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6例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环 《蛇志》2011,23(2):196-197
早产胎膜早破又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37周之前的胎膜破裂.孕妇中的PPROM发生率为3%,其中有约30%-40%导致早产[1].引起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为感染、宫腔压力不均、羊水过多、胎膜发育不良等,其主要危害是羊膜腔感染、羊水过少、早产、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现就我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86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早产妇女妊娠期阴道微生物群落情况。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将产妇分为早产组(186例)和足月产组(114例)。早产组中孕龄结果 全部的早产孕妇孕早期和孕中期阴道大肠埃希菌以及孕龄结论 阴道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增加与早产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早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胎妊娠早产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8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97例(3.45%)符合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标准,包括53例RDS。收集以下信息:PROM潜伏期、出生时胎龄、脐动脉搏动指数(Umbilic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iddle cerebral artery pulsation index,MCAPI)、胎儿窘迫、产前使用类固醇、新生儿实验室参数、性别、体重、Apgar评分、分娩类型、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信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变量对RDS的影响。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变量与RDS密切相关:新生儿性别女性(OR=0.517;95%CI:0.312-0.107;P=0.042),产前使用类固醇(OR=0.467;95%CI:0.355-0.698;P0.001),异常UAPI(OR=2.830;95%CI:1.783-6.234;P=0.002),异常MCA PI(OR=2.136;95%CI:1.120-4.017;P=0.032),胎儿窘迫(OR=2.420;95%CI:1.287-4.824;P=0.017),母体HGB(OR=0.689;95%CI:0.511-1.013;P=0.221),新生儿HGB(OR=0.752;95%CI:0.645-0.891;P0.001),新生儿RBC(OR=0.311;95%CI:0.201-0.565;P0.001)。结论:单胎妊娠早产胎膜早破发生RDS危险因素主要是性别、胎儿胎盘循环异常和胎儿窘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84例GDM患者及200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妊高症35例(19.0%)、羊水过多17例(9.2%)、早产21例(11.4%)、产后出血14例(7.6%)、产褥感染12例(6.5%),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中发生巨大儿48例(26.1%)、新生儿低血糖31例(16.8%),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3.3%)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141例(76.6%),阴道产43例(23.4%),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DM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规范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缪嘉燕  赵亭亭  方敏  王瑞东  李霞 《生物磁学》2014,(6):1121-1123,115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8 月~2012 年12 月在我院分娩的184 例GDM 患者及200 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 组妊高症35 例(19.0%)、羊水过多17 例(9.2%)、早产21 例(11.4%)、产后出血14 例(7.6%)、产褥感染12 例(6.5%),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中发生巨大儿48 例(26.1%)、新生儿低血糖31 例(16.8%),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3.3%)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141 例(76.6%),阴道产43 例(23.4%),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DM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规范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肠道菌群变化对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 634例初产妇,按照是否为妊娠期糖尿病分为正常妊娠组(NC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GDM组),分析两组对象肠道菌群的变化。观察不同妊娠结局GDM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以及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GDM组对象BMI、FPG、HbA1c、TG、HDL C、HOMA IR、Fins、BUN、hs CRP、PLGF和肠道总细菌、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数量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结论 妊娠早期肠道益生菌下降与GDM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GDM患者肠道部分益生菌及肠球菌与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和心血管事件存在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早产的临床处理方法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妊娠满28~36+6周的205例胎膜早破早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孕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并对其妊娠结局和早产儿的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胎龄28~34+6周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2.2%和10%,胎龄35~35+6周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2.3%和4.8%,分别明显高于胎龄>36周出生的早产儿(1.6%和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孕周在36周以上出生的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与足月出生的新生儿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早产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对于胎膜早破早产的孕妇,应针对不同孕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延长孕周以降低早产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菌群失调早产患者阴道菌群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龙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及分娩的菌群失调先兆早产患者80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6d.停药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pH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先兆早产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衡状况。方法 选择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保胎的孕28周~36+6周无明显诱因先兆早产的单胎妊娠期妇女87例。取其阴道分泌物,选用阴道pH值、阴道清洁度、过氧化氢(H2O2)浓度、白细胞酯酶(LE)和唾液酸苷酶(SnaSe)等指标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价。结果 先兆早产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为70.1%。阴道分泌物检查清洁度Ⅲ~Ⅳ不正常者61例,乳杆菌均阴性。H2O2阳性率为47.5%,H2O2+LE阳性率为13.1%,显微镜检查出线索细胞+LE+H2O2+SnaSe阳性率共占6.6%,涂片镜检查出滴虫+LE+H2O2阳性率为3.3%,涂片镜检查出酵母样真菌孢子+LE+H2O2阳性率14.8%。结论 先兆早产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率较高,可能是导致早产及足月前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妊娠期阴道菌群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及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拟在我院生产的具有早产危险因素的孕妇71例,根据是否发生早产分为早产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测定及对比其不同孕期阴道菌群多样性指标,包括: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不同多样性指标对早产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发生18例(25.35%)早产,早产组在合并妊娠期内感染及妊娠期糖尿病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169,5.565;均P<0.05),两组阴道菌群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在不同孕期差异具有显著性,且随孕期增加而增加(P<0.05)。早产组孕晚期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5.681,P<0.01),孕中期、孕晚期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683,7.367;均P<0.05)。不同孕期两组阴道菌群在多个微生物层次的表达具有一定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孕晚期丰富度、孕晚期和孕中期Shannon-Wiener指数是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7,0.006,0.018),孕晚期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孕中期Shannon-Wiener指数预测早产发生的最佳截点分别为11.28、2.54、2.94,其AUC分别为0.792、0.948、0.645,孕晚期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优于其他两指标(均P<0.05)。