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采自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的58只(35 ♀♀,23 ♂♂)成体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通过测量头体长、体重、头长、头宽、吻长等11个形态特征指标和雌体卵巢质量(窝卵重),研究该种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并检验雌性成体大小(头体长和体重)与其繁殖的相关性.雌雄两性个体的最小头体长分别为44.9 mm和45.2 mm.除吻长和眼间距外,其余局部形态特征与头体长皆呈正相关性.头体长在雌雄两性之间差异显著,雌性显著大于雄性;而体重、头长、头宽等局部形态均无两性差异.海陆蛙雌体的窝卵重与头体长和体重之间皆成正相关关系,表明雌性可能是通过增大体型从而增加繁殖输出,而向较大体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的两性异形与生育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鹿  杜卫国  舒霖 《生态学报》2005,25(4):664-668
比较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的两性异形和生育力,首次通过种间比较来验证生育力选择理论是否能解释两栖动物两性异形的进化。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均为雌体大于雄体的两性异形类型,其两性异形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金线侧褶蛙两性异形程度指数为0 .30 ,而泽陆蛙仅为0 .0 8。然而,两者的怀卵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结果与生育力选择理论预测不一致。此种不一致性可能由下述原因导致:选择压力作用于雄体而非雌体、能量分配策略和死亡率的种间差异、以及系统发育历史的种间差异。金线侧褶蛙和泽陆蛙雄体的身体状态指数显著高于雌体。金线侧褶蛙的头,眼和四肢都显著大于泽陆蛙;两者雌体的前后肢长度显著大于雄体。两性金线侧褶蛙的前后肢随体长呈同速生长,而泽陆蛙的前后肢随体长呈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黄颡鱼成体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体高、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尾柄长、腹鳍基前距、背鳍脂鳍间距、腹鳍臀鳍间距、尾鳍长、体重、去内脏体重等形态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雌性成体的体长显著小于雄性成体。其它局部特征皆与体长呈正相关,回归剩余值的t—检验表明,雌性成体的眼径、头高、体高、腹鳍基前距、体重显著大于雄性成体,其它局部形态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黄颡鱼雌体通过个体大小的增加和腹部形态的改变增加腹腔容量,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4.
2014年5月2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湿地公园用采集了7只蛙类标本,经形态学特征比较,鉴定为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自Mocquard首次报道百余年之后,采到标本,证实了青海省确有该蛙分布。本文对其特征和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53只(28♂♂,25♀♀)成体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测量全部个体的体长、头长、头宽、体重等16项形态特征和雌体怀卵量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检验该物种所有形态特征的两性差异,进而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雌雄成体局部形态特征与体长的相关性,以及雌性成体怀卵量与局部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饰纹姬蛙平均体长雌性为(25.08±0.40)mm,雄性为(24.78±0.31)mm,体长和体重在雌雄两性间差异不显著(P> 0.05),两性个体大小基本同形。该蛙的所有局部形态特征与体长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 <0.01);雌雄两性间只在头宽和前臂及手长这两个形态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且随体长的增大其生长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雌性成体的怀卵量与体长、体重、眼间距、前臂宽、胫宽和跗足长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 <0.05),且与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 <0.01)。分析认为,饰纹姬蛙成体两性异形主要表现在头宽和前臂及手长,与生存竞争中对食物的获取能力及雄性争夺交配权的成功率有关;而...  相似文献   

6.
浙江丽水中国石龙子的食性、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林植华  计翔 《生态学报》2000,20(2):304-310
丽水分布的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环节、软体和节肢动物,涉及30余科,成体和幼体的食物生态位宽度分别为7.26和6.69,成体的幼体的食物生态们重叠度为0.59。性成熟雄性个体大于雌体。成雄和幼体的头长和头宽随体长SVL的增长速率大于成雌,成雄头长随SVL的增长速度显著大于幼体,成雌和幼体的头长随SVL的增长速率无显著差异。成雄头部大于成雌  相似文献   

7.
