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连续性基本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了质量链管理理念,从供需双方以及医疗服务投入、过程和产出等维度进行探讨连续性基本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支付服务建设是实现居民健康卡跨医疗机构就诊和结算的关键。文章对居民健康卡快捷支付服务进行了研究,引入互联网在线支付技术,讨论了无密扣费的优势、应用方法及其风险管理措施,支持了医疗机构受理不同银行发行的居民健康卡消费的功能。快捷支付服务使得患者能够在医院执行科室直接缴费,优化了就诊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3.
飞行医生是澳大利亚医疗服务体系的一大特色,对提高其居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澳大利亚“飞行医生”服务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影响,探讨其对我国医疗急救与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卫生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居民与日俱增的健康需要与需求,急需构建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包括分级诊疗模式与社区契约服务。针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所受制约,建议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加强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尤其是慢病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与慢病专项人才梯队的构建;在继续推动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发展中,要加强医保、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三方联动,保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没有短板、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在不断巩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种以预防疾病,控制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肝病、糖尿病等,加强健康教育为目的的社区健康联合体(简称康联体)。这是一项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建立是基于复旦大学和闵行区的长期合作,以智慧医疗技术为依托,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服务内容,以期及早预防社区居民严重疾病的发生,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方便、有效的监控,并向社区介绍先进的人口健康理念,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社区居民健康,为闵行区康联体的扩大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希望这些方法能促进优质医疗服务的合理布局,使社区居民终身健康关怀得到发展,并在防控慢性疾病及慢性感染中发挥有效作用,在今后也能应用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7.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复杂,建立规划合理、分工明确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是保障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协调性和连续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探讨当前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社会分工理论为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镇卫生院负责本乡镇的医疗,预防和妇幼卫生等综合卫生服务,并指导村级医生,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了解农民于乡镇卫生院的就诊情况与农民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学历、职称、医疗设施情况、医院的收费情况等与农民的就诊情况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州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条件和农民的就诊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年度门诊服务利用量的聚集性,明确高门诊服务利用人群的特征。 方法 抽取2012—2014年麻城市新农合居民门诊服务利用数据,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筛选合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率为52.57%,人均门诊量为3.9次;其中43%左右的患者利用了81.7%的门诊服务;2012—2014年麻城市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基尼系数分别为0.532、0.533、0.527;在个体因素对门诊服务利用影响中,高门诊服务利用占比最高的因素为女性(5.3%)、老年人(8.6%)、平原地形(7.1%)、省道穿过地区(7.2%)、家庭住址距离医疗机构10 km内(5.4%)、家庭规模为1~2人(6.8%)。 结论 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量聚集性高,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聚集性受居民人群特征、地理交通条件、医疗服务质量等因素影响,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医疗服务质量与可及性是改善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聚集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院前急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建立,可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技术和质量,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完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有效衔接的联动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探讨提高全科医师社区服务技能的办法,分析当前落实新医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要采取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选择适合基层服务的内容来培养全科医学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基本医疗改革的财政投入模式应从单一关注医疗服务供给转向协同关注医疗服务产出,无过错医疗损害救济应纳入国家财政投入的预算体系。面对医疗损害的高发性,以救济为心的医疗侵权责任制度应向以预防中心的制度进行改革。医疗过失诉讼制度对医疗体系有着深刻的负面制约作用。基本医疗改革的决策应从更宏观的视角进行制度供给设计。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Continuity of medical care is widely believed to lead to better health outcomes and service utilization patterns for patients. Most continuity studies, however, have only used administrative claims to assess longitudinal continuity with a provider. As a resul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interpersonal continuity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at the visit) relates to improved health outcomes and service use.

Methods

We linked claims-based longitudinal continuity and survey-based self-reported interpersonal continuity indicators for 1,219 Medicare beneficiaries who completed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Health Services Use Questionnaire. With these linked data, we prospectivel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both types of continuity of care indicators on emergency department use,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over a five-year period.

Results

Patient-reported continuity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emergency department use, preventable hospitalization, and mortality. Most of the claims-based measures, including those most frequently used to assess continuity,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utilization or mortality.

