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EPEC的黏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DMS8504对肠致病灶大肠埃希菌(EPEC)黏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与活菌比较,观察灭活的双歧杆菌粘附于人大肠癌CCL-229细胞后对EPEC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用SCS或pH5.0新鲜BS肉汤悬浮的双歧杆菌能够安全抑制EPEC的黏附,而仅用SCS或pH5.0新鲜BS肉汤均不能抑制其黏附。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及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的细胞膜通透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比较研究双歧杆菌1027株及肠致生大肠杆菌(EPEC)对体外肠上皮细胞Lovo细胞株粘附的细胞膜通透性,探讨它们对肠上皮细胞的不同生物学交谈2。结果表明,双歧杆菌粘附Lovo细胞后,宿主细胞释放LDH远较EPEC粘附的效果低,提示双歧杆菌粘附对主细胞膜通生影响不大,而EEC则可损伤宿主细胞膜而增加其通性。因此,双歧杆菌作为生理性细菌可与肠上皮细胞和谐共生,这与EPEC的粘附损伤  相似文献   

3.
由蛋白质介导的双歧杆菌对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的粘附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对双歧杆菌和体外肠上皮细胞系Lovo细胞间的粘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能特异性地粘附于肠上皮细胞周围,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效应;各株双歧杆菌的粘附力存在着差异,新分离株高于标准株,胰蛋白酶处理耗尽培养液上清可完全抑制其粘附;高温也能降低粘附力;而白蛋白对粘附无影响。提示,双歧杆菌粘附素可能是一种不耐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耗尽培养液上清中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粘附机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最重要的生理性细菌 ,对宿主发挥生物屏障、营养、免疫、控制内毒素血症、抗肿瘤、抗衰老等生理作用。由于双歧杆菌粘附及定植于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其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 ,而且生理性细菌的粘附可能参与了正常菌群生物屏障形成机制。因此有关双歧杆菌粘附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现状综述如下。1 一般特征1985羊 ,Cam p等用  1 4 C- 油酸标记一株分叉双歧杆菌的脂磷壁酸 (L TA) ,然后用酚提取 L TA ,研究 L TA与人肠上皮细胞的粘附 ,他们发现双歧杆菌的 L TA与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特异的和可逆的…  相似文献   

5.
灭活的双歧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粘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观察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对人大肠癌细胞系CCL-229的粘附以及影响粘附的因素。方法 通过与双歧杆菌活菌比较,灭活的双歧杆菌同样能粘附于肠上皮细胞,并且耗尽培养上清有利于双歧杆菌粘附。结果 粘附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粘附效果与孵育环境的pH值有关;高温处理耗尽培养上清对粘附无明显影响。结论 灭活的双歧杆菌可能具有与活菌相同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病原菌的粘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正常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粘附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已证实双歧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是牧民的和可逆的,具有种属特异性,但还不定期其粘附素及其受体的成分及结构,对其粘附的分子机制和由地引致的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也不完全清楚。由于粘附是双歧杆发挥生理作用的前提,也是评定益生菌制剂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对其粘附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歧杆菌粘附大肠癌细胞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春双歧杆菌DM9227粘附大肠癌细胞cl-187为实验模型,探讨粘附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粘附需要一定的菌浓度(>106CFU/ml),一定的温度(37℃)及一定的时间(>10h),且偏酸更有利于粘附。破坏菌体表面的糖结构使粘附上升,而破坏蛋白结构则使粘附下降。  相似文献   

8.
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对人大肠癌细胞的粘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灭活的青春双歧杆菌DM850 4与人大肠癌CCL 2 2 9细胞之间的粘附现象及粘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灭活的双歧杆菌具有与活菌相同的粘附定植能力 ,两者粘附于体外培养的肠上皮细胞均依赖于耗尽培养上清 (SCS)的存在。青春双歧杆菌粘附素有可能是存在于细胞壁中及分泌至SCS中的脂磷壁酸 (LTA)。LTA与细菌细胞壁耐热蛋白相互粘连 ,并且伸出胞壁之外。此外 ,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粘附素受体可能为糖类或糖蛋白。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粘附对肠上皮癌细胞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粘附对肠道细胞生理功能和能理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婴儿型双直菌DNM9227菌株粘附大肠癌CCL-187细胞为实验模型。结果 婴儿以歧杆菌DM9227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与培养的大肠癌CCL-187细胞共同培养1h后,CCL0186细胞的碱性磷酸酶以及琥珀脱氢酶的以反应均有所增强。结论 双歧杆菌对被粘附的大肠癌细胞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双歧杆菌粘附素受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本文研究了Lovo细胞上双歧杆菌粘附素的受体。结果表明,过碘酸钠成或蛋白酶处理Lovo细胞后,双歧杆菌对Lovo细胞的粘附力明显降低,呈剂量效应。D一甘露糖能抑制两者的粘附;葡萄糖,乳糖,山梨糖,蔗糖及D一果糖不能抑制粘附。提示双歧杆菌粘附素受体是一种糖蛋白,可能与甘露糖有关。  相似文献   