河南新乡段卫河水对黑斑侧褶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新乡卫河水对黑斑侧褶蛙早期胚胎的发育毒性.结果表明:黑斑侧褶蛙胚胎在卫河水原水中不能存活;56%浓度卫河水可使胚胎畸形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低浓度(10%、18%、32%)卫河水能明显抑制胚胎全长的增加.在研究污染物尤其是低浓度污染物对黑斑侧褶蛙胚胎发育毒性时,生长抑制参数是比致死率和畸形率更为敏感的终点参数.卫河污染严重,存在潜在致畸变物质,应加速卫河治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黑斑侧褶蛙基于mtDNA控制区序列的种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雄飞  周开亚  常青 《遗传学报》2004,31(11):1232-1240
用分子遗传数据研究了黑斑侧褶蛙 (Pelophylaxnigromaculata)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标本采自中国大陆的 12个地点 ,每个种群测定 10只或少于 10只蛙的mtDNA控制区 5′端 6 85bp的序列。 112只蛙的序列经比对后 ,共发现 111个变异位点 ,定义了 6 7种单元型 ,其中 7种单元型为地方种群间共享单元型 ,多数单元型为地方种群内特有。 12个地方种群合并成一个大种群分析时表明 ,中国大陆黑斑侧褶蛙的线粒体单元型多样性相当高 (h=0 98± 0 0 0 5 ) ,总体核苷酸多样性也较高 (π =0 0 30 3± 0 0 0 2 9)。这样高的单元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与黑斑侧褶蛙作为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广布种、种群大是相应的。基于最大简约法的单元型系统发生树和基于邻接法的地方种群系统发生分析中 ,吉林通化和辽宁辽阳种群与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种群构成姐妹群。分子变异分析表明 ,吉林和辽宁种群代表的吉辽组和其余 10个地方种群代表的综合组间出现了显著的种群分化 (Φ CT=0 80 9,P <0 0 0 1) ,各地方种群间成对的FST及种群间的核苷酸歧异度也均表明两者之间出现了显著的遗传分化。吉辽组与综合组间的遗传分化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斑侧褶蛙消化道重量及长度的性别和季节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道是联系脊椎动物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之间关系的纽带,其重量和长度对外界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弹性(flexibility)。以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山东聊城地区2012年夏季(16只,8♀/8♂)、秋季(19只,9♀/10♂)及翌年春季(17只,8♀/9♂)其体重、体长、胴体湿重和干重系数、总消化道及各段(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的湿重、干重和长度系数的性别和季节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对有性别差异的指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了雌、雄蛙的季节差异。结果显示,1)雌蛙的体重、体长均高于雄蛙,都在秋季最高,春季或夏季最低;雄蛙的胴体湿重系数高于雌蛙,夏季高于秋季;胴体干重系数既无性别差异,也无季节差异。2)除食道湿重系数无性别差异外,雌蛙总消化道及各段的湿重系数均高于雄蛙;除胃湿重系数无季节差异外,春季或秋季的总消化道及各段的湿重系数都高于夏季;雌蛙的总消化道干重和胃干重系数高于雄蛙,食道、小肠和大肠的干重系数无性别差异,所有的干重系数均无季节性差异。3)除雌蛙的大肠长系数高于雄蛙外,总消化道及各段的长度系数均无性别差异,春季和秋季的总消化道长、食道长及胃长系数均高于夏季,小肠长和大肠长系数均无季节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季节更替,黑斑侧褶蛙消化道各段的重量和长度表现出一定的弹性特征,这与各器官的功能及其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蓝尾石龙子的生长、两性异形及雌性繁殖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杜卫国  计翔 《动物学研究》2001,22(4):279-286
报道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的生长、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性成熟个体体色的两性差异显著,成年雄性体长、头长和头宽显著大于成年雌性,幼体体长生长率无显著的两性差异。成年雄体体长生长率显著大于成年雌体,因此,个体大小的两性异形是性成熟后发生的,体长小于50mm的幼体,头长和头宽无性差异;当体长大于50mm。雄性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生长率显著大于雌性。并导致头部大小的两性异形,并随个体发育变得越来越显著,蓝尾石龙子产卵雌体的最小体长为69.3mm,大于此体长的雌体均年产单窝卵。窝卵数、窝卵重和平均卵重均与雌体体长呈正相关,平均值分别为6.4、2.783和0.554g。窝卵数与雌体产后状态无关,蓝尾石龙子雌体主要通过增加窝卵数和卵大小来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11.
蜥蜴的雌性繁殖特征对理解两性异形的进化原因起着重要作用。于2011年4月在安徽滁州采集宁波滑蜥(Scincella modesta),定量研究该种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检验成体形态特征两性异形与雌性繁殖的相关性。研究共采集43条(17♀♀,26♂♂)宁波滑蜥,雄性和雌性个体的最大体长分别为47.4 mm和46.6 mm。雌雄两性在体长和头宽上没有差异,而在腹长和头长上差异显著,雄性有较大的头长,雌性有较大的腹长。宁波滑蜥年产单窝卵。窝卵数和窝卵重与雌体体长及腹长呈正相关,卵重与雌体体长无相关性。窝卵数及卵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0和0.12。卵长径与窝卵数呈负相关,而卵短径与窝卵数无关。雌体主要通过增加窝卵数来增加繁殖输出。这些结果表明,宁波滑蜥是雌雄个体大小同形的两性异形模式,性选择使得雄性有着较大的头长,以具有较高的交配成功率,生育力选择使得雌性有着较大的腹长,以具有较大的生育力和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12.
