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描述的材料绝大部分是笔者于1958年和1959年先后到广东茂名及海南岛北部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采集的;少数系广西石油普查大队毋安顺同志于1960年自广西上思采集的。这些标本均属于似沙巴榈属(sabcdites),计有4种,其中包括2新种,即:Sabalites cf.taishuensis Takahashi,Sabalites szei sp.nov.,Sabalites changchangensissp.nov.,Sabalites sp.两广第三纪植物化石曾经正式研究者很少,仅Schenk 记载一种出于广东三水的Rhusatavia Schenk(1883,页268,图版50,图9,10)。棕榈一般视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指示植物,其化石以前在我国仅知一个种,即发现于辽宁抚顺煤田的Sabalites chinensis Endo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的(虫非)蠊盖翅化石采自河南巩县大峪沟煤矿北面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中;同层位的共生化石有植物Pecopteris(Asterotheca)orientalis(Schenk), Pecopterissp., Taeniopteris sp.; 瓣鳃类? Anthraconautasp.。二叠纪是研究(虫非)蠊历史演化问题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昆虫化石比较少,本文所描述的宗系(虫非)蠊属(Phyloblatta),是我国二叠纪地层里的首次发现。它的盖翅翅脉还保留有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饶河东安镇组的 Buchia 化石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2年,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一队四分队马万昌、付磊等同志,在饶河县东安镇西部(插图1)出露的灰色粉砂质板岩、页岩中发现一些双壳类化石,并测制剖面,建立了东安镇组。因标本少,经顾知微教授等鉴定,仅2属5种。1983年,袁福盛等又进行了较详细的化石采集工作,获得了数量较多的双壳类化石标本,经笔者重新研究,化石以Buchia为主,共4属,计16种,其中包括2新种,1亲近种,2比较种,3未定种及2归属存疑的未定种。所定各种多  相似文献   

4.
广东北部南雄盆地的古新世化石最早是在1962—1963年间冬季发现和采集的。有关的初步结果已有简报发表(张玉萍、童永生,1963;杨锺健、周明镇,1963)。1963—1964年间冬季又在同一地区进行了调查和发掘(郑家坚等,1973)。由于这批材料是除北美西部以外,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的较早的古新世哺乳类化石,南雄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化石的研究工作在1963年已开始,一部分新订的科、属、种的名称已在内部刊物上发表,因而在一些地层报告中被引用发表;但是,正式研究报告的发表可能尚有一段时间。为了补救这种情况,我们先把部分主要属、种的定义摘要予以发表,以便在有关工作中可以引用和讨论。这里发表的哺乳类,共7属10种(其中包括五个新属和一个新科)。化石全部采自粤北南雄盆地古新统罗佛寨组,时代基本上可确定为中古新世。  相似文献   

5.
这篇报告记述了一种冠齿兽属(Coryphodon)的新种钝脚类(Pantodonta),时代为早始新世。化石包括来自同一地点的两批材料。一批是张王萍、童永生等1961年采集的(张、童,1963);另一批是1964年夏季北京自然博物馆甄朔南、时墨庄等同志采集的。化石产地都为江西新余市姚圩人民公社宁家山及其附近的峰间老。这个地点过去发现的一些化石已描述发表(周,1959;周、童,1962)。  相似文献   

6.
江西弋阳梅溪早侏罗世昆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产于江西弋阳梅溪门口山组昆虫化石4属、4种,其中1新属、1新种。根据化石可确定含化石地层时代为早侏罗世。这些昆虫化石的发现使中生(虫非)蠊化石组合的分布范围北延至赣东北。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白垩纪介形类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四川盆地中江地区城墙岩群之上、嘉定群之下古店组的介形类化石,计7属3亚属、9种2亚种,其中4新种和2新亚种。通过这些化石的研究,并在笔者《川南、黔北嘉定群的介形类》(1982)及《四川盆地城墙岩群的介形类》(待刊)的基础上,将四川盆地白垩系红层的介形类划分为五个组合。自上而下为(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在对广西崇左地区第四纪洞穴堆积调查的过程中,从年代贯穿更新世的8个地点采集到了33颗长臂猿游离牙齿化石。记述了这些新发现的长臂化石,并初步确定了其分类位置。形态和测量的对比表明,这些牙齿不超过现生长臂猿种内变异的范围,且都可以归入一个种内。它们与冠长臂猿属(Nomascus)共有的特征组合表明,这些化石可以归入该属。这些特征包括:上臼齿相对宽,舌侧齿带及唇侧齿带痕迹保留率高;M3长度几乎与M1相等;下臼齿狭窄,并保留唇侧齿带退化痕迹。崇左地区的化石长臂猿的臼齿平均比冠长臂猿属中现生种类稍显大。但是崇左地区的游离牙齿化石材料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支持将其归入该属中的某一具体种类。与中国南方更新世其他同时代的大型猿类猩猩(Pongo)和巨猿(Gigantopithecus)不同,长臂猿的牙齿大小并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尽管冠长臂猿属在现今的崇左地区并没有分布,但是在历史时期该属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  相似文献   

