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是提高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消费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目前,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基本类型的发展格局,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概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基本模式、发展现状及思考.  相似文献   

2.
以猪肉产品为例,利用在陕西省西安市调查的392份消费者问卷,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偏好异质性约束下消费者的质量认证标签信任水平对其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79.08%的受访者至少知道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中的一种,31.63%的受访者购买过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猪肉;消费者对带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无公害农产品标签猪肉的质量安全信任水平较高,但对这3种质量认证标签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猪肉偏好呈现出差异,质量安全偏好型消费者对质量认证标签的质量安全信任水平显著影响质量认证猪肉购买行为,而其他偏好类型消费者对质量认证标签的质量安全信任水平并不显著影响质量认证猪肉购买行为。最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界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监管的相对性、动态性、复杂系统性等三大特点,将监管模式划分为被动型、半主动型、主动型政府监管等三种类型,并指出被动型监管是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模式;遵照监管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公共产品供求平衡动态发展,分析了当前的监管特点、监管模式形成的内在机理;最后,探讨了监管制度改革的取向——多元共治,以期为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了解和掌握不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满意程度和诉求,能够更好地实现“双向”交流、制定有效的风险交流策略。在梳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段的450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的满意度和主体诉求,并提出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12—2014年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网络舆情监测数据,抽取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事件舆情并标注关键词;在对关键词进行适当归并组合的基础上,计算得出近年来相关问题事件网络舆情涉及的高频关键词46个;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10大热点问题;通过绘制高频关键词间的关联图谱、计算其中心性,确定“谣言”作为关键词与其他词联系最紧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序的主要方法,比较每种方法的操作程序及优缺点。并梳理了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排序的研究进展,及对未来风险排序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主攻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提炼总结了浙江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系统化构建“三品一标”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体系的经验与做法,深入分析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存在“认知、条件、结构和价值”四个方面的短板,针对性提出了四条建议:凝聚一个共识,形成三个格局,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坚持一个“严”字,狠抓三个环节,进一步提升公信力权威性;处理一对关系,实现三个优化,进一步增强供给质量水平;围绕一个机制,加大三个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物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密切。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储运效率低、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落后、保鲜技术落后等现状是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农产品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力、政府重视和投入不足等,是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建议通过采取改善农产品物流设施和工具、提高农产品物流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加大物流环节的农产品质量监控力度等措施,来促进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其问题隐患,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来源及突出短板,研究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以持续的努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样品前处理检测技术、仪器检测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样品前处理检测技术中的免疫亲和净化小柱在生物毒素检测中被广泛使用;确证检测技术中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因定性定量准确,在有条件的实验室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快速检测技术中酶抑制法简便、快速等优点使这项技术与大型仪器互补,在农药残留检测中被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柳思  张军  田丰  杨峰 《生态科学》2018,37(3):114-122
针对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的特点, 采用“环境-经济-社会(EES)”模型, 建立疏勒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熵权物元模型, 对疏勒河流域2005—2014 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 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研究疏勒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的限制因子。结果表明: 2005—2014 年疏勒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还存在着恶化风险, 2005—2007 年风险降低, 2007—2008 年风险小幅增加, 2008—2009 年风险降低, 2009—2013 年风险大幅增加, 2013—2014 年风险有所降低; 发展方向表现为“不安全→安全”的阶梯式上升趋势, 其中, 2005—2007 年土地生态安全状态为“不安全”, 2008—2009 年安全状态为“临界安全”, 2010—2011 年安全状态为“较安全”, 2012—2014 年安全状态为“安全”; 制约2005—2014 年疏勒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关键因子分别是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第三产业产值与GDP 占比和耗水率, 其中, 森林覆盖率和产水模数影响最大, 主成分荷载达0.973和0.968。研究结果以期为疏勒河流域土地生态治理决策和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是“从农田到餐桌”全程保障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国内外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015年1—7月与201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2015年1—7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 076.2亿美元,同比减少6.7%。2014年农产品过度进口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调控手段缺乏等问题凸显。要在开放条件下有效应对国外大规模、商业化农场带来的挑战,除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社会化服务尽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外,必须针对我国农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切实加强对我国农业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支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14.
以2006—2013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及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定基数据(2005年12月=100)为样本,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及方差分解,分析了我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得到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传导时间、传导方向与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华中、华东、东北和西部等4个地区8个城市的1 065名消费者为调研对象,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态度、风险认知及风险交流意愿等4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消费习惯地区差异不显著,态度和认知在某些地区存在差异性,影响主动交流意愿的因素为消费者个人收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关注度以及对“热点问题的专业性解读”、“风险防控科普知识”、“风险对健康的影响”、“风险发生的机理知识”、“风险监测与评估的相关情况”、“国家风险管理的政策法规”、“国内外有关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地区差异的风险交流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4种模式和舆情监测应对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舆情应对;基层农业部门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支撑。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包括现代信息、现代生物和"清洁农业"等新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并对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越南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也是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伙伴国。对中国与越南农产品贸易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农业部门对外贸易决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5年,中国与越南农产品贸易额不断扩大,棉花、蔬菜、水果、谷物、饲料、淀粉和水产品的贸易量较大;中国农产品的RCA指数全部小于1;2006年至2014年,越南农产品的RCA指数全部大于1;中国农产品出口对越南农产品进口的TCI指数均小于1;2006年至2014年,越南农产品出口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TCI指数均大于1。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反映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信用缺失。本文在探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行为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国内外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方面的实践,并从品种、手段、地域等方面对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