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鳗(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是一洄游性的鱼类。成鳗每年重阳后,自北向南由江河中陆续降海。而鳗苗在大寒后,自南向北随着海流的暖水团进入河口,逆河而上,在淡水水域中发育成长。河鳗的经济价值很高,我国福建等省,把它视为上等食品,在国外亦颇负盛名。 根据报道,河鳗的成鱼以各种水生动物的活体为食,如小鱼、小虾、小蟹、贝类以及水蛭等,甚至于对大  相似文献   

2.
3.
薇菜 ,学名 :桂皮紫萁OsmundacinnamomeaL .var .asiaticaFernald别名牛毛广 ,属紫萁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植株高达 1米左右 ,鳞片根状茎、粗壮 ,斜生于地下 ,大的能成小树干状 ,直径达 2 0厘米 ,密生黑褐色须根 ,叶二型簇生 ,幼叶密生红棕色绒毛 ,不育叶片长 4 0~ 6 0厘米 ,宽 18~ 2 4厘米 ,矩圆形或狭矩圆形 ,二回羽状深裂 ,裂片圆头全缘 ,能育叶短小 ,紧缩、裂片条形、沿背面叶脉两侧密生孢子囊 ,孢子脱落后 ,能育叶即枯死。薇菜喜生于山地阴坡 ,山沟两旁潮湿地带不喜光 ,一般生长在肥沃、湿润…  相似文献   

4.
人工繁殖钉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吸虫病的各项实验研究需要大量的血吸虫尾蚴,是依靠人工感染野外采集的钉螺而取得的。随着大规模防治运动的开展,采集钉螺愈来愈困难,因而我们从1972—1973年开始人工繁殖钉螺。从比较饲养环境及食料组成着手,从产卵数、孵出率、幼螺成长及感染血吸虫尾蚴等方面考核效果,通过小型到扩大试验,第一批于1973年中,共繁殖了三代4万余只钉螺,经以血吸虫毛蚴感染,证明能比野外钉螺获得更好效果,为今后在钉螺不易采集的情况下,继续供应尾蚴,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鳗鲡在海洋中产卵,而在淡水中成长。过去人工养鳗都是在沿海捕捞天然鳗苗来饲养的,由于养鳗业的发展,早在四十年前即已开始进行人工繁殖鳗苗的试验研究,但进展不大,直到近年来才取得了较大发展。现就国内外研究情况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动物园的大熊猫群为对象,研究大熊猫的人工繁殖技术和相关的生物学规律,解决了难题,提高了繁殖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鳜鱼人工繁殖及其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Sihiperca chuatsi)又名桂鱼、季花鱼,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对淡水鱼类的养殖危害大,但因其肉细味美,又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珍贵品种。现由于自然资源量的日渐减少和需求量的增加,依靠天然捕捞已满足不了,故各地先后开展了鳜鱼人工养殖的研究。早在1958  相似文献   

8.
杂色鲍人工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软体动物,肉味鲜美,可鲜食或制成鲍干,为海产“八珍”之一。鲍壳即中药“石决明”,是我国重要的南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具平肝明目之功效。 杂色鲍产于我国东海、南海一带,主要分布广东的南澳、靖海、南碣、遮浪、宝安、(石匈)州岛、徐闻、海南岛和福建的东山、平潭、漳浦、龙海、晋江、南日岛等地。  相似文献   

9.
新疆北鲵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秀玲  吴敏 《四川动物》1997,16(1):22-24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新疆北鲵的室外和室内的人工驯养和繁殖研究,成功地繁殖出了新疆北鲵。研究表明,新疆北鲵繁殖期为4-6月,产卵和胚胎发育水温在8-14℃,历时40—46天,胚胎和胚后发育分为25期,各期形态特征与小鲵科其他物种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刚孵化出的幼体无平衡器,变态完成时间长,幼体在水中发育约二年左右外鳃才消失,显示该物种的独特性;对野外产卵胶囊进行人工卵化和培育成功,为发展种群数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八角莲(Dysosmaversipellis)是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壮的根茎。叶片盾状,4—9浅裂,边缘具细齿。花小,簇生于叶柄近顶部、叶片下方,红色或紫红色,下垂。花瓣6片,雄蕊6枚。浆果椭圆形。花期4—7月,果期7—10月。主要分布于长江...  相似文献   