9.
初步报道了缺缺洞发现的猕猴化石。新材料为一具雄性老年猕猴个体的骨架,保存了几乎完整的下颌、全部7节颈椎、9节胸椎、两侧前肢肢骨、右侧后肢部分肢骨以及绝大部分的腕(跗)骨、掌(蹠)骨和指(趾)骨。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猕猴骨架化石。鉴于化石对比材料的缺乏,仅对下颌及牙齿形态进行了描述,并将之与中国已知各化石种进行了对比。由于中国猕猴属各化石种之间的系统关系尚不明确,暂将这批材料作未定种处理,更加深入的研究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夏,笔者在检查湘西凤凰山江千公坪剖面时,采获一批晚寒武世三叶虫化石,其中包括本文记述的新种Tamdaspis brevilimbus sp. nov。Tamdaspis最初见于苏联哈萨克,为(1977)所建。其后相继在我国新疆(张太荣,1981)和安徽(仇洪安等,1983)发现。最近在哈萨克又找到一些新材料(Apollonov et al.,1984)。安徽的材料,经钱义元、仇洪安鉴定,认为是一新属,命名为Psiloyuepingia Qian et Qiu,1983。Tamdaspis是一个比较特征的刺尾虫类(ceratopygids)三叶虫(尽管尾部缺乏侧刺)。  相似文献   

11.
辽西阜新海州组的四种似银杏化石的表皮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阜新地区的银杏类化石,正式发表者只有斯行健定为Baiera cf. guilhaumati Zeiller的一块标本(1931,p.57)和一种Baiera sp. (1933,p. 54,pl. Ⅶ,fig. 9)。此外,零星记载的有Ginkgoites digitata (Brongn.) Seward, Ginkgoites sibiricus (Heer) Seward和Czekanowskia rigida Heer等。这些化石的产出层位,都不十分清楚。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组织的东北中生代地层队,在阜新煤矿的海州组采集了许多银杏类化石。本文只描述似银杏属的4种,其中3新种,1未定种。  相似文献   

12.
报道苏铁植物大孢子叶化石一新属———中间苏铁属(Mediocycasgen.nov.)。标本采集于辽宁省西部,喀左县杨树沟煤矿后山的早三叠世红砬组。这些标本以前曾被处理为疑问化石(Problematicum)。因当时资料不足,所以没有确定属种名称。但鉴于这些化石在苏铁类早期起源与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故对它们作了重新研究。文中除了以喀左中间苏铁(Mediocycaskazuoensisgen.etsp.nov.)为典型种进行描述以外,还对新属、种在苏铁类起源与演化方面的意义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1963年在新疆阜康曾经发现过肯氏兽的材料,这批化石中有被称为“九龙壁”的一群个体。这些化石曾被归入副肯氏兽属,命名为短吻副肯氏兽(Parakannemeyeria brevirostris)(孙艾玲,1978)。最近依据这个种建立了一个新属:西域肯氏兽(Xiyukannemeyeria),于是新疆的肯氏兽与华北的肯氏兽就没有相同属了(刘俊、李锦玲,2003)。  相似文献   

