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基因工程抗体的快速发展,双特异性抗体技术也日趋成熟。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结合两个以上不同的抗原表位,在免疫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双特异性抗体己经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如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肝癌、胃癌等,以及炎症方面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与克罗恩病等。双特异性抗体在病毒免疫治疗方面则刚刚起步。文中对双特异性抗体用于病毒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在体内外效果较好的产品,为用于病毒免疫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开发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SAb)是已发展起来的免疫治 疗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新课题。它是两亲代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抗体,同时具备了两亲代抗体的特异性,因此可与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结合,显示了功能上的单价性。1983年Milstein和Cuello第一次利用两次杂交瘤技  相似文献   

3.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具有两个不同抗原结合位点的抗体,可分为含Fc段和不含Fc段的BsAb,不同结构的BsAb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相比于传统的单克隆抗体,BsAb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更重要的是,BsAb具有募集免疫细胞、双重阻断信号通路等功能,在免疫诊断和治疗中扮演重...  相似文献   

4.
T细胞重定向双特异性抗体能同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和T细胞表面CD3分子,通过将T细胞与肿瘤细胞桥联而激活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是肿瘤免疫治疗中极具潜力的策略之一。该疗法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血液肿瘤的治疗,但在实体瘤治疗领域进展缓慢。就近年T细胞重定向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治疗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解决策略进行综述,以探讨未来有可能改善其疗效的潜在策略。  相似文献   

5.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具有双功能的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将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重定向到肿瘤细胞,在功能分子(细胞)和靶细胞之间架起桥梁,产生导向性作用。目前,BsAb已广泛应用于癌症、炎症、病毒感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现就BsAb的结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双特异性抗体是指通过化学交联、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一种可以在体内、外特异识别两种抗原并能与之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的抗体分子,在免疫学检测与肿瘤药物导向治疗和介导细胞毒作用中应用广泛。近年来,对双特异性抗体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仅就这两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从纳米抗体的研究进展,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在感染类疾病、肿瘤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了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首先比较了纳米抗体与全长单克隆抗体之间的差异并阐述了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具备的独特优势;继而概括了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发展历程,并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性抗...  相似文献   

8.
抗体工程的发展,使免疫治疗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成为治疗肿瘤的第4种可行方法,但是需要满足3个先决条件:1)肿瘤细胞存在着与正常细胞不同的标志成分;2)这些标志成分具有足够的免疫原性;3)免疫系统可针对带有标志成分的肿瘤细胞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1 肿瘤的免疫机制肿瘤抗原的存在是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前提。肿瘤抗原是细胞恶性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物质的总称。细胞恶性变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正常静止基因的激活,可以产生新的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在细胞内降解后,某些短肽可与组织相容性抗原(MHCI)类分子在内质网中…  相似文献   

9.
双特异抗体特别是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亮氨酸接链双特异性抗体、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毒素等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很有前途的监床诊疗生物制剂 ,本文对其基因构建、边接肽设计、表达产物及活性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0.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其中一个位点可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另一个位点则可与载荷物(如效应细胞,分子等)结合。将BsAb应用于肿瘤治疗,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思想已有二十多年历史,随着对效应细胞生物学了解的加深和抗体工程的飞速发展,各种形式的BsAb相继出现,多种BsAb药物已进入临床初期试验或治疗使用阶段。本文就BsAb的各种新形式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新进展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双价、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类新的基因工程抗体分子,它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肿瘤和病毒的诊治方面更具突出优势。本对其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作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欣  张春明 《生命的化学》2007,27(2):166-169
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改造抗体治疗效果的发展方向之一,现已成为抗体工程研究领域的热点。在过去20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看到了常规BsAb的潜能以及它的不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的BsAb的多种模式,并且有多种BsAb制剂已经用于肿瘤的初期临床诊断和治疗。该文对BsAb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14.
由于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因此和传统的单克隆抗体相比,往往可以更好的发挥靶向治疗的作用.随着各种生物技术的发展,不同靶向的双特异性抗体被构建出来并被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人工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在靶向治疗中的进展,并且探讨了用于肿瘤治疗的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可以同时结合两种靶点的抗体,与单特异性抗体相比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双特异性抗体是由两种不同的重链和轻链所组成,而且重、轻链的表达难以控制在同一水平,因此在双特异性抗体的组装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错配副产物,大大增加了下游纯化的难度与成本。近年来,多家制药公司研发出商业化的双特异性抗体制备平台,这些平台利用独特的分子设计策略极大提升了双特异性抗体的组装成功率。然而,各种双抗分子设计策略不足以完全避免副产物的产生,因此还需要配合各种层析方式来进一步去除双抗分子副产物以提升产品质量。综述了近年来几种主流双特异性抗体研发设计平台,系统归纳了用于去除同源二聚体、半抗体、3/4抗体及聚集体的层析方法,以期为双特异性抗体纯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4-溴丁酸乙酯对小分子半抗原己烯雌酚(DES)进行活化,引入羧基活性基团,应用活泼酯法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合成DES-CP-BSA完全抗原,免疫新西兰长耳白兔,制备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DES完全抗原,且由此获得了特异性的DES抗体,效价达1.28×105,与己烷雌酚、双烯雌酚的交叉反应分别...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和出现标志着抗体技术从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休进入基因工程抗体的时代,这一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筛选容量大,可直接接得到抗体,便于构建筑各种基因工程抗体及在原核系统中进行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BiTEs(bispecificTcellengagers)是一种以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它具有两个抗原结合臂 ,可以同时和T细胞及靶细胞结合 ,并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病变细胞。和其它双特异性抗体相比 ,BiTEs的分子柔韧性更好 ,能更好地促进CD3复合体和肿瘤靶标的连接 ,并且它不受T细胞受体和靶细胞上MHCⅠ类分子的约束 ,不需要共刺激分子的参与 ,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抗体形式。就BiTEs的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在肿瘤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年,全球双特异性抗体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款产品获批上市,多个产品进入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双抗具有区别于单抗的独特生物学机制,有望成为针对癌症、自身免疫和传染病的下一代生物疗法,但双抗药物的开发更具复杂性,有着更高的技术壁垒。通过对全球双抗总体研发进展、企业研发格局、产品研发进展等角度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的双抗研发方向选择及地区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免疫印迹技术中印迹蛋白与非相关第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假阳性。已经开发了某些程序以期减少这种吸附。Gershoni在1988年就已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通过使用一种新膜(DB膜),并从印迹蛋白中提取原始抗体,使这种程序消除了干扰蛋白,并使第二抗体的非特异性结合成为不可能,因此认为上述非特异性结合问题能够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