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内重要的具有调节血压、水钠平衡等功能的内分泌调节系统。近年在各肝病的研究中发现,RAS失衡与各种肝病的发生与发展均有密切关系。肝组织内存在局部的完整RAS系统,当肝细胞或肝组织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刺激时,局部RAS被激活,各成分活性增强并重新分布,继而影响肝病的发展。早期研究已证实ACE-AngⅡ-AT1R轴表达上调可加重肝脏损伤,促进各肝病的进展。新近研究发现的ACE2-Ang(1-7)-Mas轴被不断证明是ACE-AngⅡ-AT1R轴的反向调节轴,被称为"替代RAS经典轴",发挥拮抗ACE-AngⅡ-AT1R轴的作用,对肝病的进展起一定的缓解或逆转作用。本研究就近年来关于RAS对各肝病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为找到更有效的缓解和治愈肝病的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功能性非编码RNA,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miRNA的表达模式、调控网络以及参与肝纤维化的miRNA仍有待阐明.为了探讨与肝纤维化相关的miRNA及其靶基因的功能,为临床肝纤维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前期已采用胆管结扎法(BDL)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从大鼠肝脏中提取总RNA,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肝组织中miRNA和mRNA表达谱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中差异表达miRNA可能的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GF-β1处理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中miR-29a-3p、miR-194-5p和miR-22-3p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表明,与正常肝组织相比,纤维化肝组织中有48个差异表达miRNA (FC>2,P<0.05),其中36个上调,12个下调;筛选出18个预测靶基因参与与纤维化相关的生物过程;TGF-β1处理LX-2细胞中miR-29a-3p、miR-194-5p和miR-22-3p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筛选的差异表达miRNAs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在肝纤维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将为miRNA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的必经阶段,却有逆转的可能性。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关于肝星状细胞的激活,除了经典的肝纤维化通路,不断有新的通路和机制出现,包括自噬、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胆固醇代谢和表观遗传,这些都揭示了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机制。表观遗传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调节性非编码RNAs,这些机制也参与调节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发生,对表观遗传和肝纤维化治疗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作为真核生物中最丰富的RNA内部修饰,影响RNA的加工,调节mRNA翻译效率,并与多种表观遗传学机制发生交互作用,进而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调控基因的表达。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主要是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积累形成的纤维瘢痕取代正常组织的过程,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m6A修饰直接参与肝细胞损伤、炎症细胞募集和肝星状细胞激活等肝纤维化过程,并通过降低HBV蛋白的表达、与微RNA (microRNA)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等途径间接影响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由于肝脏的再生能力较强,当慢性炎症或肝损伤的主要病因去除后,早期已经发生纤维化的肝脏可逆转为正常肝脏。m6A修饰在肝纤维化中的双重作用可为平衡机体纤维化过程提供思路。该文综述了m6A修饰在肝纤维化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高表达于多种纤维化的组织器官中,被认为是促纤维化发生的主要细胞因子。作为TGF-β生物学作用的下游效应介质,CTGF介导TGF-β促组织纤维化的效应,而与TGF—β抗炎、调节免疫等其他生物学效应无明显相关,因此可能成为抗肝纤维化的更好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J)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及姜黄素对其的影响,探讨以PTPRJ为靶点,姜黄素对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western-blot、RT-PCR法分别测定PTPRJ、其mRNA在肝组织及肝星状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姜黄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blot、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肝组织和肝星状细胞中PTPRJ表达呈阳性,并随着肝纤维化进展,其表达逐渐降低;姜黄素作用后,肝组织和肝星状细胞PTPRJ表达明显增多.结论:姜黄素可显著增强肝星状细胞PTPRJ的表达,从而改善或逆转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7.
