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柴达木盆地土壤中的暗色丝孢真菌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不同生态类型地区,采集土样24份,从中分离获得暗色丝孢真菌分离物63个,经鉴定分属于14属中的25种。其中柴达木单格孢Monodictys qaidamensis和多变葡萄穂霉Stachybotrys variabilis为新种,其余为中国已报道种。文中对新种进行了拉丁文描述和图示,对23个国内已知种亦作了分布、生境、产地和海拔高度的引证。所有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2.
报道分离自中国云南、青海、福建3省土壤的单格孢属(Monodictys)3个新种:珠芽状单格孢M.bulbiliformis、黄河单格孢M.huangheensis和厦门单格孢M.xiamenensis,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单格孢属16个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3.
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自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1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40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鉴定为16属23种。其中,湖北弯孢Curvularia hubeiensis为一新种,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um和禾色串孢Torula graminis为中国新记录种。对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作了详细的描述。其余20种为国内已报道种。所有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4.
山西土壤中的暗色丝孢真菌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山西省不同地区采集混合土壤样品45份,从中分离获得49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属于27属中的36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草原链格孢Alternaria pratensis;1个中国新记录属,锥梗围瓶孢属Chaetopsina;5个中国新记录种:锥梗围瓶孢Chaetopsina fulva、长椭暗双孢Cordana oblongispora、短小腐质霉Humicola brevis、伦德伯格小粘束霉Leptographium lundbergii和亚简黑乌霉Memnoiella subsimplex;其余30个为中国已知种.除对新种进行拉丁文描述和图示外,对中国新记录种也作了简要描述和描绘,对30个国内已报道种则只作分布和生境的引证.所有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5.
张悦丽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7,26(2):190-195
自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的15份土样中,分离获得32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5属中的19个种。其中,湖南小带孢TaenioleUa hunanensis为一新种,昏暗色串孢Torula caligans和小孢维郎那霉Veronaea parvispora为中国新记录种。对其它16个中国已报道种亦作了分离生境的引证。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6.
从重庆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土壤样品56份,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法,从中分离出75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属于21属,32种。其中,重庆粘鞭霉Gliomastix chongqingensis为新种;脊节孢属Arthrocristula和脊节孢A.hyphenata,分别为中国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新种的主模式标本、所有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7.
耿月华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14,33(4):800-805
笔者从采自雅鲁藏布江谷地的29份土样中,分离获得59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8属中的27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浅色平脐蠕孢Bipolaris pallescens和光滑腐质霉Humicola levis。对新种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对其他25个中国已报道种亦作了分离地点和生境的引证。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分离自土壤的卷旋孢属Cirrenalia、短梗蠕孢属Trichocladium及粉枝孢属Oidiodendron 3个新种:青海卷旋孢C.qinghaiensis、微孢短梗蠕孢T.Microsporium、多变粉枝孢O.variabile,并对其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文中提供了中国土壤中卷旋孢属、短梗蠕孢属、粉枝孢属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分离自中国土壤中的丝孢纲粘鞭霉属3个新种:短梗粘鞭霉Gliomastix brachypodi、瘤孢粘鞭霉G. tuberculatum及浅绿粘鞭霉G. virescens。对新种与各自相似种的区别进行了详尽讨论。新种的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0.
耿月华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10,29(6):786-790
从采自拉萨河谷地的17份土样中,分离获得38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5属中的25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即西藏粘鞭霉Gliomastix tibetensis,西藏单格孢Monodictys tibetensis和小孢瓶梗霉Phialomyces microsporus,1个中国新记录种嗜毛金色孢Chrysosporium keratinophilum。对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描述和图示,对其他21个中国已报道种作了分离地点和生境的引证。主模式和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分别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其余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保存在HSAUP。  相似文献   

11.
