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鲮鱼的生物学及其养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5,5(4):449-470
本文对鲮鱼的食性、年龄、生长和繁殖进行了研究,并对渔业生产提出了建议。鲮鱼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料。在水温14.6—29.4℃时食欲旺盛。当水中溶氧量0.24—0.65毫克/升时,绝大部分个体停止摄食,而溶氧量在0.99毫克/升以上时,摄食强度很大。见到的最大个体:雌鱼体长595毫米,体重4,100克,10龄;雄鱼体长580毫米,体重3,850克,9龄。鲮鱼能在大王滩水库中自然繁殖。鲮鱼人工繁殖季节以5月初至6月中旬较适宜;催产时水温以22—29℃为好,注射催产剂的效应时间一般为4.5—6小时。见到的性成熟最小个体:郁江鲮鱼雌体长273毫米,体重525克,雄体长275毫米,体重415克;池养鲮鱼雌体长247毫米,体重366克,雄体长235毫米,体重291克。根据群众经验,一般池塘中鲮鱼每亩放养1,000尾,鲮与鲢的放养比例以3:1较好,以鲮鱼为主体的池塘则每亩放养1,500—2,000尾较好。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连城县农业科厦门水产学院养殖系调查组 《动物学杂志》1979,14(4)
扁圆吻鲴Distoechodon compressus在福建连城一带称“(鱼奄)鱼”,因其鱼苗尾鳍呈火红色,故又叫“火烧尾”或“红烧尾”。在连城县姑田公社下堡大队和溪口大队已有数百年的驯养历史, 相似文献
3.
一、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1、外部形态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毛蟹、螃蟹、大闸蟹,是一种全身被一层坚韧甲壳的高等甲壳类动物。在河蟹的头胸部两侧,左右对称着生五对胸足。第一对特别发达,称螯足。其余四对胸足结构相同,均称步足。由于河蟹经常依靠强壮的步足在水底爬行,与其相关的腹部及腹部附肢就随之退化,成一薄片,卷贴于头胸部之下,称为蟹脐。在幼蟹阶段,雌雄个体的腹部均为狭长形。但随着生长,雌蟹腹部渐呈圆形,雄蟹渐呈狭长的三角形。前者称团脐,后者称尖脐,这 相似文献
4.
乌龟与鳖的生物学及其人工养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龟(Chinemys reevsii)又名金龟、草龟。鳖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又名甲鱼、团鱼。乌龟在我国分布较广,如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台湾、海南岛等地还较广地分布着一种水龟(Clemmys mutica)。其区别是:乌龟头后端具小鳞,而水龟头部光滑无鳞(图1)。乌龟的背 相似文献
5.
二、鳖的苗种繁育人工养鳖,首先要解决苗种问题.繁殖鳖的苗种必须要有性成熟能产卵的亲鳖.卵产出后,还要想法提高它的孵化率.小鳖孵出来了,要尽快地饲养成商品鳖.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除了掌握生物学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一)亲鳖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根据近十年来实地观察和查阅有关文献编撰而成。前言重点阐明了鳖的经济价值及养殖的意义;正文分别对鳖的生物学、苗种培育、饲养方法、敌害疾病以及捕捉运输作了较为全面地介绍。尽管许多方面不是作者的直接经验,但作为一个较为系统的资料,对生物教学和发展养鳖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9.
