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浙江省鲴亚科鱼类寄生单殖吸虫季节性动态的过程中,曾发现24种单殖吸虫寄生,其中3种为新种。现描述如下。文内量度以毫米为单位。 模式标本保存于杭州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789-793
研究记述寄生于海南清澜绿短臂鱼Aprion virescens鳃上的一种分室科单殖吸虫, 短臂鱼蚌盘虫Pseudonitzschia uku Yamaguti, 1965。所获标本的形态、量度与Yamaguti(1965)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 但南海标本的后吸器上具中央锚钩和边缘小钩等几丁质结构, 而Yamaguti的描述中无此类结构; 原始描述中阴茎表面被向后弯曲的小刺, 而南海标本阴茎表面无刺。故此对蚌盘亚科、蚌盘虫属的特征进行了补充修订。该亚科、属及种均为中国新记录。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1958年夏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中苏海洋动物考察团在海南岛工作时,我们曾对寄生于海产鱼类的单殖吸虫动物区系作了研究。在发现的大量标本之中,有—种——奇异糕模吸虫按其形态学的特征比我们以前所报告的黄海的新科的代表——中华锚盘吸虫Anchorophorus sinensis更为特殊1957)。  相似文献   

4.
单殖吸虫的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殖吸虫是一类宿主专一性较强的寄生虫,外环境和宿主特征对单殖吸虫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对目前单殖吸虫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作了一个概述,主要论述了宿主、环境等对单殖吸虫的影响、单殖吸虫之间的关系以及单殖吸虫种群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淡水鱼类单殖吸虫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海南岛的海口、白沙、松涛、籐县等地按常规法检查了该岛35种淡水鱼类(咸淡水种类除外),共一百余尾,在26种鱼鳃上,共发现单殖吸虫71种,其中20种尚未见报道,现分别描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1960年10月至1961年7月,在浙江淡水渔业中心之一的塘栖水域,根据寄生虫学全面检查方法,对17种经济鱼类共238尾,曾进行四个季度的鱼类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工作,获得体内外寄生虫多种。组成塘栖水域寄生单殖吸虫的区系种群共34种,普遍侵袭17种鱼类。关于单殖吸虫在各种鱼体上的种类分布、感染率、感染强度,季节性的数量变动,以及单殖吸虫形态与生态的特殊性等已在I.单殖吸虫的研究中阐明,将于另文发表。本文仅报告四种锚首亚科单殖吸虫,其中一种系新种,其余三种曾在我国太湖发现(郎所等,1959),但未加描述,故本文略加描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淡水鲶类单殖吸虫五新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寄生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单殖吸虫五新种。标本采自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晋江县和湖北省嘉鱼县(长江中)、武昌县鲁湖等地。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文中量度均以微米计。1.唇形指环虫Dactylogyrus labiatus,新种(图1) 寄主及寄生部位:多鳍长臀鮠Cranoglanis multiradiatus的鳃。 发现地点:广东广州市。  相似文献   