11.
次最低抑菌浓度抗生素对双歧杆菌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八种抗生素在次最低抑菌浓度(Sub-MIC)下对双歧杆菌和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间粘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次最低抑菌浓度的抗生素均能显著地抑制双歧杆菌的粘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对双歧杆菌粘附的抑制有剂量及时间效应。提示抗生素抑制双歧杆菌的粘附可能是其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观察3株双歧杆菌对人O型、人B型、绵羊、兔、鸡和小鼠红细胞的凝集滴度,并对其血凝素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3株双歧杆菌均能凝集各种来源的红细胞,血凝滴度无明显差异;D-甘露糖不能抑制血凝。提取的脂磷壁酸(LTA)具有血凝活性。其血凝素受体为糖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粘附配体,方法:采用体外法测定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的粘附数量,结果:D-甘露糖预作用于上皮细胞之后,可以使白色念珠菌粘附下降,刀豆素A及绿慕安预作用于白色念珠菌,可以减少白色念珠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结论:白鬼念珠菌粘附感染与其表面甘露糖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铜绿假单胞菌粘附肠上皮细胞后,细胞骨架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可能的机制。采用微管吸吮实验技术并结合细胞ELISA、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体外绿脓杆菌粘附肠上皮细胞后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显示细菌粘附后1h肠上皮细胞活力即开始下降,3h后IEC面积明显减小,而细胞周长无明显变化;胞内骨架蛋白减少,且随孵育时间的延长愈趋明显;细胞弹性系数K1、K2在粘附后3h明显降低,同时伴有粘性系数μ也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绿脓杆菌粘附肠上皮细胞后,细胞骨架成分改变,细胞骨架功能受损害,最终导致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乳杆菌DM8909菌株及自阴道分离的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结果显示,在正常阴道酸性条件(pH3.5—4.5)下,DM8909菌株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能力明显高于肠杆菌(P<0.01)、葡萄球菌(P<0.01)、白色念珠菌(P<0.01);随pH增加,DM8909粘附能力降低,肠杆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粘附能力增强;DM8909菌株能较强地抑制肠杆菌、葡萄球菌对阴道上皮细胞的粘附。本文提示,乳杆菌粘附形成的空间占位是防止其他菌对阴道组织附着的一个重要的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向RPMI 1640培养基中补加三碘甲腺原氨酸而获得一种人胸腺网状上皮细胞占优势生长的培养物。在此培养基中细胞经传代培养长达90天,仍维持正常形态特征。胸腺组织在培养14天后,新生细胞的突起形成网状结构,细胞化学检查和电镜观察表明具有丰富的分泌颗粒,囊泡及张力原纤维束和桥粒等上皮细胞特征。收集合并细胞培养液,经部分纯化后检查其生物活性,表现出具有促进玫瑰花结形成和降低胸腺细胞TdT活性的作用,说明培养细胞的分泌产物具有胸腺激素活性。根据形态学,细胞化学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我们倾向于认为该培养物主要为网状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7.
双歧杆菌粘附体外肠上皮细胞的钙信号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钙荧光探剂 Fluo—3/AM染色法,定量研究了双歧杆菌1027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对体外肠上皮细胞Lovo细胞株粘附的钙信号传递机制。结果表明,双歧杆菌1027株粘附可引起Lovo细胞内Ca~+2随时间延长而梯度升高,但双歧杆菌1027株的作用远不如EPEC明显。同时发现双歧杆菌粘附引起Lovo。细胞内Ca~2+升高主要源于细胞外Ca~2+内流所致,这与EPEC粘附引起宿主细胞内Ca~2+升高主要源于细胞内Ca~2+储池的Ca~2+释放不同。EPEC粘附引起宿主细胞内Ca~2+大幅度升高是其致病的重要信号传递基础;而双歧杆菌粘附仅引起宿主细胞内Ca~2+轻度升高,可能是其作为生理性细菌与肠上皮细胞和谐共生的信号传递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