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灵芝口服液对睡眠剥夺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利用腹腔注射氯苯丙氨酸(PCPA)制造睡眠剥夺模型,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2003版)中的标准检测复方灵芝口服液是否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结果:复方灵芝口服液可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P<0.05),但对增加睡眠剥夺大鼠的入睡动物数和缩短巴比妥钠诱导的潜伏期无明显作用(P>0.05),且无直接睡眠作用。结论:复方灵芝口服液可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异相睡眠剥夺对大鼠能量代谢及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长期异相睡眠剥夺大鼠模型;检测其能量代谢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结果:睡眠剥夺后大鼠摄食量由(75.06±25.37)g/(d.kg)增加到(122.30±20.43)g/(d.kg),体重由(360.89±43.01)g减轻到(295.97±37.95)g,体温由(37.62±1.12)℃先升高到(39.00±0.87)℃后又降低至(37.72±0.84)℃,基础代谢率由(1.69±0.36)mlO2/(g.h)增加到(2.40±0.09)mlO2/(g.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由(3.38±0.88)pmol/L降低到(2.38±0.83)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由(14.62±3.62)pmol/L降低到(8.26±2.80)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异相睡眠剥夺可以显著影响大鼠的能量代谢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寒冷刺激,部分睡眠剥夺,以及部分睡眠剥夺的基础上再给予寒冷刺激等处理对小鼠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n=6):对照组、寒冷组、不完全睡眠剥夺组和不完全睡眠剥夺加寒冷组。寒冷组每天给予(10±2)℃的低温处理4h,不完全睡眠剥夺组每天18:00至次日9:00剥夺睡眠,不完全睡眠剥夺加寒冷组在每天睡眠剥夺的基础上再给予4h寒冷刺激。连续处理4d后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沉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寒冷刺激可使小鼠血液中淋巴细胞含量(P〈0.05)以及百分比(P〈0.01)显著增加;部分睡眠剥夺可使小鼠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P〈0.05)及百分比(P〈0.01)明显降低。不完全睡眠剥夺加寒冷刺激处理后与其它三组相比小鼠血液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血沉率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部分睡眠剥夺会抑制机体免疫能力,在部分剥夺睡眠的基础上再给予寒冷刺激则将进一步抑制机体免疫能力并使血沉率加快,降低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睡眠剥夺条件下莫达非尼对工作记忆的改善作用,为此药在我军的应用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两次睡眠剥夺实验中交叉服用莫达非尼和安慰剂,睡眠剥夺时间从第一天的07:00到第3d的07:00,并于第二天的0:00、12:00和第三天的0:00分别服用莫达非尼100mg或安慰剂。采用随机双盲设计给药,并在第一天的07:00、第二天的02:00和14:00以及第三天的02:00和07:00安排工作记忆测验。结果:工作记忆测验中,两组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莫达非尼组的反应时要快于安慰剂组,正确率也要高于安慰剂组。莫达非尼对工作记忆的改善效果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而更趋明显。结论:莫达非尼对睡眠剥夺条件下个体的工作记忆有改善作用,是较为理想的睡眠剥夺对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对睡眠剥夺后双侧后扣带回皮质功能连接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试验设计。16名受试者均接受2次24 h睡眠剥夺,2次睡眠剥夺间隔3周,受试者分别于第1次正常睡眠后、24 h睡眠剥夺后、经颅电刺激(真或假刺激)干预后(真、假刺激电流大小均为1 mA,电流作用时间分别为20 min、2 s,干预实验均持续20 min)及第2次经颅电刺激(假或真刺激)干预后采集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数据。以睡眠剥夺前收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作为基线,选取双侧后扣带回皮质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观察睡眠剥夺前后及经颅电刺激真、假刺激后大脑的功能连接变化。结果:与正常睡眠后相比,24 h睡眠剥夺后双侧后扣带回皮质与双侧丘脑间的功能连接上升(P<0.01),与右侧楔前叶、海马旁回以及双侧岛叶间的功能下降(P<0.01)。与假刺激相比,给予真刺激后左侧后扣带回皮质与右侧楔前叶功能连接上升(P<0.01);与双侧丘脑、岛叶及右侧大脑皮质功能连接下降(P<0.01)。右侧后扣带回皮质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在双侧丘脑、右侧岛叶及大脑皮层间也存在下降(P<0....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电镜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咬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1d组、5d组、9d组、正常对照组和大平台对照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odified multiple plat-form method,MMPM)建立大鼠SD模型,观察咬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睡眠剥夺5d组大鼠咬肌线粒体出现水肿,基质密度降低,线粒体嵴减少,肌纤维微血管内出现充血性改变;睡眠剥夺9d组大鼠咬肌线粒体出现严重空泡性变,肌纤维微血管出现更为严重的充血性改变.