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血浆Orexin-A水平以及手术后血浆Orexin-A水平的变化.方法:对96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HS患儿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选择29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测定法,测定OSAHS患儿术前、术后6个月血浆Orexin-A水平.记录OSAHS患儿PSG检查结果AHI和最低血氧(LSaO2).结果:OSAHS组血浆Orexi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血浆Orexin-A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Orexin-A与AHI呈正相关(r=0.542,P<0.01),与最低血氧(LSaO2)呈负相关(r=-0.798,P<0.01).结论:OSAHS患儿Orexin-A水平升高,手术治疗可使血浆Orexin-A水平下降,血浆Orexin-A水平和AHI、最低血氧(LSaO2)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睡眠中间歇低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患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且伴高血压的51例患者(试验组)及60例健康人进行ACE基因型检测,分析ACE基因型(ID组、II组及DD组)与OSAHS伴高血压患者之间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DD基因型显著高于II和ID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D显著高于I(P<0.01),收缩压、舒张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平均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DD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1),与ID、II基因型对比,收缩压及AHI均显著升高(P<0.05,P<0.01),平均S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男患多见(P<0.01)。随AHI增加,D等位基因表达增高,收缩压显著升高,平均SaO2显著降低。结论OSAHS伴高血压患者与ACE基因DD基因型相关,D等位基因可能为易感基因。OSAHS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SAHS越重,血压越高,且男性多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的效应。方法:9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43例和B组(对照组,常规治疗)52例。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12~24小时,全部用鼻罩;B组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型利钠肽(BNP)、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显效率:BiPAP组69.8%,对照组46.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功能、BNP、血气分析,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iPAP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能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症状、血气结果及心功能,还能降低BNP。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并发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OSAHS并发心房纤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两组均治疗1年。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左心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并比较两组心房纤颤转复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HR、SPO2、LVEF以及BNP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房纤颤转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HS并发心房纤颤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心房纤颤转复率降低房纤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降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慢性心衰患者在经过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后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高干病房心内科65例老年男性慢性心衰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入院后检查结果及药物治疗情况,包括:年龄、有无心衰相关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入院时心率、血压,入院后血肌酐、电解质、胸片有无肺淤血、超声心动图指标(ESV,EDV,EF)、出院前血浆BNP水平以及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情况(主要指β-受体阻滞剂,ACEI或者ARB,强心剂、利尿剂等).住院期间给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并在出院前检测血浆BNP水平,按BNP水平将患者分成高BNP组(BNP>463 pg/ml)和正常BNP组(BNP≤ 463 pg/ml),比较两组间各研究因素分布有无差异,并对BNP水平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出院时高BNP组患者44例(67.69%),这部分患者更多的伴有血压低、心率快、高肺动脉压、肺淤血的胸片表现.同时还发现高BNP组的患者中房颤及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偏高.对BNP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房颤、低收缩压、肺淤血、高肌酐为出院时高BNP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不同BNP分组中多个研究因素的分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提示老年男性慢性心衰患者伴有低血压、房颤、高肌酐、肺淤血是出院时高血浆BNP的危险因素,需要给予密切的医疗关注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CPAP治疗对OSAHS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以及CPAP治疗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48例多导睡眠图确诊的男性OSAHS患者,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 组(n=15),中度OSAHS组(n=16),重度OSAHS组(n=17).16例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匹配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其中13例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ELISA法测定血浆ZNF-α浓度.对OSAHS患者血浆TNF-α与睡眠期AHI和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SpO2)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OSAHS组TNF-α浓度分别为(11.49±1.32 pg/ml)、(13.29±1.73pg/ml)、(14.74±2.72p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29±1.74pg/ml).TNF-α水平随OSAHS程度加重而增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TNF-α浓度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显著正相关(r=0.714,P<0.001),与miniSpO2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1,P<0.001).CPAP治疗后OSAHS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CPAP治疗可降低或防止OSAHS患者的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心衰患者心功能及IL-17、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心力衰竭患者(CHF)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福辛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1例,94.4%)显著高于对照组(41例,75.9%)(x~2=7.34,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心功能指标(LVESV、LVEDD、LVEF、CO、CI、SV、LVM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LVESV、LVEDD、LVEF、CO、CI、SV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衰患者经治疗之后BNP、IL-17和CRP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1.1%与14.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IL-17和CRP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 70%,P 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stolic diameter,LADD)、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LVESD、LVEDD、LA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此外,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可更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可能与其显著降低血清cTnT、BNP、CRP及D-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临床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将258例鼾症患者分为三组:单纯鼾症对照组(N组)、单纯OSAHS组(O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O+H组)。对三组患者进行临床基础资料收集,ESS问卷调查及EP评分,多导睡眠监测及血压测定。结果:三组鼾症患者之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及OSAHS+HT组体重指数及颈围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鼾症组比较,OSAHS组及OSAHS+HT组的EP评分、AHI、LaSO2(%)、MSaO2、Ts9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及OSAHS+HT组睡眠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慢性间歇缺氧是引起高血压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OSAHS患者105例,对所有入组患者的诊疗资料、检查数据进行综合性的整理与分析。将所有入组的OSAHS患者按呼吸暂停通气不足指数(AHI)分成轻中度组45例(5次/h≤AHI30次/h)和重度组60例(AHI≥30次/h)。