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地区沙土鼠寄生蚤类的季节消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纪有 《昆虫学报》1986,(2):167-173
本文报告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地区的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子午沙鼠`M.meridianus``和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寄生蚤类的季节消长。通过对分布于河谷低地内的三种沙土鼠寄生蚤类调查证明,体蚤的高峰在温暖季节,巢蚤的高峰则在寒冷季节,而且巢蚤的数量远比体蚤的数量为大。秃病蚤、近代新蚤、同型客蚤和簇鬃客蚤为全年皆可出现的蚤种,而叶状切唇蚤、喉瘪怪蚤、不常纤蚤和弱纤蚤则只出现于秋冬季。对啮齿类寄生蚤的季节消长调查,应全年连续性的进行,鼠体和鼠巢并重,以便全面掌握材料;由于巢蚤更能反映客观数量,尤应注重对巢蚤的调查,特别是在冬季还有很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仲来  刘天驰  牛勇 《昆虫学报》2001,44(3):327-331
1989~1998年对内蒙古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苏木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体蚤和巢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所得体蚤包括3科7属9种, 其中优势种有: 原双蚤田野亚种Amphipsylla primaris mitis占41.84%, 近代新蚤东方亚种Neopsylla pleskei orientalis占41.18%, 光亮额蚤Frontopsylla luculenta占13.18%。所得巢蚤包括2科6属9种, 其中优势种近代新蚤占74.94%; 光亮额蚤占10.04%, 原双蚤占8.20%, 宽圆纤蚤Rhadinopsylla rothschildi占6.44%, 是常见种。田鼠体的原双蚤、近代新蚤、光亮额蚤和体蚤指数间呈正相关(P<0.05)。田鼠巢的近代新蚤、光亮额蚤、宽圆纤蚤和巢蚤指数间正相关显著(P<0.01)。春季巢蚤指数∶春季体蚤指数≈5∶1, 秋季巢蚤指数∶秋季体蚤指数≈75∶1。近代新蚤既是体型蚤又是巢型蚤, 为田鼠的优势蚤种; 原双蚤数量占体蚤的 41.84%, 是体型蚤; 光亮额蚤为体蚤和巢蚤中的常见种。  相似文献   

3.
黄鼠巢和宿主密度的年间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1981~1993年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密度和巢蚤指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共检巢蚤10种,其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mongolicus(45.4%)为优势蚤种,光亮额蚤Frontopsylla lucu lenta(25.0%)和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21.3%)为次优势蚤种。二齿新蚤N.Bidentatiformis和角尖眼蚤Ophthalmopsylla praefecta为常见种,余为少见种。鼠密度与巢蚤指数 的关系不显著(p>0.10)、与巢染蚤率关系显著(p<0.05),不同年份的蚤类多样性和均匀性比较稳定。巢蚤和体蚤指数的关系是显著的(PP<0.005)。  相似文献   

4.
李仲来  张耀星 《昆虫学报》1998,41(4):396-400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1981~1993年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密度和洞干蚤指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共检洞干蚤9种,其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itellophilus tesquorum mongolicus (66.0%)为优势蚤种,光亮额蚤Frontopsylla lu-culenta(23.6%)为次优势蚤种,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和二齿新蚤N。Bidentatifor-mis为常见种,余为少见种。鼠密度与洞干蚤指数关系显著(PPP<0.05),关系为洞干蚤指数=0.2709+0.0504体蚤指数。洞干蚤和巢蚤指数的关系是显著的(P<0.07),关系为洞干蚤指数=0.27652+0.00348巢蚤指数。三种蚤指数之间有如下近似 关系:巢蚤指数:体蚤指数:洞干蚤指数:100:10:1。  相似文献   

5.
1981—1982年在石渠县对寄生于鼠的蚤类进行了调查,共获蚤1324只,经鉴定隶属5科9属17种,报告如下:1.同鬃蚤Chaetopsylla(Chaetopsylla)homoea宿主主要是藏狐(Vulpus ferrilate),其次有犬(Canis familiai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2.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宿主主要是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其次为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3.副规新蚤N.paranoma宿主藏狐。4.腹窦纤蚤深广亚种Rhadinopsylla(Ralipsylla)liventricosa宿主高原鼠兔、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香鼬(Mustela altaica)5.五侧纤蚤邻…  相似文献   

