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在自制的饲养箱(70×35厘米)中,饲养了几只青蛙,观察它们适应生活环境的情况。经过多次实验,证明青蛙的体色是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首先在饲养箱中放些绿色植物,连箱内的水盆中也盖上一些,经过五六天的时间,青蛙的皮肤逐渐变成绿色。然后,除去绿草,在箱内水盆的周围放些黑色土壤。同时在水盆中放一块褐色砖块,把土箱移至暗处。经过几天后,青蛙的皮肤逐渐变成了黑褐色。最后,擦亮水盆,换上清水,把黑土换成沙土,移至阳光下,经过五六天,青  相似文献   

2.
水螅体色变化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螅体色变化的实验观察野生水螅(Hydroidae)体色一般呈褐色、灰色、绿色和乳白色4种,但有时能采到体呈红色、粉红色、深红色、暗红色和浅蓝色等个体。鉴定水螅,要依据外形特征、刺丝囊结构、雌雄生殖细胞特征和体细胞染色体分析等,而体色是次要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头平胸龟体色、体形随年龄变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采集和室内饲养发现1、2、3、4、5龄的大头平胸龟体形、体色在不同的年龄段各不相同。一般要在5龄后才完全定型。该文报道了大头平胸龟的颜色、眉纹、后缘盾凹刻、肋盾突起以及股后及肛侧锥状鳞的变化规律。并指出,在标本鉴定中,上述特征的引用,应注意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动物体色变化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国勇 《生物学通报》1996,31(11):22-24
某些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等,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体色,是由于其皮肤中普遍存在的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运动所致。动物体肤产生的种种色彩与色素细胞内含的色素、色素色有关。特别是光反射性虹色素细胞、白色素细胞颗粒的物理作用,使动物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快速变色是动物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界高度适应的策略之一。爬行动物中部分有鳞目动物将快速变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要介绍爬行动物快速变色在伪装、通讯和体温调节方面的作用,阐述其中的变色机理。爬行类等动物快速变色在生理体色变化方面由神经系统调节为主而产生生物色和结构色方面的变化。快速变色这种适应策略可能由伪装方面的自然选择、通讯方面的自然选择或性选择进化而来,也可能受体温调节需求的影响,还可能是由这三者同时产生的选择压力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缸养初春,把采来的蛙卵养入大号的金鱼缸,到出卵膜后分养,每缸20尾。在缸中养水草,便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用面包屑喂食。尾巴脱落、四肢长全时换入大水缸,缸中养些水葫芦等浮水植物,再放入木板或泡沫塑料,便于幼蛙栖息。池养校内有河流或水池的地方,初春捕捉抱对蛙放入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在池中种莲、菱、茭自等水草。  相似文献   

7.
高婷  蒋维 《生物学通报》2004,39(10):52-53,F003
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生理变色是指个体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颜色反应.这是由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的分散与集中决定的。而色素颗粒在色素细胞中的移动主要受眼柄中神经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控制。由于红色色素细胞是调节沼虾体色的主要色素细胞.故可以此种色素细胞为主要观察对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青蛙对蝗虫的捕食作用,1963年我们在国营南阳湖农场和济宁市南阳湖公社蝗区进行了调查实验与观察。 一、青蛙捕食蝗虫实验 在野外环境一致的草地上,罩一长80厘米,宽60厘米,高30厘米的纱笼,放入一头青蛙和一定数量同龄期的飞蝗,定时观察其捕食的状况和数量,并每隔24小时解剖青蛙观察捕食蝗虫数量,共实验观察9次结果如表1。 从表1看出。 1.青蛙体型愈大捕食蝗虫数量愈多;蝗虫龄期愈  相似文献   

