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细菌的运动性是影响其生存及致病的一个关键条件,同时也为合成和开发仿生运动体、微型机器人等提供了有效的模型。趋磁细菌具有胞内磁小体从而能够感知磁场的变化,进而影响其运动行为。目前,这种外部磁场与生物体的远程响应模式已在环境、医疗、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因此,聚焦于趋磁细菌的运动特性,综述了趋磁细菌运动行为的表征、运动机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螽斯(Deracantha onos)的趋声性与定位精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雌硕螽(Deracantha onos)对正在鸣叫的同种雄螽斯的趋声运动的特征,并依据其行走路径测算出定位精度。只有同种雄螽斯的叫声才能诱发雌螽斯作趋声反应。雌螽斯趋声运动的速度约比非趋声行走高十倍。趋声路径呈“之”字形。用极性方位图表示螽斯趋声运动的方向性。有叫声时,相对于声源为零度的方向上的权最大,介于0.34与0.69之间。极性方位图的质心的方位角代表声定位的精度,小于3°。趋声路径的平均方位角为0.4°,标准离差10°左右。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磁学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有关微生物磁学特性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主要集中在磁场作用下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和致基因突变性的研究,利用脉冲电磁场灭菌和趋磁性细菌在工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磁场在农业上提高微生物增肥效果和矿冶上细菌的浸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有关微生物磁学特性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主要集中在磁场作用下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和致基因突变性的研究,利用脉冲电磁场灭菌和趋磁性细菌在工业、医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磁场在农业上提高微生物增肥效果和矿冶上细菌的浸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草履虫既是单细胞又是完整的动物体。它们能适应水体中的各种小环境,这主要靠它们具有的激应性来实现。在一般实验室内,可做以下的实验,以加深对单细胞动物激应性的理解。 (一)逃避反应(Avoiding reaction) 草履虫在水中随时以其前端的纤毛和表膜以及口沟造成的水漩窝的冲击,感受前面小环境中的理化刺激。如有阻碍它们前进或不利于它们生存的刺激时,立即以反向纤毛运动和身体的反向旋转,使身体后退,避开前面的不良环境,然后继续前进。这可以用物理阻碍实验  相似文献   

6.
氨基酸生产新技术的发展—发酵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发酵法氨基酸的生产技术,有蛋白质水解液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它们各有特色。在含有碳源、氮源以及盐类等单纯培养基中,微生物几乎能生成所有的氨基酸。但是,微生物具有严密的调节机制,它只高效率生成对自己生存所必须的量而从不过量。因此,要想使氨基酸发酵生产成为可能,就必须解除微生物的这一调节机制,譬如在一特殊环境下培养微生物  相似文献   

7.
刘召明  林敏  杨雪  汲霞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9):3190-3200
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是肿瘤治疗、降低药物副作用的重要手段。在肿瘤组织内部由于癌细胞的快速增殖致使其形成低氧区,低氧区会对多种肿瘤治疗方案产生耐受。趋磁细菌 (Magnetotactic bacteria, MTB) 是一类能在细胞内产生外包生物膜、纳米尺寸、单磁畴磁铁矿 (Fe3O4) 或硫铁矿 (Fe3S4) 晶体颗粒-磁小体的微生物的统称。在磁场的作用下,趋磁细菌可凭借鞭毛运动至厌氧区。趋磁细菌在动物体内毒性较低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其磁小体与人工合成的磁性纳米材料相比优势显著。文中在介绍趋磁细菌及其磁小体生物学特点、理化性能的基础上,综述了趋磁细菌作为载体偶联药物进入肿瘤内部,并通过感受低氧信号定位于肿瘤低氧区,以及趋磁细菌竞争肿瘤细胞铁源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磁小体运载化疗药物、抗体、DNA疫苗靶向结合肿瘤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趋磁细菌及磁小体肿瘤治疗中面临的问题,并对趋磁细菌和磁小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趋磁性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75年Blakemore’‘’偶尔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一类奇特的微生物一一趋磁性细菌以来,生物磁学的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趋磁性细菌(MagnetotacticBacterium)是一类对磁场具有趋向性反应的细菌总称,不是分类学的单位p’。在前对年中,磁细菌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l趋磁性细  相似文献   

9.
曾经报道在-198℃和 160℃环境下不怕阳光和冰冷而维持生存的硅酸盐细菌,它们算是一类兼性极端嗜冷、嗜热细菌。近有报道,俄罗斯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微生物在太空中100℃~-100℃极端温度条件下长时间存活,不仅具耐热能力,而且在-100℃亦可生存。2005年做过一种实验,在空间站的外表  相似文献   

10.
趋磁细菌及其应用于生物导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趋磁性细菌是一种由于体内含有对磁场具有敏感性的磁小体,而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的特殊细菌,本文综述了趋磁细菌的分布、分类、特性、磁小体研究以及趋磁细菌在生物导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生命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复杂形式。生命科学中,有许多矛盾体,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举例如下。1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生命体是具有生命运动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的物体。例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是生命体。而非生命体是不具备生命运动特征的物体。例如房子、汽车、化学试剂等都是非生命体。病毒和类病毒都是超显微的、具有高度浸染性的物体。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RNA)内核组成。类病毒由RNA构成。病毒和类病毒在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繁殖,与一般的非生命体(如生化试剂…  相似文献   

