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题: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二、教材分析: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分裂结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教材结合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详细地讲述了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由于减数分裂是研究肉眼看不见,  相似文献   

2.
在植物生长发育达到成熟的过程中,一般体细胞要经过一次减数分裂才能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功能正常的生殖细胞。例如广为栽培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mapus aacc,4x=38),减数后的配子(ac,2x=18)不仅染色体数目准确无误地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在高等动植物里,有絲分裂染色体的数目通常是二倍体,亦就是說每一个核包含有二个同原染色体組。在減数分裂时期,每一配子染色体的数目通常只含有一个同原染色体組,称为单倍体。有机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单倍体或单倍体的真正的倍数通常称为整倍体。这一区分包括配子的单倍体和正常組織的二倍津以及三倍的三倍体、四倍的四倍体等等以此类推。所  相似文献   

4.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配子产生的必需过程.在细胞进入减数分裂前,其染色体复制1次,但启动分裂后,细胞进行二次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重组以及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减数分裂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减数分裂特异事件的按时、依序发生则有赖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程序性D N A双链断裂(D S B)的产生和以同源染色体为模板进行的同源重组修复.本文将对减数分裂特别是减数分裂Ⅰ前期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简要综述,并就其分子基础和机制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减数分裂与细胞学、遗传学的关系现行《生物》课本中“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成熟”一节教材是全书中重要的一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经过连续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使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性细胞再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合子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从而使亲子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保持相对稳定。减数分裂的前期I,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特殊的变化——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和分离。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彼此分离,以后随机地分配到二个子细胞中去;异源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人类细胞减数分裂是精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包括染色体的一次复制 ,细胞的两次连续的分裂以及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细胞分裂进入中、后期时 ,如果其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两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别向两极移动 ,却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中 ,结果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 ,一个将因染色体数目增多而形成超二倍体 ,一个则由于染色体数目减少而形成亚二倍体。这一过程称染色体不分离 (chromosomalnon -disjunction) ,从而引起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异常 ,产生非整…  相似文献   

7.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单倍体配子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一半的配子。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依次进行配对、联会、重组和分离,亲本的染色体被正确分配到配子中,实现遗传物质在生物世代间的稳定传递。组蛋白翻译后修饰是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之一,包括组蛋白甲基化(methylation, me)、酰基化(acylation, ac)、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ph)、泛素化(ubiquitination,ub)等。组蛋白修饰的建立、识别、擦除以及不同组蛋白修饰间的交叉会话揭示了一种“组蛋白密码”,参与了DNA复制、损伤修复、基因表达和染色质构象改变,在减数分裂多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参与减数分裂重要生物学事件的研究进展,并为后续研究内容和方向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小麦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旗叶距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数分裂是形成性细胞时所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染色体经过一次复制,细胞连续两次分裂.结果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母细胞的一半,由2n变为n。通过配子结合,染色体又恢复到2n。这样保证了有性生殖时染色体的恒定性,从而保证了生物上下代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也保证了物种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徐婉约  王应祥 《植物学报》2019,54(5):620-624
减数分裂指DNA复制1次, 细胞核分裂2次, 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倍体配子, 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所必需的环节。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传统模式生物。近年来,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拟南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和同源染色体互作事件, 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减数分裂的分子遗传机制。该文详细描述了染色体展片法观察拟南芥雄性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  相似文献   

10.
徐婉约  王应祥 《植物学报》1983,54(5):620-624
减数分裂指DNA复制1次, 细胞核分裂2次, 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倍体配子, 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所必需的环节。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传统模式生物。近年来,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拟南芥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和同源染色体互作事件, 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减数分裂的分子遗传机制。该文详细描述了染色体展片法观察拟南芥雄性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  相似文献   

11.
二倍体雌核发育鱼产生二倍体卵子的证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纯  孙远东  刘少军  刘筠 《遗传学报》2005,32(2):136-144
二倍体雌核发育第 1代 (G1)产生的二倍体卵子经紫外线灭活的散鳞镜鲤精子诱导 ,无需染色体加倍处理 ,发育成二倍体雌核发育第 2代 (G2 ) ;G1 产生的二倍体卵子与雄性异源四倍体鲫鲤 (AT)产生的二倍体精子结合 ,形成新型两性可育的异源四倍体鲫鲤 (G1 ×AT)。对G2 和新四倍体 (G1 ×AT)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生殖细胞染色体行为及性腺结构、外形、生长速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G2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n =1 0 0。在 6~ 1 2月龄G2 中 ,没有发现性成熟的个体 ,组织学切片结果表明 ,G2 性腺处于卵原细胞增殖阶段 ,与 1龄G1 的性腺发育相似 ,性腺发育迟缓。对 6~ 8个月龄G2 性腺染色体制片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 ,G2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没有二价体的形成 ,只有有丝分裂的迹象 ,其有丝分裂中期不但有 2n =1 0 0的染色体分裂相 ,还有 4n =2 0 0的染色体分裂相 ,甚至有接近 8n(380 )的分裂相 ,说明 1龄G2 的性腺中存在 2n、4n等多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其中 4n的生殖细胞经正常的减数分裂后可产生二倍体卵子。核内复制 (pre meioticendoreduplication)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这种不减半配子产生的现象。新四倍体 (G1 ×AT)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4n =2 0 0 ,雌雄新四倍体 (G1 ×AT)具有正常的性腺发育 ,在繁殖季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孢子和雄配子形成过程中,中期Ⅱ、小孢子和生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增加和减少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与前一时期(中期Ⅰ、中期Ⅱ和小孢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增加和减少细胞的百分率相近,而中期Ⅰ染色体数目增加和减少细胞的百分率又分别与凝线期2.3→1和1→2.3型染色质胞间转移的百分率相近,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据此认为:(1)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与染色质的胞间转移活动有关;(2)中期Ⅰ那些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的细胞基本上都能够进一步发育,直至形成雄配子。  相似文献   

