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14-3-3θ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在72例人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组织中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4-3-3θ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72例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组织中,14-3-3θ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4%和15.2%。统计学分析表明,14-3-3θ蛋白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级(P=0.045)、淋巴结转移(P0.001)、肿瘤复发(P=0.041)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P=0.444)、性别(P=0.795)、组织类型(P=0.468)等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14-3-3θ蛋白高表达与鼻咽癌高临床分级(r=-0.256,P=0.030)、淋巴结转移阳性(r=0.506,P0.001)、肿瘤复发(r=0.106,P=0.033)呈正相关,而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型等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癌基因14-3-3θ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并且与疾病临床分级、转移复发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极易发生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CD9蛋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D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断明确的口腔鳞癌肿瘤患者石蜡标本合计80例,通过免疫组化手段对CD9蛋白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CD9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CD9蛋白的关系。结果:CD9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正常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率低,其表达水平和口腔鳞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最终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CD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CD9蛋白水平的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预测着肿瘤具有更明显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可能成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27和CD27L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肝癌患者和40例健康查体者外周血中CD27及CD27L蛋白的含量,并分析两者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与健康查体组相比,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27蛋白含量未检测到明显变化(t=1.760,P=0.082),但CD27L蛋白含量显著升高(t=39.982,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CD27和CD27L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s=0.305,P=0.084)。CD27在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病理分期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CD27L蛋白含量在III期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CD27/CD27L通路与肝癌的恶性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组织中KAI1/CD82蛋白和Gli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96例GAC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KAI1/CD82蛋白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KAI1/CD82蛋白和Gl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68.8%,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AI1/CD82蛋白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KAI1/CD82蛋白和Gli1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KAI1/CD82蛋白表达与Gli1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s=0.343,P0.005)。结论 KAI1/CD82蛋白和Gli1蛋白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早期联合检测KAI1/CD82和Gli1蛋白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浸润、转移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4v6和PTEN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73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及PTEN的表达,分析CD44v6、PTEN与胃印戒细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器官转移、临床分期和三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73例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78.1%(57/73),PTEN阳性表达率为34.2%(25/73),PTEN表达与器官转移、临床分期有差异(P<0.05),CD44v6、PTEN表达均与胃印戒细胞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差异(P<0.05).两者之间Spearman等级表达呈负相关(r=-0.214,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TEN阴性组三年生存率16.1%显著低于PTEN阳性组66.9%(P<0.01).结论:进行CD44v6和PTE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评估胃印戒细胞癌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CD44蛋白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研究它们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16例肺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CD44、maspin和CD3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肺鳞状细胞癌和正常肺组织中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39.7%和10.0%、100%,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4和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化级别、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临床分期等相关(P0.05);且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MVD计数呈正相关关系,maspin蛋白阳性表达与CD44蛋白阳性表达和MVD计数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44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低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aspin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组患者(P0.001);MVD≥21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VD21组的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是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44和maspin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CD44和maspin蛋白的表达对肺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34和CD44v6在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胃癌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VEGF、CD34和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VEGF阳性率为71.67%(43/6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8.34%(53/6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2);VEGF阳性表达与胃癌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癌旁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癌组织MVD(P=0.000),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3),并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MVD升高(P=0.046,P=0.000).癌旁组织中CD44v6阳性率为48.34%(29/60)低于癌组织的61.67%(37/60),两者无明显差别.CD44v6的阳性率随胃癌浸润的加深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VEGF、CD34及CD44v6三指标间两两相关(P<0.05).结论:VEGF、CD34和CD44v6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病理科收集的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90例术后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45例癌旁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标本中的Y框蛋白(Sox2)、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检测两种蛋白的相互关系,试图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胶原三股螺旋重叠蛋白-1(CTHRC-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的Sox2蛋白阳性表达率6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33%(p<0.05),胃癌组的CTHRC-1蛋白阳性表达率7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4%(p<0.05);胃癌组的Sox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胃癌组的CTHRC-1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胃癌组的Sox2蛋白与CTHRC-1蛋白呈显著的负相关表达(Spearman相关系数r=-0.322, p=0.002<0.05)。本研究的初步结论表明:胃癌组织中Sox2蛋白低表达和CTHRC-1蛋白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且二者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过江  张学锋  吴坤  康松涛  彭湘洪 《生物磁学》2013,(25):4908-4912
