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蓝带蚊的系统发育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系统发育数值分析方法,对我国已知22种蓝带蚊的幼虫、雌蚊和雄蚊69个综合特征进行数值分析.根据修正的Wagner法计算值画出的分支图,与聚类分析法画出的矩阵图作比较,认为分支图更能反映已知种间的亲缘关系,并结合蓝带蚊属全球已知种的区系分布,计算各区的祖系比值作分析,新热带区的祖系比值特大,可能是蓝带蚊属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蚊科昆虫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是人类最致命的动物杀手。准确的蚊虫分类鉴定是媒介蚊虫基础研究和控制的基础。蚊科现代分类学研究起自于林奈1758年对库蚊属Culex种类的记述,200多年来,已定名的种类日渐增多,分类系统已基本成形。本文在系统地编制了蚊科昆虫的世界名录和地理分布记录的基础上,概述了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历史,属级及以上类群的分类系统、种类及其生物学研究现状,并作了初步讨论和展望。目前,全球已知蚊虫41属201亚属3 573种,其中我国已知20属63亚属419种。按蚊亚科(Anophelinae)被认为是蚊科内单系类群,包括按蚊属Anopheles、白蚊属Bironella和沙蚊属Chagasia 3属11亚属489种。其中,按蚊属已知476种,占按蚊亚科已知种97%,是疟疾的单一传播媒介。库蚊亚科(Culicinae)被认为是一个复系类群,共计11族38属190亚属3 084种,系统发育关系尚未解决。伊蚊族(Aedini)、库蚊族(Culicini)、煞蚊族(Sabethini)和蓝带蚊族(Uranotaeniini)是其中的较大族,分别拥有1 262,800,432和270种。特别是库蚊属Culex、伊蚊属Aedes和曼蚊属Mansonia的许多种类是非常重要的医学媒介昆虫。在所有这些蚊虫种中,东洋区的种类最多,达1 075种;其次为新热带区(951种),非洲区(798种),澳洲区(542种),古北区(251种);新北区分布种类最少,有196种,不少种类跨区分布。这些信息有助于对世界范围内蚊科昆虫分类和分布现状的整体了解。由于隐存种(cryptic species)广泛存在,实际种数应是已定名种数的3~5倍。蚊科昆虫的系统分类对于蚊科昆虫的准确鉴定、基础生物学及蚊媒病传播机制研究、媒介蚊虫及蚊媒病控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蚊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发育和区系仍是急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云南蚊科三新种 (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采自云南蚊科3新种,即:蓝带蚊属伪费蚊亚属一新种瞿氏蓝带蚊Uranotaenia (Pseudoficalbia) qui Dong, Dong et Zhou, sp. Nov.,采自西双版纳优乐山竹穴积水中,与新糊蓝带蚊Ur. Novobscura Barraud和二斑蓝带蚊Ur. Bimaculata Leicester近缘;领蚊属一新种类孟连领蚊Heizmannia (Heizmannia) menglianeroides Dong, Dong et Zhou, sp. Nov.,采自云南省景洪县森林竹筒积水中,与孟连领蚊Hz. Menglianensis Lu et Gong, 1986为近缘;库蚊属泰蚊亚属一新种陈氏库蚊Culex (Thaiomyia) cheniDong, Wang et Lu, sp. Nov.,采自云南西北部海拔1795 m的腾冲县竹筒积水,与海南库蚊Cu. (Th.) hainaensis Chen, 1977近缘。讨论了各新种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新种分别存放在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和贵阳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相似文献   

4.
中国蓝带蚊属一新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云南省景东县境内树洞积水中蓝带蚊属1新种,云南蓝带蚊Uranotaenia(Uranotaenia)yunnanensis sp.nov.,讨论了新种与相似种的鉴别特征.模式标本存于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相似文献   

5.
为给三峡水利枢纽在施工和建成后开展防蚊灭蚊等方面的工作提供资料,我们于1982—1984年在三峡水库四川地段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县、石柱、忠县、丰都、涪陵、长寿等十一个县(市)进行了蚊虫区系调查。共查见蚊虫10属68种,其中按蚊属14种,库蚊属28种,伊蚊属17种,阿蚊属1种,杵蚊属3种,蓝带蚊属、赛氏蚊属、直脚蚊属、曼氏蚊属和局限蚊属各查见1种。以上各属的蚊种与邻近地区所见一致。将捕获标本作分类统计,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等为优势蚊种,其数量占调查总蚊数的52.37%(12250/23389)。其中以…  相似文献   

