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2004年8—9月在若尔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对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n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us)的生境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先设置16个50m×50m的样地,再在每个样地内分25个10m×10m的样方,测量每个样方中的12个生境因子(牧场性质、草本高度、草本盖度、牛粪数量、鼠兔洞口数量、鼢鼠土堆数量、地表温度、地表湿度、土壤温度、离小型水体距离、离大型水体距离、离道路距离)。结果表明:这3种两栖类均偏好离溪流、水塘等小型水体距离较近(≤100m)、离河流、湖泊等大型水体距离较远(>1000m)、适度放牧(牛粪数量1~20)以及无鼠兔(Ochotonasp·)洞口的生境。通过比较,发现高原林蛙和倭蛙显著选择夏牧场、草本高度5·1~10·0cm、离小型水体0~50m的生境,显著不选择鼢鼠土堆太多(>10)的生境;岷山蟾蜍对牧场性质、离道路距离无显著选择性,显著选择草本高度>20·0cm、离小型水体51~100m的生境,不选择无鼢鼠土堆的生境;高原林蛙显著选择离道路>50m的生境;倭蛙显著选择离道路0~50m的生境。3种两栖类在生境选择上产生了一定的分离,表明各自有着特殊的生境需求。判别分析表明,牧场性质、草本高度、地表湿度、土壤温度、鼢鼠土堆数量、离大或小型水体距离、离道路距离是区别3种两栖类生境选择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2005年调查若尔盖湿地的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日活动节律,发现阳光充足时两栖类的活动性明显高于多云天气;高原林蛙成体、亚成体、岷山蟾蜍亚成体活动的最低气温为0℃、2℃、8℃;高原林蛙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中午12:30左右,岷山蟾蜍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下午15:30左右;高原林蛙亚成体在草地、林地、河边均有一定数量个体活动,岷山蟾蜍亚成体主要集中在河边活动。在若尔盖地区,两栖类可能主要是采用晒太阳(basking)的行为来适应高海拔环境;高原林蛙成体对温度的耐受性比亚成体高,亚成体比岷山蟾蜍亚成体高;高原林蛙与岷山蟾蜍的亚成体在活动时间与活动生境上存在差异,可能是减少种间竞争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刚  李成  吴军  韩金锋  江建平  谢锋 《生态学报》2016,36(17):5556-5563
近几十年来,全球两栖动物种群衰减显著,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的关注。若尔盖湿地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分布有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倭蛙(Narorana pleskei)和中华蟾蜍岷山亚种(Bufo gargarizans minshanica)。已有研究发现该3种两栖动物种群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采用人工掩蔽物法,在2011—2014年对该地区中华蟾蜍种群生态做了连续追踪。结果表明:该区域中华蟾蜍种群数量逐年波动较大,年龄结构数据显示该种群处于增长期;中华蟾蜍为聚集分布,且发现率与水体距离呈显著的线形关系(P0.01),在样地范围内离水体越远,发现的个体越多;线形样方比方形样方捕获动物的效率更高(P=0.018);中华蟾蜍亚成体的肥满度季节间无明显差异;中华蟾蜍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可能沿着固定的线路周而复始的迁徙。对于家域范围大,迁徙距离远的中华蟾蜍这类物种,应加强最适栖息地的保护并防止栖息地破碎化。  相似文献   

4.
