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南京湖山地区孤峰组硅质岩中的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南京湖山地区孔山下二叠统孤峰组硅质碉中含有丰富的放射虫化石。这些化石主要以Follicucullus scholasticus,Pseudoalbaillella xcalprata,Latentifishul texana和Ruzhencevispongus cf.uralicus占优势。文章对这些化石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建立一个组合带,即Ruzhencevispongus cf.uralicu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11属9种1相似种4末定种及伴生的1个台型牙形类Mesogondolellasp.,这些化石常见于日本西南部,北美西部Oregon,Nevada等地区,菲律宾巴拉望,泰国东南部,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和云南西部孟连地区中二叠世Guadalupian期地层中,它们属于Follicucullusscholasticus-Fo.ventricosus带。  相似文献   

3.
二叠纪丑中虫科放射虫中有一类顶锥部分向腹边弯曲的放射虫,Ishiga称为Follicucullus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由于其形状奇特,层位稳定,已成为二叠纪较好的标准带化石,并与类Lepidolinakumaensis带对比。目前这类化石仅在东南亚地区的西南日本、菲律宾巴拉望地区和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发现表明,这些地区的放射虫当时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洋盆中沉积的,只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沉积历史不一样,以及后来的板块活动,造成了原始块体的离散、飘移,形成目前这种分布格局。这个放射虫动物群包括6科11属21种(比较种、未定种),其中有新种1个。这个动物群的时代要早于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4.
安徽广德独山地区的晚石炭世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安徽广德独山地区晚石炭世黄龙组和船山组中采得Ting类化石21属66种,非Ting有孔虫27属75种,包括新种Pseudotaxin liliana和Endothyra dushanensis。根据有孔虫动物群地地层分布规律,建立了该地区上石炭统3个Tingo类化石和带和3个非Ting有孔虫化石组合,即:Ting类Sphaeroschwagerina moelleri顶峰带,Fusulina-Fu  相似文献   

5.
滇西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记述了采自滇西孟连、耿马及德钦地区的放射虫化石,共计13属25种(亚种)和6未定种,其中1新种(Polyentactiniasexangulatasp.nov.)和1新亚种(Albailelaindensisbraunisubsp.nov.)。该动物群可以与西欧早石炭世放射虫动物群对比。它们被划分为5个组合带,其中Albailelacf.paradoxa,Albaileladeflandrei,Albailelaindensis和Eostylodictyarota组合带可与Braun等(1993)的同名化石带对比,Albailelacartala组合带大致相当于Braun等(1993)的Albailelacartala和Latentifistulaconcentrica带。  相似文献   

6.
新疆北部碳酸盐岩中一个晚泥盆世法门期放射虫动物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产于新疆北部乌图布拉克(和丰牧场)俄姆哈一带根那仁组(上泥盆统上部—下石炭统下部)硅化灰岩中的这个放射虫动物群包括12属19种和2未定种,其中有新属1个,新种7个。这个动物群有二个形态组合,一个以球形多囊虫类Entaetinidae科占优势,另一个以Ceratoikiscidae科和Holoeciscidae科的成员为特征。这个动物群与北美西部、俄罗斯东北部晚泥盆世法门期放射虫动物群可以对比,并可归入Holoeciscusforemanae带。  相似文献   

7.
二叠纪放射虫组合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二叠纪丑巾虫科放射虫中有一类顶锥部分向腹边弯曲放射虫,Ishiga称为Follicucullus bipartitus-F.charueti组合带对比,目前这类人经石仅在东南亚地区的西南日本、菲律宾巴拉望地区和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发现表明,这些地区的放射虫当时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洋盆中沉积的,只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沉积历史不一样,以及后来的板块活动,造成了原始块体的离散,飘移,形成目前这种分布格局,这个放射虫  相似文献   

8.
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共产小孢子45属83种(含10个新种,3个新联合)可划分为4个孢子组合,即:Retsiporalepidophyta-Apiculiretusisporafructicosa(LF)组合,Rugosporacf.flexuosa-Retisporalepidophyta(FL)组合,Lophozonotriletesexcisus-Retisporalepidophyta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棘鱼鳍刺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时藩 《古生物学报》1997,36(4):473-484
简要回顾了中国棘鱼鳍刺化石的研究历史,着重记述了最近采自湖南澧县山门纱帽组的棘鱼鳍刺化石,包括Hunanacanthus gen.nov.,Eosinacanthus gen.nov.,Sinacanthus和Neosinacanthus。总的看来,山门的棘鱼化石群和曾祥渊记述过的湘西大庸溶溪组的棘鱼化石群近似。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志留纪棘鱼刺体演变趋势和有关生物地层学问题,认为志留纪先后有过两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农户生态系统农田能流和物流数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西走廊农户生态系统农田能流和物流数量特征的研究李发弟(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兰州730070)QuantintiveCharacteristicsofEnergyFlowandNutrientCyclingofFarmlandinaFarmEcosysteminHexiCorridor¥LiFadi(DepartmentofAnimalHusbandry,GansuAgriculturalUnitversity).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6):37-40.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csofenergyflowandnutrientcyclingoffarmlandsubsysteminafarmecosys-teminHexiCorridor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deflreeofopening,inputandoutputwerehigh,theratioofoutputtoinputofsubsidyenergy,nitrogenandphosphorusofthefarmlandsubsy  相似文献   

