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晕动病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晕动病可以由多种运动环境引起,如汽车、舰船、飞机、不平衡乘骑、太空船、虚拟现实视频等.几乎任何前庭系统功能良好的人在足够强烈的运动刺激下都会产生晕动病.晕动病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最主要原因是晕动病易感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造成晕动病易感的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与刺激相关(刺激的运动方式、刺激的激发性质以及刺激的持续时间);与个体相关(敏感性、个体差异、适应性、先前对运动刺激的经历.本文对引起晕动病的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天香胶囊对晕动病模型大鼠行为学与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预给药3天后,采用双轴旋转刺激法建立大鼠晕动病模型,通过晕反应指数评分、自发活动实验、异嗜高岭土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庭核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晕反应指数和高岭土摄入量均显著增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次数均显著减少,前庭核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天香胶囊可显著降低晕动病模型大鼠晕反应指数与高岭土摄入量,提高自发活动总路程与活动次数,降低大鼠前庭核组织c-fos蛋白表达。结论:天香胶囊可有效改善晕动病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前庭核c-fos表达有关,提示降低前庭核兴奋性可能是天香胶囊抗晕动病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香胶囊对晕动病模型大鼠前庭核NMDAR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acid receptor 1)、P-CaMKⅡ (磷酸化钙调蛋白激酶Ⅱ-亚基,the phosphorylation of calmodulin protein kinase Ⅱ alpha subunit)、P-CREB(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the phosphorylation of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香胶囊调节晕动病模型大鼠前庭核兴奋性的内在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东莨菪碱)、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预给药3天后,采用双轴旋转刺激法复制大鼠晕动病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庭核NMDAR1、P-CaMKⅡ/CaMKⅡ、P-CREB/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前庭核NMDAR1、P-CaMKⅡ、P-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天香胶囊可显著下调晕动病模型大鼠前庭核组织NMDAR1、P-CaMKⅡ、P-CREB蛋白表达。结论:天香胶囊可抑制晕动病模型大鼠前庭核NMDAR1信号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是其在治疗晕动病中降低前庭核兴奋性的内在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急性低氧暴露发生和低氧运动习服的血液学评价指标。方法:Phase 1:61名北方汉族大学生在模拟海拔4 800 m的常压低氧舱急性暴露6 h,入舱30 min后以恒定负荷(80 W,60 rPm)蹬车20 min,常氧安静(NMI)和低氧暴露结束(HYI)时测定血清ANP、ET-1及eNOS水平。Phase 2:恢复1周后,48名受试者进行3周(模拟海拔2 500 m、3 500 m和4 800 m各1周)渐进式低氧训练。恢复1周,重复Phase 1的低氧暴露和运动,常氧安静(NMⅡ)和低氧暴露结束(HYⅡ)时测定ANP、ET-1及eNOS水平。结果:与NMI时比较,HYI时受试者的ANP与e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ET-1轻微上升;3周低氧训练后,低氧习服与未习服组NMⅡ时的ANP水平均比NMI时显著升高(P<0.01),与未习服组NMⅡ时比较,低氧习服后的eN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清ANP和eNOS水平是急性低氧暴露的敏感指标,ANP变化量与低氧习服效果有关,eNOS两次低氧暴露后变化量可作为低氧运动习服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高温高湿环境暴露下小鼠气道黏液分泌相关蛋白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探讨应激和习服在湿热环境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方法:45只BABL/c小鼠随机分成5组(n=9):对照组、湿热1组、湿热2组、湿热3组、湿热4组。对照组普通环境饲养,7 d后处死。其余各组置入气候箱接受湿度(95±5)%,温度(33±0.5)℃的高温高湿刺激,第12小时处死为湿热1组,第24小时处死为湿热2组,第4天处死为湿热3组,第7天处死为湿热4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黏蛋白5AC (MUC5A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蛋白表达。结果:把小鼠置入高温高湿环境后,小鼠肺组织在12 h时AQP5增高,在24 h时MUC5AC、EGFR的蛋白表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MUC5A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其余时间段,MUC5AC、EGFR、AQP5蛋白表达均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AQP1蛋白表达在湿热各组均与正常组无差异,与湿热1组、湿热2组比较,湿热3组、湿热4组表达则减弱(P<0.05)。结论:湿热应激可引起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持续处于该环境则可能产生一系列更复杂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湿热蕴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来源于2018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7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基础治疗联合妇科千金片)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最大血流速度(PSV)]、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CRP、IL-6、TNF-α水平以及RI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日常活动、自我感觉、总分以及PI、PSV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随餐口服沙棘全果浆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胃肠道症状和大便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交叉对照的方法,双盲,每阶段干预期35d。38位受试者在两阶段的干预期中随三餐服用沙棘全果浆或安慰剂90mL/d。每阶段开始和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受试者随访前7d内的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和大便性状,并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经沙棘全果浆干预后,受试者GSRS总分由2.58±2.53变为2.42±2.37,安慰剂干预后,GSRS总分由2.53±3.57变为2.82±2.49,干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沙棘干预前后,受试者消化不良得分分别为1.05±1.33、1.05±1.52;安慰剂干预前后消化不良得分分别为0.79±1.51、1.29±1.35,干预效果沙棘优于安慰剂(P=0.046);但沙棘干预前后受试者大便性状的变化不显著(P=0.428),安慰剂干预前后,统计结果倾向于受试者大便性状发生变化(P=0.096)。结论:随餐服用沙棘全果浆不会诱发或加重糖调节受损人群胃肠道不适,尤其是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自拟生津汤与艾拉莫德片的联合应用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并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患者82例作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艾拉莫德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生津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抗心磷脂抗体(ACL)、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CL,RF,IL-10及Ig 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生津汤与艾拉莫德片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的治疗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推测其机制可能与患者血清ACL、RF、IL-10、Ig G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M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MMP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哮喘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9±0.99)d、(3.39±1.48)d、(6.15±2.0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5±2.45)d、(5.92±3.32)d、(8.86±1.7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儿儿童支原体肺炎诱发哮喘的发病率为10%(5/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2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MMP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降低儿童支原体肺炎诱发哮喘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生活质量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KO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常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实验组(n=35,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本体感觉、病情严重程度、膝关节功能、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Le-quence指数、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主动角度重现测试值(AAR)、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TDPM)低于同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KOA,可促进症状改善,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广西边疆某城市农村壮族老人跌倒风险及跌倒发生率,探讨简化24式太极拳结合肌力、平衡训练及安全教育对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的效果。方法: 在广西边疆某市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抽取1980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男性840人,女性1140人),调查近1年来跌倒发生情况,应用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评估表和MORSE(莫尔斯)跌倒风险评估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风险评估;选取64名1年中跌倒2次以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名),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并保持先前的生活习惯,试验组进行24周的24式太极拳结合肌力、平衡训练。使用记录卡记录两组受试者干预期间和干预结束半年后的跌倒发生情况并与干预前1年相比。