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对桦纤孔菌菌株MDJCBS88的显微形态、菌丝及担孢子核相进行了观察。采用棉籽壳培养基对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筛选出不形成子实体或子实体发育不完整的菌株,将这些菌株在平板上进行了亲和试验,分析桦纤孔菌的有性生殖方式;并基于基因组序列进行交配型基因克隆验证,分析桦纤孔菌的交配型位点结构。显微观察发现,桦纤孔菌菌丝没有锁状联合结构,菌丝细胞无核到多核;子实层担孢子可含0-4个不等的细胞核,不同时期弹射的担孢子含有的细胞核数量不同。桦纤孔菌担孢子萌发率极低,能萌发的担孢子多为早期弹射的担孢子;培养基也影响担孢子的萌发率,与PDA培养基和CYM培养基相比,桦木屑培养基最适合桦纤孔菌担孢子萌发,萌发率为4.55%。从担孢子萌发的96个菌株中获得了2个不结实菌株和9个结实不产孢菌株,占11.5%,这些菌株间亲和试验出现不同的表现特征,包括形成产孢子实体,产生菌丝纽结,相互融合和相互拮抗等现象,认为桦纤孔菌的有性生殖以次级同宗结合为主,并受交配型基因控制。交配型位点克隆测序后分析发现,桦纤孔菌交配型A位点共14 034 bp,含有一个MIP基因和两组HD1和HD2基因;交配型B位点包含3个疑似信息素受体基因和1个信息素前体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2.
金针菇生活史各阶段核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昭仪  李浩  张平 《菌物学报》2015,34(3):386-393
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生活史各阶段的菌丝体、子实体、担孢子等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金针菇单个担孢子发育而来的同核体菌丝为单核,无锁状联合,部分单孢菌株能形成同核子实体,同核子实体的原担子中只有1个核,该核在担子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纵向排列的2个子核,担子发育停止,同核子实体不产生担孢子;具有可亲和交配型的两个同核体菌丝经过质配形成异核体菌丝,异核体菌丝双核,具有锁状联合,能形成异核子实体,异核子实体的原担子中具有2个核,这2个核经过核配融合为1个二倍核,二倍核在担子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子核,4个子核分别进入4个担孢子中,随着担孢子继续发育,其中的单核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成熟担孢子为双核,但这2个核是同质的。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都能产生粉孢子,且产生的粉孢子均为单核。  相似文献   

3.
金针菇担孢子核相及遗传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不同的金针菇菌株为材料,研究了其担孢子的核相及遗传属性。荧光染色观察显示,担孢子核相以双核为主,双核孢子、单核孢子和无核孢子分别占80.2%、7.5%和12.3%。源于单孢分离物的菌丝为有隔膜、无锁状联合的多核菌丝。在交配试验中,源于不同菌株单孢分离物的菌丝原生质体的配对形成具锁状联合的菌落,而源于同一单孢分离物的菌丝原生质体的配对则形成无锁状联合的菌落,暗示担孢子中的两个核具有相同的交配型。RAPD分析显示,源于同一单孢分离物的菌丝原生质体为10个随机引物所扩增的图谱彼此完全相同,印证了担孢子中的双核是同质的。此外,观察表明,一个担子上着生有4个担孢子。因此,金针菇是一种具4个含同质双核担孢子的四极性蕈菌。  相似文献   

