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气液/和固/液界面上硬脂酸LB膜的结构性质的研究表明,二价离子能够使气/液界面上LB膜表面压力降低,并出现一个固-固转变的过程.对此可以解释为是由二价离子富集在亚相表面,减弱了膜分子之间的库仑作用,使表面电势降低引起的.同时由于二价离子与硬脂酸分子形成复合物,单层膜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固-固转变点的产生.对固体基质上多层LB膜的椭圆偏振研究表明,有序排列的硬脂酸LB膜具有明显的双折射性质.电镜观察发现两个固相垂直提位获得的多层膜在形貌上存在差异,低压固相膜较之高压固相膜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分析认为这是在膜从气/液界面向固体表面转移过程中发生重结晶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气液界面上人工铺展的脂类单分子层(LB膜)作为生物膜研究的一种模型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利用LB膜技术可以严格地控制膜组份及压力等参数的特点,并与扫描电镜形貌观察相结合,对DMPE/Cholesterol二元混合脂类单分子层的结构性质(特别是相行为)进行了研究.各种不同比例混合的DMPE/Cholesterol单分子层的压力(π)—面积(A)等温曲线由实验获得.通过对所获得的π—A曲线族的解析函数:1)压缩角(?)—分子平均密度(ρ)曲线,2)分子平均面积(A)—组分(X)曲线的分析,得到了DMPE/Cholesterol的压力—组分相图.由相图中可分析出二维混合脂类单分子层的液—液二级相变(伴随“气态”分子取向的有序化),液→固一级相变(伴随gauche—trans的转变),及固→固二级相变(伴随gel态分子取向的重排).相图分析的结果已为扫描电镜的观察所证实.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物物理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为LB膜科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手段,使单分子膜科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文章就单分子膜研究领域中物理新技术与新方法如LB膜仪、表面粘度计、X射线与中子散射技术、布鲁斯特角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徽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的基本实验原理及其在单分子膜物理特性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作简单介绍;并鉴于各种仪器的优缺点,作者提出了多仪器联合对单分子膜进行研究的方案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用低温酶消化法分离兔气管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损伤小,活力及纯度高的优点,成纤维细胞污染极低。人胎盘胶原提高了气管上皮细胞贴壁性。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气液界面培养方式更好地模拟了气管上皮细胞的天然生长环境,在膜上呈复层生长,有利于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功能表达。光镜下细胞形态及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证实培养细胞为气管上皮细胞。本文所建立的兔气管上皮细胞体外气液界面无血清培养方法为研究气 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和病理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紫膜LB膜中的紫膜碎片的结构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紫膜LB膜中单个紫膜碎片的直径大约为0.3微米。表面轮廓测量仪(简称台阶仪)观察到紫膜LB膜中的紫膜碎片的厚度为40—50。在不同的表面压和不同紫膜含量时测量了紫膜碎片在紫膜LB膜中的形态学分布,当表面压为30mN/m或紫膜与大豆磷脂的重量比大于20:1时,紫膜碎片容易重叠或凝聚。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用表面轮廓测量仪测量了不同表面压和不同紫膜含量下制备的紫膜LB膜中紫膜碎片的厚度。实验结果表明:单个紫膜碎片在紫脂LB膜中的厚度为50左右,相当数量的紫膜碎片之间有重叠。当表面压为30mN/m或紫膜碎片与大豆磷脂之重量比为20:1时,紫膜碎片容易进入到水相或碎片之间相互重叠变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降水施肥与轮作均可提高旱地水分生产效率,降水作用大于施肥和轮作;一年两熟虽可提高水分生产效率,但产量不稳,只适用于半湿润易旱地区的丰水年,一年一熟和三年四熟稳产性高,适于半干旱和半干旱偏湿地区;在各轮作方式中,均以有大豆参加的为最优,粮油轮作次之,有玉米和绿豆的最差。  相似文献   

8.
9.
营养膜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研究着重于设备、肥料和配方,产量效益、经济成本等。采用控制和调节pH值、电导度、氧气和设备等措施,使黄瓜亩产量达6861.5公斤;番茄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早丰番茄品种达8361.1公斤。番茄每公斤成本0.29元。植物群体高大,根系发达,结果早,个体大,质量好。证明该技术操作容易,管理简单,产量高,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用付里叶变换偏振红外法测量了紫膜LB膜内菌紫质的酰胺Ⅰ、Ⅱ和A带的二色性,计算了菌紫质的α-螺旋取向.实验表明,紫膜内菌紫质的α-螺旋轴同膜法线的平均夹角为13°,即与膜平面的平均夹角为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electrolyzed strong acid water,EOW)对大肠埃希菌所致小白鼠腹膜炎的治疗作用及毒性反应。方法:实验分酸性氧化电位水毒性测定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小鼠用大肠埃希菌O136K:78株经腹腔接种后,制造腹膜炎模型,然后采用不同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为950~1150mv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小鼠腹膜炎治疗及毒性作用进行观察。结果:4组不同pH值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小鼠腹膜炎均有一定的作用,以pH2.8组疗效最为理想,小白鼠存活率为100%;腹腔中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消失或存在极少量,病理切片可见腹膜炎症反应明显降低,增厚的腹膜变薄,血管充血减轻。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替代的抗菌消毒剂,在杀灭大肠埃希菌和治疗小鼠腹膜炎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替代抗生素防治感染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羧甲基茯苓次聚糖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羧甲基茯苓次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有希望作为优良的细胞药物响应的免疫促进剂。本文研究了水溶性羧甲基茯苓次聚糖的合成工艺,确定了β-茯苓次聚糖羧甲基化条件.并用IR、~(13)C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3.
在0.40-4.35g(water)/g(DNA)范围内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DNA内水的热力学状态与水合度R的关系.实验中观察到突出的冻结/熔融滞后.在R≤0.70g/g时无冻结放热峰可见,然而在218K下恒温15min于0.49g/g时即测到吸热峰.在R≥0.95和0.60-0.95g/g范围,积分熔融热Q_f-R分别呈线性和接近线性关系,表观微分熔融热分别为72.29和47.73cal/g.R≤0.60g/g时Q_f-R呈非线性关系.在0.49g/g时,Q_f随恒温时间t_k指数增加.实验表明,水的状态参数是依赖于t_k等动力学因素而随R连续变化的热力学量.由此我们提出了有关大分子内不冻水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