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传》2017,(11)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大国,生猪出栏量占世界51%,国民生活中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总量的64%左右,因而养猪业对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猪肌肉的发生和脂肪的沉积是影响猪经济性状的主要因素,其中脂肪沉积不但影响肌肉品质(主要是肌间脂肪含量),同时也影响动物生产效率。据报道,猪在生长过程中沉积1 kg的脂肪需要的能量是增长相同重量肌肉摄入能量的近4倍,脂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生猪养殖国,猪肉在我国肉类食品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人获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猪肉中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含量高,而ω-3 PUFAs含量少,不利于人类健康。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特定DNA片段敲除、插入和替换,在改良猪生产性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采用基因工程培育富含ω-3 PUFAs猪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本文阐述了猪肉ω-3 PUFAs含量少的原因,并就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富含ω-3 PUFAs猪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升猪肉ω-3 PUFAs含量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生猪市场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然而,我国生猪价格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在此情况下,实施生猪目标价格保险会不会产生严重的逆选择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障生猪价格保险的顺利开展?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完善和创新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思路:(1)可改变“目标价格”确定依据,将保险保障价格从“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猪粮比价”转变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预期猪粮比价”;(2)如不改变“目标价格”确定依据,则需要创新承保理赔方案,采用“精心选择保险期间”或“一次投保、多次赔付”的策略克服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可能的逆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的可行性,考察了发酵中药渣对生猪生长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结果表明:发酵中药渣组生猪可以正常生长,发酵中药渣组生猪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部分替代的发酵高湿药渣(高、低剂量组)可显著改善肉质,尤其是在硬度上,明显嫩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总之,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进行无抗养殖生猪是可行的,而且饲粮中添加发酵中药渣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猪的生长与提高猪肉品质,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城市鲜肉供应,食品系统必须饲养储存一部分活猪。但因怕库存生猪发生死亡,历来留大宰小,养肥宰瘦,这就和市场需要肥膘好的猪肉发生了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满足市场需要,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伟大教导,变养肥宰瘦为养瘦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非洲猪瘟的爆发为我国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基于此,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459位消费者进行调研,分析非洲猪瘟风险背景下消费者猪肉消费行为的变化。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爆发期间,消费者猪肉购买行为显著下降;农村消费者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程度更高;认为非洲猪瘟会产生人畜交叉传染的感知风险是非洲猪瘟爆发期间影响消费者猪肉购买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家庭成员越多,受非洲猪瘟对购买影响的程度越大。对此,本文提出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媒体应坚持公正报道、企业要严把猪肉质量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玉米小曲酒糟全价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常规饲料为对照,比较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增重,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种属构成及功能的影响。饲喂47 d后,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增重及猪肉水分含量、肌内脂肪、pH无显著影响(P >0.05)。从育肥猪肠道菌群看,小肠中的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在群体中的丰度从2.6%增加至50.0%,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丰度等也有明显增加,而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芽殖菌属(Gemmiger)、梭菌属(Clostridium)、巨型球菌属(Macrococcus)丰度明显下降。KEGG分析发现,发酵饲料对育肥猪肠道菌群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在于物质代谢的相对增强及细菌增殖的相对减少,促进小肠内物质转化。本研究为玉米小曲酒糟全价发酵饲料的在生猪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2—2014年北京市批发市场猪肉价格数据,采用X12-ARIMA时间序列分解的加法模型以及HP滤波方法将价格数据分解成长期趋势、周期波动、季节波动和随机波动。中长期来看,周期性因素是影响猪肉价格偏离长期趋势的最主要因素,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为60.7%,季节性因素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影响先稳定后加大,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为26.5%;猪肉价格长期趋势出现拐点,2012年7月开始转入下行,进入猪肉价格长期趋势下降阶段以后,季节性因素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取代周期性因素成为影响猪肉价格变化的首要因素,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上升到51.3%;周期性因子衰弱的现象趋于显著,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平均贡献率由之前的68%下降到30.1%。  相似文献   

9.
生猪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支柱产业.猪的健康生长离不开氨基酸营养,日粮添加氨基酸不仅为猪提供必要的蛋白合成单元,同时还能够参与机体多种生理代谢过程.本文主要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猪氨基酸营养研究从无到有的历程.同时,讨论了目前我国在猪氨基酸营养研究方向的进展.最后,通过对我国养猪和饲料行业分析,展望未来猪氨基酸营养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立国家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体系,对于稳定生猪市场和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生猪行业的数据监测有一定基础,但基本分散在各自业务体系,与产业链条相匹配的数据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各环节监测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建立生猪全产业链数据监测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进而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构建生猪生产、贩运、屠宰、加工、批发、零售、消费等产业各环节监测指标和数据采集体系,并提出应对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程序制定上,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把免疫程序的设计与疫苗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最终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目前,不少规模猪场存在免疫程序设计的误区,这也就成为了猪场疫病常常发生的根本原因。规模化猪场的养殖要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解决饲养管理不当问题,不断提高规模化猪场猪的免疫力,就要对猪群进行有计划的科学免疫接种,这样才能起到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影响猪群免疫的相关因素,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提高免疫效果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大型品种猪肉全部占领市场和改变肉食品结构的今天,我国地方品种的小型猪家畜资源显得十分宝贵,诸如香猪、滇南小耳猪、五指山猪、藏猪等,特别对它们的分子遗传研究就更是迫近眉梢。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实验室樊斌博士等8位专家教授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amplified palymorphic DNA,RAPD)法,在周俊玲等和刘德武等人对其他猪遗传变异的检测与分析和猪群体结构的基础上,采集了4种小型猪、二花脸猪和杜洛克猪的血液样品,应RAPD进行检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制成品种间NJ聚类图。樊斌博士选…  相似文献   