目的:探讨内皮生长因子一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黏附分子CD2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VEGF-C、CD24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中VEGF-C、CD24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两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正相关(P〈O.05);有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C、CD24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量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C、CD2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VEGF—C、CD24蛋白表达与IIIA期患者的短期预后有关,两者的mRNA水平与无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结论:VEGF-C、CD24在肺癌组织中均异常表达,可作为肺癌诊断的辅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组织MVD和β-连环素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甲状腺癌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以CD105标记测定MVD.结果:①MVD值在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未分化癌、滤泡癌中依次增高(P<0.05);伴发转移及高临床分期(Ⅲ、Ⅳ期)甲状腺癌组织中MVD明显高于无转移及低临床分期(Ⅰ、Ⅱ期)组(P<0.05).②未分化癌及髓样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乳头状癌及滤泡癌中的表达(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间以及病理分期Ⅰ-Ⅱ、Ⅲ-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β-catenin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MVD值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5).结论:MVD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之一,β-catenin可能在甲状腺癌组织微血管形成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因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另选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导管原位癌患者30例,小叶增生患者20例及导管单纯增生患者20例的组织提取标本进行对照,分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和不同病变类型中的表达,并分析CD44~+/CD24~-细胞在癌症免疫分型中的表达以及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相关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的CD44阳性率为52.50%,CD24的阳性率为57.5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1.25%和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4及CD24在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导管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小叶增生和导管单纯增生,导管原位癌的阳性率高于乳腺浸润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D4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CD44~+/CD24~-细胞在不同癌症免疫分型以及不同分化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之间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内存在较高的阳性率,且CD44~+/CD24~-在乳腺原位癌及低分化的乳腺癌组织内具有更高的阳性率,临床上可尝试通过监测CD44~+/CD24~-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90在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CC患者80例,收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另选择同期就诊的8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CD90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90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P0.05)。CD90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0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肝内转移、TMN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CD90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有关,可以作为HCC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人附睾蛋白4(HE4)、乙醛脱氢酶1(ALDH1)、黏附分子CD44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患者、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纳入恶性组与良性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HE4、ALDH1及组织中CD44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的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良性组与对照组(P<0.05),良性组患者的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未发生淋巴转移患者比较,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发生淋巴转移的卵巢癌患者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Spes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均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成正相关(P<0.05)。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HE4、ALDH1、CD44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768及0.610,采用3项指标联合(并联)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AU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HE4、ALDH1及组织中CD44均呈现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HE4、ALDH1联合CD44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33例,收集其鼻咽癌组织作为观察组标本,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咽炎患者102例的鼻咽炎组织作为对照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患者鼻咽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的表达,并分析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鼻咽炎组织中PD-L1蛋白的阳性率为0.00%(0/102),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阳性率为69.37%(231/333),两组PD-L1蛋白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鼻咽炎组织中未见PD-L1 mRNA表达,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8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吸烟史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阳性率和PD-L1 mRNA的表达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吸烟史患者(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呈现高表达,且其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史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组织中CD146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表达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探讨CD146、HGF在妊娠早期的潜在作用,为早期预防稽留流产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的病例,选取妊娠时间59周,年龄1835岁,近三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且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全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的病例,分为稽留流产组40例;正常妊娠组50例。分析两组资料的差异性,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CD146和H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146和HGF的异常表达与稽留流产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CD146和HGF在稽留流产组和正常早孕组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稽留流产组蜕膜组织中CD146、HGF的表达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5);CD146和H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P<0.05);CD146和HGF的异常表达与稽留流产具有相关性。结论: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CD146和HGF的表达均下降,可能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有关,但CD146和HGF的表达下调参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需进一步探讨。