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丹参注射液(Salvia Miltiorrhiza,SM)对异体肌腱移植后粘连的影响.方法:使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修复缺损的大鼠屈趾肌腱,7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A组为试验组,腱周局部注射丹参注射液,B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Saline).术后2、4、8周处死动物,标本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A组粘连范围小,粘连等级评分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力学测定结果显示A组与B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肌腱移植后粘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布洛芬复合凝胶对肌腱粘连的预防作用及愈合后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5 Kg-3.5 Kg成年雄性来亨(Leghorn)鸡9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将左足第三趾趾深屈肌腱横断后,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合肌腱,A组动物直接缝合,B组动物在肌腱横断处周围注入丝素蛋白凝胶,然后逐层缝合,C组动物在肌腱横断处周围注入丝素蛋白布洛芬复合凝胶。在术后1、3、6周处死并取材分别进行大体实验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在术后6周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术后1、3、6周,创口无感染流脓,创口愈合较好,C组肌腱粘连程度评分和肌腱功能评价显著优于B组和A组。C组细胞炎性反应较少,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较轻,纤维组织排列较规则;B组有细胞炎性浸润反应,且与周围组织程中度粘连,纤维组织排列不规则;A组细胞炎性反应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分界不清,纤维组织排列杂乱无序。术后3、6周,各时间点肌腱滑动距离C组最远,B组好于A组,两两比较,C组与A、B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3周、6周C组肌腱主动屈曲功优于B组,A组最差,两两比较,肌腱主动屈曲功比值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术后功能测定比较,C组趾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B组,A组最差,术后各组肌腱趾关节活动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素蛋白布洛芬复合凝胶可以有效防止肌腱粘连,且不影响术后肌腱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肌腱粘连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右足为丝裂霉素C组,左足为生理盐水组.以屈趾肌腱为试验对象,切断后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右足吻合处用0.4mg/ml MMC脑棉片湿敷5分钟,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左足生理盐水脑棉片湿敷5分钟,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术后1、2、4、8周处死动物,收集2组屈趾肌腱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丝裂霉素C组肌腱粘连程度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脯氨酸含量在术后2、4、8周较生理盐水组增高.结论:丝裂霉素C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己内酯/壳聚糖神经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制备右侧坐骨神经5mm缺损模型,A组聚己内酯/壳聚糖神经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B组聚己内酯神经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C组壳聚糖神经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D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每2周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12周时行电生理、腓肠肌湿重恢复率、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示,A组运动功能恢复速度较B、C组快,但比D组慢。A组电生理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的检测结果与C、D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B组(P0.05)。组织学观察,A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密集。S-10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A组有大量雪旺细胞增生。结论:聚己内酯/壳聚糖神经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与壳聚糖神经导管、自体神经相同,优于聚己内酯神经导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气管内给药的方法比较不同浓度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气管内移植对重度烧伤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50%面积全层烫伤大鼠模型,将75只成熟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1×10~5HUCMSCs移植组(C)、5×10~5HUCMSCs移植组(D)、1×10~6HUCMSCs移植组(E),每组15只,B组及移植组(C、D、E组)烫伤后立即液体复苏,B组烫伤后气管内滴注0.2 m L生理盐水,移植组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h UCMSCs,分别在移植后的天第1、3、7天留取大鼠肺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MPO、CD68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及肺巨噬细胞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肺组织病理切片可见:A组各时间点肺泡腔清晰,肺泡结构完整,偶见少量炎性细胞。烫伤后第1天,B组及移植组(C、D、E组)肺泡间隔增厚,大量红细胞漏出及炎性细胞浸润。烫伤后第3天,各组肺泡结构较前清晰,炎性细胞浸润及红细胞漏出较第一天减少,与B组相比移植组肺泡结构清晰,间隔变薄,移植组各组间改变不明显。烫伤后第7天,移植组肺组织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E组损伤肺组织恢复最为明显。MPO染色显示:与A组相比,阳性细胞数在烫伤后第1天明显增加(P0.05),但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烫伤后第3天,与B组相比,移植组阳性细胞数减少明显(P0.05),E组阳性细胞减少明显(P0.05);在烫伤后第7天E组阳性细胞数量较其他组显著减少(P0.05)。CD68染色显示在烫伤后第1天各组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5),在烫伤后第3天移植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但各移植组间无明显差异,烫伤后第7天移植组阳性细胞数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E组较C、D组阳性细胞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管内移植HUCMSCs能修复重度烧伤后损伤的肺组织,减少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且1×10~6HUCMSCs移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脾细胞移植和脾片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来观察脾片移植早期体液免疫功能恢复状况.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行脾切除术,B组为脾片移植组,C组为脾细胞移植组,D组为睥细胞脾片联合移植组,在建立模型前、及模型成功后1周、4周、8周抽血,检测外周血IgM、IgG、Ig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脾切除后IgM逐渐降低(P<0.05);B组移植后8周IgM接近正常(P>0.05);C组移植后IgM到4周逐渐接近正常(P>0.05);而8周逐渐降低(P<0.05);D组术后4周和8周接近正常(P>0.05);在术后1、4周C和D组与A和B组有差异(P<0.05),在术后8周B和D组与A和C组有差异(P<0.05).而IgG、IgA在四组术前术后变化不大(P>0.05).结论:在脾片移植的基础上联合脾细胞移植能弥补脾片移植旱期的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蚕丝蛋白支架(silk fibroin porous scaffolds SFPS)接种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入SD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内,观察BMMSCs-SFPS复合生物支架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贴壁法培养BMMSCs,取第三代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注射法制备BMMSCs-SFPS复合支架,复合14天进行生物相容性检测.40只SD大鼠复制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后随机分配为四组(n=10):A组BMMSCs-SFPS联合移植、B组单独移植BMMSCs、C组单独移植SFPS、D组为空白对照组,移植后分别于1、2、3、4周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和术后4周进行HE染色观察、免疫荧光检测.结果:BMMSCs-SFPS复合支架体外培养14天后,扫描电镜可见BMMSCs附于SFPS支架内表面生长,细胞贴附良好并互有接触.移植入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后4周进行HE染色,结果显示A组脊髓空洞较其余三组小,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示A组NF200、Nestin阳性表达高于B、C、D组,A组GFAP表达则明显低于其余三组.A组术后2~4周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均高于同期B、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MSCs-SPFS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复合支架保证BMMSCs的存活数量、能抑制胶质瘢痕.BMMSCS-SFPS复合生物支架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脊髓半切损伤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结扎不同回肠血管分支的动物实验模型,即时及术后动态观察移植肠段存活和通畅情况,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回肠血供特征及血管蒂延长方法,为临床外科手术改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12只,体重量2~2.5kg。麻醉、固定、备皮、切口选取等均相同,将家兔分别分为6组,根据回肠血管分支结扎处理不同,分为A、B、C、D、E、F组,每组2只。建立饲养观察表格,并于术后即刻及7天分别取末端回肠组织行HE染色,读取病理切片结果。结果:A、D实验组结果分别与C、F对照组结果不同,B、E实验组结果分别与C、F对照组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带一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结扎远端一支二级血管肠段可存活;带二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结扎远端一支一级血管肠段可存活。同时,结扎带一支血管蒂的移植肠段的一级血管不可保障肠段存活。  相似文献   