8.
1983年9月起,我们先后去浙南丽水地区瓯江流域采集了新鲜鱼类近百尾,获得寄生单殖吸虫和其他寄生虫多种,经初步整理,发现五种单殖吸虫新种,现描述如下。文内量度以毫米为单位。 模式标本保存于杭州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南中国海扁鮀鲣Auxis thazard thazard鳃上的分室科墨杯虫属单殖吸虫1新种,以宿主属名命名为鮀鲣墨杯虫Caballerocotyl aauxis sp.nov.。新种具2列背部边缘小刺,前、后吸器相对较大,后吸器腹面不具乳突,公共生殖孔开口紧邻于左前吸器下方,阴道开口于咽中部水平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0.
无声囊泛树蛙寄生多盘虫属单殖吸虫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海南尖峰岭的无声囊泛树蛙Polypedates mutus膀胱内检获多盘虫属Polystoma单殖吸虫1新种,以宿主种名命名为无声囊泛树蛙多盘虫Polystoma mutus sp.nov.。新种以后吸器长相对于虫体全长较小(1.0:7.9~1.0:8.2),锚钩形态,具9根生殖棘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本种为海南岛多盘虫属单殖吸虫的首次报道。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寄生于鮈亚科Gobioninae和鲃亚科Barbinae鱼类单殖吸虫六新种:寄生于鮈类的二种,寄生于鲃类的四种,隶属于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的二个属。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文中量度均以毫米为单位。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寄生在珠江水系外来鱼类清道夫 Hypostomus plecostomus 鳃上的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 单殖吸虫中国1新纪录属,1新纪录种,即下口鲶三环虫 Trinigyrus hypostomatis Hanek, Molnar & Fernando,1974和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单殖吸虫1新纪录属,1新纪录种,即单侧虫 Unilatus unilatus Mizelle & Kritsky,1967,对新纪录属种作了新的形态描述并给出特征图.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整理四川省鱼类单殖吸虫过程中,发现盘钩虫和锚钩虫属三新种。测量单位以毫米计。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1.斧茎盘钩虫 Ancylodiscoides asciicirru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14.
胭脂鱼Myxocyprlnus asiasticus(Bleeker)是一种大型的经济鱼类。目前有些地方试图作为养殖对象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淡水渔业》1975年第一期和第四期)。1961及1963年,先后三次检查产自长江中的胭脂鱼。在其鳃上获得单殖吸虫标本一批。经鉴定认为是胭脂鱼吸虫属Pseudomurraytrema Bychowsky,1957)的一新种。    相似文献   

15.
鱼类复殖吸虫三新种记述冯伟,王伟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复殖吸虫新种,牛首科,同盘科,发状科,鱼类寄生吸虫作者在整理鱼类寄生复殖吸虫中,发现有3个分属于牛首科、同盘科和发状科的种类,经鉴定为新种,现分别描述如后。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16.
1977年4月起,我们先后在沿钱塘江的建德、梅城、桐庐、窄溪、三都、七堡、六和塔、袁浦、肖山头蓬等地进行调查采集新鲜鱼类,获得寄生单殖吸虫和其他寄生虫多种,经初  相似文献   

17.
单殖吸虫一新属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为全国单殖吸虫志准备过程中,发现单殖吸虫一新属新种。文中量度以毫米计。模式标本保存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 新四锚虫属Neobychowskvella,新属 体长形,后吸器与身体区分不明显,具7对边缘小钩,3对发育完全,4对雏型;中央大钩2对,副片2对,背联结片单一,腹联结片二,二联结片关节处与背联结片在小孔一侧联结,几丁质的“W”形附着器官与背联结片吻接。头叶2对,眼点2对,但成体色素粒分  相似文献   

18.
寄生于洪湖经济鱼类鳃上的单殖吸虫包括二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寄生于洪湖经济鱼类鳃上的单殖吸虫共60种,包括描述指环虫和三代虫各一新种,并有若干寄主新记录及长江流域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我国内陆水体单殖吸虫的宿主特异性的研究。研究表明单殖吸虫有很强的宿主特异性,但不同种类的特异的有很大的判别。从目前已有的记录来看,60%以上的单殖吸虫中只有1种宿主,约75%的单殖吸虫的宿主仅为1属,超过97%的单殖吸虫的宿主在1科之内。没有1种单殖吸虫可生于超过3个料的宿主中,但大钩指环虫可在23属33种宿主中寄生。在科和发放持异性水平,以锚首虫科和指环虫科单殖吸虫的特异性较强,三代虫科次之  相似文献   

20.
鱼类寄生单殖吸虫越来越多受到寄生虫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关注 ,生态位分析也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工作[5~ 8] 。近年来 ,我国单殖吸虫生态学的研究也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兴趣[1~ 3 ,9] 。红鳍原鱼白 (Culterichthyserythropterus)是我国的一种自然经济鱼类 ,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水体红鳍原鱼白的寄生虫种类组成[4 ] 。作者现将红鳍原鱼白寄生单殖吸虫生态位分析作一报道 ,为研究寄生虫群落结构提供必要的背景参数。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洪湖系长江和汉江支流东荆河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