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茜  林祁 《植物研究》2007,27(4):390-392
由于Rudolf G(o)rz在1935年《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植物学)第6卷第1期"中国柳属增志"一文中对2新种、2新变种和1新变型植物名称发表时引证了2号或2号以上的标本,但没指定主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则8.1、9.4、9.9、9.10和辅则9A.1、9A.2、9A.3、9A.4的精神,对这些名称作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2.
孙茜  林祁 《植物研究》2007,27(4):390-392
由于Rudolf Gorz在1935年《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植物学)第6卷第1期“中国柳属增志”一文中对2新种、2新变种和1新变型植物名称发表时引证了2号或2号以上的标本,但没指定主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则8.1、9.4.9.9,9.10和辅则9A.1、9A.2、9A.3、9A.4的精神,对这些名称作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裸子植物中有4个名称发表时,同时指定两号标本或叁号标本为模式,或同时引证两份标本为模式,但没指定主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则8.1、8.3、9.4、9.9、9.10、37.2,以及辅则9A.1、9A.2、9A.3和前言第8段的精神,对这4个名称作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4.
孙苗  林祁 《广西植物》2008,28(3):295-297
由于蔷薇科中有5个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复份标本,没指定主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则8.1、8.3、9.9、9.14和37.2,辅则9A.2和9A.3,以及前言第8段的精神,对这些名称作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5.
李红丽  林祁  杨军 《植物研究》2008,28(3):264-266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壳斗科(Fag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山柑科(Capparidaceae)和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的模式标本时,发现有5个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1份标本,或同时引证1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被子植物20个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有20个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壹份标本,或同时指定壹号以上的标本为模式,或同时引证壹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7.
查阅保存于BM、E、K和P的荨麻科(Urticaceae)植物标本,发现在赤车属(Pellionia Gaudich.)中有11种1变种1变型的名称在原始描述中没有引证明确的标本,或引证有2份或2份以上的标本,但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9.4、9.9和9.10,以及辅则9A.1、9A.2、9A.3和9A.4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8.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玄参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14个中国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14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被子植物28个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祁  孙茜  孙苗  李红丽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6):1247-1255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发现中国被子植物中有28个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1份标本,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茶科33个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山茶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33个中国山茶科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对这33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1.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和40.2注释1及例2,发现有7个国产维管束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7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2.
林祁  杨志荣 《植物研究》2010,30(2):129-133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发现有18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8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3.
查阅保存于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E)、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邱园植物标本馆(K)、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馆(P)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植物标本馆(WU)的荨麻科(Urticaceae)标本,发现在楼梯草属(Elatostema J.R.Forster & G.Forster)中有23种8变种的名称在原始描述中没有引证明确的标本,或引证有2份或2份以上的标本,但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9.4、9.9和9.10,以及辅则9A.1、9A.2、9A.3和9A.4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4.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2、9.4和37注释1及例2,发现有19个国产被子植物名称的模式为混杂标本或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9.10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9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5.
桦木科2个植物名称后选模式的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茜  林祁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77-178
指定了桦木科(Betulaceae)的九龙桦(Betula jiulungensis Hu ex P.C.Li)和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 W.C.Cheng)这2个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该2个植物名称发表时,同时指定两号标本为模式,而没指定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种或种下分类群名称的模式(主模式、后选模式或新模式)是保存在标本馆、其它收藏处或研究机构的单份标本或插图,它是分类群名称所永久依附的成分,无论该名称是正确名称或异名。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和40.2注释1及例2,发现贵州稀子蕨(稀子蕨科)、显著节肢蕨(水龙骨科)、莫氏线蕨(水龙骨科)、卵形叶星蕨(水龙骨科)、矩圆叶石韦(水龙骨科)、峨眉凤尾蕨(凤尾蕨科)、淡色紫柄蕨(金星蕨科)、宽书带蕨(书带蕨科)、拟沿阶草叶书带蕨(书带蕨科)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9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以规范这些名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陕西铁线蕨(铁线蕨科)、长盖铁线蕨(铁线蕨科)、宿蹄盖蕨(蹄盖蕨科)、无柄短肠蕨(蹄盖蕨科)、济州岛双盖蕨(蹄盖蕨科)、长羽狗脊蕨(乌毛蕨科)、台湾鳞毛蕨(鳞毛蕨科)、长圆膜蕨(膜蕨科)、峨眉红腺蕨(球盖蕨科)、鹿角石韦(水龙骨科)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10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以规范这些名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一些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其中包括杜鹃花科的奇异杜鹃、怒江杜鹃、绢毛杜鹃、橙黄杜鹃、光蕊杜鹃、棕背川滇杜鹃、拟镰果杜鹃、镰果杜鹃、粘毛杜鹃、粗毛杜鹃、腾冲杜鹃、剑川杜鹃和红粗毛杜鹃。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的精神,对这13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19.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的国产合瓣花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一些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其中包括杜鹃花科的奇异杜鹃、怒江杜鹃、绢毛杜鹃、橙黄杜鹃、光蕊杜鹃、棕背川滇杜鹃、拟镰果杜鹃、镰果杜鹃、粘毛杜鹃、粗毛杜鹃、腾冲杜鹃、剑川杜鹃和红粗毛杜鹃。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的精神,对这13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相似文献   

20.
依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第6.4条, 我国两种银杏目植物化石具有不合法的形态种名。Sphenobaiera biloba S. N. Feng (1977)和S. rugata Z. Q. Wang (1984, Dec.) 分别为S. biloba Prynada (1938)和S.? rugata Z. Y. Zhou (1984, Mar.)的晚出同名。兹遵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第7.3和53.1条)为上述两种植物分别建立新名称。另两个形态种名Ginkgoites elegans S. Yang, B. N. Sun & G. L. Shen (1988)和Baiera ziguiensis F. S. Meng (1987)在发表时都未曾明确指定模式标本, 因而是不合格发表的名称(法规第12和37条)。本文为之分别指定主模式, 并建立新种。Ginkgoites elegans Z. Y. Cao (1992)一名虽然被Ginkgoites elegans S. Yang, B. N. Sun & G. L. Shen (1988)先期占用, 因其为合格发表名称, 仍可应用, 而后一名称不是合格发表的, 并不具备命名上的优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