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鉴定骨的成分”的实验中 ,课本安排通过骨的煅烧实验说明 :骨中含有有机物 (能够燃烧 )和脆硬的无机物 (不能燃烧且经过敲打 ) ;通过脱钙实验说明有机物的物理特性是柔韧。实验结束后 ,不免有学生提出如下疑问 :1)骨煅烧后剩下的无机物还能在盐酸中溶解吗 ?2 )骨经脱钙之后剩下柔韧的有机物还能燃烧吗 ?针对以上疑问 ,本人作了如下补充实验 :先进行骨的脱钙实验 ,因为这个实验所花费时间较长 ;让学生将鸭翅膀的肱骨或尺骨 ,投入装盐酸的 A试管中 ,观察骨的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在脱钙过程中可同时进行骨的煅烧实验。在骨充分煅烧至灰白…  相似文献   

2.
程玉平 《生物学通报》2007,42(10):24-24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此实验教材中是用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时存在实验操作繁琐,学生一堂课很难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较难观察,在析出DNA黏稠物时,难以估计加入蒸馏水的量等问题,实验费用太高,对普通学校来说,买活鸡显然不现实,与市场上的小商贩联系购买新鲜鸡血,很难定时、定量地保证供应。为此我们对此实验加以改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是现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必做的实验之一。按照教科书(人教版)中介绍的实验方法步骤去操作,在本地区的成功率很低,笔者多年来对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整体改进优化,大大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高中选修《生物》教材(全一册)中的实验三“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是一个技能性实验.实验要求学生理解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初步学会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本实验对材料的选择、用量以及实验过程有较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实验材料特殊,即芽孢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学生在实验中稍有不慎,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均易引起感染或致病。  相似文献   

5.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重要实验之一。在辅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只看到叶绿体,难以观察到细胞质流动,这里面有学生自身操作的原因,也与材料和实验方法有关。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实验室观察到细胞质流动现象,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6.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仲贤 《生物学通报》2004,39(11):50-5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一项引导式学生探究实验,但在开展该项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实验材料和试剂不易获得,许多学校因此而不做这个实验;实验成本昂贵,郊区和农村学校难以承受;实验方法步骤繁琐,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1课时难以完成全部实验。  相似文献   

7.
“蒸腾速率的测定”实验是植物生理实验课中的经典实验项目(张志良和瞿伟菁2003)。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按现有的实验指导内容去做的话,无论是实验内容还是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都显得比较简单,学生做了实验后印象不深,对蒸腾速率的概念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等内容掌握得不够深刻和透彻。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同时,也为了配合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对这个实验作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实验中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独立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教师只为学生准备必需的实验药品和仪器,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大学课程里开设“植物元素缺乏症”实验对理解掌握植物生理学矿质营养这一章内容非常重要。我们在按张志良和瞿伟菁(2003)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以下简称“指导”)进行的实验教学中感到,学生在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失去耐心和兴趣,实验结果出来后也只是被动地核对检索表,而且还缺少必要的实验考核措施,致使学生对植物元素缺乏症记忆不深刻。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改进,提出了一种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生物第一册 (上 )第四章 ,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 ,由于要用大量的天竺葵 ,并且要通过黑暗和光照处理 ,难以进行学生实验 ,很多教师教学中往往是进行演示实验或者是讲解实验 ,学生很难从根本上了解实验的本质。为了使这个学生实验能顺利进行 ,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 ,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最后选用校园内的观赏植物木芙蓉作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材料 ,并对实验的步骤进行了改进 ,使实验易于操作而效果非常明显。现将实验的有关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1 …  相似文献   