6.
黄鼠体蚤和宿主密度的年间动态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仲来  张耀星 《昆虫学报》1997,40(2):166-170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乌宁巴图苏木1981-1993年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密度和体蚤指数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共检体蚤10种,其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itelloilus tesquorum mongoJicus(72.38%)和光亮额蚤Fronto Psylla luculenta(18.03%)分别为优势和次优势蚤种,阿巴盖新蚤Neopsylla abagaitui、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为常见种,余为少见种。宿主密度与蚤指数均呈指数增长,鼠密度与蚤指数的关系是极为显著的(P<0.0001),关系为鼠密度=exp(-0.6206十0.1989t),蚤指数=1.6109+0.8997(鼠密度)。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比例的高低显著地影响体蚤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宿主 密度与染蚤率呈正相关关系(P相似文献   

7.
1953年7月5日我们在西藏吉塘的葛氏鼠兔Ochotona gloveri(Thomas,1922)的体外采得雄性蚤类标本2只;同时在该宿主的耳壳内,检获固着寄生的雌蚤标本10只。1954年春将一雄蚤标本寄给贵阳医学院李贵真教授,经其鉴定系一新种,并订名为鼠兔食猬蚤 Echidnophaga ochotona。 最近我们整理所存标本,发现1953年7月5日在西藏吉塘葛氏鼠兔耳壳内固着寄生之雌蚤,经制片观察,和李氏所报告之新种系属同种。惟李氏仅将一雄蚤标本作了描述,现将该新种的雌蚤形态描述于后,并观察了原存雄性标本,对其构造作了某些补充。  相似文献   

8.
长爪沙鼠寄生蚤指数和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仲来  陈德 《昆虫学报》1999,42(3):284-290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平原1983~1985年长爪沙鼠 Meriones unguiculatus巢蚤、体蚤、洞干蚤指数和6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① 共获蚤11种, 其中秃病蚤蒙冀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67.50%)是优势种, 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22.65%)为次优势种。② 3种蚤指数的均值差异显著(P<0.0001)。③ 体蚤与洞干蚤指数相关显著(P<0.05), 模型为(洞干蚤指数)=0.0049+0.0248(体蚤指数), 巢蚤与体蚤、巢蚤与洞干蚤指数的相关不显著(P>0.25)。④ 沙鼠密度与3种蚤指数的相关均不显著(P>0.10)。⑤ 在巢蚤中,月温度是影响巢秃病蚤唯一的气象因子(P<0.05)。⑥ 分别求出鼠体的秃病蚤和同形客蚤指名亚种Xe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归子集(P<0.003、P<0.05), 洞干的秃病蚤和二齿新蚤与气象因子的最优回归子集(P<0.0007、P<0.01), 月蒸发量是影响秃病蚤的最重要因子。⑦ 春季与冬季、夏季与冬季巢蚤指数差异显著(P<0.05); 春季与冬季、夏季与冬季体蚤指数差异显著(P<0.05); 春季与冬季、夏季与秋季、夏季与冬季洞干蚤指数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云南省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和褐家鼠R.norvegicus体表寄生蚤的感染情况,为云南省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11月,在云南省34个县市随机选取采样点,笼捕法采集黄胸鼠和褐家鼠,收集并鉴定体表寄生蚤,统计宿主和蚤类物种组成、染蚤率、蚤指数,并根据蚤种组成进行分层聚类。结果采集鼠类842只,其中黄胸鼠714只、褐家鼠128只;共检获体表寄生蚤3227匹,涵盖10个已知蚤种,其中,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和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为优势物种。黄胸鼠和褐家鼠的染蚤率分别为48.88%和53.91%,2种鼠的总体蚤指数为3.83匹/只,其中有16个县市的印鼠客蚤指数>1。聚类分析将所有样点聚成3大支系:A支系印鼠客蚤占优势,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地区;B支系优势种不明显或具有其他蚤种,分布于云南省中部地区;C支系缓慢细蚤占优势,分布于云南省北部地区。结论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是云南省主要蚤种,在接近半数地区印鼠客蚤指数>1,防疫形势非常严峻。云南省黄胸鼠和褐家鼠体表蚤区系组成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其中南部地区为印鼠客蚤优势分布区,可视为媒介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鼠兔家群空间领域的季节性动态格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探讨高原鼠兔家群空间领域的季节特征,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的5~8月,在青海省玛沁县,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最小多边形面积法对其家群巢区和核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高原鼠兔巢区和核域面积存在显著差异.5、6月份,成体巢区面积显著大于幼体,但二者核域面积却无显著差异;7月份,成体与第1胎幼体巢区及核域面积均显著大于第2胎.5、6月份雄性成体巢区显著大于7、8月份,6、7月份雌性成体巢区显著大于5月和8月份.巢区及核域面积均与家群个体数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季节和家群结构均可对高原鼠兔空间领域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立名 《生态学报》1987,7(2):154-160
本文研究了二齿新蚤和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对寄主的侵袭活动,包括活寄主与死寄主被侵袭情况比较,寄主体表蚤数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以及与蚤同寄主接触时间的关系。还研究了达乌尔黄鼠和达乌尔鼠兔寄生蚤在一日不同时间里的数量变化。并观察了斧形盖蚤叮人情况。  相似文献   

