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四川大学生物系,历年来曾从四川各地陆续采获到不少鸟类标本。在初步整理这些标本的过程中,著者发现有四个种和一个亚种是四川鸟类新纪录(有四种是属于种的新纪录,另有一个亚种是属于亚种新纪录)现依次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原麝,据高跃亭(1963)、Groves(1975)、王岐山等(1982)报告有三个亚种,即东北亚种(黑龙江)、朝鲜亚种(吉林)和安徽亚种。安徽亚种分布在安徽大别山区,它和其它亚种的区别是: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南部明纹花鼠三个亚种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纹花鼠是东南亚地区的特有种,在中国有3亚种(阿萨姆亚种、滇西亚种、滇南亚种),分布于藏东南、云南西南部和南部。以往主要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为探讨3亚种头骨性状的差异,在测量15个陛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对其可测量性状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及推测如下:①明纹花鼠3个亚种的地位是确定的。②在头骨15个性状中,两两亚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性状:阿萨姆亚种与滇西亚种有8个(枕鼻长、吻宽、颤宽、眶间宽、后头宽、鼻骨宽、下齿列、下颌骨高);阿萨姆亚种与滇西亚种有7个(颅全长、枕鼻长、颧宽、眶间宽、后头宽、下颌高、下颌骨高);滇西亚种与滇南亚种有4个(吻宽、后头宽、鼻骨宽、下颌高)。③滇南亚种与滇西亚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近:于两者各自与阿萨姆亚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方形黄鼠蚤4个亚种在脂肪酸组分和百分含量上具有明显不同,其中雌虫在18个组分上有区别雄虫在14个组分上有区别。此外,雌虫在C16:1和C20:0的含量上,雄虫在C16:1的含量上,4个亚种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C12-C22区间内有9个含量较高的主要组分,是4个亚种所共有的。方形黄鼠蚤在我国境内分布有4个亚种即松江亚种、蒙古  相似文献   

5.
用mtDNA序列探讨羚牛亚种分类(偶蹄目:牛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羚牛4个亚种在我国均有分布,且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是我国的特产动物,但对于分布于甘肃南部羚牛种群的亚种归属则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就羚牛3个亚种的分类地位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和D-Loop序列水平上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基本支持形态学上的亚种划分,但甘肃南部羚牛种群在两个DNA片段上均与羚牛四川亚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与秦岭亚种则完全一致。结合羚牛地理分布特点,认为将分布于甘肃南部的羚牛种群划分为羚牛秦岭亚种可能更合适。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烟腹毛脚燕及其种名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脚燕(Delichon urbica)有5个亚种,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分布,过去认为是lagopoda亚种[1~4].其中dacypus亚种没有分布的报道,现根据笔者的调查和标本的鉴定,认为分布于黑龙江省的是dacypus亚种.而该亚种现已和cashmeriensis、 nigrimentalis两亚种一起从毛脚燕中分离出来,单立为独立的种--烟腹毛脚燕(D. dacypus )[5~8].在黑龙江省分布的是指名亚种,并为东北地区及黑龙江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种.标本衡量度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五侧纤蚤一新亚种,五侧纤蚤背突亚种。新亚咎与青海已知三个亚种有明显区别,标本保存于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基于叶绿体DNA trnL-F序列研究肋果沙棘的谱系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肋果沙棘亚种subsp.neurocarpa和密毛肋果沙棘亚种subsp.stellatopilosa。依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对该物种谱系地理学进行研究不仅能阐明该物种冰期避难所,而且对于理解两个亚种的母系分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共对两个亚种14居群的70个个体的trnL-F序列进行了测序,共发现8种单倍型,其中5种单倍型出现在肋果沙棘亚种中,4种出现在密毛肋果沙棘亚种中,两个亚种共享一种单倍型。种内谱系分化与两个亚种形态上的分化不一致。嵌套进化分支把8种单倍型分为三支:一支为肋果沙棘亚种,其他两支中两个亚种单倍型嵌套组成,且肋果沙棘亚种处于进化末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肋果沙棘在冰期可能在高海拔地区存在多个避难所,并且存在来自避难所的邻域扩张。  相似文献   

