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酸内切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酸内切酶在形成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DNA片段化中,发挥着直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已知的参与细胞凋亡的二价金属离子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核酸内切酶种类,其中二价金属离子依赖性主要有nuc18、DNaseⅠ、Ca2+/Mg2+核酸内切酶、Ca2+/Mn2+核酸内切酶、DNaseγ、nuc58和nuc40;二价金属离子非依赖型主要有DNaseⅡ及类似核酸内切酶.此外,还初步探讨了核酸内切酶降解染色质DNA的过程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细胞内pH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健东  郑平香 《生命科学》1997,9(5):218-221
基因表达及各种外源性信号诱导的生长因子依赖细胞凋亡过程中普遍存在细胞内酸化,细胞内酸化程度与凋亡诱导因素之间存在量效关系及与细胞凋亡发生率相关。特异性钠氢交换抑制剂通过抑制钠氢交换使细胞内酸化,诱导细胞凋亡。单纯的碱处理通过减少细胞内酸化的程度而呈现抗细胞凋亡作用。细胞内酸化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激活细胞内存在的酸性核酸内切酶及有关成分,促进DNA裂解而介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32P标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感染Vero细胞,抽提病毒DNA,然后以核酸内切酶BamHI酶切,电泳结果2个型别的病毒DNA的电泳图谱均不相同。用非同位素标记的疱疹病毒感染细胞DNA酶切,电泳与32P-标记的病毒DNA图谱相比较,显示相同的结果。实验表明简单受染细胞DNA进行核酸酶切及电泳可用来进行疱疹病毒的分型。实验说明选择核酸内切酶进行酶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在遗传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细菌细胞中存在着的一类水解DNA的磷酸二脂酶,属于核酸内切酶类,能把侵入细菌细胞的外源DNA切成片段而保护了细菌细胞。1968年M.Meselson和R.Yan从大肠杆菌K_(12)菌株(E.coli K_(12))提纯了第一个限制酶EcoK以来,迄今所发现的限制酶已有一百多种,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上。  相似文献   

5.
钙、镁离子在活化HL-60细胞核酸内切酶中的作用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GTA ,EDTA抑制游离HL- 6 0细胞核中核酸内切酶的活化 .EDTA对游离HL -6 0细胞核中核酸内切酶活性的抑制可被外加Ca 2+逆转 ,而EDTA对该酶活性的抑制却不能被外加Mg 2+逆转 .用CHELEX 1 0 0去除游离核孵育缓冲液中存在的Ca2 2+,Mg 2+后 ,外界Ca2 2+( 1~ 1 0mmol/L)单独可诱导游离HL -6 0细胞核中的核酸内切酶活化 ,且强度一致 ;而外加Mg 2+则不能诱导该酶活性 .只有在钙存在( 0 1~ 1 0mmol/L)的条件下 ,该酶活性才随Mg 2+浓度增高而增高 .这说明HL- 6 0细胞中核酸内切酶的活化必须有Ca 2+存在 ,在Ca 2+存在的条件下 ,其活性可被镁增强 ,Ca 2+和Mg 2+在核酸内切酶活化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  相似文献   

