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IR36与广解9号杂交,经抗多种病虫害定向选择,育成早籼新品种湘早籼3号及姊妹系HA79317-4,表现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褐飞虱,米质优,在长江流域用作早籼育种的多抗性骨干亲本。至2003年,这两个新种质在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衍生出水稻新品种27个。湘早籼3号和HA79317-4的多抗性遗传力强,在衍生品种中,抗病虫品种23个,占85.2%,其中抗两种以上病虫害的多抗性品种19个,占82.6%。衍生的多抗性新品种推广应用588.06万hm^2,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源筛选及其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抗性鉴定,筛选出6个抗白背飞虱的国内品种:鬼衣谷、大花谷、大齐谷、便谷、滇瑞336.3和HA 79317-7(前4个品种均系云南地方品种)。遗传分析证明,这6个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均受单显性基因控制。HA 79317-7的抗性基因与Wbph1等位,滇瑞336-3的抗性基因与Wbph2等位。鬼衣谷、大齐谷、大花谷和便谷的抗性基因均与Wbph1、Wbph2非等位。它们与Wbph3、Wbph5的等位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和Pib在我国水稻主栽品种中的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主效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在我国很多稻区表现高水平的稻瘟病抗性,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水稻育种和生产.但这2个基因在国内主栽品种中的分布及利用情况一直缺乏详细的资料,致使育种利用上存在着盲目性.本研究利用源于Pita和Pib基因本身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结合稻瘟病菌接种鉴定,检测和分析了我国58份水稻主栽品种(杂交稻亲本)的Pita和Pib抗性基因型.结果表明,特籼占25、佳禾早占、密阳46、测64-7等4个籼稻品种携带Pita和Pib 2个基因;籼小占等4个籼稻品种(系)和早丰9号等5个粳稻品种携带抗性基因Pita;绵恢501等5个籼稻品种(系)和粳稻品种武育粳7号、辽粳454携带抗性基因Pib.  相似文献   

4.
采用菲律宾10个代表菌株和我国V型菌代表菌株在植株的分蘖初期和孕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评价近年选育的26个“绿色超级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多数品种在分蘖初期和孕穗期对病菌的抗感水平相同,少数品种接种在孕穗期接种部分菌株后的病斑长度小于苗期。此外,新黄占、华201S-1 和XF10450在分蘖初期和孕穗期接种10个菌株后的病斑长度均小于5cm,具有高度的广谱抗性;其它品种对不同菌株的抗性水平不同,黄华占、旱优113、新两优3411和天优145对4-5个菌株表现抗病,旱优75、旱优715和009067对测试的10-11个菌株高度感病;其它品系对所有菌株表现中度感病或感病。 关键词:水稻品种;白叶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矮梅早3号抗稻瘟病的遗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葆棠  彭仲明 《遗传学报》1993,20(4):354-361
水稻杂交组合(矮梅早3号×华矮837)的F_3株系接种菌株78-189(ZD_3)和83-182(ZD_1),应用累积分布曲线法进行了抗稻瘟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矮梅早3号含有4个主效抗性基因P_i-A_1、P_i-A_2、P_i-A_3和P_i-A_4,其中P_i-a_4为隐性基因。P_i-A_1和P_i-A_2控制对菌株78-189(ZD_3)的高抗性,同时,P_i-A_2兼控M类型对菌株78-189(ZD_3)的抗性。P_i-A_3,控制对菌株83-182(ZD_1)的抗性。P_i-A_4控制M类型对菌株83-182(ZD_1)的抗性。水稻品种华矮837对以上两菌株不存在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质资源对六种重要病虫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2003-2005年间,对604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鉴定,筛选出抗弯孢菌叶斑病的材料93份,抗玉米螟材料22份。2006-2009年间,对836份玉米种质进行了抗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和瘤黑粉病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高抗和多抗的资源。在836份资源中,对大斑病1、2和N号3个生理小种具有抗性的材料均为50%左右;抗茎腐病材料为41.3%,高抗和抗性种质分别为264和81份;穗腐病高抗和抗性种质分别为5和171份,占比为21.1%;瘤黑粉病高抗和抗性种质各261和14份,占总鉴定材料的32.9%。上述结果表明抗大斑病、茎腐病和瘤黑粉病的种质资源较为丰富。通过对抗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生态区玉米种质的抗性强弱以及抗性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黑龙江和内蒙古的种质对病虫害的抗性强弱及多样性程度明显高于四川种质。此外,玉米自交系对病虫害的抗性强弱以及多抗性程度高于农家种。  相似文献   

7.
湘早籼21号的选育与激光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60Coγ射线30Krad与He—Ne激光复合处理水稻湘矮早7号干种子,经多代选育,育成了早熟早籼新品种湘早籼21号。阐述了与之相关的激光育种研究的结果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甘薯兼抗薯瘟病和蔓割病种质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甘薯瘟2个致病型菌株对557份甘薯品种(系)分菌系做盆苗和田间接种鉴定,并用蔓割病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兼抗薯瘟病2个菌系的品种(系)31份,兼抗甘薯瘟和蔓割病的品种(系)有16份,其中泉薯860、泉薯854、金山93、榕选416、金山908、广薯88-70和泉薯853等7份与我省主栽抗病品种湘薯75-55(CK)相比,具有类似的双抗性能力,而其抗瘟能力更强.福薯87、林泗2号、金山57和湛93-16等4份对照品种只抗单个病害或兼抗单个菌系.  相似文献   

9.
1986~1990年对4000多份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白叶枯病、稻瘟病、褐飞虱、白背飞虱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抗白叶枯病品种9个,抗稻瘟病品种36个,抗病品种频率分别为0.2%和0.7%。抗褐飞虱品种54个,抗白背飞虱品种106个,抗虫品种频率分别为1.3%和3.0%。多抗品种有43个;优质多抗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条纹叶枯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当前粳稻主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则被公认为是病害综合防治的根本策略.本文从抗性鉴定方法、抗性资源筛选和发掘、抗性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和抗性品种选育与抗性转基因工程4个方面,对水稻品种条纹叶枯病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的育种提供参考.同时对水稻品种条纹叶枯病抗性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