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模拟胃肠环境对3株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存活率影响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测定3株PSB分别在pH2.0、3.0和4.0的模拟胃液及含有或不含有0.45%牛胆盐(pH8.0)的模拟小肠液中不同时间的存活率。结果pH2.0时模拟胃液处理不同时间对3株PSB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1);pH3.0时,模拟胃液处理60、90和180 min对菌株rub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1),处理90、180 min对菌株Ga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180 min对菌株2C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pH4.0时模拟胃液处理180 min对3株PSB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模拟小肠液处理240 min对3株PSB菌株活菌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模拟胃液对3株PSB存活率影响具有菌株特异性和pH依赖性,而模拟小肠液对3株PSB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患病现况,为主管部门提供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决策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新生19 685名进行PPD试验,检查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结果 佛山市中小学生PPD总体阳性率为52.0%,强阳性率3.6%,发现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患病率为28.76/105.初中学生PPD阳性4 737例(51.5%),强阳性307例(3.3%);小学生阳性3 689例(45.1%),强阳性311例(3.8%);初中生阳性率低于小学生(χ2 =70.36,P<0.01).受检男生中,阳性4 459例(46.1%),强阳性255例(2.6%);女生中,阳性3 967例(51.4%),强阳性363例(4.7%),女生阳性率高于男生(χ2=124.39,P<0.01).有肺结核患者的学校PPD阳性和强阳性检出率高于无肺结核患者的学校(x2=31.76,P<0.01),患者所在班级PPD总体阳性率高于无患者的班级(x2=9.28,P=0.01).结论 佛山市中小学学生结核菌感染率和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较高,初中生、女生易感,患者所在班级和学校结核菌感染率较高.因此,要针对重点人群,加强佛山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存活率及细胞内pH(pHi)变化,分析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在体外模拟消化道中的抗性.[方法]模拟唾液、胃液和小肠液根据其主要组成成分配制,按试验设计顺次加入后获得模拟的消化道各段混合液(包括相应的pH及其可能的范围).平板计数法测定单增李斯特菌在模拟消化液中的存活率,并用荧光比例成像显微镜(fluorescence ratio imaging microscopy,FRIM)测定细菌的pHi.[结果]单增李斯特菌在唾液中存活率>90%;经pH≤3.0的胃液处理后,其在胃液和胃-肠混合液中的存活率低于0.05%;提高胃液pH至3.5,细菌存活率开始上升;在胃液pH4.0时,两株单增李斯特菌在模拟胃肠液中存活率显著提高(11.2%-85.9%).FRIM研究表明,单增李斯特菌在模拟唾液中的pHi与对照组相近.经过pH为3.5和4.0的胃液和胃-肠混合液处理后,pHi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7.75).[结论]单增李斯特菌在经过pH≥3.5胃液后,能够维持菌体细胞内的pH稳态,且存活率较高,表明其细胞膜仍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PPI三联疗效治疗(奥关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在常规PPI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胃液pH值,对胃液细菌进行培养,检测Hp抑杀情况,评定消化性溃疡复发.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96.0%)、Hp抑杀率(8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2.0%、6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899、5.848,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液pH值、胃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6.0%,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584,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鲜粪便pH和涂片检查小儿肠道菌群失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患者新鲜腹泻标本细菌学、pH和细菌球杆比的变化,寻求肠道菌群失调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因菌群失调(细菌学培养证实)致腹泻共11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期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小儿共80例。均采集新鲜粪便(10 min内)进行细菌学培养接种、pH检测及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计数标本中球菌杆菌的比例。结果(1)118例菌群失调患者腹泻标本细菌学培养大肠埃希菌消失或减少42例(35.6%),肠道条件致病菌优势生长49例(41.5%),真菌27例(22.9%)。(2)肠道菌群失调患儿粪便pH分布在6-8之间,pH≥7者92例(78.0%);对照组粪便pH值分布在5-6.5之间,pH≤5.5者68例(85.0%),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1.57,P<0.005)。(3)标本涂片镜检查细菌球杆比,菌群失调组为3/7-8/2,球菌≥40%者106例(89.8%);对照组标本细菌球杆比1/9-3/7,球菌≥40%者无1例,两者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81.47,P<0.005)。结论腹泻患儿新鲜粪便细菌学、pH值和细菌球杆比的变化有助于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以pH≥7、细菌球杆比大于3/7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简单、快速、准确、价廉,适合临床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1990年4至10月我们对作胃镜检查的254例胃病患者的胃活检标本进行幽门螺旋菌(简称HP)感染的直接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和烛缸法培养HP,并将3种方法加以对比。3种方法共检出HP阳性者173例,检出率68.11%,尿素酶试验阳性170例(66.93%),4小时内阳性率为97.65%,12小时即100%出现阳性,涂片镜检阳性165例(64.96%),镜检与尿素酶阳性符合率为95.3%。培养阳性172例(51.97%)。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痢特灵、四环素、青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EBV(Epstein-Barr virus)衣壳抗原IgA抗体(VCA-IgA),分析EBV感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2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8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VCA-IgA抗体,分析两组人群EBV VCA-IgA阳性率.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VCA-IgA抗体阳性率为9.8%(9/9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2.4% (2/85)(x2=4.038,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EBV VCA-IgA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部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发病与E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178份新生儿(正常顺产儿为114例,早产儿64例)脐带血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和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IgG和IgM抗体,并分析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78例新生儿脐带血血清中HCMV-IgG阳性标本为168例(94.38%),HCMV-IgM阳性标本为1例(0.56%);RV-IgG阳性标本为119例(66.85%);RV-IgM阳性标本为1例(0.56%)。其中,正常顺产儿脐带血中HCMV-IgM和RV-IgM阳性率均为0.87%(1/114),HCMV-IgG阳性率为94.73%(108/114),RV-IgG阳性率为61.40%(70/114),HCMV和RV IgG两者均阳性者为55.26%(63/114);早产儿HCMV-IgM和RV-IgM均为阴性(0/64),HCMV-IgG阳性率为93.75%(60/64),RV-IgG阳性率为76.56%(49/64),HCMV和RV IgG两者均阳性者为70.31%(45/64)。早产儿与正常顺产儿比较,早产儿的RV-IgG阳性率和HCMV和RV-IgG两者均阳性者均高于正常顺产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HCMV感染率较高,至今仍无有效的HCMV疫苗,应加大疫苗研发力度。所查新生儿RV-IgG阳性率为66.48%,提示中国33%以上的育龄期妇女有在孕早期暴露感染的机率,国家有必要加大该种疫苗的接种力度。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07例自然人群和228例胃病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的检测,同时与尿素酶试验和涂片镜检结果比较。结果:自然人群中HP抗体阳性率为14.66%,不同性别、职业、民族间HP抗体的阳性率无差异。各年龄组间HP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胃病患者HP抗体阳性率为61.41%,GMT为1:430.53,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14.66%,GMT 1:15783,两者差异显著。ELISA法与尿素酶试验和涂片镜检结果存在相关关系。认为ELISA法结果可靠,可用于人群普查及HP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耐药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415例疑似生殖道感染标本采用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15例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支原体感染209例,阳性率为50.4%(209/415),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141例,阳性率34.0%(141/415),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25例,阳性率6.0% (25/415),Uu和Mh混合感染43例,阳性率为10.4% (43/41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Uu、Uu+ Mh、Mh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敏感性普遍较高,相反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差.结论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已婚育龄妇女应加强妇科检查,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临床医生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降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