9.
我国蝮蛇种下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我国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种下分类的问题,争论已有六十多年之久。最初提出蝮蛇分为亚种的是Stejneger(1907),他认为我国台湾省的蝮蛇属于日本亚种A.h.blomhoffii(Boie),而我国大陆所产的蝮蛇为另外两个亚种,即中介亚种A.h.intcrmcdius Strauch及短尾亚种A.h.brevicaudus Stejneger。1912年,Bedriaga提出了异议,以为中介亚种和短尾亚种在鳞片的数目上有重叠,因而主张不分为亚种,其后有主分的,亦有主合的,争论的焦点在于鳞片数和分布区之是否重叠,其次则是色斑的有无和半  相似文献   

10.
大石鸡亚种分化及一新亚种描述(鸡形目,雉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地理分布、形态差异、分子进化证明了我国特有种大石鸡Alectoris magna分化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A.magna magna和兰州亚种新亚种A.magna lanzhouensis subsp.nov..对新亚种与指名亚种的形态进行了比较.测新亚种12个和指名亚种7个样本的mtDNA控制区486个碱基,两个亚种间无共享单倍型,其间基因交流受到限制;新亚种各取样种群间共享一种单倍型,说明它们来自共同祖先;新亚种序列变异0.27%,而指名亚种为0.91%,其间差异显著(t=1.77,p=0.046<0.05);两个亚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3,约50万年前它们分歧进化.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牧区乳与乳制品中乳酸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代表内蒙古牧区不同地域特点和独特生态环境的9个盟市18个牧业旗519户牧民家庭,使用目的采样和层次分类随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共采集鲜乳及乳制品样品752份,分离到947株乳酸菌,并通过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等实验对其进行了鉴定,有765株实验菌株分别归于7个属50个种和亚种,其中归于乳杆菌属的有28个种和亚种;归于双歧杆菌属的有2个种;归于肠球菌属的有9个种;归于链球菌属的有1个种;归于乳球菌属的有3个种和亚种;归于明串珠菌属的有6个种和亚种;归于片球菌属的有1个种。研究表明,内蒙古牧区乳及乳制品中乳酸菌的种类多、分布广;有些菌株对温度和pH值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有些菌株还有较强发酵利用松三糖、蜜二糖、棉子糖等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 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 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 肋果沙棘亚种subsp. neurocarpa和密毛肋果沙棘亚种subsp. stellatopilosa。依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对该物种谱系地理学进行研究不仅能阐明该物种冰期避难所, 而且对于理解两个亚种的母系分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共对两个亚种14居群的70个个体的trnL-F序列进行了测序, 共发现8种单倍型, 其中5种单倍型出现在肋果沙棘亚种中, 4种出现在密毛肋果沙棘亚种中, 两个亚种共享一种单倍型。种内谱系分化与两个亚种形态上的分化不一致。嵌套进化分支把8种单倍型分为三支: 一支为肋果沙棘亚种, 其他两支中两个亚种单倍型嵌套组成, 且肋果沙棘亚种处于进化末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肋果沙棘在冰期可能在高海拔地区存在多个避难所, 并且存在来自避难所的邻域扩张。  相似文献   

