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四足动物组合带是全球陆相三叠系对比的有力手段,但是迄今为止中三叠世的四足动物组合尚没有可靠的时间框架。报道了5个采自二马营组和铜川组,与四足动物化石共同产出的火山凝灰岩样品的锆石化学剥蚀-热电离质谱法年龄。结果表明中国肯氏兽动物群时代为安尼期晚期,而永和鳄的时代为拉丁期早期。通过生物地层对比,这一结果还为其他中三叠世的四足动物组合,如南非的犬颌兽带上部、俄罗斯的引鳄动物群以及新疆的克拉玛依组提供了准确的年龄。鄂尔多斯盆地下中三叠统界线应低于二马营组底界。  相似文献   

2.
研究历史表明,导致四足动物亲缘关系的假说发生变化是现生或化石种类的发现,而不是新学说的出现。目前,四足动物与希望螈类(elpistostegids),以及这两个类群与骨鳞鱼类的姊妹群关系已被接受。通过比较肉鳍鱼类相互关系的最新假说,可以看出其中三种假说可能性最大,概率几乎相同,即肺鱼不是四足动物的近亲而与不同的肉鳍鱼类可能有亲缘关系。具新性状的基位肉鳍鱼类的发现或者性状状态极向的重新解释会有助于解决肺鱼类在支序图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真骨鱼类DMRT基因家族的连锁结构及其系统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已经报道的多个物种基因组序列资源,我们通过比较真骨鱼类(Teleost fish)共有的DMRT1-5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的基因组结构特征,从基因组水平证明了真骨鱼类和四足动物的相应DMRT基因的直系同源关系,揭示了DMRT4和DMRT5是因为真骨鱼类和四足动物的共同祖先发生了染色体重复事件而由同一基因分歧演变形成的。同时通过基因连锁分析,探测到包括SNF2和elavL家族基因在内的多个可能与DMRT基因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DMRT基因和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尽管新疆地域辽阔,但其四足动物足迹在不久前仍是寥寥。近几年,这种情况得以改变,来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四足动物足迹陆续被报道和描述,其形态可归入鸟类、非鸟恐龙和翼龙足迹。这里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保存的新疆下侏罗统地层发现的第一个恐龙足迹。该足迹是一个小型兽脚类足迹,也是中国西北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恐龙足迹。标本暂时归入似张北足迹未定种(cf.Changpeipus isp.),它类似于常见的跷脚龙-实雷龙足迹丛(Grallator-Eubrontes plexus),该种类的足迹主宰着早、中侏罗世的中国,乃至全球之四足动物足迹群。  相似文献   

5.
王堃  任彦栋  邱强 《遗传》2021,(4):291-294
泥盆纪时期(4 亿年前)脊椎动物登陆事件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需要脊椎动物在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革新[1,2],从而适应从水生到陆生环境的改变.长期的古生物学和系统分类学研究显示,现存四足动物最近的鱼类近亲是肺鱼,而肉鳍鱼亚纲(包含空棘鱼、肺鱼和四足动物)与辐鳍鱼亚纲(常见的各种鱼...  相似文献   

6.
《化石》2013,(1):2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课题组卢静博士等在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地层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基干四足动物——奇异东生鱼(Tungsenia paradoxa)。2012年10月23日《自然-通讯》杂志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科学家利用高精度X射线断层扫描和计算机三维虚拟重建技术复原了东生鱼的颅腔以及相关的神经、血管等结构,揭示了基干四足动物脑的基本形态,为研究四足动物的脑演化提供了最早的参考点。对东生鱼脑部结构的研究还显示,某些与脊椎动物陆地生活相关的重要脑部特  相似文献   

7.
四足动物的起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2006年,美国学者Daeschler E B和Shubin N H在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南部的埃勒斯米尔岛上发掘了一系列距今3.75亿年的Tiktaalik鱼化石。该鱼与希望螈(Elpisto-stegalian)一样均没有背鳍、没有鳃盖、子鳃盖、外肩胛骨;而具有宽大的背腹性明显的扁平颅骨,以及位于颅骨背面的眼睛,还具有成对的额骨、微鼻孔和位于末端的口,并具备了四足动物的一些特征,诸如较大的通气孔、可活动的颈部、伏瓦状排列的肋骨,胸鳍出现了挠骨的分化,并有骨质关节。这一发现填补了从海洋动物到四足动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化石》2015,(3)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俊研究员及其合作者5月6日在《生物学报》(Biology Letters)上在线发表了《最晚的阔齿龙型类展示出古生代晚期四足动物的生物地理》。文章报道了已知最晚的阔齿龙型类——穿孔水库龙(Alveusdectes fenestralis)。化石来自河南省济源小浪底水库附近,层位是上石盒子组顶部,距今约2.56亿年。阔齿龙型类是一类生存在石炭纪以及早二叠世的四足动物,以前仅在北美以及德国发现过。虽然只有十多个种,这类  相似文献   

9.
1980年发现若干4-R-咪唑啉衍生物能在豚鼠等四足动物诱发规律的“踏步自动作用”(stepping automatism);1983年在上海将这些物质命名为“诱发踏步物质”(substances capable of inducing stepping,SIS)。X光电影的分析表明,SIS诱发的“踏步周期”相似于四足动物的正常踏步运动。SIS仅强抑制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对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无影响。SIS还能在麻雀等两足动物诱发拍翅飞行运动。  相似文献   

10.
《化石》2017,(4)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宁夏青铜峡发现了一种3.7亿前的古鱼——周氏鸿鱼,该鱼体长达到1.5米,兼具根齿鱼类、希望螈类和四足动物的特征,揭示了鱼类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曾多次出现,鱼类登陆进程远比过去所认识的要复杂得多。《自然》子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9月4日在线发表了该项新进展。所有陆地脊椎动物(四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祖先都可以追溯到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登陆的鱼类。一百多年来的化石发现和  相似文献   

