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祁栋灵  陶忠良  孙瑞  谢贵水  吴志祥 《生态学报》2016,36(10):3123-3125
为探讨生态学最新前沿和进展,加强青年生态学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015年11月28-30日在海南大学举行了以“加强合作研究,服务地方发展”为主题的2015年海南省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有22位生态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做了大会报告,内容涵盖了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热带云雾林群落生态学、动物寄生行为生态、道路生态、热带植物的分布与进化、生物多样性、生态恢复、环境生态承载力、生态友好行社区建设模式、生态系统生理学、海洋生态风险评估等。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生态学科技人员之间的了解、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2017年11月27日在海口举行了以"创新科学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2017年海南省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有15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热带亚热带森林物种共存的驱动力、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分布规律与地下生态过程、森林有害植物遗传分析、湿地动物的分布与湿地退化原因及对策分析、城市植被变异与多样性、海陆一体化生态环境管理、景观生态监测、依据生态学原理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人工林的生长发育研究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和浙江动物学会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8-31日在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胜利召开。本届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共330人参加,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4.
《生态科学》2004,23(2):192-192
1 《生态科学》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由广东省生态学会和暨南大学主办。主要登载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导向性的评论与综述,同时刊登重要科学问题讨论、研究简报和新技术新方法和学术专著介绍等。本着服务作者和读者的原则,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和刊出稿件,欢迎国内外生态学工作者踊跃投稿。 2 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态学及相关领域,包括大气、陆地和水域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有关专业的学生及经济管理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3 来稿请注意下列事项: 3…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广东省微生态学分会和深圳市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深圳临床微生态学国际高峰论坛”于2010年10月8日-10日在深圳召开,共有150余名来自国内外I临床微生态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荟萃一堂,深入交流、研讨了临床微生态学进展和热点专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科学》2006,25(5):480-480
1《生态科学》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由广东省生态学会和暨南大学主办。主要登载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导向性的评论与综述,同时刊登重要科学问题讨论、研究简报和新技术新方法和学术专著介绍等。本着服务作者和读者的原则,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和刊出稿件,欢迎国内外生态学工作者踊跃投稿。2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态学及相关领域,包括大气、陆地和水域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有关专业的学生及经济管理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3来稿请注意下列事项:3.1来稿…  相似文献   

7.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8):F0002-F0002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微生态学事业发展,加强微生态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决定将原定在深圳市召开的会议改在沈阳市召开,于2010年9月16日-2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医学院召开全国第十届微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研讨会是我国微生态学学术领域的一次高端盛会,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微生态学专家和中青年微生态学工作者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相关科研和产业人员踊跃投稿和报名参会。会议将授予继续教育学分。  相似文献   

8.
祁栋灵  孙瑞  杨川  兰国玉  谢贵水  吴志祥 《生态学报》2016,36(22):7505-7508
为持续加强热带森林生态学科技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2016年8月12—14日在海口举行了以"做实生态学基础,服务美丽热区建设"为主题的第七届热带森林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有18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者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热带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环境对热带森林物质能量循环的影响、海南岛植物区系与海南岛的起源、热带植物种类资源调查分析、热带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热带人工林生态及科学发展、以及热带森林生态学野外观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www.plant-ecology.com)《植物生态学报》,原名《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55年创刊,1986年改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4年改为《植物生态学报》,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和赞誉。国内外公开发行。栏目综述刊登有新观点的、国际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发表植物生态学(包括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植被与数量生态、生理生态、化学生态、污染生态、景观生态及当前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土地荒漠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www .plant_ecology .com)《植物生态学报》 ,原名《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5 5年创刊 ,1986年改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4年改为《植物生态学报》 ,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和赞誉。国内外公开发行。栏 目综  述 刊登有新观点的、国际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研究论文 发表植物生态学 (包括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植被与数量生态、生理生态、化学生态、污染生态、景观生态及当前国际生态学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土地荒漠化、生态系…  相似文献   