13.
猪尾鼠的分类,分布与分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猪尾鼠(Typhlompscinereus)的亚种分化、分布和亚种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研究。它被划分为5个亚种.其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上游一带的猪尾鼠为一新亚种(大娄山亚种,T.c.daloushanensis),以脑颅较隆突、眶间较窄、鼻骨后缘止于颌额缝之前为其特征;广西珠江以南的猪尾鼠为另一新亚种(广西亚种,T.c.guangxiensis),以腹面污黄色,脑颅高隆而宽阔为其特征。通过对22个可数性状和测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亚种可分为两组,其中,越南北部的沙巴亚种和广西南部的广西亚种为一组,性状相对特化;长江流域的大娄山亚种、云南的景东亚种和华东地区的指名亚种为另一组,性状相对原始。后一亚种组小,大娄山亚种和景东亚种有较多的相似性,关系比较密切,指名亚种保有较多的原始特征。猪尾鼠起源于更新世早期,起源地可能是华南大陆。现今的猪尾鼠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分布几乎是连续的,向北可分布到秦岭南坡和甘肃南部,向酉到滇中哀牢山。江河的阻隔和地带性环境气候的差异和变化可能是导致猪尾鼠亚种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利用RAPD标记分析鸵鸟种群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霞  李宁  张劳  崔庆为 《遗传》2001,23(5):420-422
为探讨分子遗传标记在鸵鸟(Struthio camelus)育种中的应用,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我国养殖的三个主要要鸵鸟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蓝颈鸵鸟、澳洲灰和非洲黑三个品种在品种内和品种间显示出低水平的变异。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好地说胆了三个品种的育种改良过程。同时预示出用澳洲灰与其他品种鸵鸟进行杂交育种的可行性。选择的20条在鸡中能稳定扩增的RAPD引物其75%能在鸵鸟基因组中扩增出产物。显示出两种禽类DNA具有同源性、为今后利用鸡的微卫星引物对鸵鸟进行基因扫描(genome scan)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雉科鸟类,分布于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共15个亚种(del Hoyo et al.,2013)。其中,我国有9个亚种,四川省仅1个亚种,即峨眉亚种L.n.omeiensis(郑光美,2011)。该亚种的鉴别特征为:雄鸟上体白色,密布以"V"形黑纹;羽冠蓝黑色,下体黑褐色;尾长,大都白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枕冠近黑;跗蹠赤红色(李桂垣,1985)。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中国迁粉蝶属3种4亚种以及迁粉蝶指名亚种5个生态型的线粒体COⅠ基因和NDⅠ基因部分序列,以灵奇尖粉蝶为外群,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分子系统树,探讨了中国迁粉蝶属3种4亚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首次明确了迁粉蝶指名亚种5个生态型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在测得的COⅠ基因661bp序列和NDⅠ基因472bp序列中,有变异位点227个,简约位点119个,A+T含量(75.5%)明显偏高。迁粉蝶属4亚种分子系统关系为:(镉黄迁粉蝶指名亚种+((梨花迁粉蝶指名亚种+梨花迁粉蝶海南亚种)+迁粉蝶指名亚种)),迁粉蝶指名亚种5个生态型分子系统关系为:(无纹型+((有纹型+红角型)+(银斑型+血斑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树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对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树鼩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整理。讨论了中南半岛树鼩的种级分类,提出了中南半岛北部地区的Tupaia belangeri及其近似亚种应恢复其种级分类地位;T.belangeri yunalis,T.belangeri tonquinia和T.belangeri modesta应是3个有效亚种;记述了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树鼩为6个亚种,其中有两个新亚种T.belangeri gongshanensis subsp.nov.(云南高黎贡山地区)T.belangeri yaoshanensis subsp.nov.(广西瑶山)。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1月至1997年6月,于雅砻江下游干流及其支流鳡鱼河中采获一批白鱼属Anabarilius鱼类标本,经鉴定为西昌白色1新亚种。命名为西昌白色雅砻亚种Anabarilius liui yalongensis subsp.nov。与其它3个亚种的主要鉴别特征是:第1鳃弓外侧鳃耙为7—10,其余3个亚种分别为:西昌指名亚种A.liui liui为12-14,程海亚种A.liui chenghaiensis 15-16,宜良亚种A.liui yiliangensis10-12。种内亚种分化主要是受到同域生态隔离和地理隔离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岚 《动物学研究》2002,23(4):311-314
红头噪鹛(Garrulax erythrocephalus)全世界有14个亚种,中国有5个亚种,云南原记录有3个亚种。采自云南近中部哀牢山脉景东、双柏、新平等县境内的红头噪鹛7号成鸟标本与记录的各亚种有显著区别,并且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分布区域。因而鉴定为一新亚种,命名为红头噪鹛哀牢山亚种(Garrulax erythrocephalus ailaoshanensis)。  相似文献   

20.
赤狐华南亚种与东北亚种上毛髓质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唐福全  张伟 《四川动物》2006,25(4):725-729
选取赤狐华南亚种和东北亚种8个部位上毛,用测试格测定上毛的髓质指数。结果表明,赤狐华南亚种和东北亚种上毛髓质指数在同一亚种的不同部位及亚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无论在总体平均值上,还是在不同亚种个体同一部位上,赤狐东北亚种上毛的髓质指数均大于华南亚种。两亚种躯干部上毛髓质指数的平均值均明显大于前肢。这种差异性表现为从前肢末端到动物体躯干部呈梯度递增,其递增梯度在两个亚种的个体中表现有同步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