12.
长爪沙鼠体蚤和巢蚤数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96年对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体蚤和巢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获体蚤15种,同型客蚤指名亚种Xe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ls (50.8%) 和秃病蚤蒙冀亚种Nosopsyllus laveiceps kuzenkovi (40.6%)为优势种。获巢蚤15种,秃病蚤蒙冀亚种(74.3%)为优势种;盔状新蚤Neopsylla galea (11.9%)和叶状切唇蚤突高亚种Coptopsyllus lamelliferardua (8.1%)为常见种。年巢蚤指数的均值是年体蚤指数的6.92倍。体蚤指数与巢蚤指数不相关(P>0,05),体染蚤率与巢染蚤率不相关(P>0.05)。不同年份 的体蚤和巢蚤多样性比较稳定。连续两年春季或秋季秃病蚤巢蚤指数大于10只后,可能流行动物鼠疫。  相似文献   

13.
1957年及1958年由西北农学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先后送给我们鉴定的两批蚤类标本中,发现有30个(?8,?22)标本系额蚤属同一新种;分别采自达鸟里鼠兔(Ochotona daurica)、原?鼠(Myospalax fontanierii)及达鸟里黄鼠(Citellus dauricus)等囓齿类动物体外。  相似文献   

14.
宁长修  倪涛 《四川动物》1989,8(4):35-35
1982~1985年我们在湖北的通山县、应城县、天门县、宜昌县及神农架林区对寄生鼠体而与人有关的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和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ninuta及鼠体外寄生蚤类进行了调查。方法将捕到的鼠进行编号,种类鉴定,解剖观察。如阳性取出虫体鉴定虫种。对鼠体外寄生蚤进行收集并鉴定种类,观察体内是否有自然感染的似囊尾蚴。结果在582只鼠中共检出阳性鼠165只,阳性率28.3%。其中微小膜壳绦虫的阳性率为11.8%(69/165),缩小膜壳绦虫阳性率为19.0%(111/165)。在阳性鼠中同时感染两种膜壳绦虫者有15只,阳性率2.5%(15/165)。各地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栖息在自然环境中香鼬(Mustealaltaica)的活动节律及其巢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香鼬多营独居生活.除繁殖期外,无论雌雄个体均无长期稳定的巢穴,经常更换活动的位置。香鼬的每日活动主要为玩耍、自身的修饰、光浴、探视和取食,在繁殖期还有育幼及对幼鼬的保护。在不同时期香鼬日活动高峰和巢区大小均有不同。幼鼬出洞活动前,其亲体雌性成鼬活动呈现两个明显的高峰,11:00~13:00和16:00~17:00,雄性成鼬则只有一个活动高峰在11:00左右;在这一时期,成体香鼬的地面活动高峰与其食物──高原鼠兔的地面活动高峰不相吻合,雌性成鼬的巢区面积为7.21ha,雄性成鼬的巢区面积为11.7ha。幼鼬出洞活动后,雌性成鼬的活动高峰为8:00~9:00和17:00~19:00,巢区面积平均为82.72ha。幼鼬扩散期间;雌性成鼬的活动高峰期分别为8:00~9:00和15:00~20:00。在这两个时期。成体香鼬的地面活动高峰与高原鼠兔的地面活动高峰趋于一致。影响香鼬活动和巢区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的丰富度、猎物的活动性和繁殖行为,同时种群密度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某一种小兽 (小型哺乳动物 )宿主体表的全部蚤作为一个特定的蚤类群落 ,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 10种小兽体表的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动物分类上比较接近的、隶属同一属 (鼠属 )的黄胸鼠、大足鼠和斯氏家鼠体表 3种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大 ,在模糊聚类的谱系图上明显聚为一类。动物分类上距离较远、隶属不同属的微尾、臭、灰麝、中华姬鼠、滇绒鼠、社鼠和锡金小鼠体表的 7种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小。结果提示 ,宿主因素可能是影响体表寄生蚤群落之间相似性大小的一个主要因子 ,当宿主在动物分类上彼此接近时 ,其体表寄生蚤群落的相似程度就比较高 ,当宿主在动物分类上距离较大时 ,其体表蚤类群落的相似程度就比较低。本文中不同属小兽体表寄生蚤类形成了不同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7.
