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铁蛋白受体及其在药物运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脑屏障的存在阻止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许多潜在治疗药物的通过.近年来主要利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中的转运蛋白,如转铁蛋白受体、胰岛素受体等,将外源药物与这些受体的特异性抗体相连,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将药物转运到脑组织中.转铁蛋白受体在抗癌药物定向运输及恶性肿瘤细胞基因治疗中的研究已经处于临床阶段.  相似文献   

2.
细胞分裂素受体家族与细菌二元组分系统的感受器组氨酸激酶具有同源性,证实下游事件与传统的磷酸转运作用具有相似性.借助于AHP蛋白的瞬间转运作用,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过定位在细胞膜的类组氨酸激酶受体传到细胞核内,AHP蛋白使B型ARR活化,随后B型ARR激活A型ARR或其它靶基因的转录,逐步形成从质膜接受部位到激活核内基因表达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模式.  相似文献   

3.
核转运受体蛋白importinβ1是输入蛋白importinβ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它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细胞内的核转运受体蛋白。许多研究表明,importinβ1能直接识别和结合含有不同类型核定位信号的病毒蛋白并转运其入核,此过程对病毒的整个复制和致病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从importinβ1的结构特征、介导的病毒蛋白入核转运机制以及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药物阻断importinβ1参与的病毒复制等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病毒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分子机制和功能以及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受体分为离子型和代谢型,受体激活后通过对Na+、K+、Ca2+等阳离子调节或通过与G蛋白偶联,从而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记忆形成。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以强迫性药物寻求以及丧失对药物使用控制能力为主要特征。研究表明谷氨酸受体与药物成瘾的发生发展有关,就谷氨酸受体在药物成瘾中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视黄醇转运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Jin H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2):166-168
本文从视黄醇(维生素A)的载体蛋白(RBP0在内醇转运中的作用和结构特点,结合内醇的RBP与前白蛋白(TTP)的作用,视黄醇的转运及膜受体的性质等方面介绍视黄醇转运到靶细胞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血脑屏障上的药物转运体P-糖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简称BBB)是维护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功能单位,它不仅可以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而且能够清除脑内的有毒代谢产物。BBB上表达的转运系统在积极转运营养物质入脑和选择性外排药物的两个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P-糖蛋白由于自身结构功能的特异性和作用底物的广泛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BBB上P-糖蛋白的特性、表达、转运底物及其体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P-糖蛋白作为BBB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的摄取、分布和排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P-糖蛋白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药物脑部转运机制,为增加药物的BBB通透性、提高脑内靶点药物浓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BCRP/ABCG2)是新近发现的ATP结合盒(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ABC)膜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它作为细胞膜上的药物排出泵,可以将一系列细胞毒药物转运至胞外从而介导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在很多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均检测到ABCG2表达。ABCG2在肿瘤的多药耐药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ABCG2的发现、基因表达特征、与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关系、转运底物及其耐药逆转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要复习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类、分布、药物受体结合的方式、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有关肾上腺素能受体研究的新进展,主要是α_1受体和α_2受体的分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在种类、数量和位置等方面的可变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受体间的合作作用、α受体和β受体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等。  相似文献   

9.
流域地表特征与土地利用结构同流域水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流域空间结构指标能够表征流域空间结构特征和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流域特征指标和景观格局指数等。为探讨海湾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药物污染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浙江象山湾为研究区域,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手段,研究流域水环境中药物的污染水平、分析其分布特征与流域特征指标和景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象山湾22个流域共有22种药物检出,总检出浓度范围为n.d.—220.2 ng/L,主要包括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癫痫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物,其中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和抗癫痫药物的检出率高达100%,检出浓度分别为2.36—29.1 ng/L、n.d.—35.8 ng/L和n.d.—37.5 ng/L。流域地貌结构指标与水环境药物污染关系密切,其中平均坡度(MS)与药物总浓度、面积高程曲线斜率(SAEC)与β受体阻滞剂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流域景观结构也与水环境药物污染紧密相关,其中景观蔓延度指数(CONTAG)、城镇用地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IsSHAPE-AM)、林地最大斑块景观面积比(fLPI...  相似文献   

