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克隆出阿片δ受体后,已从不同种属的动物克隆出了阿片受体的三个亚型μ、δ和k受体。最近法国Kieffer实验室的Matthes等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基因敲出技术繁育成功了一个μ阿片受体缺陷的种系小鼠。这种小鼠除无出阿片受体外,生长、发育、生殖和活动周期等与正常小鼠无异,且小鼠的δ和k受体的数量和分布、内源性阿片肽的表达和对热刺激的敏感性都与正常小鼠无异。给予该小鼠吗啡,无镇痛、位置偏爱和身体依赖性作用,给予纳洛酮也不出现撤药综合征。给予δ受体的选择性激动剂也无镇痛作用。说明吗啡的镇痛、位置偏爱和身体依赖性作用由μ受体介导,而与δ和k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人们已成功克隆了μ,δ和κ三种经典阿片受体的基因。最近克隆的孤儿(orphan)受体,其结构特征与阿片受体基本相同,并有高度的同源性,又被称为阿片受体样受体(opioidreceptorlike,ORL1)。进一步通过药理学特性的研究,提出每一种受体可能有不同的亚型,并发现了一些新型的ε、λ、ι和ζ阿片受体,而σ受体药理学特性与其它阿片受体明显不同,应不属于阿片受体的范畴。1.阿片受体1.1 μ受体亚型μ(MOR1)受体的基因与编码δ、κ受体和ORL1受体的基因大约有50%~70%的同源性。μ受体的两种剪接变异体(…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早期,科研人员成功克隆了μ、δ和κ3种经典的阿片受体基因,近两三年来又克隆出了孤儿(orphan)受体。目前的研究证实,这些阿片受体基因的调控主要分为转录调节和转录后调节。在转录水平上,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众多的转录因子、维生素A酸以及胞质分裂在阿片受体基因表达调控上的作用。转录后调控包括了对基因转录副本的选择性拼接,mRNA稳定性的改变以及翻译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池志强 《生命科学》1998,10(2):90-93
阿片受体研究自1992年δ受体克隆成功,发展迅速,1993年μ、k受体也克隆成功。1994年发现阿片孤儿受体ORL-1,1995年即找到了ORL-1的内泊性本体Nociceptin。1996年成功地应用基因敲出技术制成缺乏μ受体基因的小鼠,证明吗啡镇痛及成瘾形成通过μ受体。1997年又发现了μ受体内源性配体endomorphine-1和endomorphine-2,我国学者研究成功的羟甲芬太尼的八  相似文献   

5.
阿片受体研究自1992年δ受体克隆成功;发展迅速,1993年μ、κ受体也克隆成功。1994年发现阿片孤儿受体ORL-1,1995年即找到ORL-1的内源性配体Nociceptin(OrphaninFQ)。1996年成功地应用基因敲出技术制成缺乏μ受体基因的小鼠,证明吗啡镇痛及成痛形成通过μ受体。1997年又发现了μ受体内源性配体endomorphine-1和endomorphine-2。我国学者研究成功的羟甲芬太尼的八个立体异构体合成,发现F-9202和F-9204是当前μ受体选择性最高的配体。计算机模拟μ受体三维结构及定点突变工作证明Tyr-148及His-319是羟甲芬太尼的结合位点。这些进展反映了当前神经分子药理研究的动向。  相似文献   

6.
δ阿片肽受体分子药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成功地克隆出δ、μ、κ阿片受体 ,均属G蛋白偶联受体 ,有 6 5 %同源序列 ,仅 35 %序列决定其特异性。阿片受体最大的同源区是跨膜区 (transmembrane ,TM)和细胞内环 ,变化最大的区域在细胞外环及其氨基、羧基末端。近年来应用反义核酸技术、基因剔除、构建嵌合受体、基因定位突变、截短或缺失氨基酸突变等方法对阿片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1 .内源性与克隆δ阿片受体δ阿片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 ,但在不同的脑区其分布密度不同。体内药理学实验证明 ,δ阿片受体有两种亚型δ1和δ2 [1] ,但是其亚型没被…  相似文献   

