满足消费者口感和营养需求,又是绿色可持续食物供给模式的技术,例如功能糖、人造肉等未来食品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新兴的生物制造技术及产品得到了迅猛发展,将会支撑形成绿色、低碳的未来食品产业,引发传统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是新兴生物经济的重大战略发展方向。本文聚焦于未来食品——功能糖、微生物蛋白及人造肉等关键辅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研究,追踪其在细胞工厂构建、工业环境下菌种测试与过程优化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微生物制造未来食品的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