细鳞斜颌鲴是在我国分布较广而又为群众所喜爱的一种野生经济鱼类。这种鱼在某些天然水体中可成为优势种群,产量较大,最高可以占总渔获量的50%以上。但有许多水体中却没有这种鱼或数量不大。通过试验和研究,我们已能对这种鱼进行大规模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近年来,已将数万尾大规格鱼种投放到一原来只投放“家鱼”(泛指鲩、青、鲢、鳙,以下均同)的水库中,并将检验其增产效果。实践证明斜颌鲴在池塘中与现有“家鱼”混养时,非但不影响“家鱼”的生长,并可使池塘总产量增加10%以上;原因是这种鱼主要以其他养殖鱼类尚未利用或未能充分利用的腐屑、腐泥和着生藻类为食物。该鱼头两年生长较快,两周年可达一市斤左右,并第一次达到性成熟,这种规格的鱼上市就是经济价值高的优良食用鱼。因其在池塘中易于捕捞,故也是丰产塘中轮捕轮放的好对象。按普通“家鱼”种的培育方法当年鱼可养成4寸左右,第二年底都能在半斤以上,大的可达8两半。由于该鱼头小肉多而味美,故即使2—3两重的鱼在市场上也受到顾客的欢迎。本文还介绍了养殖这种鱼的方法及其有关的生物学资料,并讨论了在天然水体中促使这种鱼增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鲮鱼冷休克及其死亡的某些生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淀粉凝胶电泳法初步研究了鲮鱼冷休克前后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和三种酶的同工酶类的动态变化。并根据鲮鱼在冷休克期间(7—6℃)脑AchE活力显著降低和肝脏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活性明显升高以及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同工酶类出现酶活性变化的情况,讨论了导致鲮鱼耐寒能力差的某些生化因素。同时提出脑AchE可以作为评定鲮鱼冷休克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受害程度的一种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鲮鱼最适生长的营养素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正交方法配制18种试验饲料,测其各营养素对鲮鱼的生长比速、肥满度及体蛋白质增重率作用的大小为:蛋白质>糖>混合无机盐>脂肪,其中蛋白质(P<0.005)和糖(除肥满度外,P<0.025)为主要的营养素;脂肪和混合无机盐,在本试验条件下,其作用并不明显(P>0.05)。每100克鱼(湿重),每日的最适生长的营养素需要量为:蛋白质0.70—0.80克、糖0.50克、脂肪0.10克,以及饲料中含14%的混合无机盐和17%的纤维素。虽体脂肪和水份的含量与营养素脂肪的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显著地受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分别为P<0.025和P<0.01)。体脂肪随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高;水份则随营养素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体脂肪(Y)与水份(X)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Y=60.3063-0.7643X。体脂肪和水份的含量,占鱼体重的78.33±0.25%。用无蛋白饲料饲养试验的结果,鲮鱼的体氮维持量为:14毫克氮/100克鱼(湿重)/日。 相似文献
14.
鲮鱼DAF和RAPD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鲮鱼( Cirrhina molitorella)为南方“四大家鱼” 之一,目前其产量约占两广地区池塘鱼总产量的20%左右,具有产量高、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也是驰名中外的加工淡水鱼类产品。在利用 RAPD开展鲮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发现珠江水系不同江段鲮 RAPD 遗传多样性不甚丰富。CaetanoAnollés等学者在 1991 年利用 DNA扩增指纹(DNA Amplification Fingerprinting,DAF)开展了基因组分析研究,他是利用非常短的随机引物(7-8bp,甚至 5bp)对不同模板 DNA 的酶链式扩增,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疑胶电泳和银染显色检测 DNA 的多态性,引物比 RAPD 更短,因而扩增产物更多,获得的谱带更丰富,目前已在生物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定、性状标记等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广东雌核发育鲫鱼的生物学及养殖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迄今为止,关于银鲫是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已由许多学者所证实。然而,生活在广东省翁源县等地的“缩骨鲫”(与淡水中习见的鲫鱼体型及生活生殖方式均不一样)。目前仅有过一般报道。
相似文献
17.
Ian J. Winfield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16,88(2):825-826
18.
鲮鱼和二代混精鲮鱼低温耐受能力的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LKB循环冷却装置以程序降温方式比较鲮鱼及二代混精鲮鱼(草鱼混精鲮或多精混精鲮再用草鱼精液进行混精受精所得子代)的耐寒性能。无论是在7.0℃条件下的耐受时间,还是对低温耐受的极限,二代混精鲮鱼均优于鲮鱼,但这种改善是有限的。作者认为,混精受精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鲮鱼的不耐寒性能。应该寻求其他更有效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水产养殖场 《水生生物学报》1977,1(2):149-151
近几年,我们在鱼类品种的改良和推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成鱼增产的明显效果。在上级党委的关怀和领导下,在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帮助下,从1975年开始开展了杂交鲤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