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tient- and claims-based indicators of continuity have very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se important health outcomes, suggesting that reform efforts must include the patient-provider experience when evaluating health care qual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接受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提供状况,为改进患者的整合服务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根据国内外文献,以自行编制服务协调性和连续性提供的问卷为工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9.6%的患者伴有1种及以上疾病,约73.0%在乡镇卫生院有就医经历,到过2家及以上机构就医的占51.3%;在乡村两级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能够获取村医和乡镇医生推荐转诊机构的比重最大,分别为28.4%和68.7%;上级医生能够根据下级机构相关诊疗信息连续诊疗的不到43.0%,下级医生能够根据前期诊疗信息继续诊疗的比例刚超4成;“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同样存在。 结论 农村慢性病患者的患病特点增加了在农村纵向医疗机构就诊的几率,但该网络提供连续性和协调性服务的程度却不高,应加强农村三级医疗机构间的全面整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面临着自身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的重要革新。在新形势下,如何保证医疗质量管理更加规范、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是医院管理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医院竞争力的实质、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医院医疗质量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受益程度,也影响着医院自身的声誉和效益。因此,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患者的利益,提高医院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军队医院的职能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其不仅为军人提供医疗服务,也为地方群众就医提供便利。军队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直接关系着军人的健康保障,也影响着地方群众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军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部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与时俱进,顺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着眼于未来发展,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军队医院非现役编制医务人员的军事素质和卫勤保障意识,探讨提升该群体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军队医院卫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154名非现役编制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军事理论、卫生勤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战伤急救等,分析非现役编制医务人员缺乏的基本军事素质,并提出针对性的加强军队医院文职人员卫生勤务保障能力的可行性培训计划,在培训结束时对医护人员的军事素质进行测评。结果:问卷调查结果: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军事素质评分为(3.70±0.46)、卫生勤务能力评分为(2.48±0.9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评分为(2.61±0.53)、战伤急救技能评分为(2.42±1.02)。测评结果:军事理论知识评分为(4.11±1.04)、卫生勤务能力评分为(4.78±1.37)、突发事件应急意识评分为(4.56±0.56)、战伤急救技能评分为(4.68±0.91)。培训后,非现役医务人员的卫勤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现役文职作为军队医院的聘用制人员已成为医务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军队医院应加强非现役医务人员的卫生勤务保障能力,提高我军后勤医疗保障的坚固力量。  相似文献   

17.
医院搭建并应用12582120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对于健康咨询、就医指导、疑难病会诊及预约挂号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搭建12582120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包括12582120医疗服务热线平台、易农宝手机APP预约挂号系统、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农村平价医药平台和易复诊医患信息管理APP系统平台为会员服务情况,并针对平台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使平台功能最大化,以利于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从而达到方便患者就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ascertain general practitioners'' views about the future provision of out of hours primary medical care. DESIGN--Self completing postal questionnaire survey. SETTING--Wessex and north east England. SUBJECTS--116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Wessex Primary Care Research Network and 83 in the Northern Primary Care Research Network. MAIN OUTCOME MEASURES--Intention to reduce or opt out of on call; plans for changing out of hours arrangement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changes needed to out of hours care; willingness to try, and perceived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ree alternative out of hours care models--primary care emergency centres, telephone triage services, and cooperatives. RESULTS--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74% (Wessex research network 77% (89/116), northern research network 71% (59/83)). Eighty three per cent of respondents (123/148) were willing to try at least one service model, primary care emergency centres being the most popular option. Key considerations were the potential for a model to reduce time on call and workload, to maintain continuity of care, and to fit the practice context. Sixty one per cent (91/148) hoped to reduce time on call and 25% (37/148) hoped to opt out completely. CONCLUSIONS--General practitioners were keen to try alternative arrangements for out of hours care delivery, despite the lack of formal trials. The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funding brought about by the rec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General Medical Services Committee and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is likely to lead to a proliferation of different schemes. Careful monitoring will be necessary, and formal trials of new service models are needed urgently.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查上海市28家大型三甲医院,获取全市大型三甲医院双休日门诊的开设情况,同时对实行双休日门诊的上海某三甲综合性医院进行2008—2011年的双休日门诊开设前后的诊次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市三甲医院大部分开设了双休日门诊,但是开始的程度和范围不一,双休日门诊在在三甲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区是急需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描述性综述的方法,总结近10年来医疗服务绩效信息透明对医疗质量促进效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Web of Knowledge、Pubmed等数据库,最终纳入31篇密切相关文献。结果表明,国外一般通过医疗报告卡或网站向公众公开医疗服务绩效信息,改善了医疗服务行为,但对病人选择服务提供者和临床结果的改善作用有限。我国应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医疗服务绩效信息向更广泛的使用者公开,引导病人利用医疗服务绩效信息选择医疗服务提供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