6.
蓝带蚊属一新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采白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县竹筒积水内蓝带蚊属伪费蚊亚属1新种.讨论了新种与相似种的鉴别特征。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广西僮族自治区蚊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1957年4月到10月,在广西僮族自治区5个市、34个县以及10个集镇对蚊类采集调查的结果。上述地区共发现蚊虫92种(亚种),分隶13个属:巨蚊属(Megar-hinus Rob-Desv,1827),按蚊属(Anopheles Meig,1818.),伊蚊属(AedesMeig,1818.),阿蚊属(Armigeres Theo,1901.),库蛟属(Culex Linn,1758.),费蚊属(Ficalbia Theo,1903.),钩蚊属(Harpogomyia Meij,1909.),哈蚊属(Heizmannia Ludlow,1904.),曼蚊属(Mansonia Blanch,1901.),直脚蚊属(Ortho-podomyia Theo,1904)局限蚊属(Topomyia Leic,1908),杵蚊属(Tripteroi-des Giles,1904.),蓝带蚊属(Uranotaenia Lynch Arrib,1891.)。 在发现的蚊种中,多数库蚊族和巨蚊族的种类,都是该地区的新载,同时,除了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外,并有5种(亚种)为我国的新载: Ae.(C.)ibis(Barraud,1931. Ae.(F.)greeni(Theo.),1903. Ae.(S.)mediopunctatus submediopunctatus Barraud,1923. Ar.(Ar.)theobaldi Barraud,1934. C.(N.)tenuipalpis Barraud,1924. 该地区发现的蚊类主要系东洋区的性质,和云南及广东的蚊虫相近似。 我国已知蚊亚科共有14个属,在此次调查中,除赛蚊属(Theobaldia)未发现外,其余在该地区都采集到。  相似文献   

8.
中国蓝带蚊属一新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1980)整理我国蓝带蚊属(Uranotaenia)共20种,其中包括一未定种的幼虫标本,经鉴定系新种。现描述如下:雷波蓝带蚊Uranotaenia(Pseudoficalbia)leiboensls Chu,新种 幼虫 成熟四龄幼虫体长约9毫米,头部棕黄色,胸和腹部乳白色。 头 头毛1-C纤毛状,着生于唇基端突顶端,0-C透明,小刺状;4-C约分9枝,5、6-C均为细单枝,5-C位于6-C的后外侧;7-C常超过10枝,11-C约分3枝;14-C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蟹洞中孳生的蓝带蚊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报道,蟹洞积水为蓝带蚊的重要孳生场所,但我国大陆尚无人问津。陈汉彬等于1982年7月在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的协助下,曾在西双版纳普文公社公路边水沟堤岸的蟹洞中采获蓝带蚊幼虫55条,并经隔离饲养出雌蚊2只,经鉴定分属两种蓝带蚊,均系我国新记录。连同我国已记录的20种(瞿逢伊1980、1981),我国蓝带蚊已达22种。为了引起蚊虫工作者的注意,特将这一新发现和两种蓝带蚊的鉴别特征作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孳生于蟹洞的蓝带蚊一新种: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于1984年至1986年在贵州省赤水县楠竹林区蟹洞中采获的一新种蓝带蚊。为悼念已故蚊类学家孟庆华教授特命名为孟氏蓝带蚊 Uranotaenia(Pseudoficalbia)mengi新种。 本新种模式标本系1984年11月,1985年2、8月先后采自竹林区溪边的蟹洞积水。存放于贵阳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相似文献   

11.
巨蚊属(Toxorhynchites)属双翅目、蚊科(Diptera:Culicid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下分Ankylorhynchus、Lynchiella和Toxorhynchites三个亚属。至1981年止,全世界已知巨蚊有67种,5个亚种,我国已见报道的只有巨蚊亚属中的7种。巨蚊有两大特点:一、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二、幼虫捕食吸血蚊类的幼虫。因而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吸血蚊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已知的巨蚊种类的生态习性作简要综述。一、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Edwards,1921)分布:台湾、广东、湖北;国外见于印度尼西亚。模…  相似文献   