11.
在江西武宁的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和龙潭组下部获得?类化石8属30种,并对其中10个属种进行系统描述。对获得的?类化石自下而上建立六个?带,分别是Schwagerina anhuiensis-Schwagerina chihsiaensis带、Schwagerina chihsianesis regularis带、Chusenella conicocylindrica带、Chusenella douvillei带、Chusenella ishanensis带和Pseudodoliolina pseudolepida带。通过与南京栖霞山,贵州盘县火铺镇等地的?类化石带对比,本研究区的栖霞组上部、茅口组和龙潭组中下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罗德期、沃德期和卡匹敦期。  相似文献   

12.
安太庠等(1985)把金粟山组分成4段,其中2-4段产有较丰富的牙形类化石Tasmanognathus动物群,当时定其时代为Caradocian期。后来,崔智林等(2000)在该组的第二段硅质岩和灰岩中发现放射虫也认为是Caradocian期的。这次,我们在第4段中找到了一个以Secuicollacta ornata为主的放射虫动物群,Noble和Aitchison(2000)在讨论早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时提出把Secuicollacta的首现作为凯迪期的开始,并把其归属到他们建立的大门孔同心状球形放射虫带1中。因此,金粟山组有可能是凯迪期的。同时,我们对崔智林等(2000)发现的放射虫动物群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个动物群是以Secuicollacta,Kalimnasphaera,Protoceratoikiscum,Palaeoephippium和Haplotaeniatum等属为特征,其时代也是凯迪期的。根据王志浩等(2011)最新研究,金粟山组的2个牙形类化石带,即上部的Tasmanognathus gracilis-T.multidentatus带和下部的T.shichuanhe...  相似文献   

13.
福建龙岩苏邦栖霞组上部蜓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叙了福建省龙岩苏邦早二叠世栖霞组上部的类化石,计4属8种,并建立了Praesumatrinaneoschwagerinoides-Verbeekinacrassispira组合带。这些类化石的发现,不但为该地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而且对华南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划分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保亭县毛感乡南兵至南好公路边南好组以往被确认为下石炭统岩关阶 ,并认为与其下的上志留统足赛岭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著者最近在该剖面南好组中发现兰多维列世特里奇期晚期 (LateTelychian)Xi nanospirifer腕足动物群和三叶虫Latiproetuscf.latilimbatus,证明久归于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的地质时代应改归于早志留世 (Llandoverian) ;海南岛地区在早志留世明显属于扬子地台区的范畴 ;从地质时间上还暗示南好组与其下伏的足赛岭组不可能存在角度不整合接触 ;  相似文献   

15.
放射虫是揭示古海洋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虎红染色方法,首次揭示了南海典型断面现代放射虫残骸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现代水体中放射虫残骸群与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群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海春季放射虫残骸群比较丰富,其丰度一般呈现出随深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最高值主要出现在75—300m深即位于叶绿素最大值层和活体高峰深度之下;分析发现研究区放射虫残骸丰度的深度分布受到海流的横向输运影响;春季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属种组成和丰度分布的差异表明,除了现代放射虫具有季节性变化之外,海流的横向传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150—300m水体中除了Cornutella profunda和Cyrtopera laguncula,还发现了Cycladophora davisiana的残骸,推测典型冷水种C.davisiana由于受到径向翻转流的作用,从中深层水被带到了中上层水体中。  相似文献   

16.
福建武平中二叠统童子岩组的小有孔虫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本文首次报道福建武平地区中二叠统童子岩组中与复通道Tin(Polydiexodina)群共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18属44种,其中新种3个,该动物群在国内很少报道。通过这一小有孔虫群的研究,为童子岩组的地层时代时属提供了又一佐证,对该地区童子岩组中的炭岩层古生态特征也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江苏仑山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峰组以盛产笔石动物群著称,时代为凯迪晚期(相当于英国的阿什极尔期),其中也发现了放射虫.该时期的放射虫在全球并不多见.本文首次描述江苏句容仑山地区五峰组的放射虫动物群,该动物群以不具刺的球形放射虫最为发育,并出现少量Inaniguttidae科的分子,化石保存较差,属种单调,分异度很低,这些特点与大西洋沿岸地区陆表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