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采用含水乙醇提取、三氯甲烷脱色、正丁醇萃取和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新疆产菊科植物火绒草(Lentopodium lenotopodioides)全草中获得8个苯丙素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二氢去氢二松柏醇4-O-β-D-葡萄糖苷(1)、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2)、去氢二松柏醇9′-O-β-D-葡萄糖苷(3)、去氢二松柏醇9′-甲醚-4-O-β-D-葡萄糖苷(4)、(-)-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5)、(-)-杜仲树脂酚4-O-β-D-葡萄糖苷(6)、枸橼苦素C(7)和咖啡酸(8)。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报道。在500μmol L~(-1)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调查研究辽宁地区药用植物火绒草的分布、资源及使用概况,为火绒草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方法、野外样线调查和样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以昌图县为代表性地区及辽宁其他地区火绒草的分布区域、生长情况及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辽宁为火绒草主要分布区,主要生长在干旱、向阳环境,多分布在沈阳、...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火绒草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透射电镜对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3个不同海拔地区(2300m、2700m和3800m)的火绒草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体结构差异明显。海拔2300m处,叶绿体呈扁船形,沿细胞壁分布,基粒片层排列整齐,片层可达32层;海拔2700m处,叶绿体呈扁船形,沿细胞壁分布,基粒片层排列不规则,片层下降到十几层,类囊体出现轻微膨大;海拔3800m处,叶绿体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基粒片层则严重扭曲,片层只有几层,类囊体膨大严重,出现脂质小球。研究表明,火绒草叶绿体结构的变化是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白茶与绿茶、红茶生化成分的差异,探讨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以寿眉、安吉白茶及白琳工夫分别为白茶、绿茶、红茶代表,分析茶叶成分,测定茶汤抗氧化活性,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黄酮含量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而咖啡碱则相对稳定;白茶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均低于绿茶,但其酯型儿茶素所占比重显著高于绿茶,且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及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茶类;EGC所占比重与酯型儿茶素均与茶汤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白茶与其他茶在成分和抗氧化性上均有显著差异;EGCG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稻曲球脂溶性成分及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稻曲球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制备出油状物,得率为稻曲球干重的0.36%。用GC-MS鉴定出1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0,13-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7.31%)、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30.09%)、(Z,Z)-9,12-十八碳二烯酸(15.63%)、棕榈酸(10.52%)和十八烷酸甲酯(5.54%)。从石油醚萃取部分还分离到3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油酸(1)、正四十烷(2)和麦角甾-5,7,22-三烯-3-醇(3)。化合物3对黄瓜角斑病菌等4种供试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和2以及油状物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这是首次对稻曲球中脂溶性成分及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酶解和发酵的方法,将牡蛎酶解液有机添加到北方黄酒的传统生产工艺中,研制出具有更强营养保健功能的牡蛎黄酒。首先对牡蛎酶解条件进行优化,料液比为5:1,加酶量为1%,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为8 h时,水解度达到最高的31.21%,牛磺酸含量最高达到626.96μg/mL。进而比较了添加和不添加牡蛎酶解液的两种黄酒(牡蛎黄酒和北方黄酒)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分析比较发现牡蛎黄酒比北方黄酒游离氨基酸增加了74.98%,牛磺酸含量增加了400%。新研制的牡蛎黄酒功能性成分显著增加,抗氧化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酸豆外果皮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酸豆(Tamarindus indica Linn.)外果皮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和纯化得到18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鉴定,分别为木犀草素(1)、7,3′,4′-三羟基黄酮(2)、芹菜素(3)、7,4′-二羟基黄酮(4)、7,4′-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5)、紫云英苷(6)、槲皮素(7)、山柰酚(8)、金合欢素(9)、圣草酚(10)、柚皮素(11)、紫铆素(12)、二氢山柰酚(13)、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14)、5,6,7,4′-四羟基二氢黄酮(15)、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16)、儿茶素(17)、表儿茶素(18)。10个化合物(2、4~6、9、11、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ORAC法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酸豆外果皮的4份萃取物及9个化合物(1、2、7~10、12、13、17)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市售铺地锦竹草为材料制备其水提取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花色苷、总糖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采用ICP-MS质谱仪法测定提取物中18种金属元素的组成和含量,最后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铺地锦竹草提取物中黄酮含量为2.04%,总蛋白含量1.83%,总糖含量55%,总花色苷含量7.2%,Ca、Mn、Mg等有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Pb、Hg、Ag、Co、Ge等有害重金属微量检出或未检出。提取物清除DPPH·的IC50达0.265mg·mL^-1,清除·OH自由基IC50为1.16mg·mL^-1,1mg提取物的总还原力与39μgVc相当,对亚铁离子未表现出有规律的螯合力。以上说明铺地锦竹草提取物中天然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有害重金属极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活性是由多种活性因子通过协同作用机制起作用的,具有开发为功能性食品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青藏高原两种生境(阴坡和阶地)和4个斑块大小等级水平(等级1:0.2—0.6m2,G1;等级2:0.6—2 m2,G2;等级3:2—3.6 m2,G3和等级4:3.6—8.6 m2,G4)的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群落为对象,利用幂乘方法则,分析了其种群和群落空间异质性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明晰了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和偶见种对其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火绒草斑块的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均呈集群分布,植物种的随机出现频率和实际出现频率的方差对数值与其幂乘方法吻合性较高(R2﹥0.8),幂乘方法能对火绒草斑块植被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客观分析。优势种火绒草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亚优势种球花蒿(Artemisia smithii)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等的相对空间异质性(ε)高于群落的空间异质性(δC),位于直线y=0上方,使群落趋于集群分布;伴生种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苔草(Carex sp)等的ε与群落的δC类似,位于直线y=0附近,它们维持群落自身空间分布状态;偶见种的ε低于群落的δC,位于直线y=0下方,降低群落的集群分布。随火绒草斑块等级水平的增加,群落物种数呈增加,丰富度指数DGI呈降低变化。一般火绒草斑块的δc和βw为阶地﹥阴坡,DGI为阶地﹤阴坡;两种生境下,植物种组成的相似性G1斑块较低,G2—G4斑块较高。火绒草斑块的群落分布格局主要由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及偶见种的ε决定。  相似文献   