9.
条件必需氨基酸对放射损伤大鼠血浆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条件必需氨基酸对放射损伤大鼠血浆蛋白的影响。以雄性Wistar大鼠 6 9只 ,普通饲料喂养 6天 ,随机分成A、B、C、D四组 ,A、B、C组各 2 0只、D组 9只。A、B、C三组动物均接受 6 .5Gy的γ线全身照射 ,D组动物不照射。照射后在A组饲料中添加 3%精氨酸 +5 %牛磺酸 +1%谷氨酰胺 ;B组饲料中添加与A组等氮量的甘氨酸 (10 .91% ) ;C组及D组仍喂普通饲料。照射后 7及 14天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结合蛋白。结果显示A组在饲料摄入量、体重及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结合蛋白水平等方面均优于B组及C组。提示饲料中增加条件必需氨基酸含量可以改善进食 ,促进体重恢复及蛋白质合成 ,进而提高受照大鼠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静电纺丝技术一次成型制备三维(3D)取向聚乳酸与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神经导管的可行性,检测其对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应用改进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缝取向PLGA纳米神经导管,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支架的纳米结构;分别制备取向和非取向纳米纤维支架修复13mm坐骨神经缺损模型。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非取向PLGA神经导管组(阴性对照);B组:取向PLGA神经导管组,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阳性对照),于术后3月通过大体观察、行走足印分析、腓肠肌萎缩率、电生理检测、组织形态学检测、透射电镜检测及图像分析,评价无缝取向PLGA纳米神经导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三月后,大体观察显示神经导管结构完整,无坍塌和断裂;各组再生神经均有通过神经导管长入远端。B组与C组的腓肠肌萎缩率和神经电传导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优于A组。B组与C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成熟程度均要明显优于A组。结论:无缝取向PLGA纳米神经导管能够诱导并促进神经再生,提高坐骨神经再生的质量,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1.
12.
13.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1961,1(5232):1095-1096
  相似文献   

14.
15.
16.
肌腱损伤常发生在日常的工作和运动中,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过3000万人肌腱损伤。目前,尽管临床上对于肌腱损伤可以采取非手术、手术和康复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疗,但这些传统治疗手段的效果均差强人意。修复后的肌腱很难恢复到损伤前的功能状态。肌腱损伤的治疗也成了运动医学研究的重点。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化肌腱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思路。其与传统的肌腱损伤的治疗手段相比,不再有自体供区功能缺失,及异体移植肌腱的排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D. C. Robertson 《CMAJ》1956,75(2):101-105
  相似文献   

18.
防止肌腱粘连及促进其愈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肌腱愈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预防肌腱粘连以及促进其愈合的方法越来越多。通过改进缝合方法、修复腱鞘或采用替代品、置入药物或药物薄膜及早期康复等治疗来有效预防肌腱粘连;通过重建腱鞘、药物、生长因子、基因干预等促进肌腱愈合。本文就近年来防止肌腱粘连及促进其愈合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