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因子”遗传发展到“基因”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猫生猫,“鼠生鼠”,这是自然界中的遗传现象和客观规律。关于这个遗传方面的问题,历来就有不少科学家研究过,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达尔文和他以前的一些生物学家,对于遗传的理论都认为遗传不过是一个雌体和一个雄体受精之后,把两者亲体的血液和物质混合起来而已,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亦无规律可循。当时,孟德尔根据他八年的科学实验,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概念,认为遗传的性状是由它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他用豌豆做实验,使高株豌豆跟矮株豌豆杂交,结果产生的杂种第一代(或称z_1)全部是高株豌豆。然后把z_1,即第一代的z代进行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基因型时,只讲了基因型的概念(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写出了部分生物的基因型,如高豌豆DD或Dd,矮豌豆dd,黄色圆粒种子YYRR、YYRr、YyRR、YyRr等。就如何写出基因型,教材中无专门介绍,再加上个别教师忽略了这方面的具体要求,造成部分学生写不正确基因型,给生物遗传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下面谈谈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中,显性现象是广泛存在的。孟德尔将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得到表现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没有得到表现的那个亲本性状称为隐性性状。例如,在豌豆中,高茎对于矮茎是显性,矮茎对于高茎则是隐性。然而相对基因中的显性和隐性  相似文献   

4.
油菜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拘  官春云 《遗传》1981,3(3):24-27
在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中,遗传力和遗传 相关是其中最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遗传力 (Heritability)是指亲代遗传传递某一性状给子 代的能力。任何一种性状的表现型都是其内部 的基因型和外部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所 以表型变量可分解为遗传变量和环境变量两部 分。通常用遗传变量占表型变量的百分比来表 示性状的遗传传递能力。遗传变量在表型变量 中所占的比重大,说明这一性状是高度遗传的, 并容易从表现型来识别它的基因型,选择也越 有效。反之,百分比小,从表现型不容易识别它 的基因型,选择的效果就差。  相似文献   

5.
《遗传》1979,(6)
遗传学试题 一、在玉米中高株基因D对矮株基因d为显性,常态叶基因C对皱缩叶基因C为显性,纯合高茎常态叶植株DDCC与矮茎皱缩叶植株ddcc杂交,F_1代为高茎常态叶,让它同双隐性亲本ddcc回交,得到的后代是: 高茎常态叶 高茎皱缩叶 矮茎常态叶 矮茎皱缩叶 83 19 17 81 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如果连锁,交换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测交后代中基因遗传关系判断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朝阳  刘征  刘宗才 《遗传》1999,21(5):55-56
在遗传学三定律教学中,综合性习题的统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利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部分司题中,相当一部分是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情况判断亲代中基因的遗传关系,本文就此做一简单讨论。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关系的判定对于两对相对性状,或为自由组合的遗传关系(即独立遗传),或为连锁互换的遗传关系,二者必居其一,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可以判定。1.l如果洲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l:l:l,则两对性状(两对基因)为自由组合的遗传关系。1.2如果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  相似文献   

7.
在孟德尔研究的豌豆7对等位基因与其控制的7对相对性状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应关系.在他所做的豌豆2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有4种表现型,分离比接近9:3:3:1。其实,这种现象在生物界并不是很多的.后来科学家们发现生物的性状往往不是简单地由1对等位基因决定,而是由多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涉及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表现型分离比9:3:3:1常常会发生以下几种演变。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用黄粒豌豆与绿粒豌豆杂交,得到F_1,全部为黄粒豌豆。F_1自交,F_2中黄粒豌豆与绿粒豌豆比数为3:1。若再进一步白花传粉到F_3、F_4、F_5代。那么F_5代个体中与F_1相同基因型的应占百分之几?纯合体个体应占百分之几? (理论上) 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黄色为显性,绿色为隐性。从F_1全部为黄粒豌豆,可以判断两个亲本均为纯合体。现以“Y”表示黄色,“y”表示绿色,F_1的基因型为  相似文献   

9.
一组练习题     
1.俗话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室内的香气分子已经消失;B.嗅觉容易适应;C.嗅觉不健全;D.香味有时间性. 2加图1,烧瓶内装有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试管内装有橙清的石灰水.两日后发现石灰水变混浊弃有沉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A.大气中的C02进入试管内;B‘酵母菌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C02;C.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放出COZ;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COZ。一株矮茎豌豆杂交(即测交);C.让它进行自花传粉(即自交);D.让它与白花豌豆杂交. 6.有四台显微镜,都被用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在哪一台显微镜的…  相似文献   

10.
方宗熙教授的文章中说:“举例说,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B和b是另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不叫等位基因,它们是相同的一对基因。同理,a和a也不叫等位基因,它们是另一对相同的基因。……”(见《生物学通报》1981年6期24页) 高中生物课本中81页在“分离规律的实质”一段中第一次提到等位基因这一概念时是这样说的:“相对性状是由相对基因控制的。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可用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习题练习或考试常常会遇到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析。如已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推测)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其相应的比例。初学者在练习中,常出现分析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不正确,或有的学生分析正确,但比例又发生错误。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这类习题时不仅错误率高,而且速度很慢。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分离规律中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为减少学生在解自由组合规律习题中的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必须加强学生对分离规律中习题的练习,真正做到熟练掌握。特别是对各种不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亲本杂交后,对其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必  相似文献   