7.
阿片受体有μ,δ及κ三种不同类型。应用选择性拮抗剂以及交叉耐药试验已进一步提出μ受体存在不同亚型。近年来不少学者根据离体受体结合试验的结果,认为κ受体也可能有不同亚型。Iyengar 等在活体动物实验中发现,不同的κ激动剂对大鼠血浆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酮水平以及嗅球中多巴胺的代谢  相似文献   

8.
阿片受体分型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6年,Martin 根据各种吗啡类药物对慢性脊狗不同的药理作用,提出阿片受体可分成μ、κ、σ三种亚型的假说。1977年,Kosterlitz 分析了脑啡肽在离体生物标本上的作用,又提出了δ受点。此外,有人还提出存在ε受点与λ受点。目前,μ、δ、κ三种受点已得到充分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了解弓状核内的阿片受体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研究使用细胞介素IL1β做致热源。以自动推进器向SD雄性大鼠弓状核微量注射1μ1IL1β。在给药前30min分别向弓状核微量注射通常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Nal)、阿片受体μ、δ和κ各自特异性拮抗剂CTAP、NTI和norBNI做预处理,用生理盐水(Sal)做对照。结果表明:IL1β所致的升体温效应能被Nal和CTAP阻断,提示弓状核中的阿片受体(主要是μ受体)参与或介导了IL1β的致热效应;δ和κ受体特异性拮抗剂阻断IL1β所致的体温升高效应不明显。提示δ和κ阿片受体参与体温调节的可能性较小。对照ARH和POAH中阿片受体在IL1β所致发热中的作用可发现:二者作用极为相似,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弓状核是体温调节中枢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阿片受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ang GD  Zhao ZQ  Li CQ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4):311-316
阿片及阿片受体与外周神经系统镇痛机制的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在受体的分子结构、形态学、分子药理学、离子通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μ、δ、κ阿片受体分子结构上的部分差异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功能特征。三种受体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分布的比例不同,但都能介导细胞Ca^2+通道的抑制和K^+电流增加及减少。阿片受体和通道之间由多种第二信使系统偶联。分子药理学研究表明它们还存在亚型受体  相似文献   

11.
阿片受体亚型功能结构研究中,高选择性和高亲和力的阿片受体亚型配体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国际上不少实验室均致力于寻找高选择性及高亲和力的阿片受体亚型配体,也取得了不少成就,如DAGO,DPDPE,U-50488H等分别为μ,δ及κ亚型的激动剂,已  相似文献   

12.
Leadem 等分别用μ,δ和κ三种阿片受体不同浓度的激动剂灌流去卵巢大鼠的第三脑室,结果发现:μ受体的激动剂 DAGO[Tyr-D-ALa-Gly-(Me)Phe-Glyol]在浓度为1μg/h 和10μg/h 时明显抑制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作用;而对催乳素(PRL)的释放有显著加强作用。δ受体激动剂 DPDPE(D-Pen~2,  相似文献   

13.
谢国玺博士最近从人胎盘中克隆出一个具有阿片结合活性的受体,这是第一个克隆成功的阿片受体。阿片受体的存在最早是于70年代初基于药理学实验提出的,以后许多实验室又对阿片受体的生化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并纯化出一些不同分子量的阿片受体,进一步证实了阿片受体的存在。尽管这些实验室一直在致力于阿片受体的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观察了四种阿片受体亚型的激动剂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Mφ)释放过氧化氢(H_2O_2的影响。吗啡、β-内啡肽和κ受体激动剂NDAP能抑制Mφ释放H_2O_2。纳洛酮能翻转吗啡和β-内啡肽的这一作用,κ受体阻断剂nor-BNI能拮抗NDAP的作用。δ受体激动剂DADLE仅在高浓度时才抑制Mφ释放H_2O_2。以上结果表明,Mφ上可能存在若干类型阿片受体,其中μ、ε和κ受体对Mφ释放H_2O_2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片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阿片及其衍生物在神经系统中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对阿片受体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阿片受体的存在并先后发现了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等阿片肽,随后发现了孤啡肽。如年代3种阿片受体的基因均已克隆成功,氨基酸序列表明它们均属G蛋白偶联受体,为7螺旋跨膜受体家族的成员,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功能包括介导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以及一些离子通道的激活和抑制作用等。阿片受体基因的克隆将有利于新型临床药物的开发以及耐受和药物成瘾性分子基础的研究。目前阿片受体基因敲除、计算机结构模拟分析以及寻找新型阿片受体基因的研究均在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吸烟及尼古丁成瘾与肺癌发病关系密切;但尼古丁及其致癌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尚未阐明。最近发现,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细胞株的胞膜上均能表达高亲和性的μ、δ和κ阿片受体、左旋尼古丁受体,以及α-环蛇毒素受体。这些受体的数目等于甚至多于它们在哺乳动物脑中所表达的数量。给予尼古丁  相似文献   