结论:睡眠剥夺可导致咬肌肌纤维微血管充血性改变和线粒体损伤,这种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精神心理因素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一个主要病因。本文通过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及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探讨睡眠剥夺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1d组、5d组、9d组、正常对照组和大平台对照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odified multiple plat—formmethod,MMPM)建立大鼠SD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及咀嚼肌肌电图的变化。结果:睡眠剥夺1d组和5d组在旷场实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而睡眠剥夺9d组均低于对照组;睡眠剥夺1d、5d和9d组在松弛状态和紧咬状态时颞肌前后束及咬肌的电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侧无明显差别,同时,睡眠剥夺组双侧颞肌和咬肌的肌电图静息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结论:睡眠剥夺可使大鼠行为学发生改变并对咀嚼肌肌电图造成影响,这可能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之一,为我们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Lu JQ  Liu WF  Tang CF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1,27(3):361-2, 371, 383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对大鼠运动能力及谷氨酰胺含量变化的影响,为睡眠剥夺后的运动训练等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安静对照组、0h睡眠剥夺力竭运动组(SDE)、24h SDE、48h SDE和72h SDE组(n=6),采用轻柔刺激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和依据Bedford建立的大鼠运动模型。结果:24h SDE睡眠剥夺组与0h SDE组比较。大鼠后蹬跑时间明显长(P〈0.05),48h SDE睡眠剥夺组和72h SDE睡眠剥夺与0h SDE睡眠剥夺组比较,后蹬跑时间显著性减少(P〈0.01);24h SDE睡眠剥夺组与c组比较大鼠胸腺谷氨酰胺含量显著升高(P〈0.05),48h SDE睡眠剥夺组和72h SDE睡眠剥夺组与C组比较大鼠胸腺谷氨酰胺含量降低(P〈0.01);睡眠剥夺组与C组比较,血清谷氨酰胺含量的变化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睡眠剥夺24h后血清谷氨酰胺含量显著增多,却在睡眠剥夺48h、72h后血清谷氨酰胺含量明显下降。结论:①睡眠剥夺24h能提高大鼠运动能力,睡眠剥夺48h甚至是72h后大鼠运动能力开始降低。②睡眠剥夺24h后大鼠胸腺谷氨酰胺含量和血清谷氨酰胺含量升高,而睡眠剥夺48h后大鼠胸腺和血清的谷氨酰胺含量下降明显,睡眠剥夺72h后胸腺和血清谷氨酰胺含量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过程中,人类大脑的神经活动和警觉水平如何受到影响,尤其是感觉运动和视觉系统,目前仍是研究的热点。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fMRI)作为一种反映人脑自发活动的非侵入式成像技术,在睡眠剥夺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采用9次重复rfMRI和心理运动警觉任务(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以探索23名志愿者在整个36小时的睡眠剥夺过程中神经活动和警觉水平的变化。我们采用基于PVT的平均反应时间(mean reaction time, MRT)和失效率(lapses ratio, LR)评估警觉水平的变化。我们采用基于rfMRI的区域同质性(region homogeneity,ReHo)和低频波动幅度(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评估大脑神经活动变化。结果表明,感觉运动网络(sensorimotor network, SMN)和视觉区域(visual network, VN)是受到睡眠剥夺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我们采用组独立成分分析(Group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GICA)将视觉相关区域划分为视觉I区、视觉II区、视觉关联区,并从解剖自动标记(Anatomical automatic labeling,AAL)模板中提取运动感觉相关区域,包括中央前/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和辅助运动区。我们发现,睡眠剥夺后16 - 30小时脑神经活动及警惕性下降。我们采用2×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睡眠压力、昼夜节律及其交互作用对感觉运动相关和视觉相关脑区神经活动的影响。我们观察到睡眠压力与交互作用对感觉运动相关区域和视觉相关区域有显著影响。我们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评估警觉水平变化与感觉运动相关和视觉相关脑区神经活动变化的关系。睡眠剥夺期间所有感觉运动相关区域的神经活动变化与警觉变化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睡眠剥夺从第一天24:00开始改变SMN和VN的警戒水平和神经活动,睡眠压力和昼夜节律在睡眠剥夺期间调节SMN和VN的神经活动。此外,昼夜节律的效应受到睡眠压力的显著调节。