昆明地区滇蛙与昭觉林蛙同域分布种群的生境利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伟  李明会  麦紫  李伟 《动物学研究》2006,27(4):389-395
现有两栖类生境研究报道多局限于定性描述,缺乏定量数据和统计分析支撑。以蛙的发现点为圆心,作半径1m的样圆,测量12个生态因子。调查共记录滇蛙(Ranapleuraden)133只和昭觉林蛙(Ranachaochiaoensis)62只。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种蛙对同一生境的利用,结果表明,在干燥草地生境仅最高植物高度差异显著;湿润草地生境至水源距离和水百分比差异极显著,水草百分比和湿泥百分比差异显著;水体生境各种生态因子的差异均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中滇蛙和昭觉林蛙所选择的因子往往相同或者顺序颠倒,但这些因子的值几乎均是反向分离的,即小生境不相同。两种蛙的生境利用各有偏好。滇蛙日间活动主要在水体,而昭觉林蛙则在湿润草地和干燥草地。两种蛙对泥地生境利用都少。不同体长的滇蛙对水体生境利用度均较高。昭觉林蛙随着体长增加,对隐蔽条件好的湿润草地和干燥草地生境利用度增加,对水体的利用度减少。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若尔盖季节性水塘周边高原林蛙夏秋季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无尾两栖类活动的因素很多,水体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样线法,分别于2006年7月和9月下旬对若尔盖季节性水塘周边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的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样线宽2m,长70-150m,采用十字交叉法,基本按照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设置8条样线。结果表明:夏季高原林蛙主要在水塘周边活动,高原林蛙遇见率与水塘距离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成体:r=?0.479,P<0.05;亚成体:r=?0.480,P<0.05);90%的高原林蛙个体在距离水塘110m范围内活动,亚成体比成体更接近水体活动,远离水塘的成体选择泉眼和草沓草地活动。秋季高原林蛙的活动与水塘距离无显著相关性(Pearson,r=?0.016,P>0.05),水塘周边高原林蛙的遇见率很低,远离水塘的高原林蛙偏向选择泉眼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2006年7月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高寒湿地的7只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进行了追踪研究。Monte-Carlo模拟表明:在研究期内高原林蛙的运动是随机的,还没有开始迁移。高原林蛙的平均运动距离为7.1m,雌雄运动距离没有差异。95%和50%Kernel家域分别为796.2m2±704.0m2和119.9m2±94.6m2,MCP家域为157.9m2±119.5m2。雌雄高原林蛙生境选择存在差异,雄性倾向于在洞穴较多的生境中运动和隐蔽,而雌性倾向于在草丛中运动和藏匿;早晨高原林蛙选择地面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的微生境活动,雌雄活动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植被高度没有显著差异。追踪个体的微生境利用表明:高原林蛙和哺乳类洞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周伟  李明会  麦紫  李伟 《动物学研究》2006,27(4):389-395
现有两栖类生境研究报道多局限于定性描述,缺乏定量数据和统计分析支撑。以蛙的发现点为圆心,作半径1 m的样圆,测量12个生态因子。调查共记录滇蛙(Rana pleuraden)133只和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62只。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种蛙对同一生境的利用,结果表明,在干燥草地生境仅最高植物高度差异显著;湿润草地生境至水源距离和水百分比差异极显著,水草百分比和湿泥百分比差异显著;水体生境各种生态因子的差异均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中滇蛙和昭觉林蛙所选择的因子往往相同或者顺序颠倒,但这些因子的值几乎均是反向分离的,即小生境不相同。两种蛙的生境利用各有偏好。滇蛙日间活动主要在水体,而昭觉林蛙则在湿润草地和干燥草地。两种蛙对泥地生境利用都少。不同体长的滇蛙对水体生境利用度均较高。昭觉林蛙随着体长增加,对隐蔽条件好的湿润草地和干燥草地生境利用度增加,对水体的利用度减少。  相似文献   

8.