13.
探讨OLR1基因在苏姜猪群内的遗传多态性,以及该基因多态对苏姜猪猪肉质性状的影响。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OLR1基因在苏姜猪试验群体中的PstⅠ酶切遗传多态性,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多态位点对苏姜猪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苏姜猪试验群体OLR1基因内含子5区域内发现一个PstⅠ酶切多态性,检测到CC、CD和DD三种基因型,多态信息含量呈现中度多态性。CC型与DD型个体的肌肉失水率、大理石纹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D型个体用色差仪测得的b值显著高于DD型(P<0.05)。因此,检测到的OLR1基因PCR-RFLP-PstⅠ多态性与大理石纹等肉质性状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肉质性状候选基因在苏姜猪的持续选育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作为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外来猪病,被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2018年8月沈阳暴发ASF疫情以来,连续不断的感染疫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创,严重威胁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目前针对ASF尚无商品化的疫苗和经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猪群一旦感染只能依靠快速扑杀进行防控.从干扰素、...  相似文献   

15.
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实验小型猪在医学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国小型猪种源丰富,不同种群各具特色,遗传性状稳定。近年来中国实验小型猪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生产和使用均在逐年增加。我国发展实验小型猪具有天然封闭群特性和高度近交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品系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是我国实验用小型猪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实验用小型猪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保护力度小、发展阻力大、育成品系少三个方面。育成中国各具特色的实验用小型猪品系需要增加投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基因编辑和动物克隆技术,加速小型猪的定向化培育进程。  相似文献   

16.
猪戊型肝炎病毒防控及研究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戊型肝炎为人畜共患病病原, 猪是主要的病毒储库。我国猪场戊肝病毒流行情况复杂, 猪感染率高, 同一地点存在3型或/和4型两种基因型混合污染。病毒存在基因重组和准种现象, 为病毒遗传进化提供了遗传基础。当前猪戊肝感染人的主要媒介为污染的猪肉及其制品, 其他感染机制和途径还有待进一步阐明。应加强对猪HEV与猪场其他流行病原体相互关系的研究, 同时应加强猪HEV相关信息的积累分析包括对猪HEV感染特性和遗传特性进行实时监测, 将猪HEV流行情况纳入兽医公共卫生预警体系, 实现常态跟踪。  相似文献   

17.
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free pig, SPF)猪是专为预防特定猪病来计划性生产的猪,对生猪生产、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研发等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SPF猪的质量控制及国内外病原控制现状、病原净化方法,并简要介绍了SPF猪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猪兰尼定受体1(Ryanodine Receptor1,RYR1)基因是导致猪应激综合征、影响猪肉质的主效基因。采用RFLP方法采,以野猪、杜洛克猪、江口萝卜猪为对照,检测了特种野猪的RYR1基因的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对照组中,杜洛克猪中检测到RYR1Nn基因型,杂合基因型的发生频率为14.81%,野猪、杜洛克猪未检测到RYR1Nn基因型。在特种野猪中检测到不利的n等位基因,n等位基因频率为5.88%,说明n等位基因已经侵入特种野猪猪中,应加强特种野猪的保护和品种的进一步选育。  相似文献   

19.
Yang F  Wang QP  He K  Wang MH  Pan YC 《遗传》2012,34(7):872-878
为了挖掘新的猪肉品质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揭示猪肉质及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文章将丙酸代谢通路作为候选通路,将通路内基因与猪肉质及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实验采用37头三元杂交商品猪作为研究对象,首次针对丙酸通路中7个基因的36个SNP位点利用SNaPshot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分别用最小二乘模型及MB-MDR模型与肉质及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基因PCCB、MUT、MCEE及ACSS2上的4个SNP位点分别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等性状显著相关(P<0.05),ACSS2与猪脂肪含量显著相关;MCEE及MUT与猪的背膘厚显著相关;PCCB基因与脂重显著相关。通过MB-MDR方法检测到多个SNP位点具有互作效应,并与背膘厚、水分含量、脂肪含量显著相关(P<0.05)。另外,丙酸代谢通路中的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对猪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居民饮食消费中的质量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对居民的营养健康、食品加工、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到不同肉类价格与质量之间的不可比性,选择了我国居民消费量最大的猪肉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猪肉的质量需求随收入的提高而显著上升,上升幅度递减。同时,家庭特征因素、猪肉的加工程度和购买场所也会对猪肉的质量需求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