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根据锤头型核酶的作用模式 ,设计、合成和克隆了特异切割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正链 (194-196位点 )或负链 (89- 91位点 )RNA的 2个短臂锤头型核酶基因 :42nt的RzASSVd(+)和 40nt的RzASSVd(- )。经转录获得核酶转录物和32P标记的ASSVd正、负链转录物。将核酶与ASSVd混合 ,50℃或 37℃保温 3~ 4h ,进行 8%PAGE(含8mol L尿素 )和放射自显影分析。体外切割检测表明 :2个核酶均具有特异切割活性 ,其中RzASSVd(- )对ASSVd负链的切割活性较高 ,对ASSVd正链不起作用。RzASSVd(+)对ASSVd正链的切割活性较弱 ,对ASSVd负链亦不起作用。在此基础上 ,构建得到双价核酶基因pGEMRzASSVd(± )。  相似文献   

4.
将苹果锈果类病毒的1个14nt的靶序列连接在锤头型核酶的3′末端,构成自切割核酶。经人工合成和PCR扩增,克隆在转录载体pGEM7zf(+)的XhoⅠ-Hind Ⅲ位点。利用限制酶Xho I与SalI的连接,消失其识别位点序列,将自切割核酶片段插入到重组质粒中,经连续5次亚克隆,分别获得2、4、6、8、10和12拷贝的多体自切割核酶。在T7RNA聚合酶作用下,线性化重组质粒转录的多体自切割核酶通过内部的顺式切割释放出较多数量的核酶分子,提示在转录水平能够提高核酶转录物的浓度。用相同摩尔浓度的单体和12体自切割核酶分别对32P标记的靶ASSVd进行反式切割,核酶与靶RNA摩尔浓度比为1:1。放射自显影结果表明:多体自切割核酶对靶ASSVd的切割效率明显高于单体自切割核酶。我们推测多体自切割核酶在体内系统中可能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锤头型核酶的作用模式 ,设计、合成并克隆了特异切割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 (PSTVd)负链RNA不同区域位点的双价和三价锤头型核酶基因。通过体外转录 ,将PSTVd负链RNA分别与双价和三价核酶混合 ,37℃温育 2h。结果表明 ,双价核酶和三价核酶均表现出较高的切割活性 ,其中双价核酶处理的切割产物的大小与理论值相符合。三价核酶虽表现出较高的切割活性 ,但只是其中一价核酶在起作用。讨论了二价和三价核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第356~358位点“GUC”.设计、合成了一种“锤头状”核酶。将核酶基因克隆在体外转录载体PSPT19的SP6启动子下游;同时将PLRVCPcDNA亚克隆在体外转录载体pSPT18的SP6启动子下游。利用SP6RNA聚合酶分别体外转录,获得核酶分子和靶RNA序列。在41℃保温进行核酶切割反应,检测到预期大小且被切开的两个RNA短片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HPV11型引起的生死系统感染的治疗途径和探讨HPV的致病机理,本实验以HPV11病毒质粒为模板,扩增出HPV11型E2区644bp片段,采用pEGM-T-Easy Vector为载体,构建pTV-644克隆载体,经筛选得到克隆株,取质粒测序鉴定,采用上海生化所陈农安教授编制的锤头状Ribozyme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分析,选择Ribozyme对靶基因的最佳剪切位点,及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和生物学功能分析,选择出针对HPV11 E2靶基因的RZ2777,在最适条件下进行体外剪切反应,发现人工合成和体外转录得到的Ribozyme分子均能在相应位点准确切割靶RNA分子,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切割效率达60%以上,Km和Kcat值分别为0.63μmol/L、0.12μmol/L、RibozymeL两端的5′c-is-ribozyme和3′-cis-ribozyme自我剪切释放并未影响切割活性,但靶RNA侧翼序列影响了Ribozyme的剪切活性。实验研究表明,Ribozyme可能成为治疗HPV11型引起的尖锐湿疣的有效手段,并有望在分子水平上开辟出基因治疗HPV11病毒感染的另一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HPV11型引起的生殖系统感染的治疗途径和探讨HPV的致病机理,本实验以HPV11病毒质粒为模板,扩增出HPVll型E2区644bp片段,采用pGEM-T-Easy Vector为载体,构建pTV-644克隆载体,经筛选得到克隆株,提取质粒测序鉴定。采用上海生化所陈农安教授编制的锤头状Ribozyme设计软件进行计算机分析,选择Ribozyme对靶基因的最佳剪切位点,及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和生物学功能分析,选择出针对HPVllE2靶基因的RZ2777,在最适条件下进行体外剪切反应,发现人工合成和体外转录得到的Ribozyme分子均能在相应位点准确切割靶RNA分子,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切割效率达到60%以上,Km和Kcat值分别为0.63μmol/L、0.12μmol/L,RibozymeL两端的5′-cis-ribozyme和3′-cis-ribozyme自我剪切释放并未影响切割活性,但靶RNA侧翼序列影响了Ribozyme的剪切活性。实验研究表明,Ribozyme可能成为治疗HPVll型引起的尖锐湿疣的有效手段,并有望在分子水平上开辟出基因治疗HPVll病毒感染的另一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HPV 6b L1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构建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6b)L1基因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和鉴定。用PCR方法,从尖锐湿疣标本中扩增出HPV6b型L1基因,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blue-HPV6bL1,测序分析其基因变异。将本地株HPV6b型L1基因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质粒pBAD,构建原核表达系统pBAD-HPV6bL1/Top10,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质粒的正确性。经L-Arobinose诱导后表达HPV6b型L1蛋白,利用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经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pBAD-HPV6bL1构建成功,诱导后能够表达L1融合蛋白。HPV6bL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获得HPV6bL1蛋白,为该蛋白的功能及HPV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PCR法从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扩增人乳头瘤病毒11型晚期基因L1,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11型L1晚期基因共同装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中,分别位于强启动子Ppolh和弱启动子P10之下;利用酶切和PCR技术对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进行鉴定。结果:PCR扩增法获得尖税湿疣组织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11型的L1基因,得到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和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经酶切电泳鉴定验证重组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为进一步构建双价L1蛋白表达系统进而建立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微机对bcl-2RNA二级结构的分析,设计针对bcl-2片段5'CGCGACCCGGUCGCCAGGACCUCG3'的“锤头状”(Hammerhead)核酶(Ribozyme,RD)基因,平端连接于pGEM-3Zf(-)HincⅡ位点,克隆后经测序表明序列正确,bcl-2和Ribozyme基因经体外转录,50℃作用2h,从1656-1657(C-G)位之间切断bcl-2RNA片段.  相似文献   

12.
特异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复制酶基因负链的核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锤头状核酶的作用模式,设计、合成并克隆了特异性切割马铃薯地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RNA的核酶序列,以体外转录的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RNA作为底物,与转录的核酶RNA共同保温,以检测核酶对底和的体外切割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核酸疼 RNA对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锭RNA具有特异切割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相似文献   

16.
两种核酶对烟草花叶病毒RNA片段的体外剪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