4.
《菌物学报》2017,(4):466-472
本研究观察了草菇担子上着生担孢子的类型、担孢子细胞核数量,扩增了单孢菌株交配型A因子特异序列,基于减数分裂后四分体随机分离进入担孢子的遗传规律,分析了异核担孢子和同核(或单核)担孢子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草菇担孢子中异核担孢子的比例平均为7.14%,同核或单核担孢子的比例平均为92.86%。单核或同核的担孢子萌发后需要质配形成异核体才能完成有性生殖,交配方式类似异宗配合;异核担孢子萌发直接形成异核菌丝,其有性生殖类似同宗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电镜扫描、石腊切片及用苏木精染色法和DAPI荧光染色,对榆耳子实体有性结构进行观察,证实榆耳子实体菌盖结构分三层:上表层为毛层,表面着生有排列较密集顶端游离的菌丝,它们相互粘连呈菌丝束;中间层为髓部,由较疏松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薄壁菌丝组成,菌丝间充满胶质物质;下表层为子实层,表面起伏不平,呈不规则的疣状突起,上面着生担子和囊状体,担子无隔膜棍棒形,外表有不规则的网状纹饰,其顶部着生4个瓶梗状小梗,每个小梗上着生1个椭圆形或腊肠形担孢子,大小为2.5—3.0×6.0—6.5μm,担孢子表面有不规则的网状纹饰结构。在担子间的囊状体为长圆柱形或圆锥形,表面有较密的不规则的网状纹饰。 榆耳有性生殖为异宗配合。绝大多数担孢子含一个细胞核,很少数担孢子含两个细胞核。孢子萌发为一端萌发,也有少数为两端萌发。初生菌丝单核,不能形成子实体,当两种不同遗传性的交配型的初生菌丝结合后,形成具有锁状联合结构的双核菌丝,并可发育成子实体。榆耳具有典型减数分裂过程,不具有减数分裂后核分裂行为,四个子核分别进入四个担孢子内。 在初生菌丝或次生菌丝上,均可产生间生的或顶生的厚垣孢子。经过温度、光照和紫外线照射的诱发,均未发现有其它类型的无性孢子产生。因此,榆耳菌的生活史和大多数担子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分离培养金针菇粉孢子,对粉孢子的产生、萌发、核相及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都产生粉孢子,粉孢子多呈圆柱或卵圆形,少数呈圆形或Y形。粉孢子很容易萌发,其芽管直径一般较粉孢子宽。单核菌丝产生单核的粉孢子,其极性与亲本菌丝相同;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也为单核,未观察到双核或多核的粉孢子。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一部分与组成双核体的一个亲本单核菌丝的交配型相同,另一部分与组成双核体的另一亲本单核菌丝有相同的交配型。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粉孢子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孢分离的方法分离培养金针菇粉孢子,对粉孢子的产生、萌发、核相及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都产生粉孢子,粉孢子多呈圆柱或卵圆形,少数呈圆形或Y形。粉孢子很容易萌发,其芽管直径一般较粉孢子宽。单核菌丝产生单核的粉孢子,其极性与亲本菌丝相同;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也为单核,未观察到双核或多核的粉孢子。双核菌丝产生的粉孢子一部分与组成双核体的一个亲本单核菌丝的交配型相同。另一部分与组  相似文献   

8.
黄伞的交配型性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两个黄伞子实体为材料, 经担孢子弹射, 稀释分离获得两组Ⅰ和Ⅱ分别为27和104株单核体。通过采用三轮杂交系统研究,确定黄伞为四极性异宗配合的担子菌;实验还发现单核体不同类型在群体中的比例显示出明显的偏向性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黄檗鞘锈菌Coleosporium phellodendri担子发育及担孢子萌发的细胞学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冬孢子萌发、担子发育及担孢子萌发过程,并利用苏木精染色法对冬孢子萌发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成熟的冬孢子含有两个细胞核,成熟时冬孢子伸长,两个细胞核融合成为1个核;冬孢子萌发时,中间形成一隔膜,将冬孢子分成两部分,上部分含金黄色的原生质体,下部呈透明的柄状结构;上部分发育形成4个细胞的内担子,然后发育形成担孢子。担孢子萌发时,产生1个芽管,顶端形成外观上与担孢子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次生孢子。次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形成菌丝。有极个别的次生孢子可再次形成次生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在5–25℃温度范围内均能萌发,其中以15–25℃为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0.
食用外共生菌根菌是一类可食用并与植物共生的大型真菌,其在纯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缓慢,不会扭结发育成原基,不能完成生活史。因此关于食用菌根菌纯培养条件下生活史的研究报道极少。本研究的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已能在纯培养条件下诱导出原基,这使生活史的研究得以完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对兰茂牛肝菌子实体担子、担孢子、纯培养菌丝和原基的核相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子实体菌丝细胞为双核,担子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核担孢子;担孢子萌发时长轴端长出芽状突起伸长为菌丝,原孢子中的细胞核不分裂,直接进入菌丝,形成单核初生菌丝;初生菌丝5d后变为双核菌丝;纯培养菌丝及原基细胞均为双核,其菌丝表面光滑,未观察到锁状联合。  相似文献   