于2004年5~6月和8~9月对若尔盖湿地的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的肥满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肥满度随季节、年龄、栖息生境的变化而呈现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和改善多样性生境是保护当地两栖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两栖类生物生活史独特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是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开封城市水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两栖类生物栖息地与两栖类生物多样性。本研究通过设置样线,采用目视遇测法对开封市水系中的两栖类生物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应的生境因子变量。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研究了不同生境类型下两栖类生物多样性特征,运用聚类分析与冗余分析探究了无尾两栖类对微生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 在开封水系中,自然驳岸两栖类生物的多样性、均匀度以及优势度均大于两种人工硬化驳岸,表明两栖动物种群在自然生境中稳定性较好,自然驳岸两栖类生物的优势度指数大于两种人工硬化驳岸,两栖类生物生境选择偏向于自然生境;黑斑侧褶蛙与中华蟾蜍的丰富度和夜间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金线侧褶蛙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泽陆蛙与水体pH值呈显著正相关。开封城市水系建设考虑两栖类生物保护,河渠建设中增加自然驳岸,对提升开封市两栖类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掌握四川省康定市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本研究系统选取61个10 km × 10 km调查网格, 每个网格设置至少3条样线, 分别于2016年9月、2017年5月和7月进行实地调查。所有调查网格中, 有11个网格未调查到两栖动物, 有1个网格调查到的两栖动物物种数最多达到了10种。调查共发现两栖类动物2,639只, 隶属于2目5科7属14种, 其中优势度最高的是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其次是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 优势度最低的是九龙齿突蟾(Scutiger jiulongensis)。不同月份两栖动物物种数和个体数调查结果显示: 5月份调查到的个体数最多, 共发现966只; 9月份调查到的物种数最多, 有13种。不同月份间两栖动物的物种相对多度结果显示: 5月和7月调查到的优势物种均为中华蟾蜍, 9月份为倭蛙。大部分两栖动物分布在海拔3,000-4,000 m之间; 四川湍蛙(Amolops mantzorum)和中华蟾蜍的海拔分布跨度较大, 分布范围在海拔1,300-3,600 m之间; 刺胸齿突蟾(Scutiger mammatus)和九龙齿突蟾等物种海拔分布范围较窄, 刺胸齿突蟾分布在海拔3,200-3,300 m之间; 九龙齿突蟾仅在海拔3,600 m左右。比较影响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5项环境因子发现, 年均降水量和植被类型数与物种丰富度显著相关, 其次是平均海拔, 而年均温和植被覆盖指数相关性相对较弱。本研究摸清了康定市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为康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以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理论与方法,以优势植物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群为例,采用一个样地内2 500个10 m×10 m小样方中获取的植物盖度数据来研究采样尺度和划区方式对荒漠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其中尺度效应研究的思路是:一是保持粒度(样方)不变,增加幅度(样地)分析其对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二是保持幅度不变,改变粒度进行分析。划区效应是在样地尺度(500 m×500 m)上,把整块样地数据聚合成10 m×200 m、20 m×100 m、40 m×50 m、50 m×40 m、100 m×20 m和200 m×10 m等不同形状和不同方向的网格进行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空间异质性受采样尺度和划区方式影响显著。当样地面积小于200 m×200 m 时,所获取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泡泡刺种群的空间异质性;当样地面积小于100 m×100 m 时,所获取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红砂种群的空间异质性。调查泡泡刺和红砂种群的空间格局时,样方面积在20 m×20 m到30 m×30 m较为合适。植被空间异质性参数对划区方式的敏感性较强,其中泡泡刺种群的敏感性高于红砂种群。  相似文献   

12.
