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udy 1956 年根据通常寄生于蜥蜴类的三种恙螨,以Trombicula rara Walch 1923为模式种,建立了蜥恙螨属 siseca。后来 Vercammen-Grandjean(1960,1965)及Suzuki(1976)将Siseca置于真恙螨属 Eutrombicula Ewing 1938 内作为亚属。至目前为止,归并于蜥恙螨亚属的螨种,国外有 Womersley(1952)、Audy(1956)、Womersley & Audy  相似文献   

2.
多毛螨属Multisetosa Hsu er Wen,1963国内已记载数种,此属的属征由温廷桓(1981)修订过,在属中已知种的膝毛Ⅲg~3=1。 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自治州发现2种多毛螨属Multisetosa Hsu et Wen,1963的螨种,共同的特征是g~3=0(缺膝觫Ⅲ),这一特征在该属的已知种中尚未见载,故都是新种。二种的全部足觫均是短细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爬虫恙螨四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爬虫恙螨属Herpetacarus系Vercammen-Grandjean(1960)所建立,该氏根据须跗毛的种类、数量又在本属下先后建立了三个亚属:Herpetacarus s.str.须附毛=7 B.S;Abon-nencia V-G,1960须跗毛=7 B;Cricacarus V-G,1966须跗毛=6 B.S。 爬虫恙螨属种数较多,仅Vercammen-Graridjean建立本属时即综述了33种,以后国外  相似文献   

4.
长鞭恙螨亚属Lorillatum由Nadchatram(1963)建立之初,归在纤恙螨属Leptotrombidium中,后来,Vercammen-Grandjean(1968)将其改归翼手恙螨属Chiroptella,至1971年,V.-G.和Longston二氏才将其提升为属;温廷桓(1984)鉴于一直归属置疑的通什恙虫Trombicula(?Trombicula)tungshihensis Hsu and Chen,1964的某些重要特征介乎长鞭恙螨属与翼手恙螨属之间而较接近前者,为此将可考虑建立一个亚属,但当时认为仍只能置疑。赵善贤(1985)研究了较大量的通什恙虫的海南岛标本  相似文献   

5.
新须螨属Cenopalpus Pritchard et Baker雌螨背面观椭圆形;有时体躯两侧平行,使背面多少呈长方形。背毛13—14对,其中前足体背毛3对,肩毛1对,后半体背中毛3对,亚背侧毛1对,背侧毛5—6对;亚背侧毛的着生位置与肩毛和第一对背中毛相平行。腹面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殖前板和多少呈半圆形的生殖板。雌螨有肛毛2对,雄螨有3对肛殖毛。我国已发表的本属种类只有1种:丽新须螨Cenopalpus pulcher(Canestrini et Fanzago)。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新纪录科条顿螨科Teutoniidae Koenike.1910条顿螨属Teutonia亚条顿螨亚属Subteutonia及其1新种多毛条顿螨Teutonia(Subteutonia)piloseta sp.nov.。新种须肢羽状栓毛及栓毛数量以及呈半包围状态的EpⅣ可以将之与其他亚条顿螨亚属种类区别。文中对其腺毛和眼毛的体位特征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7.
温廷桓 《昆虫学报》1975,(3):347-352
寄生在蝙蝠体上的革螨有很多,其中有几属是极其近似的,例如浆刺螨属IchoronyssusKolenati,1858、棘厉螨属Spinolaelaps Radford,1940、胸器螨属Hirstesia Fonseca,1948等,它们大体上极其相似,只有少数几点可以区别,归纳为(1)胸板上有无一对“胸器”,(2)生殖腹板上有无鳞形纵纹,(3)生殖腹毛一对还是几对,(4)基节有无弧形隆起或腹棘。本文中描述的新种,腹板浆刺螨Ichoronyssus(Bianyssus)ventralis Wen,sg.et sp.nov.,它兼具了上述几个特征,且介乎三者之间。 因此本文考虑浆刺螨属是一个较大的复合属,目前可分为4个亚属,即浆刺螨亚属、胸器螨亚属、蝙刺螨亚属(新亚属)和棘厉螨亚属。  相似文献   

8.
埃须螨属Aegyptobia Sayed雌螨背面观椭圆形,须肢5节。喙盾宽,顶端钝圆;有时喙盾缺如。背毛16对,其中前足体背毛3对,肩毛1对,后半体背中毛3对,后半体亚背侧毛4对,后半体背侧毛5对。腹面具腹板和生殖板。雌螨肛毛3对,雄螨具4对肛殖毛。 我国曾报道本属种类三种:合肥埃须螨A.hefeiensis Ma et Yuan(马恩沛、袁艺兰,  相似文献   