10.
植物中的核质转运相关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内各个生命过程的有序进行需要生物大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选择、有控制地转运.而细胞核膜的存在为大分子的自由穿梭设置了屏障,因此生物大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转运要依赖于一些受体蛋白.输入蛋白β(importinβ)是首先从人类细胞中发现的生物大分子向细胞核输入的受体,其后相继鉴定出多个与输入蛋白β具有同源性的细胞核转运受体,命名为类输入蛋白β.这些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过程在生物有机体之间高度保守,在动物及酵母中调控核质穿梭以及各个信号过程的组分与分子机制研究较为清楚,但在植物中相对匮乏.本文在介绍细胞核转运受体共有结构特点和转运机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植物细胞核转运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这些受体在植物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钙/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MKⅡ)在脑内兴奋性突触部位丰富表达。通过催化谷氨酸受体和众多突触蛋白磷酸化,CaMKⅡ调节磷酸化蛋白在基础或细胞兴奋时的转运、分布和功能。谷氨酸NMDA受体是CaMKⅡ的直接底物,有证据表明CaMKⅡ直接与NMDA受体胞内C末端相互结合,催化一特定丝氨酸(S1303)的磷酸化。CaMKⅡ也加强谷氨酸AMPA受体的磷酸化,通过磷酸化AMPA受体C末端特定的丝氨酸(S831),CaMKⅡ增强AMPA受体的功能。此外,CaMKⅡ可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1亚型的胞内C末端结合,促进一特定苏氨酸(T871)的磷酸化,从而促进受体兴奋后脱敏。CaMKⅡ在正常状态下与mGluR5受体结合以储存于突触内,刺激mGluR5受体时,CaMKⅡ与mGluR5受体分离,转运至NMDA受体,以介导mGluR5信号对NMDA受体的增强作用。总之,CaMKⅡ与谷氨酸受体相互作用,改变受体磷酸化水平,参与受体的数量和功能以及突触传导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的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存在着差异,这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本文从药物代谢基因、药物受体相关基因、药物转运基因和疾病通路基因等方面论述了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效能的关系。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为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指导临床个性化合理用药,减少毒、副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镉离子对微管、管蛋白巯基和在体轴浆转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腹角注入~3H亮氨酸,3h后坐骨神经内注射 Cd~(2 )30μl,50mM Cd~(2 )轻度减小标记蛋白的轴浆转运距离,75或 100mM 阻断转运在注射点。巯基抑制剂马来酰胺与 50mM Cd~(2 )伍用的效应相加,使转运也阻断在注射点。巯基供应剂二巯基丁二钠则完全抵消100mMCd~(2 )对转运的阻断作用。Cd~(2 )还使坐骨神经匀浆上清液的巯基含量减少,马来酰胺与Cd~(2 )伍用则巯基进一步降低。自兔脑提取了微管的亚基管蛋白,Cd~(2 )降低管蛋白巯基的程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电镜的验证证明,Cd~(2 )使在体神经的微管解聚、微管减少或基本消失。由于巯基、微管和转运的变化程度均与Cd~(2 )的浓度大小有关,并且同一浓度的Cd~(2 )使微管和转运的受累程度相互对应,因此Cd~(2 )可能借络合管蛋白的巯基使微管解聚而阻断转运。实验进一步证明以前的论断,微管解聚可能是Cd~(2 )等药物阻断转运的一个中间环节,微管可能参与在体轴浆转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ABC细胞膜转运蛋白是一个能转运多种底物的蛋白质家族,其在宿主对异物的防御机制和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的耐药性中发挥重要作用。ABC转运蛋白能将已进人细胞的外源性物质从胞内泵出胞外,是造成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其基因表达水平与细胞内药物浓度和耐药程度密切相关。近年来,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研究炙手可热。我们简要综述ABC细胞膜转运蛋白的特点、分布、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多药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对基因组信息解读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生物大分子作为候选药物进入生物治疗领域。但细胞表面的脂质双层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这种天然屏障作用在保护细胞的同时也限制了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内部发挥治疗效应。目前流行的入胞转运方式如电穿孔、脂质体转染等均存在对细胞的额外毒副作用,且作用范围局限于体外实验。细胞穿透肽是一类以非受体依赖方式,非经典内吞方式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多肽。它们可以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连接并携带其进入细胞,这一特性为它们成为理想的药物载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对使用细胞穿透肽作为载体转运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抗癌实验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水盐的转运调控对呼吸道、生殖系统以及消化道等多个器官系统的整体功能都至关重要。气道上皮的液体分泌就是通过离子转运产生的渗透压所驱动的,而这种腔面方向渗透梯度的决定因素则是氯离子(Cl-)的外向转运。在各类上皮细胞中,多种经典的信号转导级联都与离子运输的调节相关,其中包括两个为人熟知的胞内信号系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升高,以及环核苷酸,如环腺苷酸(cAMP)合成率的升高。Cl-的分泌主要是通过开放上皮细胞顶膜面Ca2+激活或cAMP激活的Cl-通道。另外基底面Ca2+激活或cAMP激活钾离子(K+)通道的开放同样对离子跨上皮转运的调节起重要作用,会使细胞超极化从而保持顶面Cl-通道开放,并持续释放Cl-。P2Y受体表达于几乎所有极性上皮的顶膜或基底膜面,并调控分泌液体与电解质的运输。人气道上皮细胞中有多种核苷酸受体的表达。细胞外核苷酸,如UTP和ATP,都是能发动钙离子浓度升高的促分泌素。它们从气道上皮细胞释放到胞外,又以自分泌的形式作用于上皮细胞并刺激跨膜离子转运。与此同时,最新研究结果证明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与其它免疫细胞中,P2Y受体还具有分泌炎症因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用软脑膜铺片技术,兔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17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床心钠素受体分布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小动脉及细动脉壁上心钠素受体分布密度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大鼠,P<0.01。此外,在细小动脉分叉部位心钠素受体分布密度增加,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其分叉部位的受体密度明显低于正常血压大鼠。从实验结果显示,我们试用的软脑膜铺片技术显然弥补了组织切片中从血管横断面观察心钠素受体分布的局限性,清楚地展现了整个血管床心钠素受体分布特征。根据实验结果提示这些阻力性动脉心钠素受体密度减少与细小动脉舒血管反应减弱,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有着明显的关系;尤其是对调节外周循环血量和外周阻力充当闸门作用的细小动脉分叉部位,心钠素受体密度降低这一特征在高血压发生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调素入核转运与核钙调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发现,钙调素作为细胞内钙受体,除了调节胞浆的多种功能之外,可能还参与胞浆信号向核内快速传递。本研究观察大鼠心肌细胞核对钙调素的入核转运与钙浓度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调节机制。大鼠心肌细胞核采用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提纯。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标记钙调素向细胞核转入量发现,大鼠心肌细胞核对核外的CaM向核孔转运量具有[Ca~(2+)]浓度依赖性,随核外[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01),在[Ca~(2+)]浓度为10~(-3)mol/L时,ryanodine受体的拮抗剂rutheniumred和cADP ribose受体拮抗剂8-Br cADP ribose显著抑制CaM的细胞核孔转运(分别降低20%和18%,P<0.05),而IP_3受体拮抗剂heparin和Ca~(2+)-ATPase抑制剂thapsigargin抑制CaM的细胞核孔转运更显著(分别降低90%和89%,P<0.001)。上述结果表明心肌细胞核对CaM的向核转运,受核外[Ca~(2+)]和核钙摄取、释放所调节。  相似文献   