种群分布格局测定的样方尺度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粤西黑石顶自然保护区西部船底窝的永久样地为研究对象,在一个面积为1600m2的人工次生裸地样地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各个种群分别用3种不同的样方面积(10m×10m,8m×8m,5m×5m)和不同的测定方法来研究演替初期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从而研究不同的样方面积对测定南亚热带森林群落内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初期以8m×8m的样方面积来测定种群分布格局较为有效。同时运用GIS技术作数据处理及图形输出,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提高了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表土壤动物与植物群落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若尔盖沼泽湿地受扰现状,为若尔盖沼泽湿地恢复提供依据。2018年7月与2019年7月对若尔盖10处典型湿地(参照区4个,受扰区6个)地表土壤动物与湿地植被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74个候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分析,确定中生性植物、一年生植物、龙胆科植物、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比4个植物核心指标,地表土壤动物总个体数量、中小型动物类群数量、蜘蛛目物种数量、菌食性土壤动物与腐食性土壤动物5个核心指标,构建若尔盖沼泽湿地地表土壤动物与植物完整性指数。以所有采样点95%分位数为最佳期望值,四分位法确定研究区域未受干扰、轻度干扰程度、中度干扰与重度干扰4个等级,作为判断若尔盖沼泽湿地受扰状况。结果显示,若尔盖沼泽湿地相对原始沼泽、花湖沼泽化草甸2、长期低强度排水疏干区、短期高强度排水疏干区分别处于未受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与重度干扰状态。所调查的若尔盖典型湿地中,20%的湿地未受到干扰,30%的湿地受到轻度干扰,30%的湿地受到中度干扰,20%的湿地受到重度干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地表土壤动物完整性指数与植物完整性指数存在显著正相...  相似文献   

14.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中于北美落基山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零星报道远不能解析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 因此,世界范围内其他区域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研究对于合理估计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意义重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基于3种典型湿地类型的甲烷排放数据,认为若尔盖高原湿地生长季甲烷的平均排放量为4.69 mg CH4 m-2 h-1.同时根据2a数据,初步分析了甲烷通量及其对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甲烷排放昼夜变化具有双峰模式 (主峰出现在15:00,次峰出现在06:00),可由土壤温度以及植物气孔开启来解释.(2)若尔盖湿地甲烷排放季节动态较为典型,即在7月份或8月份出现排放高峰,冬季甲烷排放较少.生长季,对3类群落类型,表面温度与甲烷排放显著相关 (r2=0.55,P<0.05,n=30),地表水位和植物群落高度与甲烷排放相关性更为显著 (r2=0.32,0.61,P<0.01,n=30).分析认为该季节节律是由温度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的,而水位则是使该节律发生波动的原因(高原气候).(3)群落尺度下,物候学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时期,甲烷排放通量均有较高的空间变异 (植物生长高峰变异系数为38%,积雪融化高峰为61%).通过逐步回归线性分析,发现植物生长高峰期,地表水位和群落高度是影响甲烷排放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r2= 0.43,0.59,P<0.01,n=30).(4)景观尺度下,生长季,景观尺度下甲烷排放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湖滨湿地甲烷平排放量最高为11.95 mg CH4 m-2h-1,其次为宽谷湿地,其排放量为2 12 mg CH4 m-2h-1,河岸湿地表现为甲烷吸收,其吸收量为0.007 mg CH4 m-2h-1.地表水位、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及植物高度能够很好地解释甲烷排放的景观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倚浩  阎建忠  程先 《生态学报》2023,43(6):2180-2193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最多的区域,其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梳理了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主导不同类型湿地变化的气候因素有差异,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湖泊湿地主要受降水量影响,湖泊湿地在北部扩张、南部缩小的趋势与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存在较强的一致性;沼泽湿地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升高导致水分蒸发、植被群落演替,沼泽湿地向草地转化,江河源区和若尔盖高原等主要分布区域呈现退化趋势;河流湿地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升高加速河源冰川消融、同时也增大河流蒸散发量,共同作用下河流湿地呈现北部减少、南部增加的趋势。(2)过度放牧、泥炭开采、水利建设等是影响湿地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若尔盖高原同时存在过度放牧、泥炭开采和沟渠建设多重人类活动影响,当地沼泽湿地退化明显;柴达木盆地的人工湿地由于盐业开采迅速扩张。(3)当前研究存在数据可对比性不足、大区域尺度和野外定点持续监测数据缺乏等问题,导致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未来应加强高寒湿地定期监测与风险评估,完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和...  相似文献   

16.