12.
作者等于1956年在四川乐山一树洞中陆绩采获幼虫若干,饲养中羽化出雌蚊14只,雄蚊10只,经鉴定为新种,命名为乐山蓝带蚊。又于1958年在云南思茅一水池中采获幼虫一批,经饲养羽化出雌蚊6只、雄蚊4只,鉴定为罕培蓝带蚊。由于在文献上尚未见到其雄蚊及幼虫形态的描述,故一并将其描述于此。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中国鼓瘿蚊亚科钩瘿蚊属7种,其中2种:长角钩瘿蚊C.longicornis sp.nov.(模式产地:陕西凤县)、背折钩瘿蚊C.retrorsa sp.nov.(模式产地:云南屏边)为科学上的新种,另外5种:美丽钩瘿蚊C.formosa(Bremi)(分布:湖南、云南、吉林),日本钩瘿蚊C.mpponensis Yukawa(分布: 甘肃、四川、湖北),尖瓣钩瘿蚊C.hamata (Felt) (分布:湖南、贵州),狭眼钩瘿蚊C.neueitasis (Zetterstedt)(分布:甘肃)和锯齿钩瘿蚊C.serrata Yukawa (分布:陕西、甘肃、福建)为中国新纪录种.编制了钩瘿蚊属中国已知种种类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吴静  马雅军  马颖 《昆虫学报》2010,53(9):1030-1038
【目的】应用mtDNA和rDNA基因特征重建中国按蚊属塞蚊亚属已知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以阐明亚属内各蚊种的亲缘关系。【方法】对采自中国的按蚊属塞蚊亚属Anopheles (Cellia) 20种蚊的mtDNA-COⅡ和 rDNA-28S-D3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以按蚊属按蚊亚属Anopheles (Anopheles)的中华按蚊An. (An.) sinensis和赫坎按蚊An. (An.) hyrcanus为外群, 采用COⅡ和D3单基因, 以及“COⅡ+D3”联合数据组以邻接法(NJ)、 最大简约法(MP)、 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等重建这些种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 mtDNA-COⅡ和rDNA-28S-D3序列的长度范围分别为685 bp和375~410 bp, 在塞蚊亚属蚊种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15~0.117和0.003~0.111。各系统树显示外群被合理分开,除在COⅡ树中新塞蚊系为并系外,各系均聚为单系群,新迈蚊系和迈蚊系亲缘关系最近。联合数据组构建的系统合意树显示中国塞蚊亚属各蚊种形成4支,除伪威氏按蚊与多斑按蚊种团未聚为单系群外,其他各种团和复合体成员种均分别聚在一起,各分支的置信值均大于50%。【结论】本研究获得的分子系统发育树清楚地显示了中国按蚊属塞蚊亚属各种类及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对其分类和防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粘菌蚊属Sciophila研究(双翅目:菌蚊科)吴鸿(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浙江省杭州市310029)粘菌蚊属SciophilaMeigen,全北区已知79种,其中古北区39种,新北区54种;东洋区已知5种。中国东北曾记载过1种。本研究对中国的粘菌...  相似文献   

16.
毛蚊属(Bibio)是毛蚊科中一个较大的属,世界已知150种以上,体多毛,雄性复眼上也常具密毛;前足腿节通常明显膨大,胫节顶端具有一粗壮的刺和一颗距;翅颜色种间多变化,C脉结束于翅顶角之前,Rs不分支;雌性腹末的尾须一节。幼虫腐生和植食性,有的种类是农业上较重要的地下害虫。此属在我国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已知32种。本文记述了10新种和1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短柄大蚊属Nephrotoma为Meigen(1803)建立,模式种是广布于古北区的N.dorsalis(Fabricius),1781。体中型,多呈黄色,有黑斑;翅一般白色透明,Rs基部很短,此乃属的重要识别特征。该属是大蚊科一大属,已知45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地。本文记述了湖南和湖北两省短柄大蚊属二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中国领蚊属研究和二新种记述(双翅目:蚊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领蚊属(Heizmannia Ludlow,1905)是伊蚊族(Aedini)的一个小属,主要分布于东洋区。本属已知仅30余种,但过去多数种类没有很好描述,混淆不清,直到近年才有所澄清(Mattingly,1970)。我国过去对本属蚊虫所知甚少,仅有2种成蚊的记述,对幼虫一无所知。近十多年来,我们在华南和西南以及连日清(Lien,1968)在台湾陆续发现了一些种类  相似文献   

19.
1985年4~11月在湖北神农架林区共发现蚊虫7属34种,包括按蚊属3种,伊蚊属17种)库蚊属10种,阿蚊属、直脚蚊属、杵蚊属和巨蚊属各1种。其中单环伊蚊(Aedesunicinctus,为我国新纪录,阿萨姆伊蚊(Ae.assamensis),金背伊蚊(Ae.gilli)、金叶伊蚊(Ae.oreophiles)、美腹伊蚊(Ae.pulchriventer)和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aurifluus)为湖北省新纪录。原见于文献报道的黄边巨蚊(Tx.edwardsi)经核对实为金毛巨蚊之误。单环伊蚊1985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林区松柏镇附近的山坡上(海拔800—1,200米)的树洞内采集到,其主要特征有:幼虫头毛4细小,常分2—3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阿蚊Armigeres雌蚊尾器在分类鉴定中的价值。【方法】依据在云南长期采集的标本, 观察了我国阿蚊属Armigeres正式记录的16种雌蚊尾器构造, 对雌蚊尾器的形态进行了系统描述和分类研究。【结果】编制两个亚属和16种阿蚊的雌蚊尾器分类检索表。【结论】每一种雌蚊尾器与雄蚊尾器一样, 都具有种的固定的特征, 是种的重要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