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谷(主持人)今天,在百忙中请诸位参加《菌疫苗的过去、现在、未来》座谈会,不胜感谢。染谷先生、大谷先生在基础方面长年不断地研究菌疫苗,木村先生、平山先生又都是临床方面的指导者,是临床方面当代的第一流人物。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座谈菌疫苗,内容一定会是很有兴趣的。请多关照。 现在回顾一下我国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从战前到战后20年、这期间烈性传染病的流行未曾间断  相似文献   

2.
九洲虫草等山东野生药用真菌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山东省新发现的九洲虫草、茶子叶孔菌、粗毛硬革菌、茶子木层孔菌、朱红硫磺菌、杂孢火旬孔菌、树舌、囊孔菌等八种野生药用真菌。为野生药用真菌的资源开发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的自然渥堆发酵工艺与农业及环保中的堆肥发酵工艺在堆垛方法、堆垛形状和大小、自然升温过程、高温发酵、翻堆工艺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差别是原料和含水量的不同。对不同原料堆肥已有详细的研究及其动态菌群和多种发酵剂的研究和应用报道,明确了高温菌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其翻堆工艺也有较详细的参数及其机械化的应用,但普洱茶渥堆发酵基本上还停留在自然发酵、人工翻堆、常温菌的研究及老茶头作发酵剂的应用等水平上。堆肥的许多研究手段和方法甚至物质转化、脱毒、高温菌的研究等都值得普洱茶渥堆发酵研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茶文化的发源地,在明以前的文献中,包括茶圣陆羽的《茶经》,都无人涉及过。直到清朝初年,在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才明确提出这样一种看法:"是知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茶"的名字源于巴蜀《尔雅》"槚,苦荼。"是对茶最早的记载。"槚"是茶的雅名,晋人郭璞注释"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相似文献   

5.
大约2000多年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就开始以茶作为药物,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荼"就是"茶"字的早期异形字。达说明茶具有药用的功效。不久这种具有神奇功效的值物传到汉族,并被视为一种高贵的药材。由于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四霉素对杨树溃疡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四霉素水剂对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ibis的室内毒力,采用刮治喷涂法对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杨树溃疡病进行田间应用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对茶藨子葡萄座腔菌的EC_(50)和EC_(90)分别为114.82 a.i.mg/L、389.05 a.i.mg/L,对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优于对照药剂多抗霉素。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刮治喷涂0.3%四霉素水剂可以有效防治真菌病原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导致的杨树溃疡病,其有效成分浓度为60~150 a.i.mg/L时,田间防效达68.25%~82.41%,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只spraque-Dawley鼠分4组给予诱龋饲料(Diet2000,keys),并连续5天在口腔内接种变链菌6715菌株,分别给予我国主要产茶区的三种茶浸液:龙井绿茶(B组),四川涪陵红茶(C组),乌龙茶(D组),先用0.5g茶和50ml双蒸馏水加热煮沸过滤后浸泡10分钟以及对照组(A组)用双蒸馏水为饮料喂养实验鼠。实验60天后,杀鼠观察计算鼠磨牙面的菌落形成单位(CFU)和菌斑指数(plaquescore)均显著下降。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菌斑指数下降值顺序如下:C组>D组>B组>A组,并与实验组含氟量有相关性。很多研究表明变链菌是较为肯定的致龋菌、茶中氟化物对变链菌生长、粘附都有抑制作用。本研究选用茶来源广泛、价廉、无毒安全等优点,为开拓新的防龋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书为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王拱辰教授20余年镰刀菌研究基础上编著而成,详细描述了我国常见32个镰刀菌种和变种,镰刀菌研究方法以及镰刀菌的分类和形态学等,并附检索表。全书有141张黑白显微照片和36张彩色培养照片,便于读者参照使用。本书可供从事农、林、医、工方面微生物和真菌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该书为16开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邮购每册20元,需要者可与杭州市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章初龙联系(邮编310029)。《常见镰刀菌鉴定指南》简介  相似文献   

9.
刘双江 《微生物学报》2023,63(8):2931-2932
周培瑾,我国极端微生物学的主要开创者。在极端环境微生物的区域生态与系统进化、生理生化以及极端酶的基础与应用基础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分类单元有周氏菌属(Zhouia)[1]、周氏盐微菌(Halomicrobium zhouii)[2]、周氏盐杆菌(Halobacterium zhouii)[3]、周氏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zhouii)[4]、周氏钠线菌(Natrinema zhouii)[5]等。周培瑾先生曾任《微生物学报》第六届、第七届编委。2022年12月31日,周培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为了纪念周先生在微生物学领域的贡献,本期特刊发《微生物学报》执行主编刘双江研究员以及崔恒林、许学伟两位教授撰写的纪念专题文章。以此深切缅怀周培瑾先生。  相似文献   

10.
《菌物学报》2016,(5):646-647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1982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菌物学学术期刊,报道菌物(真菌、粘菌、卵菌等)学研究领域最新成果。主要刊登菌物系统分类学、菌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及资源开发利用、动植物病原菌物学、医学真菌学、食用和药用真菌学等方面的综述、研究论文和简报。本刊是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国际菌物学界信赖的刊物,已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检索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新疆腔菌纲座囊菌目刺球座属(Lasiobotrys)、穴壳属(Dothiora)和普氏腔孢属(Plowrightia)的六种子囊菌,即:忍冬刺球座菌(L.loniccrae)、花楸穴壳菌 (D.sorbi)及其无性阶段花楸疡壳孢(Dothichiza sorbi)、茶蔗子普氏腔孢菌(P.ribesia)、小檗普氏腔孢菌(P.berberidiJ)、沙棘普氏腔孢菌(P.hippophaeos)及雕刻普氏腔孢菌(P.insculpta)。这三个属的真菌在我国均未报道过,为我国新纪录属(种)。标本均采于新疆,保存于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系真菌标本室(HMAAC)。  相似文献   

12.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3.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4.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5.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6.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7.
《菌物学报》2020,(1):183-183
《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8.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9.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20.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