感觉运动相关区域和视觉相关区域的增强导致他们远程连接的减弱,这可能是睡眠剥夺期间响应时间变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是一种由于环境或自身原因无法满足正常睡眠的情况.认知是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SD可对认知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如清醒度、警觉性及注意力下降;感官知觉能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SD可能增加氧自由基产生,改变神经递质动态分布,损伤海马结构,诱导异常基因表达以及抑制长时程增强效应,引起脑内神经结构状态紊乱,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本文从SD所致认知障碍的表现形式,认知障碍的可能机制以及SD与神经变性的关系三个方面探讨SD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Pal D  Madan V  Mallick BN 《生理学报》2005,57(4):401-413
两种类型的神经元参与了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的调节:快速眼动一发放(REM-ON)神经元和快速眼动-沉寂神经元(REM-OFF)。快速眼动-沉寂神经元属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正如名字表示的那样——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停止发放。已有研究表明,这些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停止是导致快速眼动睡眠的前提条件,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可使它们停止发放。如果这嗤神经元不停止发放,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将升高,不出现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快速眼动睡眠所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至少是快速眼动睡眠丧失引起Na^+-K^+ATP酶活性增加的原因,而这可能是导致快速眼动睡眠剥夺所引发的各种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the human circadian system. Plasma melatonin and cortisol levels and leukocyte expression levels of 12 genes were examined over 48?h (sleep vs. no-sleep nights) in 12 young males (mean?±?SD: 23?±?5 yrs). During one night of total sleep deprivation, BMAL1 expression was suppressed, the heat shock gene HSPA1B expression was induced,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melatonin rhythm increased, whereas other high-amplitude clock gene rhythms (e.g., PER1-3, REV-ERBα) remained unaffected.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core clock mechanism in peripheral oscillators is compromised during acute sleep deprivation.  相似文献   

15.
16.
Based on sleep deprivation-produced changes of electrographic parameters of the wakefulness-sleep cycle (WSC) in rats and frogs (Rana temporaria), dynamics of activity of tyrosine hydroxylase, the key enzyme of dopamine synthesis, was studi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in substantia nigra and nigrostriatal pathway in rats and in striatum, paraventricular organ, and extrahypothalamic pathways in frogs. Changes in dynamics of tyrosine hydroxylase in rats and in frogs are revealed after the 6-h sleep deprivation and after 2 h of postdeprivation sleep. This allows determining the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of corticostriatal neuroregulatory and hypothalamo-pituitary neurosecretory systems and their role in regulation of WSC. Possible evolutionary peculiarities of morphofunctional differences in homoiothermal and poikilothermal anima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RSD对大鼠线索性恐惧消退再现的影响。方法:1d大鼠适应环境;2d进行恐惧条件化;3d恐惧消退训练并进行RSD;4d进行恐惧消退再现检测。结果:在恐惧条件化及消退训练阶段,0-6hRSD组、6—12hRSD组与各自对照组大鼠的僵直水平组间差异都无显著性;在恐惧消退再现检测阶段,0-6hRSD组大鼠的僵直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12hRSD组与对照组大鼠的僵直水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SD损害消退记忆的再现,并且依赖于睡眠剥夺的时段。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