17.
μ型阿片受体是阿片类药物镇痛与成瘾的分子基础。从人脑组织总RNA通过RTPCR扩增获得μ型阿片受体的cDNA,将其克隆至pcDNA31(+)中,用酶切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筛选的单克隆细胞株,检测阳性的细胞克隆表达的μ型阿片受体介导胞内信号转导的能力。通过与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信号转导分析证实,阳性的细胞克隆表达的μ型阿片受体与天然的μ型阿片受体具有基本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可以用来作为高效镇痛低成瘾药物筛选平台的候选细胞株。  相似文献   

18.
学习记忆障碍是应激后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其确切的机制有待阐明。内源性阿片系统对包括学习记忆在内的多种生理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而该系统是否参与应激后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片μ受体在应激诱发的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4天的Morris水迷宫训练,每天水迷宫训练前高台应激30min,并在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阿片μ受体特异性激动剂DAMGO或阿片μ受体特异性拮抗剂CTAP,第五天测试小鼠空间参考记忆能力。结果显示,水迷宫训练前激活μ受体可损伤小鼠空间参考记忆能力,而阻断μ受体对小鼠空间参考记忆能力没有影响;训练前进行30 min的高台应激处理可以损伤小鼠空间参考记忆提取能力;在高台应激后立即向侧脑室注射μ受体激动剂DAMGO可以加重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但注射μ受体阻断剂CTAP可以翻转高台应激对小鼠空间参考记忆能力的损伤效应。以上结果提示,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μ受体系统参与调控小鼠空间参考记忆能力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为应用猕猴和树鼩动物模型研究毒品成瘾对神经/免疫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对大麻素及阿片受体在正常猕猴和树鼩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表达进行初步确定.采集正常猕猴和树鼩新鲜组织(皮质、小脑、脑干、海马、脊髓、脾脏),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大麻素与阿片受体mRNA在猕猴和树鼩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猕猴脑部各区包括脾脏均表达大麻索受体1(CNR1),而大麻素受体2(CNR2)只表达于脾脏内.三类阿片受体中,mu(μ)受体表达最为广泛,在以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delta(δ)受体表达的组织最少,只在海马表达;kappa(κ)受体表达介于两者之间,分别在皮质、小脑、脑干、脊髓中表达.在树鼩组织中,CNR1和CNR2表达于整个大脑重要脑区中,且CNR1表达量高于同一区域内CNR2表达的鼍:脾脏中CNR2的表达较高,而CNR1不表达.三类阿片受体只有检测到μ受体在脑部与脾脏表达,且在各个脑区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脾脏的表达量;δ体和κ受体在被检各个组织中均无表达.总体而言,两种大麻素受体在猕猴和树鼩体内表达情况与人类和鼠的情况类似,而三类阿片受体在猕猴体内表达情况与人类吏为接近.猕猴和树鼩可能可用于人类毒品成瘾的研究;猕猴在某些神经受体的表达更接近人类,其在研究毒品成瘾的机理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阿片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三种阿片受体的基因均已获得克隆。氨基酸序列表明,它们均属于G蛋白相关受体,彼此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尤其是跨膜区和胞内环区。差异最大的部位在氨基端和羧基端以及胞外环区。与其它G蛋白相关受体比较,阿片受体和生长抑素受体有最大的同源性。阿片受体基因的克隆将大大促进人们对阿片类物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