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戒酒三天半     
吴旭(化名)翻了个身,同时把手习惯性地伸向床头,来回摸索找酒瓶。摸了1分钟,心想,“咦,酒呢?”。心头一惊,“酒没了!”猛地坐起来,睁开眼四下寻找。同时暗暗骂道,“这个臭娘们,又把老子的酒藏到哪去了?”  相似文献   

2.
<正>白鱀豚的消失,意味着一段长达两千多万年的独特演化史终结了,哺乳动物中一个完整的分类单元没了,长江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顶级捕食者没了,一位在水中得以重生的公主没了,地球上一种最美丽神秘的生灵没了。白鱀豚的消失快得让我们意想不到。过去30多年来,科研人员和保护护作者反复不断地想法子拯救白鱀豚,他们召开研讨会,举办科普宣传,出具官方报告,发表科学论文,等等。然而,所有这些都显得不足。纵然许多国际保护组织声称要保护白鱀豚,但这种动物还是毫无声息地陷入了绝境。  相似文献   

3.
<正>山上多了一个来历不明的东西,不动不叫也不闹,神秘兮兮。动物们好奇又害怕,那究竟是什么东西?是陷阱松鼠先生慌慌张张地通知大家,千万不要走北坡那条小径!怪东西就在那儿,藏在树林里。"大家千万要小心!我打那儿过的时候,唰的一下,一道光射出来,把我的魂儿都吓没了。咔嚓一声,我那可怜的魂儿又被拽回来……总而言之,我连它什么样子都没看清,就把魂儿给丢了一回。"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藏山羊(Capra hircus)与藏绵羊(Ovis aries)在高原低氧环境中肺组织结构的差异,采用Gomori醛品红染色及H.E染色对藏山羊和藏绵羊肺组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与藏绵羊肺被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 > 0.05),但肺被膜中弹力纤维藏山羊显著多于藏绵羊(P < 0.05)。肺泡面积藏山羊与藏绵羊无显著差异(P > 0.05),但肺泡隔宽度和肺泡隔中毛细血管的数量藏山羊显著高于藏绵羊(P < 0.05)。肺细支气管黏膜皱襞厚度藏山羊与藏绵羊无显著差异(P > 0.05),但细支气管平滑肌厚度藏山羊显著高于藏绵羊,细支气管黏膜上皮1 mm2中杯状细胞数量藏山羊显著高于藏绵羊(P < 0.05)。外径小于100 μm的肺微动脉中,藏山羊血管平滑肌占外径百分比显著高于藏绵羊(P < 0.05),而当外径大于100 μm时,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相似文献   

5.
郑昊哲  张岩  张涛  樊庆山  侯扶江 《生态学报》2022,42(22):8994-9004
为探究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对家畜放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开展藏系牧羊轮牧试验,调查植被物种多样性,观察藏系牧羊采食速率、觅食速率和采食时间,并计算藏系牧羊日采食量。结果表明:两年间,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藏系牧羊采食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觅食速率、采食时间和日采食量对放牧率响应敏感(P<0.05),呈夏秋增冬春减的趋势。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与藏系牧羊的采食时间显著负相关(P<0.05);在暖季或8羊/hm2放牧率下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与藏系牧羊日采食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ilelou均匀度指数与藏系牧羊采食速率和采食时间显著负相关(P<0.05);在暖季或8羊/hm2放牧率下Pilelou均匀度指数与藏系牧羊日采食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植物物种丰富度对藏系牧羊放牧行为贡献较大,且放牧藏系牧羊的采食速率和采食时间比觅食速率和日采食量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响应更敏感,以用植物物种丰富度为自变量可以更好预测藏系牧羊放牧行为。放牧管理通过影响植被物种多样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藏系牧羊放牧行为。