观察比较两组的AHI指数、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0%(TSpO_290%)时间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比较两组的MPV、PDW及RDW表达情况并探讨AHI与MPV、PDW及RDW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AHI、TSpO_290%时间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LSaO_2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MPV、PDW显著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RDW表达水平略高于轻中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HI与MPV、PDW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601,0.587;P=0.021,0.030),AHI与RDW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024,P=0.071)。结论:OSAHS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与MPV、PDW之间存在独立的正相关性,但是与RDW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血压变异性及运动心肺功能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OSAHS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次数(AHI)将患者分为轻度组(AHI:5~20次/h,n=45)、中度组(AHI:21~40次/h,n=39)、重度组(AHI:40次/h,n=35),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压变异性及运动心肺功能,并作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OSAHS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运动心肺功能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OSAHS患者收缩压(SBP)昼、舒张压(DBP)夜以及中度组、重度组SBP夜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DBP夜以及中度组、重度组SBP昼、SBP夜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SBP夜、SBP昼、DBP夜高于中度组(P0.05);而各组DBP昼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ax%pred)、最大摄氧量峰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2%pred)、无氧阈值(AT)、摄氧量功率比值(VO2/WR)、呼吸储备(VEmax/MVV)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OSAHS患者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SBP昼、SBP夜、DBP夜、VE/VCO2呈正相关(P0.05),与VO2max%pred、peakVO2%pred、AT、VEmax/MVV、VO2/WR呈负相关(P0.05),与DBP昼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及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可反映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考虑作为早期监测指标并参考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干预和手术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经本院确诊的100例OSAHS患儿分为药物组、手术组,每组50例。药物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6个月,手术组行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术。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多导睡眠图监(PSG)的监测结果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疗效评定情况,记录手术组无效及并发症的原因。结果:6个月后,药物组、手术组患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微觉醒指数(MAI)和睡眠呼吸紊乱指数(RDI)较治疗前降低,且手术组患儿AHI低于药物(P0.05)。手术组患儿6个月后睡眠障碍、对监护人的影响、身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药物组(P0.05),而药物组治疗前后OSA-18评分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药物组的50.00%(2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儿有出血现象的4例、伴舌后坠2例、上呼吸反复道感染6例和鼻炎5例,无效的5例患儿为伴有肥胖的重度OSAHS。结论:对于OSAHS患儿,药物干预和手术切除均可改善患儿PSG指标水平,但手术切除治疗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GF-23、BN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明确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浆脑钠肽(BNP)及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径(LVESD)、心排血量(CO)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GF-23及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V及LVES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O及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可有效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FGF-23及BNP水平,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因子-1(MCP-1)、脑钠肽(BN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在完成2周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T)及生活质量水平、血清MCP-1、BNP、NGA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2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00%(43/50),与对照组[64.00%(32/50)]相比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均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对照组治疗后LVEF值亦显著增加(P0.05),LVESV值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6MWT值均明显增加(P0.05),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LHFQ)评分及血清MCP-1、BNP、NGA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同期更显著(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MCP-1、BNP、NGA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ICU心律失常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胺碘酮这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72例ICU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以平均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多巴酚丁胺治疗,实验组应用多巴酚丁胺+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BNP和hs-CRP水平、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平均心率、临床疗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升高,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hs-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BNP、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平均心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平均心率均降低,并且治疗后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较对照组少,平均心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44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9.44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胺碘酮对改善ICU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次数,稳定心率,降低脑钠肽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少,有着令人满意的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呋塞米与硝普钠注射液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呋塞米联合硝普钠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NP、CRP、LVEDVI、LVESV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LVEF、E/A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NP、CRP、LVEDVI、LVESVI水平均明显降低,LVEF、E/A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呋塞米联合硝普钠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更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单纯使用曲美他嗪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BNP、LVEDD、LVESD、LVEF均得到改善,但是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清BNP(脑钠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BNP、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PaO_2水平升高,PaCO_2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BNP、MDA水平较低,SOD水平较高(P0.05),PaO_2水平较高,PaCO_2水平较低(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好,推测其机制与降低血清BNP、MDA及升高血清SO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硫辛酸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硫辛酸胶囊,疗程为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睡眠呼吸情况、糖脂代谢、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升高,ESS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脉压(PP)降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缩短,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升高(P0.05)。结论:采用硫辛酸治疗OSAHS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睡眠呼吸情况及肝功能,调节糖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