10.
对"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禤金彩  周桂 《生物学通报》2006,41(1):50-50,F0003
“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基础实验。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常用的实验方法(参阅赵亚华主编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教程》,有些步骤值得改进,比如沸水浴加热10min、用针线缝合层析纸、用喷雾器喷雾茚三酮丙酮溶液等操作不方便,且比较复杂、费时,还有有毒物质挥发,影响师生身体健康;又如原实验中规定使用的有些实验仪器如层析缸、喷雾器等并非实验室常用仪器,实验室里不一定具备,影响陔实验的进行。为此,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对该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实验方法简单、易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究种子的成分”的实验是初中学生第1次接触的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兴致极高,提出的问题也最多。以前,为了能明显地显示结果,总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做实验:用小麦验证水分和蛋白质、淀粉;用花生来验证脂肪的存在;用玉米验证无机物的存在。而课本上只是用小麦一种材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有不  相似文献   

12.
陈维 《生物学通报》2006,41(9):48-49
“渗透现象”是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在讲述“水分的跨膜运输”这部分知识点时,设立的演示实验。对这一实验,各个版本的新教材安排的演示内容有所不同。人教版新教材基本延用了原先教材的图式,安排了“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蔗糖溶液”的演示实验(见图1)。笔者经过此部分内容的多次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实验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补充。  相似文献   

13.
张志良和瞿伟菁(2002)著《植物生理实验指导》中“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实验,用于观察钾离子在气孔开张中的作用,可加深学生对“气孔运动——钾离子积累学说”的理解。这一实验容易操作,效果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渗透作用是高中生物学“绿色植物水分代谢”中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绿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因此,课本上安排了一个证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的演示实验。由于原实验在设备上存在一些弱点,常常给教学带来一些麻  相似文献   

15.
1教学过程在高二的一节实验课上,笔者在学生完成了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实验后,又补充了一个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如下:在实验过程中用碘液来验证淀粉是否被水解。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结果是1号试管显蓝色,2号、3号试管显无色。当时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试管2: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 mL 5%NaOH溶液1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保温,用碘液检验无颜色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高考实验考查重点是生物科学的综合能力 ,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在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多媒体的大容量和动画效果进行探究式实验复习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方法、创新能力、解析试题能力。1 复习教学思想以代谢与调节有关知识为基础 ,以知识发现过程、实验探究过程、实验创新设计、实验习题评析为主题。运用探究式实验复习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优势。通过观察动画、质疑、思考、探究、创新设计、解题 ,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 ,实验探究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解题…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探究酵母茵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的实验材料的选择、试剂的使用、仪器的装配及其他一些特殊处理,从而使本实验易于取材,节约试剂,简化装置,并能大大缩短实验的时间,使这一认为难于开设的探究性实验,完全具备了在一般的中学课堂内就能进行引导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部分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该实验是用琼脂块(内含酚酞试液)模拟细胞,用NaOH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粉红色,就可以通过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粉红色的过程,了解到NaOH扩散进入了“细胞”。再通过测量Na0H扩散进入了“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琼脂块“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笔者在试做该实验时,感觉到由于NaOH属于强碱.有一定的腐蚀性.再加上用量较大,给实验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在分组实验时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完成实验。所以设想以淀粉代替酚酞,碘液替换NaOH来改进该实验.通过再次试做取得了较好效果.制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活用教材"演"好演示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在课堂讲授内容之前进行,实行先观察,再讨论,最后获得结论的认知程序。怎样才能“演”好演示实验呢?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歧义思想 有位初一学生在预习“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一课时,对萝卜条失水变软、吸水变硬的演示实验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稻谷晒干前“软”,晒干后变硬?按照书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演示,放在浓盐水的萝卜条虽然变软了,但演示实验未能显示出萝卜条失去了的水;浸在清水的萝卜条虽然变硬了,但演示实验无法让人察觉到清水减少了。难怪学生有此一驳。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第二个分组实验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在这个实验中所采用的试验材料是紫色洋葱 ,选用紫色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因为紫色洋葱的细胞液中含有的色素使其呈现为紫色 ,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一是每个洋葱的最外一层鳞片叶紫色深 ,越往里颜色越浅 ,最里面近似白色。如果想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最好只用外面的一层或两层鳞片叶 ,但这样做浪费太大。二是越往里鳞片叶越嫩 ,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结合越紧密 ,不容易分离。学生在撕表皮细胞时 ,往往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