9.
北京植物园引进植物物候变化随纬度变化的环境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北京植物园主要引进树种的物候与原产地物候差异在纬度梯度上的变化机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在环境梯度上建立了最佳能量模型, 降水模型和海拔模型, 以此来解释引进的24 种植物物候随纬度梯度在叶期(叶芽开放, 展叶期, 盛叶期)和花期(始花期, 盛花期, 花末期)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1)物候因子变化与纬度变化呈现极显著相关(p < 0.001), 纬度梯度变化越大, 物候变化也越加剧烈。(2)海拔模型在解释物候(叶期物候, 花期物候)变化中贡献相对较小,能量模型和降水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物候(叶期物候, 花期物候)沿着纬度梯度变化的规律。(3)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三个模型对花期物候和叶期物候变化的解释程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三个模型的交互效应较高(33.7%,31.1%), 三个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物候(花期物候, 叶期物候)沿着纬度变化的规律, 可为农林业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棉蚜体色变化与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惠燕  张改生 《昆虫知识》1993,30(4):218-220
<正> 蚜虫是农林药业等经济植物的一类大害虫。其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孤雌生殖,二是弥散型染色体,因而成为种内变化最大的一类生物,颇得生物学家、生理生态学家、遗传学家们的青睐。就棉蚜种内而言,存在有各种形态,如有翅型、无翅型,侨居型、留守型,全周期型、不全周期型等。就体色来讲,还有绿、黄绿、黄等型之分。本文试图探讨这些性状变异在遗传上有何规律?其染色体核型有什么不同?伏蚜  相似文献   

11.
棉蚜体色变化的生态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惠燕  张改生 《昆虫学报》1993,36(3):282-289
调查了不同寄主上棉蚜刀Aphis gossypll自受精卵孵化出的自然种群、室内混合饲养以及单个饲养蚜虫的体色变化。结果表明:不论是自然还是实验种群,是群体还是个体饲养,不论寄主、栽培条件、生育期营养相同与否,棉蚜体色在世代内稳定不变,即出生时是什么颜色保持终生不变;在世代间则随温度升高体色渐变为黄色,温度降低体色逐渐转绿。伏蚜由苗蚜而来。X2检验证实:棉蚜体色变化与营养、寄主种类、光照、光质、栽培条件等无关,仅与温度密切相关,属于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反应规范。但在太槿上还发现有个别深黄色棉蚜,从卵孵化到迁飞体色不随温度变化,表明棉蚜体色变化中还存在遗传多态现象。胚胎学观察与染色体校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与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于青蛙体色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演示实验,学生们做完后,往往得出片面的的结论:外界环境变化是动物体色变化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为了让学生全面地认识蛙体色变化的原因,我们又补充了下面实验: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青蛙变色”演示实验,可说明激素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脑垂体的作用,懂得什么叫体液调节.现将实验步骤和方法介绍如下. 课前准备取4—6只大蟾蜍,逐个取下脑垂体,制备脑垂体混悬液.具体做法是:剪开蟾蜍二口角,从口角后缘将头颅剪下,剪断处露出一个骨孔(称枕骨大孔),再用尖剪刀由枕骨大孔伸入颅腔,沿副蝶骨之  相似文献   

14.
选择青藏高原东南林线地区优势植物薄毛海绵杜鹃为对象,研究薄毛海绵杜鹃结实特性和萌发特性随海拔(4183—4673 m)、坡度、坡向等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比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薄毛海绵杜鹃果实的长、宽、重量、单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等结实特性;并测试了不同环境所产种子的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高海拔低温胁迫环境下,薄毛海绵杜鹃的生殖投入加大,果实大且质量重,种子数量多但质量轻;(2)坡向是影响单果种子数量的主要环境因子,阴坡单果种子数显著大于阳坡,生活在阴坡的薄毛海绵杜鹃的繁衍能力更强;(3)较高和较低土壤湿度都会影响薄毛海绵杜鹃的种子质量,中等土壤湿度(28.3%—32.5%)薄毛海绵杜鹃种子萌发能力最强;(4)薄毛海绵杜鹃的种子是需光性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萌发;(5)在光照条件下,温度对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有显著影响,高温(25/5℃)有助于提高萌发率并促使萌发进程显著提前。研究揭示了不同海拔薄毛海绵杜鹃结实和萌发特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薄毛海绵杜鹃的种质资源保护和气候变化背景下藏东南林线动态预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木本植物茎叶功能性状及其关系随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植物的生活史对策,进而影响多物种的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本文综述了叶大小、比叶面积、叶寿命和木质密度、叶大小-小枝大小、叶内生物量分配和叶大小-数量等随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并简述其变化机理。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但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对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植物性状之间的协变关系、当年生末端小枝上功能性状间的关系的普遍性,以及叶大小-数量的等速关系在整个被子植物中的保守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国常绿阔叶林物种的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关系研究较少,有待加强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再探棉蚜体色变化的生态遗传学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对各种不同生境中蚜虫体色进行了观察,并通过胚胎解剖、染色体镜检研究了棉蚜体色规律性变化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棉蚜体色在世代内稳定不变;在世代间则随温度升高体色由绿渐变至黄。温度降低,体色又由黄渐渐转绿。统计检验证实:棉蚜体色变化与营养、寄主种类、光照光质、栽培条件等无关;仅与温度密切相联;性蚜体色与初产卵卵色均为绿色。木槿、花椒上的深黄色棉蚜,其体色不随温度改变,表明其已构成棉蚜体色变化的遗传多态现象。体色随温度变化的蚜虫在生态遗传学上属于基因型对环境条件的反应规范。  相似文献   