放牧行为不仅是评价草地营养价值和家畜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也是草地健康管理的基础。因此,明确草原植物物种多样性-藏系牧羊放牧行为的互作机制有助于更好的提高藏系牧羊地生产力,维护草原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形因子的藏狐生境评价及其空间容纳量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藏狐的“出现点”数据,基于藏狐对家域内地形因子的利用,作者对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野生藏狐的生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并在基于个体藏狐最小空间需求的基础上,估算了研究地区的空间环境容纳量。 选择海拔、坡度、坡位和地形起伏度等4个主要的地形因子,应用Bonferroni置信区间比较藏狐对各因子的利用及其可获得性来建立单个因子评价准则,并依据各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生境评价。研究结果:藏狐最适宜的海拔高度为4 050~4 300 m,坡度为5~20°,坡位为上坡位和下坡位;藏狐对地形起伏度因子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根据藏狐对不同生境因子的利用,及不同藏狐个体生境利用的一致性,建立的综合评价准则为:X i=(X2海拔×X2坡位×X坡度×X地形起伏度1/6。研究地区内适宜性区域面积约为17.4 km2,占总研究地区面积的38.8%,其中最适宜生境仅0.4 km2。藏狐家域面积从2.53 ~4.99 km2不等,不同个体间家域重叠指数(OI)从0.16~0.66不等。藏狐的最小空间需求为2.09~3.55 km2,研究地区藏狐的空间容纳量为7~12只。根据生境资源现状及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藏狐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藏波罗花(Incarvillea younghusbandii Sprague)是一种传统的补益类中药。其根作草药使用,用于滋补强壮,治产后少乳、久病虚弱、头晕、贫血等症。但目前关于藏波罗花分子遗传信息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藏波罗花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并对其序列特征、密码子偏好性、重复序列、系统发育和分化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藏波罗花叶绿体基因组全长为159 323 bp,包含1个大单拷贝区(80 197 bp)、1个小单拷贝区(9 030 bp)和2个反向重复区(35 048 bp);共注释出120个基因,包括77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和35个tRNA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AAA是藏波罗花叶绿体基因组中使用最频繁的密码子;从藏波罗花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42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藏波罗花与密生波罗花(Incarvillea compacta)的亲缘关系最近,且在大概466万年前产生分化。本研究对藏波罗花相关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后续角蒿属(Incarvillea)的物种鉴定、紫葳科(Bignoniaceae)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基本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8.
戒酒三天半     
晨6:02吴旭(化名)翻了个身,同时把手习惯性地伸向床头,来回摸索找酒瓶。摸了1分钟,心想,"咦,酒呢?"。心头一惊,"酒没了!"猛地坐起来,睁开眼四下寻找。同时暗暗骂道,"这个臭娘们,又把老子的酒藏到哪去了?"正骂骂咧咧地穿着衣服,准备下床去找酒。突然想起自己戒酒了,又颓然地坐回到床上。是啊,戒酒了,这好像是第3天,才第3天!时间过得真是太慢了。  相似文献   

9.