6.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仅是分析和操纵DNA序列的工具,而且也为研究DNA-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核酸内切酶如何识别、结合、切割DNA,不少文章已有报道。至今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同一DNA分子上具有相同核苷酸顺序的不同限制位,为什么能以不同的速度为同一种内切酶切割。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选择P_2噬菌体DNA和EcoRI内切酶作为试验系统,用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研究其切割机制,所得资料表明,不同限制位点的切割速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带有选择标志的质粒pSV_2Neo的基因共转染和第一轮转化的XP细胞DNA的再转染,进一步证明了前文报道的HeLaS3 DNA的切除修复基因在XP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以及受体细胞UV抗性的稳定增加。通过五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DNA片段的转染,初步寻找出切除修复基因位于Bg1 Ⅰ,xhoⅠ 酶切片段之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2+和Na+诱导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及时间,并用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梯度及时间梯度的Ca2+和Na+胁迫处理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得诱导的最佳浓度及时间;用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法检测诱导凋亡的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大蒜根尖细胞和鸡血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诱导处理的最佳Ca2+和Na+浓度为0.4mol/L,最适时间约为8h,且CaCl2的诱导效果较NaCl好;经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大蒜根尖细胞、鸡血红细胞凋亡细胞的细胞核均呈蓝紫色,细胞质呈红色。结论:找出了诱导细胞凋亡的最适Ca2+和Na+浓度和时间,并检测到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观察Cameleon测钙系统在H202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应用,实时测定胞浆Ca2+浓度([Ca2+]i),并探讨[Ca2+]I-与细胞凋亡和Pyk2磷酸化的关系。采用ca2+指示器CameleonYC3.6转染A549细胞,24h后用50mmol/LH202刺激细胞。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镜实时测定选取细胞的[ca2+]i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H202刺激的细胞中Pyk2-tyr402磷酸化水平。采用DAPI染色试剂盒观察H2O2刺激后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在H2O2作用下,A549细胞胞浆内游离[Ca2+]迅速升高,同时Pyk2-tyr402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俨〈O.05),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因此,H202促进A549细胞内Ca02+释放,可能通过活化Pvk2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用核酸限制性内切酶BamHI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DNA进行酶解,回收位于基因组中的反向重复序列区的Bam HIG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在载体质粒PUC 8的Bam HI切点上,进一步用核酸限制性内切酶Eco RI和KPNI对这一重组质粒联合酶解,移去EcoRI—KPNI小片段,经末端修饰后,将其连接得到新的重组质粒pRC102,它含有一小段HSV—2的DNA序列。以此质粒为探针,分别与HSV—1、HSV—2及细胞DNA进行斑点杂交;与HSV—1和HSV—2酶解后的DNA片段进行Southern转印系交。两组实验结果显示,pRC102质粒DNA只与HSV—2 DNA特异性杂交,其HSV—2的型特异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大鼠CB1(r C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检测r CB1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r CB1对人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r CB1基因,通过酶切、纯化、连接PCR纯化产物与p CDNA 3.1(+)质粒,构建pc DNA3.1(+)-r CB1。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HEK293和Ca Ski细胞,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方法检测r CB1的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 CB1、Bcl-2、Bax、Bad表达。结果酶切重组质粒获得5300 bp的载体片段和1500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和r CB1基因序列(NM_012784.4)一致。转染HEK293细胞后,r CB1在HEK293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表达。转染Ca Ski细胞后,r CB1使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r CB1基因上调Bax、Bad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pc DNA3.1(+)-r CB1真核表达载体,r CB1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 CB1可以明显促进宫颈癌Ca Ski细胞凋亡,其机制是上调Bax、Bad和抑制Bcl-2表达。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时发生染色质凝聚、DNA呈梯状片段化、胞体皱缩、质膜起泡、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形态和生化变化,并受凋亡信号系统激活所导致的细胞内一系列酶的活性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内Ca2 、pH、线粒体膜电位(△Ψm)等生物物理性状的改变与细胞凋亡信号系统的调控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糖皮质激素能非常有效地诱导胸腺细胞发生凋亡,已证实在这典型的凋亡过程中,细胞内Ca2 浓度变化是至为重要的环节,处理细胞早期就可见到细胞内Ca2 的持续升高,然后是DNA片段化.尽管也有文献报道在无Ca2 基质…  相似文献   

13.
引起幼儿腹泻的腺病毒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引起幼儿腹泻的腺病毒的型别。方法取因腹泻住院的幼儿粪便标本.经PCR检测为腺病毒F组(Ad40或Ad41)阳性后,用293细胞分离病毒并培养,当细胞发生典型病变效应,刮下细胞备用:(1)固定,送电镜室检测;(2)按照湖北中医学院检验系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提取病毒DNA。用SmaⅠ和HindⅢ2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腺病毒DNA并与文献报道的Ad40和Ad41的酶切图谱比较。结果5例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的大小是519bp.电镜可见细胞核内腺病毒晶格状排列;并且SmaⅠ和HindⅢ的酶切图与文献报道的Ad41图谱一致。结论用PCR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组合方法检测肠道腺病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绦虫染色体G分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识别并切开特定DNA序列的核酸内切酶。近几年来,一些作者用限制酶处理人和小鼠的中期染色体,观察到特征性的带纹,并且认为限制酶的显带作用与染色体上DNA片段的选择性抽提有关。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不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基因组(mt DNA)的突变可导致多种人类疾病,其中绝大多数的mt DNA突变是异质性的:即在细胞中同时存在突变型和野生型的mt DNA,当突变型mt DNA的比例达到一定阈值时,就会引发疾病的发生。线粒体靶向的核酸内切酶可以诱导mt DNA异质性的改变,将突变型mt DNA的含量控制在发病阈值之下,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本研究介绍了线粒体靶向的锌指核酸酶(ZFN)、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以及常规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RE)在线粒体基因组编辑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因表达和DNA复制应用到基因克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及其概念在不断发展变化。首先DNA是应用纯化了的限制性内切酶在核酸序列上的特异部位切割下来的DNA片段,许多DNA片段用DNA连接酶把它们拼接成克隆工具。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在进行筛选时已加以纯化了,这两种酶在商业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3T3细胞、人和大鼠一些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Ⅰ的活性;估计了核酸内切酶对拓扑酶Ⅰ松弛活性测定的干扰程度;发现增殖组织全细胞抽提液中酶比活高于正常分化组织,而且在异常增殖组织中酶比活的增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结构特异性核酸酶FEN-1的功能和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N-1(flap endo/exonuclease)是一种结构特异性核酸酶,它能识别特定的DNA分叉结构,并切除含有游离5′端的单链核酸. 在DNA复制过程中,FEN-1通过其外切酶、内切酶活力去除了冈崎片段前端RNA引物的最后一个核糖核苷.在DNA修复中,FEN-1以其内切酶活力参与了损伤碱基的修复过程.FEN-1基因含有两个保守区和一个PCNA结合区.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在凋亡过程中有核酸内切酶的激活以及类caspase的参与。尽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具有相似特征和机制,但其独特的分子调控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病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在凋亡过程中有核酸内切酶的激活以及类caspase的参与;尽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凋亡具有相似特征和机制,但其独特的分子调控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