孕晚期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孕中期Shannon-Wiener指数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均P<0.05)。结论 妊娠期阴道菌群多样性对早产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与结果的影响,提高对产程观察的重视。方法:统计分析249例孕足月胎膜早破者的分娩方式、产程及母儿并发症,并与249例随机抽取同期孕足月无胎膜早破的产妇进行对照。结果:胎膜早破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易感染,并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与难产、剖宫产有相关性,应合理选择分娩方式,积极处理产程,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妊娠期产妇慢性HBV感染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615例慢性HBV感染产妇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诊断标准,将所有产妇分为4组:慢性HBV携带者(A组)1128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B组)406例、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组)307例、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携带者(D组)774例,并收集同期入院的823例HBV阴性产妇为对照组(E组)。比较各组的GDM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2615例慢性HBV感染产妇中,共发生GDM 866例,发生率为33.12%。B组与C组GDM发生率分别为38.92%、37.46%,均大于E组的30.74%(P0.05)。A组、B组、C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发生率分别为7.98%、8.87%、9.77%,均高于E组的3.52%(P0.05);A组、B组、C组及早产发生率分别为3.10%、3.94%、4.56%,均高于E组的0.49%(P0.05)。C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63%,高于E组的0.36%(P0.05)。结论:产妇慢性HBV感染若合并肝功能受损或肝组织学病变,可能增加GDM的发生率,若HBV病毒复制活跃,可能导致PIH及早产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0例胎膜早破(PROM)的临床特点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120例PROM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分娩的380例无PROM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和儿童的影响。结果:PROM组的难产、剖宫产率分别为45.0%、4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组中的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11.7%、7.5%、4.2%,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M与难产、早产密切相关,对PROM的孕妇应加强临床观察,对不同孕周的PROM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一旦有难产发生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及其对母婴预后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ROM患者100例作为PROM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妊娠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PROM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GBS感染分为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比较PROM组和对照组的GBS阳性率,比较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结果:PROM组的GBS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GBS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在初筛和复筛时听力筛查通过率均低于GBS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生殖道GBS感染与PROM密切相关,并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儿的听力功能,对母婴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与胎膜早破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择在地区门诊就诊的孕妇108例,检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所有孕妇的一般资料、分娩方式、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08例孕妇中,48例检出解脲支原体感染,感染率为44.4 %。感染组的年龄、体重指数、产次、孕次、受教育年限、孕周等与非感染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胎膜早破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2.9 %和18.8 %,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3.3 %和1.7 %(P<0.05)。感染组的剖宫产率高于非感染组,自然分娩率低于非感染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8例孕妇中,Pearson分析显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比较常见,可导致剖宫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也与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Ferritin)、组织蛋白酶S(Cat 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分析影响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诊断为GDM的产妇154例纳为GDM组,另取同期来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健康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以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Cat S、Ferritin、MCP-1与HOMA-IR的相关性以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GDM组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结局组和不良妊娠结局组,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GDM组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的血清Cat S、Ferritin、MCP-1水平与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154例GDM患者中,有58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比37.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DM患者的妊娠结局与糖尿病家族史、GDM确诊时孕周、年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以及HOMA-IR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BMI≥24 kg/m2、OGTT结果>2项异常、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偏高是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的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异常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有关。GDM患者的妊娠结局受到血清Ferritin、Cat S、MCP-1水平、年龄、孕前BMI、OGTT结果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叉头框蛋白O1(FoxO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8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GDM患者为GDM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42例)和结局良好组(94例),另选取55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收集GDM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DM患者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对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M组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和HOMA-IR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DM患者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P均<0.001)。136例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0.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CREB、FoxO1、NLRP3升高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联合预测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CREB、FoxO1、NLRP3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REB、FoxO1、NLRP3水平升高与GDM患者IR和妊娠结局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成为GD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erane,PROM)所致孕妇绒毛膜羊膜炎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胎膜早破引起的绒毛膜羊膜炎主要致病菌的病原学特征,为围产期感染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597例破膜时间大于24小时的PROM孕妇的胎膜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597例破膜时间大于24小时的PROM孕妇的胎膜细菌培养中,86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14.41%;培养阳性病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3.26%(63/86),革兰氏阳性菌球菌占34.88%(30/86),培养最多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占60.47%(52/86)。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PROM相关的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应根据病原学特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