10.
杨艳  高渐飞 《广西植物》2018,38(7):943-952
为较全面地认识冷饭团(Kadsura coccinea)植株挥发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以其根、茎、叶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方法 a)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SPME)(方法 b)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与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冷饭团植株各部位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析,并采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两种提取方法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用方法a和方法 b分别在根、茎、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98和117种;其中根中分别有59与68种(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3.5%,93.8%)、茎中54和56种(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8.9%,94.9%)、叶中36和42种(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9.6%,97.7%)。(2)根、茎、叶中两种方法检出共同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基本相同,主要有石竹烯、蒎烯、榄香烯、毕澄茄油烯、古巴烯、毕澄茄烯、d-苦橙花醇等,这些成分也是各部分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含量超过70%)。(3)根、茎、叶中挥发性物质质量浓度达到20 mg·m L~(-1)时,清除DPPH自由基效率均超过97%,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海拔火绒草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生长于青藏高原东北部3个不同海拔地区(2300、2700和3800m)的火绒草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而叶绿素a/b比值及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与海拔2300m处的相比,生长于海拔3800m处的火绒草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较低,但光饱和点较高。研究表明,火绒草在光合特性上的变化是对逆境的一种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Two new ent-kaurene diterpenoids, 13α,15α-dihydroxy-18-carboxy-19-nor-ent-kaur-16-ene-2β-O-(2′-angelate)-β-d-glucopyranoside (leontocin A, 1), 13α,15α-dihydroxy-18-carboxy-19-nor-ent-kaur-16-ene-2β-O-(2′-angelate-6′-acetyl)-β-d-glucopyranoside (leontocin B, 2), and one new lignan, 2,3-bis[(3,4-di-hydroxyphenyl)methylene]-monoethyl ester-butanedioic acid (leontolignan A, 3), together with three known phenolic acids (4-6) were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 (Asteraceae).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All isolate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by measuring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cyclooxygenase-1 and 2 in vitro.  相似文献   