19.
许多核受体属于核转录因子,它们在胞浆合成后快速地转运入核,同时还能够在核浆之间穿梭以行使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核受体的核浆转运主要通过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依靠运输载体Importins和Exportins介导以及Ran-GDP提供能量。现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等核受体在核浆穿梭转运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也介绍我们实验室最近发现的视黄素X受体(RXR)核浆穿梭转运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载脂蛋白受体(Lipophorin receptor,LPR)在昆虫体内脂类物质的转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飞蝗载脂蛋白受体基因LmLPR,分析其基因特性和表达特征,并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探究LmLPR在飞蝗脂类物质转运中的作用。【方法】基于课题组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载脂蛋白受体基因,结合飞蝗基因组数据库,获得其全长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克隆验证后对其编码蛋白序列特性进行分析;利用GENEDOC软件将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LPR氨基酸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并使用MEGA5.1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方法,将该序列与其它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聚类分析;通过RT-qPCR方法对其在5龄第2天飞蝗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发育天数表皮中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通过RNAi技术及伊红染色方法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两种飞蝗LPR基因,即长型(LmLPR-L)和短型(LmLPR-S),序列特征分析发现LmLPR-L和LmLPR-S均有1个信号肽,4个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5个低密度脂蛋白受体YWTD结构域,以及1个跨膜域。不同于LmLPR-L,LmLPR-S在N端比LmLPR-L多一个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构域(LmLPR-L含有6个,LmLPR-S含有7个),而在C端缺失38个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LmLPR-L和LmLPR-S与蜚蠊目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BgLPR-L和BgLPR-S聚为一支。RT-qPCR结果显示LmLPR-S在卵巢中高表达,在其他组织部位的表达量较低,而LmLPR-L在翅芽和卵巢中均高表达,在其他组织部位的表达量较低;时期表达显示LmLPR-S和LmLPR-L在蜕皮后表达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第2天和第3天的表达量最高。在4龄期通过RNAi抑制LmLPR的表达后,发现飞蝗能够正常蜕皮,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表皮通透性没有显著改变。【结论】飞蝗载脂蛋白受体基因LmLPR主要在翅芽和卵巢中高表达,其下调表达后不影响若虫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表皮的通透性。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载脂蛋白受体在昆虫表皮脂类物质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