11.
黄伞菌丝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黄伞Pholiotaadiposa菌丝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并与营养价值较高的白灵侧耳Pleurotusnebrodensis、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和金顶侧耳Pleurotrscitrinopileatu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伞菌丝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3.9%,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92.0、71.3、88.5、84.8、40.4和78.8,六项指标均比参比食用菌高。结果说明黄伞菌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铅(Pb2+)、锰(Mn2+)对黄伞菌丝形态、结构及其菌丝活力的影响,并比较黄伞对Pb2+、Mn2+的适应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方法,结合菌落形态和菌丝的电镜观察,测定菌落直径、菌丝鲜重,并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Pb2+、Mn2+含量。同时测定液体培养条件下菌丝的鲜重和胞外多糖产量以验证菌丝活力。【结果】不同Pb2+、Mn2+浓度下黄伞菌丝体形态变化明显,Pb2+、Mn2+的浓度≥500 mg/L可显著抑制黄伞菌丝的生长;高浓度Pb2+、Mn2+下(Pb2+≥700 mg/L、Mn2+≥2 000 mg/L)黄伞菌丝体锁状联合大量减少,且大小不一、分布不均,菌丝褶皱变形。黄伞在菌丝平板生长过程中,当Pb2+、Mn2+分别为100 mg/L时,黄伞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黄伞在液体培养过程中,当Mn2+浓度为300 mg/L、Pb2+浓度为50 mg/L时,菌丝鲜重以及产生的胞外多糖含量最大。【结论】Pb2+、Mn2+对黄伞的菌丝生长、菌丝活力及结构形态有较大的影响;黄伞对锰离子的适应性和耐性明显高于对铅离子的适应性和耐性。  相似文献   

13.
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全面评价了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82.86、54.96、92.73、89.38、35.42和87.24,均高于子实体。这说明黄伞深层发酵菌丝体是良好的蛋白源。  相似文献   

14.
三种鳞伞属(Pholiota)真菌的菌丝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翘鳞伞(P.squarrosa)和多脂翘鳞伞(P.squarroso-adiposa)三种鳞伞属真菌的菌丝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和翘鳞伞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多脂翘鳞伞最适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多脂鳞伞和翘鳞伞最适氮源均为牛肉膏和酵母膏;而多脂翘鳞伞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三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多脂鳞伞在pH值6~8均生长良好,最适pH值7~8,偏碱性;翘鳞伞和多脂翘鳞伞最适pH值均为6~7。  相似文献   

15.
Patricia Reau 《Planta》1972,108(2):153-160
Summary Under most culture conditions only 0.3% of the vegetative spores of Phycomyces blakesleeanus are uninucleate. On an acidified minimal medium, the uninucleate fraction can be raised up to 4.5% of the spores. The spore population can be fractionated in a gradient under gravity (1xg) yielding fractions that contain over 80% uninucleate spores. These uninucleate spores are fully viable. When the spores to be fractionated are obtained from a heterokaryotic mycelium, the uninucleate fraction produces homokaryotic mycel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乙醇沉淀的黄伞发酵浓缩液得到的胞外多糖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仪检测黄伞胞外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作用。结果:在样品浓度均为100mg/mL的条件下,利用Fenton反应体系,黄伞胞外多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仅为38.5%;而利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黄伞胞外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可达到80.6%。结论:黄伞胞外多糖在体外对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明显优于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