13.
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反映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信息,研究不同海拔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通过对祁连山不同海拔(2400、2600、2800、3000和3200 m)火绒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探讨了火绒草对环境变化(温度、降水和土壤养分)的响应,并分析其生长的限制性元素.结果表明: 在海拔梯度上,火绒草叶片碳(LC)、氮(LN)、磷(LP)含量分别为401.27、23.99和1.22 g·kg-1,LC∶LN、LC∶LP、LN∶LP均值分别为16.8、352.5和20.7.LC含量、LC∶LN、LC∶LP和LN∶LP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并在2600和3000 m处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LP含量则呈相反趋势,而LN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并在2800 m处达到最小值.火绒草LC含量与LN含量不相关,与L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LN含量除与L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化学计量比均无相关关系;LP含量与各化学计量比均呈显著负相关;LC∶LN、LC∶LP和LN∶LP两两呈正相关.土壤总磷和土壤总氮是影响LC及LN的重要因素,而LP仅与土壤总磷呈显著负相关.该区火绒草生长主要受P限制.  相似文献   

14.
桦褐孔菌菌质活性组分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取桦褐孔菌菌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桦褐孔菌菌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的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的含量;同时与桦褐孔菌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菌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的其他组分(P0.01);菌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菌质和菌核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褐孔菌菌质的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和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的强弱可能与该二者活性成分的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的桦褐孔菌菌质体外抗氧化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5.
From the roots of Leontopotium longifolium, three new bisabolane sesquiterpenes, rel-(1S,4R,5S,6R)-4,5-diacetoxy-6-[(R)-1,5-dimethylhexa-3,5-dienyl]-3-methylcyclohex-2-enyl (Z)-2-methylbut-2-enoate (1), rel-(1S,4R,5S,6R)-4,5-diacetoxy-6-[(R)-5-hydroxy-1,5-dimethylhex-3-enyl]-3-methylcyclohex-2-enyl (Z)-2-methylbut-2-enoate (2), rel-(1R,2S,4R,5S)-4-acetoxy-2-[(R)-5-hydroxy-1,5-dimethylhex-3-enyl]-5-methylcyclohexyl (Z)-2-methylbut-2-enoate (3), and a new coumarin, 2,3-dihydro-5-hydroxy-2-(1-methylethenyl)-7H-pyrano[2,3-g][1,4]benzodioxin-7-one (4) together with nine known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Compounds 1 and 2 exhibited moderate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L-60) cells.  相似文献   

16.
对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营养成分和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营养丰富、有效成分(表儿茶素、芦丁等)含量较高。其中,粗蛋白含量较高,达20.03%,可作为高蛋白的金荞麦育种材料;金荞麦氨基酸总量为15.7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54%,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0.24%,是一种氨基酸含量较丰富的资源植物。秦巴山区野生金荞麦可作为优良野生牧草资源与药用兼备的多用途植物,具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以白背三七茎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12个引种试验地种植的白背三七总黄酮和B族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得不同产地的生态因子数据,通过冗余分析(RDA)其化学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不同采样地白背三七的总黄酮含量和B族维生素各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洛南4个样地种植的白背三七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8个样地,但B族维生素含量较其他8个样地的低;白背三七茎叶中总黄酮含量与B2、B6、B12及B族维生素总量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种植地的海拔、降雨量和温度对白背三七黄酮类物质累积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拔和降雨量,且均呈正相关关系;降雨量和海拔对白背三七中B族维生素含量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子对白背三七活性物质含量具有重要影响,以洛南为代表的秦巴山区(海拔800~900 m,7~8月平均降雨量78~84 mm,平均地温26~27.5 ℃)是栽培白背三七较适宜的生态区。  相似文献   

19.
条件培养液中含有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因此,条件培养液可再现体外培养细胞或组织的微环境,促进或抑制来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的生长、增殖和分化,也被用于研究各种生理或病理现象的机制。当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有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骨髓内皮细胞、坐骨神经和肝细胞等的条件培养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