蜡皮蜥的两性异形和繁殖输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两性异形和繁殖输出,于2002、2003年4月下旬从海南乐东一种群捕获423头蜡皮蜥。经检测得到繁殖雌体的最小体长为89.0mm,据此判定≥89.0mm的个体为性成熟。研究结果表明:①蜡皮蜥具有两性异形,雄性大于雌性且具有较大的头部。成体雄性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大于雌性,幼体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无显著的两性差异。以性别和年龄(成、幼体)为因子的双因子ANOVA比较两性头长和头宽与体长的回归剩余值发现,雄性头部大于雌性,幼体头部相对大于成体。②饲养于实验室的母体中有42头于2002、2003年5月22日~7月16日产出正常卵,这些繁殖雌体具有年产多窝卵的潜力。窝卵数和卵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8和0.13,前者变异度大于后者。窝卵数、窝卵重和卵重均与母体体长无关。卵重与相对生育力之间无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蜡皮蜥缺乏卵数量与卵大小之间的权衡。相对窝卵重与母体体长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较小的母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繁殖输出。因雌体繁殖会滞缓其生长,小母体具有相对较大的繁殖输出,至少部分地解释了雌性蜡皮蜥的成体为什么个体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从不同遗传终点检测苯胺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将黑斑蛙蝌蚪暴露于0、3.45、17.26、34.53、69.06μg/L不同浓度的苯胺96 h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采用微核试验测定红细胞微核率,通过彗星试验测定彗星尾长和尾距的变化。从17.26μg/L浓度组开始出现红细胞变形拉长和细胞膜破裂,且随着苯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多。另外,各浓度组蝌蚪红细胞数目随着苯胺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1)。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处理组微核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由于苯胺所致的红细胞破裂和Heinz小体的影响,微核率和浓度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苯胺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蝌蚪红细胞尾长和尾距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并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苯胺可诱发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效应;苯胺最高浓度处理组69.06μg/L蝌蚪红细胞DNA损伤水平与5 mg/L环磷酰胺相近,显现明显的DNA损伤,因此建议渔业水质标准对水体中苯胺限量的规定不应高于此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两栖类物种雌雄间的形态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两性异形的模式与机制,而且对其繁殖策略、繁殖投入和进化选择压力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以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校园永久池塘内的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为实验对象,共61只(♀12,♂49),测量其头体长、头长、吻宽、前肢长、后肢长等12项形态特征及体重来研究该物种的两性异形,并收集窝卵数和孵化数据分析雌性繁殖能力。结果表明:斑腿泛树蛙具有显著的两性异形,且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眼径、胫长和鼻间距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头体长、头长、吻宽、吻长、眼间距、前肢长、后肢长、前臂及手长、足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差异;斑腿泛树蛙雌性个体产卵和孵化率受季节影响显著,其中4和5月窝卵数最多,6月卵孵化率最高;雌性怀卵数量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依据上述结果,本研究推测生育力选择是造成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的主要因素,雌性个体通过增大个体体型来增加怀卵量,从而提高繁殖输出;斑腿泛树蛙繁殖期受季节影响,为更好地适应雨季的提前或推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延长式繁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是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种群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丽斑麻蜥成体两性异形及雌性繁殖输出,研究用的95条怀卵雌体和38条(18♂、20♀)成体于2013年6月及8月捕自内蒙古鄂尔多斯。被测形态特征有体重、头体长、头长、头高、头宽、上臂长、前臂长、腕指长、大腿长、小腿长、踝趾长、腋跨距和尾长;怀卵雌性个体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至产卵,称量产后母体体重、卵重,记录窝卵数。丽斑麻蜥成体存在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个体的头部、四肢长及尾长都显著大于雌性,腋跨距显著小于雌性。本实验中最小的产卵雌体头体长为44.0 mm,产卵期在6月4日至7月15日,窝卵数2~5枚,平均2.9枚,窝卵数(P=0.043)、窝卵重(P=0.026)与头体长显著正相关,相对窝卵重(P=0.001)与头体长负相关;窝卵数(P=0.000)、卵均重(P=0.000)与窝卵重显著正相关,窝卵数与卵均重不显著负相关(P=0.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