11.
重新研究了济源四足动物群的材料,表明其以锯齿龙类的复齿河南龙为主体,还包括至少三种迟滞鳄类和一种犬齿兽,可能还有一种凶脸兽。根据甲片特征推测,迟滞鳄类至少包括中国毕氏螈Bystrowiana sinica,扁平济源盖螈(新属新种)Jiyuanitectum fl atum gen.et sp.nov.以及大型脊廊盖螈(新种)Dromotectum largum sp.nov.。根据四足动物组合,济源动物群大致可以与俄罗斯Sokolki组合带的Ilinskoe亚带以及南非的小头兽组合带对比。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短尾蝮蛇Gloydius brevicaudus干扰素调节因子2基因(IRF-2)的克隆和cDNA全序列测定分析.目前除在爬行类外,IRF-2基因在大部分的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都有报道.为了获得爬行类IRF-2基因的全序列,从短尾蝮蛇的肾、脾、肝和肠4种组织中使用Trizol试剂盒提取了总RNA.从已知的IRF-2基因序列比对设计了简并引物来扩增保守片段.最后使用RACE方法得到IRF-2的cDNA全序列.结果 显示短尾蝮蛇的IRF-2基因开放阅读框包含有978个核苷酸,编码326个氨基酸,其3′UTR包含137个核苷酸.与脊椎动物其他四足动物序列比对分析还发现,短尾蝮蛇的IRF-2基因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都非常保守,与大部分四足动物的IRF-2相似.从其氨基酸序列中可以辨别出DBD、IDA2和transactivating domain等大部分元件和阻遏模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山西省境内沿黄河一带采集到一些新的四足动物化石。在临县白道峪铜川组一段产出的化石中,至少有一种副肯氏兽和一种新的中国肯氏兽——白道峪中国肯氏兽(Sinokannemeyeria baidaoyuensis sp.nov.)。新种以其前额骨向前延伸到达鼻孔后凹一线的特征区别于其他中国肯氏兽。这一材料的长牙未被前颌骨完全包裹,可能是不正常发育所致。在柳林的二马营组地层中识别出不同于中国肯氏兽和副肯氏兽的第三个肯氏兽属。这些新发现增加了中国肯氏兽-山西鳄组合带的组分以及时代延限。  相似文献   

14.
盖志琨 《化石》2005,(2):6-9
从鱼到人,即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四足动物(即陆生脊椎动物)都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这已经是进化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鱼类是如何一步一步的登上陆地,如何逐渐适应了陆地上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大家都知道,鱼类登陆以后首先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选择压力,如陆地上的湿度变化很大,鱼类登陆以后存在着体内水分蒸发的问题;在陆地上,空气中氧的含量至少是水中的20倍。呼吸介质的巨大改变鱼类如何适应;  相似文献   

15.
《化石》2020,(3)
正长期以来,大多数古地理重建中泛大陆在二叠纪(2.5亿年前)已经基本成型,但是东亚的各个板块是在什么时候与泛大陆连成一体却众说纷纭。之前的古地理重建研究综合了古地磁、构造、沉积等方面的资料,而拼合时间则来自于对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研究,尤其没有考虑四足动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6.
大鼻龙类     
刘俊 《化石》2021,(3):2-3
<正>大鼻龙类(Captorhinids)是一类古生代的四足动物,起源于石炭纪(约3亿年前),在二叠纪早期(3-2.73亿年前)很繁盛,到二叠纪晚期就已经灭绝。我国内蒙古大青山的化石是已知最晚的记录。大鼻龙类是爬行类中最早分化出去的一支,早期个体小,头长4厘米左右,可能以昆虫为食。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8,(4)
正龟是人们熟悉的动物,但其演化历史却是古生物学中最大的谜题之一:它们究竟是独立起源于无孔类(眼孔后面的头骨上没有其他开孔),还是与蜥蜴、鳄鱼和恐龙(包括鸟类)等一起,从双孔类(眼孔后面的头骨上还有两对颞孔)祖先演化而来?龟的身体结构与其他四足动物截然不同。它的躯干部分很短,并且被封闭  相似文献   

18.
拉蒂迈鱼(又名矛尾鱼)属于被认为早已绝灭了的、只有化石为代表的空棘鱼类,可是在三十多年以前,人们竟捕捞到活着的空棘鱼。它的被发现曾轰动了全世界的学术界,而古生物学家和鱼类学家更为重视这个发现。之所以那样重视,是因为它不但早已被认为绝灭了,更重要的是它的身体结构和曾经同它一起生存过的、后来进化到四足动物的骨鳞鱼  相似文献   

19.
刘俊 《化石》2022,(1):25-26
脊椎动物登陆后主要在地面活动,后来一些小型的动物爬上树,成为树栖动物.有些树栖动物逐渐远离支持物,利用立体空间,其中大多数是滑翔,只有少数能够飞行,例如恐龙飞上了蓝天成为鸟类.滑翔相对飞行简单得多,但它是一项很有利的生存技能,在生物演化中在四足动物中曾经多次独立出现.滑翔的关键是增大表面积,但是在脊椎动物中也只有少数几...  相似文献   

20.
恐龙的头骨不大,脑量较小,因而一般来讲,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就十分迟钝。据推测,恐龙走动的速度是很缓慢的。为了测定恐龙的行动速度,英国古动物学家马卡莱克桑德尔最近采用了比较直接的方法。首先,研究了各种恐龙足迹的间距大小,并与其肢骨的长度进行了对比。然后,再将所得的数字与现生动物的比例数据相比较。由于现生动物走动的速度是我们已经了解的,所以就可得出结论,即地球上四足动物中最大的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