编剧达人     
正金牌编剧集合啦!一棵树,左边藏了只啄木鸟,右边坐了只小松鼠,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了解内情,那就以《树这边和树那边》为题目,写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吧。不限题材,不限字数,全国的小读者都等着欣赏你的作品哦!那只甲虫其实是大拇哥派来的间谍,打探蚂蚁们的消息。一个星期后,在大拇哥的领土范围内,一只蚂蚁都没了。西安惠煜尧(你的意思是,我把蚂蚁消灭了?你确定吗?确定吗?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西藏地区藏仔猪粪便中真菌菌群结构,本研究采用ITS1序列分析新生藏仔猪和断奶藏仔猪新鲜粪便中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5头新生藏仔猪新鲜粪便中,共鉴定出5个门、13个纲、 25个目、33个科和38个属的真菌;从5头断奶藏仔猪新鲜粪便中,共鉴定出5个门、12个纲、20个目、24个科和28个属的真菌。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门,占门级分类的86.35%;布勒担菌科、虫草科、丛赤壳科、曲霉科、丝孢酵母菌科、肉杯菌科、酵母菌科和毕赤酵母菌科为优势科,占科级分类的54.38%。随着藏仔猪的生长,其粪便中真菌菌群的数量和优势真菌的相对丰度均发生变化,这说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会影响藏仔猪粪便中真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在甘肃天祝高寒草甸进行了为期2年的野外试验,研究了模拟牦牛和藏羊践踏(藏羊轻度践踏、藏羊中度践踏、藏羊重度践踏、牦牛轻度践踏、牦牛中度践踏、牦牛重度践踏)及模拟降水量(少雨、平水和丰水)对阴山扁蓿豆有性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阴山扁蓿豆株高、荚果长、单位面积荚果数、每荚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均随牦牛和藏羊践踏强度的增加、降水量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少雨条件下,重度践踏单位面积荚果数较未践踏降低70%以上;牦牛和藏羊践踏下的种子千粒重比未践踏减少13%以下;少雨条件下,藏羊轻度、中度和重度践踏下的阴山扁蓿豆种子产量分别比同强度牦牛践踏高60.1%、13.8%和56.7%;降水、践踏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了植株自然高度;降水和践踏均极显著影响了阴山扁蓿豆荚果长、单位面积荚果数、每荚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两者的交互作用则无显著影响。综上,同一放牧强度下,牦牛践踏对阴山扁蓿豆有性繁殖的不利影响大于藏羊践踏;少雨和家畜重度践踏均严重抑制了阴山扁蓿豆的有性繁殖。  相似文献   

12.
彭阿辉  王根绪  杨阳  肖瑶  张莉  杨燕 《生态学报》2017,37(12):4118-4127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高寒沼泽中的两种优势物种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增温室(OTCs)模拟气候变暖,对比分析两种植物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根活性及地上—地下部分化学计量特征对增温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增温显著增加了小嵩草叶片的长度和叶片的数量,也显著增加了藏嵩草株高和叶片长度;增温没有明显改变小嵩草和藏嵩草的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下表皮细胞角质层厚度、叶肉细胞长和叶肉细胞宽;增温增加了小嵩草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对小嵩草和藏嵩草其他根系活性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增温降低了小嵩草地上部分N含量,对小嵩草地上部分C、P含量没有影响;增温降低了藏嵩草地上部分C、N含量,对P含量没有影响;增温增加了小嵩草和藏嵩草地上部分C/N比,提高了两种优势植物对氮素的长期利用效率;增温对小嵩草地下部分化学计量学特征没有影响,而降低了藏嵩草地下部分C含量和C/N比。  相似文献   

13.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太阳,太阳永不落》,这些韵律优美、想象丰富、歌颂新生活的歌曲,充满了对太阳的深情和挚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倘若太阳真的没了东起西落,没了昼与夜的交替,时时悬在空中,成了不落的太阳,人们也是难以适应的。经历过南极及昼生活之后,我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高寒草甸冷季牧场牦牛粪和藏羊粪中种子含量,研究了天祝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冷季牧场不同放牧时期牦牛粪和藏羊粪中可萌发植物种子的密度数量和多样性。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冷季牧场的同一放牧时期,牦牛粪中种子的物种数高于藏羊粪;种子密度牦牛粪低于藏羊粪,放牧初期和末期差异不显著,放牧中期差异显著。放牧初期和末期牦牛粪中种子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藏羊粪,放牧中期差异不显著。牦牛粪中的种子物种数为:末期初期中期;藏羊粪为:初期末期中期。单位重量牦牛粪中的种子数量变化规律是:末期初期中期,藏羊粪为:中期末期初期。牦牛粪中所含莎草科的植物种子最多,而藏羊粪中则以杂类草为主。高寒草甸冷季牧场不同放牧时期草地状况的不同,使得草地贮草量和种子在草层内的分布不同,加之牦牛和藏羊各自采食习性、单口采食量的差异,以及牦牛和藏羊消化道对种子的消化率不同,最终导致牦牛和藏羊粪便中的种子密度、种类和多样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培养基质、储藏方式和盐度对3种海滨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在潮间带环境下海滨植物种子萌发适应策略。