11.
华南生态秀河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少麟 《生态科学》2011,(Z1):87-92
文章以作者30年来在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学研究的工作与部分成果,反映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30年来生态学科发展的趋势,并以折射广东省生态学会成立30年来生态学科之发展。文章综述认为,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科学的发展,与广东省乃至中国生态学学科发展是同步的,经历着由面上研究向定位研究的发展,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发展,野外调查研究向野外实验生态研究的发展,以及中观研究向微观与宏观研究的发展。期间广东省的生态学工作者为学科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浩  马星  杜勇 《生态学报》2021,41(5):1705-1715
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是区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构建省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空间结构,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并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互惠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为例,通过重要性-敏感性的生态评估方法识别广东省重要的生态源地,使用最小阻力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对生态空间结构的调整和管控提出策略。结果表明:(1)重要的生态源地面积为54636.77 km2,占广东省国土面积的25.04%;(2)研究所识别的生态源地与广东省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的重合程度较高,在自然保护地和生态源地的基础上共选出87处重要生态源地;(3)广东省生态廊道的总长度为7400 km,廊道周边的主要以林地为主;(4)广东省的生态空间主要以环珠三角生态屏障和外围生态屏障为主,其中环珠三角生态屏障的面积、生态重要性略高于北部生态屏障。所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可以为广东省的生态安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完整生态保护体系的构建提供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DIS-NDVI遥感植被指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提取,结合趋势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2000—2020年间广东省的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探究土地利用类型对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广东省植被覆盖度整体以0.23%/a的变化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空间异质性显著,呈现出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向外辐射递增的趋势;(2)广东省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介于0.7—0.76,以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度为主,低植被覆盖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37%。全省以植被改善为主(78.18%),显著和极显著退化区域占全区面积的5.84%,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粤东沿海以及粤西沿海等地区;(3)研究区以耕地与林地的图谱单元互换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在耕地和林地的占用和补充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反映出城乡建设过程中对耕地和林地的大量占用;植被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存在响应联系,且各土地利用类型对植被覆盖度的贡献各异;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转化的图谱与植被显著和极显著退化区高度重合,说明耕地和林地向城乡、工矿、居民...  相似文献   

14.
广东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启英 《生态科学》2005,24(3):286-288
面对广东林业新的发展机遇,以最新的资源数据,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通过对广东林业建设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广东林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适合广东实际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而对贯彻“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发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现代林业,实现广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策略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油脂植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它们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茎、叶、根等器官都含有油脂,尤其以种子含油量最丰富.油脂植物是构成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初步调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油脂植物55科96属144种.车八岭保护区内野生油脂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能适应多种需求,具有无法估计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对野生油脂植物开发利用较少,经营比较粗放,许多资源尚未得到利用,建议进一步开展油脂植物研究,查清油脂植物的分布特点、主要油脂植物的特点以及可开发利用性、资源蕴藏量,以便制定科学利用计划,引导当地群众合理利用区内的油脂植物资源,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对林木资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广东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对目前广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的9种主要模式及其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广东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对目前广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的9种主要模式及其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环境科学的兴起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污染生态学经历发生、成长、发展和壮大等几个历史阶段。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论,如今,污染生态学已成为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采用生态学原理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与修复的一门独立科学,是应用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产物,在新世纪的头20年中,污染生态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它将在复合污染生态学,污染生态过程研究、污染生态毒理学和污染生态修复等分支领域和科学前沿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空间途径。但目前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过于强调综合,简单叠加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忽视了不同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难以直接支撑不同目标下的生态保护决策。以广东省为例,重点关注生境维持、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粮食生产、土壤保持、洪水调节、沿海灾害缓解七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面向生物多样性保育、水资源利用、粮食生产、自然灾害防范等单一生态保护目标分别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面向生物多样性保育目标的生态安全格局呈“双屏障带”式分布,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粤北生态发展区;面向水资源利用目标的水安全格局呈“五江一带”式分布,重点保护区主要位于河湖水库及周边绿地;面向粮食生产目标的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西两翼;面向自然灾害防范目标的生态源地在珠三角、湛江市、汕头市少有分布,集中在粤北生态发展区。基于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综合重要性判定生态源地,并整合单一生态保护目标下的多重源地,识别综合生态源地共49536.10 km~2,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外围和粤北生态发展区。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模型,识别了总长度2268.07 km...  相似文献   

20.
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与红树林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是我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有红树植物17科31种,红树林湿地面积21 438.3hm2,主要分布在粤西,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具有防灾减灾、净化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保护和发展红树林被列为八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本文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广东红树林资源分布现状、红树林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保护、发展状况;指出目前红树林还面临围海造田、围海养殖、沿海城市化、废水污染等威胁,红树林保护任务艰巨;并就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