11.
在水产科学事业飞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鲢、鳙人工繁殖的成功,给青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宝贵经验,不少单位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就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亲鱼培育 (一)培育池 以面积1—5亩,水深1.2米左右的池塘为宜。实践证明,无论在池塘或外荡中,只要给予良好的培育措施均能正常地发育达到性成熟。 (二)亲鱼的留养 亲鱼可有计划自幼培育,也可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是正濒于绝灭边缘的珍稀动物。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在人工繁殖大熊猫方面作了不少工作。我国自1963年起先后在北京、成都、上海、杭州、昆明等动物园繁殖大熊猫成功。1979年和1980年北京及成都动物园分别用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繁殖大熊猫获得成功。1983年福州动物园以成都动物园熊猫精液的冷冻颗粒,带回福州进行两次人工授精,两月后妊娠检查呈阳性反应,解决了人工繁殖大熊猫的精液来源问题。根据成都动物园的大熊猫——“美美”和“果果”在先后繁殖5胎中所得到的经验介绍于下:般雌兽5.5岁开始发情。“果果”的发情与…  相似文献   

13.
14.
四大家鱼的鲢、鳙、草鱼人工繁殖相继获得成功后,青鱼的人工繁殖则不易过关。我县从1970年开始进行了试验,并于1974年获得成功,至1978年全县共催产青鱼131组,实产106  相似文献   

15.
麦蚜包括麦长管蚜、玉米缢蚜和麦二岔蚜等数种,是西南区小麦的主要害虫。为了掌握麦蚜的发生、发展规律,1954-1955年在重庆北碚西南农料所麦田内进行了麦蚜消长情况的观察。同时在附近生产队麦地进行定时定地的调查,并先后到四川省铜梁、巴县、合川、成都、内江、简阳、隆昌、江津和贵州省遵义、贵阳、安顺、大定等地调查了198块麦田(包括不同土壤、地势、品种、播种期)。兹将研究结果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温环境下施氏鲟的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尹家胜  潘为志  孙大江 《生态学报》2001,21(10):1741-1744
施氏鲟天然繁殖水温为16-19℃,在8-14℃水温中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催产率85%,在低温环境(8-14℃)中催产,效应时间内水温基本稳定或升高是催产成功的关键,而温度高低与催化成功率没有明显关系。在低温环境中,催产的效应时间大幅度延长,卵母细胞游离速度十分缓慢,应多次少量注射激素,催产才能完全成功,催产激素剂量以怀卵量计算效果较佳;卵化积温非常数。神经胚期胚胎在水温低于11时畸形死亡,孵出期胚胎在水温达13℃才能正常破膜,其它时期胚胎在8.5℃水温中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中华鲟研究所1994-1999年野生中华鲟人工繁殖亲本的生物学特性和2000-2008年野生成熟亲鱼人工繁殖的情况, 对子一代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初次性成熟的子一代中华鲟个体均小于野生中华鲟的成熟亲本, 但性腺发育良好。经人工催产, 精子具有较高的质量(快速运动60s, 常温存活10min), 卵子也具有较高的受精率(71.4%)和孵化率(64.3%), 并成功的培育出了健康的子二代鱼苗1.8万尾。人工淡水条件下子一代中华鲟的全人工催产繁殖获得了成功, 证实了中华鲟可以在纯淡水中完成其生殖周期。研究结果对濒危物种中华鲟的物种延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长薄鳅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常见个体0.20-0.40kg,最大个体达30kg.其体两侧及鳍条上具鲜艳夺目的花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作食用鱼养殖的名优经济鱼.然而,近20多年来,人为过度捕捞、生态环境破坏等原因,在长江中游已很难捕到此鱼,长江上游的资源也在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20.
锦绣龙虾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是世界名贵的经济虾类, 也是我国捕捞和养殖的大型虾类, 但资源匮乏,育苗还没有取得成功, 因此, 需要开展人工繁殖研究以保护和增殖资源。实验用人工养殖26 月龄的锦绣龙虾进行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研究, 结果表明, 锦绣龙虾在5 个月内繁殖2 次。切除锦绣龙虾单侧眼柄能加速其性腺发育, 在第一和第二次繁殖中, 切除眼柄的雌龙虾比对照组的卵巢成熟时间分别缩短17.7d 和11.3d。锦绣龙虾在交配后1—10d 内产卵。锦绣龙虾切除眼柄与否对怀卵量没有显著影响。第一、二次繁殖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0.34×104 粒和32.97×104 粒, 平均孵化率分别为77.29%和77.72%, 孵化出叶状幼体平均数量分别为31.38×104/尾和25.62×104/尾。锦绣龙虾的胚胎发育分为11 个时期: 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膜内无节幼体期、七对附肢期、九对附肢期、十一对附肢期、复眼色素形成期、准备孵化期和孵化期。在水温29.2℃, 盐度30, 受精卵经22—23d 孵化出叶状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