李仲来  杨岩  陈曙光 《昆虫学报》2001,44(4):507-511
1982~1999年对黑龙江省哈尔滨郊区人为鼠疫疫源地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巢蚤、体蚤、洞干蚤指数和染蚤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共获蚤9种,其中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Citellophius tesquorum sungaris是优势种(89.39%),其次为二齿新蚤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 (10.37%)。3类蚤指数、染蚤率的均值差异均显著(P<0.01)。巢蚤与体蚤指数相关显著(P<0.05)。巢蚤指数∶体蚤指数∶洞干蚤指数≈650∶140∶1; 巢染蚤率∶体染蚤率∶洞干染蚤率≈165∶88∶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四川鼠疫疫源地青海田鼠巢蚤群落结构及其动态,为防止鼠疫传播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1年和2012年的5~9月在四川鼠疫疫源地逐月采集青海田鼠巢蚤,对其鉴定并统计分析,对鼠巢的染蚤率、蚤指数、巢蚤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两年共挖取87个有效巢,分离得到3715匹跳蚤,包括8个物种,其中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优势种。巢染蚤率为100%。巢蚤指数、优势蚤种指数的月间差异显著(P0.05)。2011年巢蚤指数、优势蚤种指数均显著大于2012年(P0.05)。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没有显著的年间和月间差异(P0.05);2011年巢蚤群落均匀度指数显著小于2012年(t=-3.796,P0.05);巢蚤群落均匀度指数的月间差异显著(ANOVA:F=2.692,P0.05),其中,2011年9月为调查期间最低值(0.712)。结论四川鼠疫疫源地青海田鼠巢染蚤率高、巢蚤指数大,其中直缘双蚤指名亚种和细钩盖蚤为优势种。2012年巢蚤指数、优势种蚤指数均较2011年显著下降。巢蚤群落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的变化存在显著的年间和月间差异。  相似文献   

19.
米氏谜蚤在我国之发现及缩栉属(新属)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kwartz(1960)根据从苏联自鼠兔体上采到的一只雄蚤记述了米氏谜蚤(Aenigmopsylla mikulini Schwartz,1960)。雌蚤迄未发现。 著者于1958年10月自祁连山(海拔3,200米)大耳鼠兔(Ochotona macrotis)体上检获雄蚤一只;继于1959年9月复自甘肃酒泉北湾地区(海拔2,600米)藏仓鼠(Cricetuluslama)体上检获雌雄蚤各一。经鉴定均为米氏谜蚤。此乃本种在我国之新纪录,亦是雌蚤的旨次发现。为此,本文特将其形态加以记述。  相似文献   

20.
印鼠客蚤的生态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 Rothschild是公认的世界家鼠鼠疫的首要传播媒介,是预防鼠疫的重要监测对象。因此,对其繁殖孳生,季节消长等有关生态习性问题已有较多研究。我们在防疫工作中也作了一些调查工作,现就几个方面综述供参考。 一、宿主 印鼠客蚤的重要宿主是家栖的鼠属(Rattus)鼠种,在云南主要是黄胸鼠和褐家鼠。除此以外,家栖的小家鼠、臭鼩亦有寄生,但并不常见。至于野栖的大足鼠、斯氏家鼠、齐氏姬鼠、大绒鼠、赤腹松鼠、树鼩、黄鼬等,虽有检获记录,但甚为罕见,可认为是家、野鼠类相互交窜,偶然接触所致。 二、吸血习性 如上所说,印鼠客蚤的重要宿主是家栖鼠类,成蚤特别嗜吸家栖鼠类的血当无疑问。至于对已发现寄生的众多野栖动物的刺吸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