9.
叶片恙螨属(Trombiculindus Radford,1948)是Radford 1948年根据叶片状的背毛和后端腹毛而建立的。1951年Wharton等认为叶片恙螨只能作为恙螨属(TrombiculaBerlese,1905)中的一个亚属。1952年Womersley认为背毛形状的改变在蜘蛛纲各科属中是颇为常见的现象,因而不能作为建立新属的根据。1953年Audy,Jameson和佐佐学等先后都同意上述的意见。1954年Sinha认为叶片恙螨是一属很明显的种类,应当作为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云南采到甲逦恙螨属(Gahrliepia)的一新亚属新种,记述如下: 间毛恙螨亚属Intermedialia,新亚属 本新亚属与甲逦恙螨属中其它亚属的主要区别为新亚属两感器之间具有一对刚毛——感间毛(Intermedian seta=IM)。 根据上述特征,Gahrliepia(Gahrliepia)fenestrulata Traub & Morrow,1957应隶属于本亚属。 分布 中国云南;泰国。寄主 啮齿动物和食虫动物。  相似文献   

11.
叶片恙螨属于恙螨科Trombiculidae的叶片恙螨属Trombiculindus。该属的特征是很明显的,盾片的后侧毛不同于前侧毛,系叶片状或鳞片状。背毛全部叶片状或鳞片状,腹毛全部或部分叶片状或全部毛状。叶片恙螨是从恙螨属Trombicula里的某些种类演化而来的。在演化过程中,某些种类,例如居中恙螨Trombicula intermedia的盾片后侧毛和背毛逐步改变成扁平而窄的柳叶状,两侧锯齿较长。由于这些毛演化程度的不同,该属里的种类分化为二个亚属:(1)羽叶恙螨亚属Plumosicola,(2)叶片恙螨亚属Trombi-culindus。同时也分化而形成了许多种类。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知的种类共有11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6种在印度、1种在马来亚、2种在缅甸(其中1种也在我国)、1种在日本和1种在苏联。  相似文献   

12.
纤恙螨亚属分种团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81,(4):459-464
纤恙螨属(Genus Leptotrombidium Nagayo et al.,1916)是恙螨科(Trombiculidae,Acarina)中的一个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属,尤其是纤恙螨亚属(subgenus Leptotrombidium Nagayo et al.,1916),这一亚属的恙螨引起流行病学工作者和医学昆虫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恙虫病的已知许多传播媒介和怀疑媒介,都与纤恙螨属的恙螨有关。当流行性出血热于四十年代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之后,纤恙螨亚属的恙螨又被一些流行病学工作者当做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嫌疑媒介。几十年来各国的有关学者先后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证实了这个亚属恙螨中的一些种类体内有自然感染某些病原体的现象。由于这类恙螨具有能够将病原体经变态期和经卵传递的特性,而且大部分的纤恙螨亚属恙螨证实均能叮咬人,所以凡是研究立克次氏体或病毒作为病原而引起的流行病时,对于这一类可能作为传播媒介甚至有人认为可以叫做“保菌动物”的恙螨,都比较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由于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蚌螨属支序分类分析(蜱螨亚纲:蚌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5个特征对我国蚌螨属15种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蚌螨P-Ⅳ(胫节)端腹部的指状突是将它们聚集成两群的主要特征.今村蚌螨P-Ⅳ端腹部仅具有短矩,与外群最近,认为是我国的蚌螨属水螨中最原始的种类;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影响戊蚌螨亚属与多盘蚌螨亚属的种类聚类,由此推测可以将蚌螨P-Ⅳ端腹部的指状突与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也作为蚌螨亚属的区分特征.由于殖吸盘结构简单是祖征态之一,因此认为具有5对殖吸盘的邻近蚌螨比6对殖吸盘的厚蚌螨更原始.雌螨具有1对殖吸盘板的寄蚌螨亚属种类与沃蚌螨亚属种类在支序系统树中形成姊妹群,结果支持Vidrine 将沃蚌螨亚属从寄蚌螨亚属中分离的修订.  相似文献   