姜于兰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9,28(5):644-647
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从采自四川省的2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7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隶属于16属24种。其中,浅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pallescens为一新种,绿色暗梗单孢霉原变种Chloridium virescens var.virescens,大孢树粉孢原变种Oidiodendron maius var.maius和二色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dichroa为中国新记录。对新种及中国新记录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绘图。其余20个国内已报道种亦作了生境和分布地点的引证。所有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2.
耿月华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9,28(5):660-663
作为对青藏高原土壤中暗色丝孢菌属、种多样性系统调研的一部分,笔者从采自藏北羌塘草原的20份土样中,分离获得21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1属中的15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西藏瓶霉Phialophora tibetensis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蜜色瓶霉Phialophora melinii和暗色帚霉Scopulariopsis fusca,多数种为在此区域首次发现。对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描述和图示,对其他12个中国已报道种亦作了分离地点和生境的引证。主模式和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分别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其余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保存在HSAUP。  相似文献   

13.
报道5个中国土壤中齿梗孢属新种:细基齿梗孢Scolecobasidium acutimum、不等齿梗孢S.anisomerum、弯孢齿梗孢S.curvularioides、近球齿梗孢S.spheroideum和浙江齿梗孢S.zhejiangense。对新种与各自相似种的区别进行了讨论。文末附有中国土壤中已知22种齿梗孢属真菌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从采自贵州省的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14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隶属于11属12种。其中,浅色腐殖霉Humicola pallescens为一新种,绿色暗梗单孢霉厚垣变种Chloridium virescens var.chlamy dosporum和印度粘束霉Graphiumindicum为中国新记录。对新种及中国新记录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绘图。其余9个国内已报道种亦作了生境和分布地点的引证。所有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平板法,自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14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40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鉴定为16属23种。其中,湖北弯孢Curvularia hubeiensis为一新种,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um和禾色串孢Torula graminis为中国新记录种。对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作了详细的描述。其余20种为国内已报道种。所有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标本与活菌种均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长江、黄河源头地区土壤中暗色丝孢菌多样性研究的过程中,从该地区分离、鉴定出8种齿梗孢属真菌。其中,中华齿梗孢Scolecobasidium chinense、青海齿梗孢S. qinghaiense为新种,树状齿梗孢S. dendroides为中国新记录种。对新种及中国新记录种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和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7.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的15份土样中,分离获得32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5属中的19个种。其中,湖南小带孢Taeniolella hunanensis为一新种,昏暗色串孢Torula caligans和小孢维郎那霉Veronaea parvispora为中国新记录种。对其它16个中国已报道种亦作了分离生境的引证。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8.
张修国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6,25(4):516-520
描述报道了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 Preuss 的4个新种韭细基格孢U. allii-tuberosi、栗细基格孢U. castaneae 、高粱细基格孢U. sorghi 和马蹄莲细基格孢U. zantedeschiae;3个中国新记录种黑细基格孢U. atrum、倒卵细基格孢U. obovoideum和奥德曼细基格孢U. oudemansii.对新种分别进行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附图.研究过的自然标本和干制培养物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9.
张修国  张天宇 《菌物学报》2006,25(4):516-520
描述报道了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Preuss的4个新种:韭细基格孢U.allii-tuberosi、栗细基格孢U.castaneae、高粱细基格孢U.sorghi和马蹄莲细基格孢U.zantedeschiae;3个中国新记录种:黑细基格孢U.atrum、倒卵细基格孢U.obovoideum和奥德曼细基格孢U.oudemansii。对新种分别进行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附图。研究过的自然标本和干制培养物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分离自我国部分省区的捕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蘑菇堆肥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la)、小杆线虫(Rhabditis sp.)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节丛孢属菌18个种,其中2个新种,7个我国新记录种。新种是贵州节丛孢Arthrobotrys guizhouensis K.Q.Zhang sp.nov.和秀丽节丛孢A.venusta K.Q.Zhang sp.DOV.。此外,文中还列出了节丛孢属18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