12.
戴君惕 《遗传》1981,3(6):34-35
杂交优势在农业上已得到广泛的利用,但 人们对杂交优势的有无及优势的程度尚没有较 好的预测方法。裴新澎从杂种性状的发育和表 现主要受杂交亲本的遗传特性和遗传传递力制 约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提出了相对遗传力理论。 相对遗传力系指两个亲本遗传传递力的相对强 度。若对某一性状而言,大值亲本与小值亲本 的平均表现型值分别为P1和P2,相对遗传力分 别为。a1和a2,杂种一代的平均表现型值为FI, 则它们满足下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中仅就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推导出本规律的基本原理。但是,由于学生初次学习遗传方面的知识,对此规律中任意一个杂交组合的结果,难以一目了然地推断出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数与比例,特别是对于三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更难以认识。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推敲,引导学生掌握若干计算公式,这既便于检查做题的正确性,也为填写杂交组合中亲子两代的基因型奠定基础。为了便于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我在教学中归纳了如下几点有关计算方法: (一)个体产生配子种数=2~n(n是等位基因对数,下同). 例1,基因型是AaBbCc的生物体,有三对  相似文献   

14.
在孟德尔研究的豌豆7对等位基因与其控制的7对相对性状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应关系,在他所做的豌豆2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有4种表现型,分离比接近9:3:3:1.  相似文献   

15.
用回归、相关和变量分析法,估算了水稻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即粒重最高,株高和着粒密度次之。空壳率、实粒数、穗数、单株重等最低,r_2选择几乎无效。二九矮×团粒矮一般遗传相关高于表现型相关,其系数的正负号相同。同一性状的相关系数,因品种不同而异。二九矮×团粒矮的单株重与株高、穗数、粒数和百粒重有高度基因型相关,通过间接选择,可能选到好的个体或系统。  相似文献   

16.
棉花矮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地棉科遗2号×中棉完紫的种间杂交衍生后代群体中分离出一株矮秆小叶突变体,经多年选择育成了矮早棉1号。在北京气候条件下,矮早棉1号成熟时,株高只有45cm,不到正常陆地棉的1/2。遗传分析揭示矮早棉1号的矮化早熟特性系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其基因符号定名为d_1和d_2,矮早棉1号为双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d_1d_1d_2d_2。正常陆地棉TM-1、中棉所12及中棉所16均为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为D_1D_1D_2D_2。控制棉花株高的两对基因D_1/d_1和D_2/d_2间表现重叠作用。矮早棉1号在棉花早熟育种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密码     
《生命世界》2008,(10):26-31
1866年,当奥地利修道士兼种植爱好者孟德尔发表他的豌豆杂交论文时,科学界对遗传现象仍然一片朦胧。孟德尔宣称豌豆的遗传性状具有“全或无”的特征,而这些性状显然是通过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物质来传递的。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他为什么有如此先进的思想,或许,是因为他留意到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雌雄二性吧。毕竟,雌雄之结合并不会产生不男不女的中间态。而按照“融合遗传”理论,相对性状会在子代中互相融合,如同墨水和清水的混合。  相似文献   

18.
正"一粒豌豆能做什么呢?"阿基米德会思考如何用这粒豌豆做支点来翘起地球,英国人希望次日醒来能顺着它的茎爬上天空,而游戏玩家们则会把豌豆种在家门口阻挡一大波僵尸的进攻……150多年前,有一名修道士却将它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水平,一不小心就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之一。他就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作为遗传定律最早的发现者,他是中学课本里面的常客。可  相似文献   

19.
等位基因控制着生物的相对性状,其显、隐性关系由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否"发挥作用"来体现。通过"编码酶的等位基因"和"编码功能蛋白的等位基因"等例子,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例如,赤霉素3-氧化酶基因活性决定豌豆的高茎-矮茎,乙醛脱氢酶基因活性决定喝酒后表现"红脸"-"白脸";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活性及突变决定ABO血型系统中的A型与其他血型,原癌基因ras、抑癌基因Rb、p53及其突变与细胞凋亡和癌症相关,叶绿素降解酶基因活性决定豌豆子叶的黄-绿色,果蝇Antp基因的突变可造成"触角足"发育异常等。理解等位基因显、隐性的关键是从分子水平把握等位基因是否"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来自杭州、临海和金华三个城市的淡色库蚊种群进行了抗性酯酶表现型频率分布的测定和分析 ,同时对三个种群进行双硫磷、敌百虫、毒死蜱和马拉硫磷等四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品系筛选 ,逐代测定和分析各种群在不同杀虫剂压力下 ,其抗性酯酶表现型频率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 ,三个自然种群中都存在酯酶B1 、B2 纯合表现型及酯酶B1 /B2 杂合表现型 ,其中酯酶B1 纯合表现型占优势。各自然种群中的抗性酯酶表现型频率分布有差异。经过杀虫剂的逐代筛选 ,各种群相对于某一杀虫剂的压力 ,表现出选择较为单一的抗性酯酶表现型的趋势 :双硫磷有利于酯酶B1 纯合表现型的选择 ,敌百虫和毒死蜱有利于酯酶B2 纯合表现型的选择 ,马拉硫磷则似乎有利于酯酶B1 纯合表现型和酯酶B1 /B2 杂合表现型的选择 ,但酯酶B1 纯合表现型相对于B1 /B2 杂合表现型来说 ,对马拉硫磷抗性更强一些。根据研究结果 ,就蚊虫的抗性酯酶基因对不同杀虫剂的选择优势及相应的蚊媒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