结果: 受调查的老年男性跌倒发生率为27.1%,女性跌倒率为18.6%,平均跌倒率为22.2%;按照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评估表评估,男性得分为7.16,女性为6.92,平均得分为7.04,属跌倒发生中危状态;按照摩尔斯量表评估,男性得分为37.76,女性为32.22,平均得分为35.09,属中危或轻危状态;干预后和干预后半年两组受试者跌倒发生率都有所下降,其中对照组下降了12.5%,而试验组下降了69%。结论: 广西边疆农村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偏高,24周的简化24式太极拳结合肌力和平衡训练能有效的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焦虑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焦虑患者9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各45例,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心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分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6min步行试验(6MWT)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临床得分、自我认知、心理方面各维度评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焦虑患者,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联合悬吊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背伸肌群功能、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21年8月期间接收的LDH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悬吊训练,n=41)和实验组(龙虎交战针法联合悬吊训练,n=41)。观察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腰背伸肌群功能、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表(JOA)评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功率、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背屈伸比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传导速度均升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 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联合悬吊训练可促进LDH患者腰椎功能改善,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腰背伸肌群功能和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药膳方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cliosis,RVVC)湿热下注证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乳酸杆菌数量评分)、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临床总疗效等方面的影响,并验证其是否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方法选择12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湿热下注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克霉唑阴道片阴道上药,实验组加用清热祛湿药膳口服,强化治疗后再巩固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其疗程结束后治愈率及停药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总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RVVC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阴道念珠菌培养转阴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在增加乳酸杆菌数量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实验组优势不明显;两组患者停药3个月后远期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即在远期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祛湿药膳对防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溃结汤灌肠治疗对湿热夹瘀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8月期间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UC活动期湿热夹瘀型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西医和溃结汤灌肠治疗,n=48)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n=48)。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on内镜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LPS)]、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身热、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肢体倦怠、胸胁胀痛、腹痛腹胀、肛门灼热、面色晦暗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Baron内镜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IB-DQ评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LA、DAO、LPS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TLR4mRNA、NF-κBmRNA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溃结汤灌肠治疗对湿热夹瘀型UC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ICU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胺碘酮这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2例ICU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以平均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多巴酚丁胺治疗,实验组应用多巴酚丁胺+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BNP和hs-CRP水平、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平均心率、临床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升高,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hs-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BNP、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平均心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平均心率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少,平均心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44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9.44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胺碘酮对改善ICU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次数,稳定心率,降低脑钠肽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少,有着令人满意的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对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3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2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31),分别接受康莱特注射液+放化疗联用和单纯放化疗的治疗,考察两组受试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83.9%,无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稳定和改善的比率分别为93.5%和71.0%,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受试者的主要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减轻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对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力、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83例。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弹力带抗阻运动,观察组接受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观察两组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及1年内再住院率和1年内死亡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4周后躯体领域评分、情绪领域评分、其他领域评分和总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峰值摄氧量(VO2peak )及无氧阈值(AT)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运动联合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可促进CHF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提高运动耐力,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同时还可降低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与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期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接受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干预,n=50)、对照组(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干预,n=50)。观察两组疗效、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吞咽障碍相关评分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下降,吞咽功能(VFS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升高,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吞咽时程缩短,最大波幅值升高,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功能训练与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干预,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 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 性耳聋患者78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对照组给予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复合维生素、双密达莫片 及高压氧治疗,而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IIA 磺酸钠注射液治复合组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恢复 等级分布以及治疗前后的电测听情况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听力恢复Ⅰ级患 者的比例更高,电听力平均值均显著降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 磺酸 钠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这可能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