14.
张武  郑少林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312-1316
报道了辽宁早白垩世化石木的一个新属—原始金松型木 (Protosciadopityoxylongen .nov .)。该属化石以辽宁原始金松型木 (Protosciadopityoxylonliaoningensegen .etsp .nov .)为代表。文中对新属新种进行了描述 ;讨论了新属与现存金松属 (Sciadopitys)及化石金松型木属 (Sciadopityoxylon)的关系 ;并与其相似的原始叶枝杉型木属 (Protophyl locladoxylon)、原始圆孔木属 (Protocircoporoxylon)及异木属 (Xenoxylon)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古羊齿属(Archaeopteris)是 Dawson(1871)依据 Forbes(1854)的 Cyclopteris hibernica标本所建,模式种 Archaeopteris hibernica(For-bes)Dawson 采自爱尔兰晚泥盆世地层。马西伦达古羊齿(Archaeopteris macilenta Lesquereux)是 Lesquereux(1884)在北美发现的。其后,Carluccio 等(1966)做了修订。由于古羊齿植物化石叶片保存呈“羽状”,具有着生在叶子上的孢子囊和“间小羽片”,所以早期的古植物学家对于它的分类位置一直感到困惑不解,多数人认为其属于真蕨类。有意  相似文献   

16.
翼股蛤(Pteroperna)是 J.Morris 和 J.Lycett 于1853年建立,但该属的分类位置当时并不明确,仅仅在讨论中提到可能为 Pterinea的亚属。Cox(1940)讨论 Pteroperna 时则将其作为翼蛤科(Pteriidae)的属而沿用至今。笔者于1984年在唐古拉山雁石坪地区测制侏罗纪地层剖面时,在同一层位中采集到许多隶属于 Pteroperna costatula 的标本,它们的壳饰特征、壳体形状和英国侏罗纪大鲕状灰岩(Great O(?)lite)中产出的同种标本几无差异。标本大多保存良好,特别是它们的壳层和其围岩在弱酸中可产生差异溶蚀,利用酸蚀法可得到许多暴露出铰系构造和软体印痕的标本,其中有一些反映出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生长特  相似文献   

17.
Polygrapta一名是1946年Novojilov建立的叶肢介化石Estheria的一个亚属,属Limnadidae科,产自苏联哈坦加地区晚二叠世鞑靼阶米萨依拉帕组。主要特征是壳椭圆形一卵圆形,初生壳小,背缘直。壳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小点联接组成的单枝或分叉的射线状装饰,线脊间布满小点。共包括10个种。1954年Novojilov将Polygrapta改为属级,并建立Polygraptinae新亚科,包括Polygrapta,Pteriograpta,Cyclograpta,Rhombograpta和Opsipolygrapta五个属,隶属于Bairdestheriidae科。  相似文献   

18.
云南曲靖附近胴甲魚(Antiarchi)化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云南曲靖附近产Antiarchi化石早有报导,然而关于古生物描述方面的文章迄今未見諸发表。1961年作者自曲靖附近廖角山山麓采得魚化石甲片若干,其中有两块属星鱗魚目(Asterolepiformes)的头甲保存完好,初步鉴定系一新属新种(Yunnanolepis chii gen.et sp.nov.)。該項发現对了解該类魚化石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分布和对云南泥盆紀魚化石  相似文献   

19.
蕉带羽叶属一新种(Nilssoniopteris hailarensis sp.nov.)化石采于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盆地的一个钻孔中(北纬47°58′,东经117°10′)。其层位属于下白垩统伊敏组。该种以其全缘的窄线形长叶为特征。叶片及脉序为带羊齿型,表皮构造为本内苏铁型。叶片着生于中脉上表面的两侧。中脉在下表面宽约3mm,但在上表面露出的宽度仅有下表面宽度的1/3。被报道的种在叶形方面与西欧威尔登植物群的 Nilssonioptetis beyrichii(Schenk)典型标本较为接近,但两者的角质层特征有明显区别。对此本文作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河南内乡新的恐龙蛋类型和恐龙脚印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记述了在河南省内乡县夏馆盆地白垩系中发现的一窝恐龙蛋以及保存在蛋化石上的一个脚印化石。根据蛋的大小,形状和蛋壳的显微结构特征,并与其相近的蛋化石属种作了对比,认为这些蛋化石应当代表蜂窝蛋科(Faveoloolithidae)的一新类型,定名为夏馆杨氏蛋(Youngooli-thus xiaguanensis gen.et sp.nov.)这窝蛋化石以及保存在蛋化石上面的脚印可能为同一只动物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