13.
鱼类中的多倍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一种真核生物都有数量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染色体组成。在大多数动植物中,体细胞含有内容基本相同的两套染色体,这种含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称为二倍体(用符号2N表示)。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只  相似文献   

14.
受精是单倍体配子(精子和卵子)融合产生新生命的过程,是有性生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根据动物种类的不同,受精可以发生在体内,也可以发生在体外。它一方面恢复了染色体双倍体数目,保证了双亲的遗传作用;另一方面,受精可以把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同源重组获得遗传物质变化和个体发生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遗传下去,保证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在生物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减数分裂是发生在二倍体生殖细胞形成配子时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在这一过程中,染色体经历着一系列的复杂变化,即配子的染色体数减半和同源染色体间的遗传物质交换等。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无论在细胞遗传的理论或应用上(评价各种诱变因子对性细胞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雄蜂怎样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答: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经单性生殖发育而成,细胞中只含单倍染色体(N=16)。雄蜂在形成精子时,怎样进行减数分裂呢? 雄蜂精巢中生有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都含有与体细胞内数目相同的染色体。一部分精原细胞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并未减半,只是细胞质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大的那部分有完整的细胞核,小的那部分只是一小团原生质,这小团原生质不会形成精子。第二次分裂是一次普通的有丝分裂,在含细胞核的那  相似文献   

17.
远缘杂交形成的二倍体鱼和多倍体鱼生殖细胞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性腺染色体制片及组织学切片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的鲫鲤杂交第二代(F2) (2n=100)、异源四倍体鲫鲤(4n=200)、三倍体鲫鱼(3n=150))、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第二代(G2)(2n=100)及鲤鱼(Cypninus carpio L)(2n=100)(对照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中鲤鱼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为二倍体精原细胞(2n=100),而远缘杂交形成的二倍体鱼和多倍体鱼的生殖细胞中则观察到明显的染色体数加倍现象,其中,鲫鲤杂交第二代(F2)精巢生殖细胞染色体数加倍现象特别丰富,占检测的染色体分裂相的21.6%,为其产生不减半的二倍体配子提供了直接的细胞学证据,同时也说明远缘杂交是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加倍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在探讨多倍体鱼的发生及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减数分裂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高度专业化的真核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为确保同源染色体正确分离,必须通过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及重组等减数分裂特异性染色体运动。如果其中任一运动发生异常会导致先天性疾病或不孕不育症。因此,了解这些减数分裂型染色体的运动机制极为重要。该综述重点探讨了减数分裂型黏连蛋白RAD21L的特殊作用及其在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对染色体运动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飞蝗在分类学上分为两个亚种,即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和L.m.migratoria L.。这两个亚种的染色体基数均为2n=22+X((?))。在这两个亚种的许多个体中常有超数染色体存在。这些超数染色体在成熟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已加以描述。 两个飞蝗亚种的杂种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杂种精巢的成熟分裂曾进行观察分析,其分裂过程大多正常进行。杂种个体亦含有超数染色体,这是由于含有超数染色体的配子结合的结果,所以证明至少一部分含有超数染色体的配子是有机能的。杂种的超数染色体在成熟分裂時的行为与亲本的相似。 根据我们所观察的几个杂种个体的成熟分裂,在杂种的染色体结构差別中可能有一逆位区存在。由于逆位双价体发生交換,可以在后期Ⅰ看到形成染色质桥和断片或断片,在后期Ⅱ形成染色质桥等图象。 认为这两个亚种隔离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之一可能是地理隔离。  相似文献   

20.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种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间偃麦草与小麦烟农在15的发杂种子F1及其5个自交和回交世代(F2,F3,BC1,BC2,BC3)为材料,对杂种F1配子形成途径的细胞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减数第一分裂基本正常,在减数第二分裂观察到由于当染色体不对称分离产生的无染色质和仅带有微核的子细胞,小孢子染色体数目为24~35条,根据BC1推算的F1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20~35条,F2根尖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