妊娠组织中CD146和HGF的表达可能具有正相关性。CD146和HGF可能作为稽留流产在母胎界面方向研究的新的靶点,二者在妊娠过程中可能具有正相关性,尚需实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检测CD5L水平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1例慢性肝炎患者、192例肝硬化患者、69例肝癌患者和136例健康对照血清CD5L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估CD5L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血清CD5L的潜在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CD5L水平在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CD5L水平较肝炎及肝癌患者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血清CD5L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CD5L水平与FIB-4指数(肝纤维化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688,P=0.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肝炎患者中,血清CD5L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显著正相关;在肝硬化患者中,CD5L与其他肝功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在肝癌患者中,CD5L与碱性磷酸酶(ALP)显著正相关。以健康人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ROC分析显示血清CD5L的诊断特异性为85.3%,敏感性为77.1%。结论:CD5L水平在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且在肝硬化患者中最低。CD5L水平与肝纤维化评分FIB-4指数负相关,可作为监测肝纤维化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86评估急诊感染患者发生脓毒症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科监护室和病房收治的年龄≥18岁且存在感染或临床高度怀疑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Sepsis-3.0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24小时内检测所有患者的静脉血血常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CD86和HLA-DR表达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乳酸(Lac)、血清白介素水平,计算CRP/ALB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并记录。组间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然后进一步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共91例,脓毒症患者49例(死亡15例,占30.6%),非脓毒症患者42例(0死亡);脓毒症组CD86%、N(中性粒细胞)、CRP/ALB、NLR、IL-6、IL-10、SIL-2R、CRP、PCT均高于非脓毒症感染(P<0.05),而HLA-DR、LY(淋巴细胞)、PLT(血小板)、ALB、LMR在脓毒症组中则较非脓毒症组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建立CD86模型和HLA-DR模型,发现在CD86模型中,CD86,呼吸频率(RR),LY,PCT是发生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OR值分别为1.539(1.148-2.064),1.141(1.009-1.290),0.280(0.097-0.811)和1.036(1.005-1.068);在HLA-DR模型中,HLA-DR和LY是发生脓毒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OR值分别为0.971(0.953-0.988)和0.290(0.117-0.718)。最后将CD86模型、HLA-DR模型和APACHII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796-0.944)、0.793(0.700-0.887)、0.754(0.653-0.855)。结论:脓毒症患者PBMC的CD86水平升高,HLA-DR水平降低,CD86和HLA-DR可以早期预测急诊脓毒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对甲状腺癌局部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其定量参数与肿瘤组织中Ki67、VEGF、CD34、EGF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肿瘤性病变的患者96例,其中29例为甲状腺癌局部浸润组(A组),34例为甲状腺癌无浸润组(B组),33例为甲状腺腺瘤组(C组)。另取56例甲状腺另一侧叶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D组)。所有患者均完善能谱CT检查,采集图像后在能谱CT Viewer分析软件上测量病变区碘浓度,计算能谱曲线斜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Ki-67、VEGF、CD34、EGFR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与甲状腺癌肿瘤组织中Ki-67、VEGF、CD34、EGF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A组、B组、C组和D组的碘浓度逐渐增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局部浸润组织能谱曲线呈"低平型",斜率为较小负值,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曲线为下降型,斜率为负值;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A组、B组、C组和D组的能谱曲线斜率逐渐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Ki-67、VEGF、CD34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浓度在动脉期、静脉期与Ki-67、VEGF、CD34、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碘浓度在平扫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碘浓度在平扫与VEGF、CD34、EGFR表达无相关性(P>0.05)。能谱曲线斜率在动脉期、静脉期与Ki-67、VEGF、CD34、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能谱曲线斜率在平扫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能谱曲线斜率在平扫与Ki-67、CD34、EGFR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能谱CT成像检查对甲状腺癌局部浸润深度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定量参数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与Ki67、VEGF、CD34、EGFR具有相关性,可间接反映肿瘤微血管、肿瘤血管生成、甲状腺癌分化程度、浸润程度等情况,对评价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研究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集的75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同期选取6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laudin-1、MMP-9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Spearman相关性分析癌组织claudin-1与MMP-9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claudin-1、MMP-9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claudin-1、MMP-9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claudin-1、MMP-9阳性表达与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阳性表达与MMP-9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 0.463,P<0.05)。术后随访5年,2例失访,73例患者获得随访。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laudin-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5.71%,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66.67%(P<0.05),MMP-9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4.85%,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57.14%(P<0.05)。结论: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MMP-9阳性表达升高,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两者呈正相关,可能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酸性核磷蛋白32A(ANP32A)、Ataxin-3及4个半LIM结构域蛋白1(FHL1)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NP32A、Ataxin-3及FHL1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阳性表达率。其中44例发生肝转移作为肝转移组,76例无肝转移作为无肝转移组,比较两组癌组织中ANP32A、Ataxin-3及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ANP32A、Ataxin-3、FHL1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ANP32A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组患者癌组织中ANP32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肝转移组(P<0.05),肝转移组患者原发癌中低分化、原发癌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有淋巴结转移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P32A蛋白阳性表达、原发癌中低分化、原发癌浸润深度T3~T4、原发癌有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Ataxin-3、FHL1蛋白阳性表达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ANP32A阳性表达率与Ataxin-3、FHL1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P<0.05),Ataxin-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FHL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ANP32A蛋白高表达,Ataxin-3、FHL1蛋白低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及肝转移有密切关系,且以上指标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诊治中可根据相关因素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