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干藏种子和湿藏芦苇种子随着盐度的升高,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显著下降,湿藏互花米草和盐地碱蓬种子在各盐度下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差异不显著。各盐度-土培-干藏互花米草,中、高盐度-土培-干藏盐地碱蓬,土培各处理,中、高盐度-水培-干藏,高盐度-水培-湿藏芦苇种子萌发失败。湿藏提高了各盐度处理下土培互花米草,中、高盐度-水培和土培盐地碱蓬,淡水、中盐度-水培芦苇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干藏互花米草种子在中、高盐度和土埋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限制了互花米草向高潮带与潮上带的扩展;而经常受潮水浸淹保持湿润的种子能抵抗高盐和泥沙沉积,导致互花米草种群逐步向低潮带方向发展;湿藏芦苇种子在淡水中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最高,当潮上带盐度降低时,芦苇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是对盐度和土埋敏感,限制了其向海的拓展;盐地碱蓬在中、高盐度和土培条件下萌发速率最高,快速萌发的适应策略和广适应性在盐地碱蓬占据高潮带和中潮带广大区域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13份西藏藏木香中黄酮、多酚、土木香内酯、异土木香内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份西藏藏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最高含量分别为44.22、45.45mg/g,不同藏木香样品之间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3份西藏藏木香中多酚与黄酮含量均较高,最高含量分别为1 602.24、60.66mg/100g,且多酚含量均高于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7.
西藏哺乳类名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九世纪30-40年代,曾一度旅居尼泊尔的霍奇森(Hodgson),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一批西藏标本。本世纪初,沙俄军官科兹洛夫(1901)率“探险队”入藏考察;沃尔顿(Walton,1903,1904)随英军到藏南收集动物标本;沃拉斯顿(Wollaston,1921)以及路德洛(Ludlow,1932,1934,1938,1946-1947)等,相继在藏南(包括珠穆朗玛峰地区)、藏东南和藏西北等地区调查采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藏绵羊β-乳球蛋白(β-Lg)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和多态性分析,为藏绵羊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克隆β-Lg部分基因序列;分别利用PCR-RFLP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β-Lg基因和蛋白多态性。结果:藏绵羊β-Lg与普通绵羊类似,存在A、B两种遗传变异体,A变异体的基因频率为0.818(n=22);HPLC能很好地分离β-Lg的A、B两种遗传变异体,A的表型频率分别为0.700;β-Lg为杂合型的藏绵羊中,大多数个体乳中的A变异体表达量低于B变异体。结论:藏绵羊β-Lg基因与普通绵羊存在一些差异,有两种变异体,并且其在乳中的相对表达量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观察藏花素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对Bcl-2、Bax和Caspase-3的影响,探讨藏花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保护作用的机制。MTT法及LDH活性测定观察藏花素对PC12细胞模型的影响,RT-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藏花素预保护浓度在0.625μM和5μM之间,细胞存活率随着藏花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藏花素组和VE组与模型组相比,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Bax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藏花素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从而介导PC12细胞发挥抗氧化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以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青海省高原型藏绵羊的遗传变异情况。实验采集了高原型藏绵羊4个地理群体共计380份样本,使用微卫星多态性评估高原型藏绵羊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各微卫星座位具有较高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其中,TJJ群体(天峻九社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个,TJS群体(天峻十一社群体)为11个,ZD (治多群体)群体为10个,MQ群体(玛沁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个。(2)高原型藏绵羊4个群体MQ、ZD、TJJ、TJS的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以及多态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分别为:0.64、0.68、0.69、0.71;0.66、0.61、0.65、0.67;0.60、0.66、0.66、0.68。表明青海省高原型藏绵羊的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可为保护和利用青海省高原型藏绵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