14.
厉螨科(Laelaptidae)的厉螨属(Laelaps Koch,1836)是常见的鼠类体外寄生虫,寄生性革螨中最大的一个属。种类甚多,属的定义和范围比较混乱。Hirst(1925)认为雌虫生殖腹板有4对毛者皆属Laelaps。Zumpt(1950)和Keegan(1956)仍依从这个定义。Zumpt和Patterson(1951)及Baker和Wharton(1952)将Laelaps分为若干亚属。Tipton(1960)系统修正Laelaps,并将各亚属独立成属。关于有些属的独立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叶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叶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叶螨属(Eurytetranychus Oudemans)属征:体大,近圆形;体壁柔软;背毛26根,有臀毛;爪间突为简单的小爪状;跗节上双毛不典型或缺如;肛毛和肛侧毛各两对;气门沟端部常膨大呈球状。 我国已报道四种广叶螨。即榆广叶螨 (E.ulmi Wang, 1977),列氏广叶螨(E.recki Bagdasarian,1948),华清广叶螨(E.huaqingnicus Ma et Yuan,1981)和丰城广叶螨(E.fengchengensis Ma et Yuan, 1981)。  相似文献   

16.
羽叶恙螨亚属(叶片恙螨属)一新种的记述(蜱螨目: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48年Radford建立叶片恙螨属Trombiculindus Radford,以后,Sinha 1954年根据恙螨属Trombicula中某些种类盾板上的后侧毛和背毛都呈扁平而狭窄的柳叶状,其边缘上的锯齿长,而在恙螨属里建立了羽叶恙螨亚属Subgenus Plumosicola Sinha.1954.1964年徐荫祺教授认为羽叶恙螨亚属应当放在叶片恙螨属Trombiculindus里,同时他又根据叶片恙螨属中种的演化过程,进一步将叶片恙螨属分为羽叶恙螨亚属Subgenus Plumosicola和叶片恙螨亚属Subgenus Trombiculindus.羽叶恙螨亚属的种类在我国首次记述是1965年王敦清、余自忠报告云南省的两种,随后1981年赵善贤报告广东省一种,1982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我国植绥螨科钝绥螨属Amblyseius三新种,毛序命名采用 Rowell et al(1978)系统,测量单位为微米,模式标本保存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1.异毛钝绥螨 Amblyseius heterochaetus,新种(图1) 雌螨:背板光滑,至少有小孔5对及刚毛17对,背中毛6对,中侧毛2对和侧毛9对;除24和25毛有小分枝外,其余毛光滑,Z5>Z4>s4>j3>j1。亚侧毛r3、R1位于盾间膜上。气门沟伸达j1毛前方。胸板有小孔2对和胸毛3对,第4胸毛着生在胸后板上。  相似文献   

18.
纤恙螨属的五新种(蜱螨目:恙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恙螨属(Leptotrombidium Nagayo et al.,1916)是一个种类繁多而富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属。本文根据历年来在各地采集到的纤恙螨亚属的许多恙螨,参考Sasa(1956)的划分种团和亚种团的系统,报道了隶属于须纤恙螨种团(palpale-group)的二新种,红纤恙螨种团(akamushi-group)下的苍白纤恙螨亚种团(pallidum-subgroup) 中的二新种,以及隶属于一个新种团的另一新种恙螨。 本文五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长度单位均为微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结合有关疾病的防治工作,先后在云南省采到葛李恙螨亚属(SubgenusGahrliepia Oudemans,1912)二新种,记述如下。 宽痕葛李恙螨Gahrliepia(Gahrliepia)eurypunctata新种(图1—5) 鉴别特征 本新种与重庆葛李恙螨G.(G.)chungkingensis Jeu et al.,1963较近似,主要区别是:(1)本种须毛式为B-B-NNB,而非B-B-NNN。(2)盾板上的大形痘痕分布广,在感器前后方均有,而并非仅见于感器的后方。(3)背毛33—34根,而非48—49根。  相似文献   

20.
海伦恙螨属[Helenicula Audy,1954(Syn.Globularoschoengastia Chen et Hsu,1955)]至目前为止,据陈心陶、徐秉锟(1957,1958),Abonnec和Taufflieb(1957),Audy(1954),Radford(1953),Jadin和Vercammen-Grandjean(1954),Womersley(1957),Womersley和Audy(1957),和其他人(1955,1960)等的报导共计17种,国内有7种,我们又从安徽和云南所得标本中发现2新种,故世界已知种类增至19种,国内有9种。二新种的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