王好才  夏敏  刘圣恩  王燚  展鹏飞  王行 《生态学报》2021,41(7):2663-2675
了解高原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对认识高原湿地生态特征及演化过程至关重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局域尺度上研究了四川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通过进一步测定土壤及植物基本理化指标,量化采样点之间的地理距离,比较了细菌群落不同成员(稀有种和丰富种)的空间周转差异,分析了土壤环境变量和空间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若尔盖泥炭土壤细菌群落主要由绿弯菌门(Chloroflexi)(26.2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3.21%)、厚壁菌门(Firmicutes)(10.56%)等优势物种门类组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群落结构相似性随采样点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降低,细菌群落的周转速率表现为总细菌群落 > 丰富种 > 稀有种;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与细菌群落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其中,影响稀有种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还包括土壤硫含量、活性磷、Mn和土壤pH值;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局域尺度上的土壤因子对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大于空间因子,土壤异质性是影响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关键因素。研究为开展高原湿地泥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揭示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云南澜沧地区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500m2的固定样地上,共计有维管束植物100~105种,分属于45~47科、70~74属;胸径≥2cm的树种丰富度为69~74,ShannonWiener指数为3.5954~3.626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426~0.8491。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可分为10个类型,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占83.17%~84.69%,其中又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成分占优势,分别占33.67%~36.63%和24.75%~26.53%。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中又以中、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分别占50.00%~52.78%和22.12%~22.22%;在叶片生态学特征上,群落以中叶(66.67%~75%)、单叶(83.65%~85.19%)、纸质(61.11%~65.38%)、全缘(72.12%~72.22%)、非尾尖(86.11%~88.48%)为主。与西双版纳季节雨林相比,澜沧地区热带山地雨林体现出明显地向季风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如区系组成中的热带成分偏低而温带成分偏高,大高位芽植物以及大叶、复叶、全缘叶比例较低,而小高位芽植物以及小叶、单叶、非全缘叶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栎类天然混交林群落最小面积确定及方法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种面积曲线和群落系数面积曲线的方法对宜昌梅子垭地区一种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最小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植被类型,样地布置为 10m ×10m 及20m ×20m 可满足不同研究精度的要求。群落系统面积曲线和种面积曲线一样,比较直观。虽然取样调查时工作量稍大,但运用群落系数面积曲线的方法可更多地包含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随面积而变化的信息,所确定的最小面积也能够真实地反映整个群落种类组成及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的组成及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贵  朱华  周仕顺  张强 《广西植物》2008,28(5):608-614
根据4个50m×50m样地(400个5m×5m小样方,共计1hm2取样面积)的详细调查及对各样地外蕨类植物区系的采集调查,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蕨类组成特点及其数量特征等。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5hm2滇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里记录有蕨类植物64种;在生活型组成上,以地面芽和地下芽为主;在叶特征上,以革质和纸质叶居多,叶形以一回羽状和二回羽状叶占优势;在森林群落中蕨类植物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在重要值上,狗脊、疏叶蹄盖蕨、苏铁蕨、光叶鳞盖蕨、清秀复叶耳蕨和假稀羽鳞毛蕨的重要值之和占重要值总和的84.02%,其中,狗脊的重要值占重要值总和的1/3以上,它们是该森林群落中占优势的蕨类种类,在生态分布上为该森林群落的"适宜种";研究还发现,勐腊凤尾蕨为该森林群落的确限种。  相似文献   

20.
若尔盖高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晋昌  王文丽  胡光印  魏振海 《生态学报》2011,31(12):3451-3459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若尔盖高原1990年、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特征, 在此基础上, 使用生态价值系数(C)计算出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并使用敏感性指数(CS)对所选的C值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该区域1990-200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603.10?108元减少到586.07?108元, 共损失17.03?108元, 且损失量和损失幅度呈加速增加趋势; 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 废物处理价值最高, 水源涵养价值次之, 食物生产价值最低, 且各服务类型的价值均呈持续减小趋势; 若尔盖高原1990和2005年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38.93万元和27.03万元, 表明若尔盖高原由于人口增长和土地退化, 环境压力呈明显增大趋势. 湿地和草地退化是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湿地退化. CS检验说明本文所选C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