12.
何世颖  顾宁 《生物磁学》2006,6(1):19-21
趋磁性细菌是一种由于体内含有对磁场具有敏感性的磁小体,而能够沿着磁力线运动的特殊细菌,本文综述了趋磁细菌的分布、分类、特性、磁小体研究以及趋磁细菌在生物导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低温微生物适冷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用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曾胤新  陈波 《生物技术》2000,10(2):32-37
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一个限制因素。所有微生物都具有一特征性的最适生长温度 ,此时它们具有最大的生长和繁殖速率。同时 ,微生物还具有一定的温度耐受范围 ,低于或高于这一生长温度范围的限度 ,它们就会因新陈代谢失活而不能生长。按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能力的不同 ,微生物可被大致分为 3类 :高温菌、中温菌和低温菌。其中低温菌又通常被分为嗜冷菌 (psychrophiles)和耐冷菌 (psychrotrophs)。按照Morita( 1 975 )的定义 ,嗜冷菌的最适生长温度 <1 6℃ ,其生长温度的上限为 2 0℃ ;耐冷菌则是指能在 0…  相似文献   

14.
1.应用细胞学及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吊竹梅叶表皮在胞核趋伤过程中细胞核、白色体、线粒体、核酸、硷性磷酸酶、硷性ATP酶的变化。2.趋伤胞核较一般胞核的平均直径增长7.7%。在Feulgen反应的制片中。趋伤胞核的染色比正常的核为深,说明DNA含量有所提高。同时,趋伤胞核核仁的哌咯宁染色较正常为深,表明RNA含量也有所增高。3.胞核趋伤现象发生后,白色体和线粒体也随核转移。4.硷性磷酸酶主要分布在白色体中;硷性ATP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胞核趋伤后,这两种酶也随着白色体和线粒体转移,同时,它们的活性也有所增加。5.以上各种变化,加强了物质和能量的供应,对伤口愈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自主性细小病毒是一类单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5kb,进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不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其中MVM和H—1还具有趋瘤性和抗瘤性。因此;可利用它们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构建成趋向肿瘤细胞的重组病毒。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重组自主性细小病毒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世界》2009,(5):4-4
没有光和氧,微生物也能生存150万年之久,这发生在南极数百英尺厚的冰下,科学家通过分析泰勒冰川偶尔流出的红色水样(富含铁)发现了它们的存在。基因检测则显示这些微生物类似于今天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科学家认为,该微生物曾经生活在海洋,约150万年~200万年前海洋被冰川截断形成池塘,并最终被冰河覆盖,微生物也与世隔绝。至于它们为何能在没有光和氧的条件下存活数百年之久,很有可能它们能通过一种偶联的铁~硫代谢将水中的硫酸盐还原,并获得能量。  相似文献   

17.
新的生命形式──极端微生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许多以前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区域,发现了各式各样的新的生命形式。它们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恰恰是一些极端环境,如嗜热菌、嗜冷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盐菌、嗜压菌等,这些统称为极端微生物(extremophiles)。极端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基因类型,特殊的生理机制及特殊的代谢产物,作为地球上的边缘生命现象,极端微生物颇为耐人寻味。它在生命起源、系统进化等方面将给人们许多重要的启示,在生命行为的原理上也将拓展人们的概念。极端微生物存在的原理,又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极端微生物的特殊机制及特殊产物,将使…  相似文献   

18.
土壤是微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在各类土壤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类群。这些类群不仅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它们的生物化学活性,能动地影响着土壤。例如,在土壤肥力、植物营养和土壤净化以及维持自然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所处的环境极其复杂,温度、水分、空气、有机质等理化因子和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等生物因子,对它们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因此,研究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活动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重金属等几种因子对缢蛏和长牡蛎幼体趋地性和趋光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低温度能增强缢蛏幼体的正趋地性,而长牡蛎幼体却由正趋地性转变为负趋地性,同时两种幼体的正趋光性受到抑制作用;升高温度对缢蛏幼体趋光性的影响不明显,但能加强牡蛎幼体的正趋光性。2)盐度提高时缢蛏幼体的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正趋地性趋于减弱。3)重金属Cu和Zn在各自的亚致死浓度下具有提高缢蛏幼体正趋地性和降低正趋光性的作用,而牡蛎幼体的正趋地性却趋于减弱,正趋光性趋于增强。本文据上述幼体的行为变化,还讨论了这几种因子对幼体垂直分布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趋磁细菌是一类可以沿磁场方向进行运动的微生物统称,在细胞内合成由生物膜包被、链状排列、纳米级、单磁畴的磁铁矿 (Fe3O4) 或胶黄铁矿 (Fe3S4) 的磁小体颗粒。趋磁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且多样性丰富,不仅在水环境和沉积环境的铁、硫、碳、氮、磷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污染治理、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趋磁细菌磁小体由生物膜包被并在细胞调控下合成,是一类新型的生物源磁性纳米材料。相比常规化学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磁小体具有大小均一、生物相容性高、兼具化学修饰和基因工程修饰功能等特点,在磁性分离、固定化酶、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医学诊断、磁共振成像、磁热疗和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趋磁细菌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趋磁细菌和磁小体的制备、修饰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