机体肠道与肝脏间的交互作用形成肠-肝轴,后者的紊乱是肝脏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而良好的肠道稳态和肝脏的保护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胆汁酸(胆盐)作为肠-肝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参与了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还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和代谢调节因子,能够激活核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肝脏脂质、葡萄糖和能量平衡,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有关胆汁酸的研究进展,从胆汁酸的来源、在肠-肝轴中的循环以及胆汁酸在机体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肠-肝轴重要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和M1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M1)在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神经递质受体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10只)、模型组(M组,20只),模型组小鼠用腹部敷贴尾蚴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α1A-AR和mAChRM1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肝脏组织中α1A-AR和mAChRM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递质受体表达上调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斑马鱼因胚胎光学透明、发育快以及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和鳃渗入体内等原因,被广泛应用于肝疾病的相关研究。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 HF)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许多慢性肝病均可引起HF。由于斑马鱼HF发生所涉及的信号传导机制与人类相似,目前已成功构建斑马鱼肝纤维化模型。本文论述国内外斑马鱼HF模型研究的相关成果和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筛选的现状,旨在为探索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寻找HF治疗药物及斑马鱼HF模型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外周血纤维化蛋白(FBRS)表达水平变化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院诊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设为肝炎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分析检测血清中TGF-β1的含量,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BRS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GF-β1、FBRS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随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肝组织TGF-β1、血清TGF-β1表达水平、FBRS mRNA表达水平与肝脏胶原含量同步性升高(p<0.05)。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肝组织TGF-β1水平、FBRS mRNA与肝纤4项检查,即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片段(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初步得出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组织TGF-β1、血清TGF-β1表达水平、外周血FBRS的表达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藏红花(Saffron)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藏红花组,除正常组外,另外两组给予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在造模的同时,藏红花组给予藏红花溶液5 m L·kg~(-1)·d~(-1)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最重,藏红花组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轻,正常组大鼠肝脏无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藏红花组Caspase-3在肝实质内呈弱阳性表达,而纤维间隔内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正常组Caspase-3及Bcl-2几乎无表达。结论:藏红花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BDL)方法建立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研究ERK1及其mRNA在肝纤维化不同时期肝组织中的分布及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肝组织有少量ERK1分布,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ERK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ERK1蛋白表达,造模1~4周明显增多,4周时增加了3.9倍:正常大鼠肝组织中亦有ERK1 mRNA表达,于造模2 d开始上调,造模4周表达最多.结论: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ERK1及其mRNA含量增加,尤以造模4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生理学报》2021,73(5):745-754
SIRT6是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具有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和单ADP-核糖基转移酶活性。SIRT6在机体关键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脂代谢、炎症、氧化应激以及纤维化等,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潜在治疗靶点。SIRT6敲除小鼠表现出严重的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模型的肝组织中SIRT6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小鼠,而过表达SIRT6能显著减轻NASH所引起的肝损伤,提示SIRT6可能具有保护NASH动物模型的作用。本文将重点综述SIRT6在NAS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益气法制剂(黄芪、白术)对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40%四氯化碳(CCL4)玉米油溶液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成模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2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胶原蛋白含量。RT-q PCR检测肝组织内TGF-β1、TβRⅠ、Smad3、Samd7、α-SMA、HGF mRNA表达。给药治疗后,益气法制剂和秋水仙碱均可减轻大鼠胶原沉积,并可改善大鼠肝功能,其机制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肝脏SDF-1/αCXCR4的表达,评价SDF-1/αCXCR4轴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为研究肝纤维化肝损伤发生及损伤修复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选用6周龄雌性纯系C57小鼠,采用40%的CC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剂量为1 mL/kg,每周2次,共4周,制成肝纤维化模型,取肝纤维化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标本,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SDF-1α的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检测CXCR4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F-1α及CXCR4在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纤维小鼠肝组织的SDF-1/αCXCR4受体表达上调,为研究肝纤维化肝损伤机制及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鹏  聂源  朱萱 《生命科学》2022,(11):1402-1408
肝纤维化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胶原大量沉积和炎症过度反应的病理过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寻求有效的肝纤维化治疗策略是全球性的医学难题。内质网损伤导致内质网应激,激活未折叠蛋白应答,介导三种跨膜蛋白(PERK、IRE1、ATF6)途径来维持内质网稳态,恢复内质网功能,而长期或过强的应激状态将诱导细胞相关凋亡信号表达和自噬,促进细胞死亡。目前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和逆转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otch通路在肝纤维发生发展中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病理模型组,病理模型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模型。8周后将大鼠处死,取肝组织行病理HE染色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otch-1蛋白、E-cadherin蛋白与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组织病理HE染色示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肝细胞坏死、再生明显,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加,肝实质结构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理模型组notch-1与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Notch通路在大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药物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为实验模型,研究中药红景天苷对该模型是否有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方式,结合该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0对同窝同性别8周龄小鼠,每对内两只小鼠随机分进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EG)与对照组(control group,CG).进行CCl4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并在诱导中期实验组加入红景天苷,对照组继续原诱导方案.诱导12周结束后取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巨噬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血清Hyp含量表达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形态较好,假小叶形成较少,胶原沉积也相对较少(P<0.001),其血清中的Hy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小鼠肝脏中,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苷能够影响小鼠的正常肝纤维化进程,该药减轻了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对小鼠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作用的发挥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的增殖或者凋亡,从而使得该细胞对炎性信号调控发生变化,使得肝星形细胞分泌胶原减少得以实现.该药在大鼠及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上的治疗作用提示其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HF)大鼠肝脏肝星状细胞(HSC)的凋亡因子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HF的作用机制。方法:58只SD大鼠随机取1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剩余大鼠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进行HF造模,实验第4周末随机处死造模大鼠4只,证实HF形成。其余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壮肝逐瘀煎组、秋水仙碱组及大黄蛰虫丸组,每组10只。病理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处理,其他3组分别予对应药物灌胃处理。治疗第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获取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Fas、FasL分布。结果:与病理模型组大鼠比较,壮肝逐瘀煎治疗组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肝组织Fas、FasL的表达显著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壮肝逐瘀煎能够明显改善HF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抗HF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壮肝逐瘀煎能调控HSC中凋亡因子Fas/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对NASH 大鼠肝脏组织VEGF 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茶多酚对NASH大鼠肝脏组织VEGF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治疗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喂高脂饮食,茶多酚治疗组在高脂饮食12周后茶多酚(150mg(/kg.d)灌胃治疗,1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肝脏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测定其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以及VEGF、Ⅰ、Ⅲ型胶原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茶多酚治疗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以及VEGF、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结论:茶多酚可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组织VEGF表达,降低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