17.
影响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主导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体色变化生态主导因素,田间红色麦长管蚜种群对不同抗蚜性寄主的反应和自然条件下,不同体色麦长管蚜的生殖力以及后代种群体色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麦长管蚜种群中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28,29,30,31℃时,红体色蚜虫所占比例分别为6.66%,38.30%,70.60%和65.24%。麦长管蚜体色变化过程中,温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与光周期和寄主营养的关系甚微。红体色麦长管蚜在不同抗蚜性的品种上其种群消长情况存在差异。田间红绿体色麦长管蚜经2代观测,平均蚜量比值分别为9.96和15.85,生殖力差异不显著。在小麦抽穗期到乳熟期红体色麦长管蚜个体比例随着田间条件的改变逐代升高(分别由第1代的17.55%和14.70%增至第2代的29.80%和42.2%)。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对麦长管蚜体色变化的影响及不同温度下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结果表明:在21(CK)、23、26、29、31℃5个温度处理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红色型麦长管蚜在实验种群中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绿色型麦长管蚜的种群增长的高峰先缩短后延长,而红色型麦长管蚜的种群增长的高峰逐渐延长;绿色型蚜虫的平均世代时间呈先缩短再延长的趋势,红色型蚜虫的平均世代时间仅仅呈延长的趋势.结论:麦长管蚜体色变化受温度影响,红色型蚜虫为高温诱导所产生的生物型.当温度为25.91℃时(T50 =25.91℃),麦长管蚜的后代中有50%的个体是红色型蚜虫.该结论为蚜虫生态遗传与进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罗非鱼适应环境的体色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受应激条件、环境背景、健康状况、生长发育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本文利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体色量化技术研究正常情况和社会应激条件下罗非鱼对背景颜色的适应性,以及在背景颜色变化过程中体色变化的响应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已适应白色背景的鱼放入黑色背景水体后,体色变化主要发生在前10s内,放入时和放入10s后的体色明度值差异极显著(**p<0.01);在白色背景下适应的鱼放入黑色背景下适应2h后其体色变得很黑,将其放入白色背景水体后体色在10s内可发生由深到浅的变化,放入时和放入10s后的体色明度值差异极显著(** p<0.01)。在蓝色背景下适应的鱼放入黑色背景水体后,体色变化主要发生在前10s内,放入时和放入10s后的体色明度值差异显著(*p<0.05)。在蓝色背景下适应的鱼放入黑色背景下适应2h后的体色变得很黑,再将其放入白色背景水体后体色由深变浅,放入时和10s后的体色明度值发生极显著变化(**p<0.01)。处于社会应激条件下劣势地位的鱼体色会变黑,刚放入白色背景水体时的平均灰级达到12.7阶,放入60s、1800s后的体色和刚放入时没有显著差异。受社会应激影响轻微的鱼体色在1800s后适应了环境的颜色,明度值和没有受应激影响鱼的体色接近,而受伤或受社会应激影响较严重的鱼体色改变较小。鱼在高浓度非离子氨(UIA浓度为0.178 mg/L)的水中处理3h后,鱼的体色变得很黑,刚放入白色背景水体时平均灰级达到15.1阶,放入10s、120s后鱼的体色变化不大,放入180s后鱼的体色变浅,平均灰级达到9.3阶,与刚放入时的体色明度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体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邵起生 《生物学通报》1995,30(10):11-13
几乎所有动物都具有一定的体色。动物体色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意义,如吸引配偶、警戒敌人、隐蔽自身等。研究动物的体色对研究动物的行为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