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病例组)和1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发病24 h内、3 d、7 d及14 d时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XTO)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两组的血清氧化应激产物超氧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分析血液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产物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IL-6、TNF-α、SOD及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在发病后7d各指标水平达到最高,发病后14d各指标水平低于发作≤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出血组血清IL-6、TNF-α、SOD及MDA水平最高,中量出血组其次,小量出血组各指标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血清IL-6、TNF-α、SOD及MDA水平均最高,中型组其次,轻型组各指标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有助于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及评估预后,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关节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含量与炎症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3-硝基酪氨酸(3-N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LRP3、ASC、Caspase-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L-1β、IL-17、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MDA、8-OHdG、3-N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将炎症及氧化应激作为因变量,将NLRP3、ASC、Caspase-1分别作为自变量,在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显示,NLRP3、ASC、Caspase-1和IL-1β、IL-17、TNF-α、MDA、8-OHdG、3-NT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NLRP3、ASC、Caspase-1和SOD、GSH-Px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中NLRP3的含量和炎症及氧化应激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促使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42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18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伤后不同时间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3d持续升高(P0.05);IL-1β、IL-8、TNF-α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2d持续升高,在伤后3d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DAI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偏高,临床通过检测这四种血清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测定35例1年以上透析充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糖(Glu)、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IF-α)、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应用超声测定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及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结果:AS组CRP、IL-6及TNF-α明显高于非AS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AS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非AS组,SOD和GSH-Px水平显著低于非AS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炎症及氧化应激共同参与了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32(IL-32)、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5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记录Hp感染U值,根据检测结果将胃癌组分为Hp阳性组119例,Hp阴性组32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Hp感染U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与Hp感染U值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Hp阴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均与Hp感染U值呈正相关(r=0.585、0.428、0.406,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可引起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升高,Hp感染、IL-32、IL-1β、TNF-α可能通过联合作用促进胃癌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老年帕金森(PD)患者肺功能的变化及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4例老年PD患者作为PD组,并选择相同时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其肺功能指标如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根据Hoehn-Yahr分级将患者分为轻中度(1.0~3.0,45例)、重度(4.0~5.0,29例)。分析和比较各组PD患者肺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重度PD组FVC、FEV1水平明显降低,重度PD组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轻中度PD组(P0.05)。与轻中度组比较,重度组阻塞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重度PD组血清IL-1β、IL-6、IL-12、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轻中度PD组(P0.05)。轻中度组患者FVC、FEV1与IL-1β、TNF-α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重度组患者FVC、FEV1、FEV1/FVC与IL-1β、IL-6、IL-12、TNF-α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且与PD病情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改善肺功能及减少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有助于缓解PD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与IL-1β、TNF-α、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参照Michel Lequesen推荐的膝关节炎严重性判断标准将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分为极严重组、非常严重组、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极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非常严重组、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非常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IL-1β、TNF-α、IL-6水平与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且病情越严重,IL-1β、TNF-α、IL-6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相同基础疾病非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根据脓毒症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25例、存活组51例,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并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MDA、PCT、CRP、IL-27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OD、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血清MDA、PCT、CRP、IL-27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血清SOD、NO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A升高、SOD降低、NO降低、PCT升高、CRP升高、APACHEⅡ评分升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293、1.872、1.527、2.472、1.667、1.92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MDA、PCT、CRP、IL-27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63、0.582、0.441、0.302,P<0.05),血清NO、SO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301、-0.386,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MDA、PCT、CRP、IL-27与APACHEⅡ评分异常升高,血清NO、SOD异常降低,可能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患者病情及评估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化脓性牙髓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分化抗原-14 (CD1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0例化脓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化脓性牙髓炎患者59例(急性组),慢性化脓性牙髓炎患者51例(慢性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对照组体检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及CD14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化脓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与CD14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时各项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高于慢性组患者(P<0.05);急性组、慢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6、TNF-α、CD1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化脓性牙髓炎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与CD14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化脓性牙髓炎患者血清CRP、IL-6、TNF-α及CD14均呈现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化脓性牙髓炎的发生、发展过程,经牙髓根管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CD14与血清CRP、IL-6、TNF-?琢呈正相关,可能作为评估化脓性牙髓炎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UC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用抗生素、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10和TNF-α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或上升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vs 78.95%)(χ2=4.15,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通过纠正促炎症因子与抗炎症因子的比例失衡,减轻肠道黏膜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AS病情活动评分量表(BASDAI)将研究组患者分为A组(BASDAI4分,32例)和B组(BASDAI得分≦4分,42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比较A组和B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中TNF-α、IL-17、IL-33、CRP、ESR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TNF-α、IL-17、IL-33水平与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TNF-α、IL-17、IL-33在AS患者外周血中呈现高表达,并且与患者BASDAI得分及CRP、ESR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普通肺炎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CPIS评分,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过氧化脂质(LP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P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的CPIS评分与IL-6、IL-18、TNF-α、LPO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且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和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1(IgA1)与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9例普通过敏性紫癜患儿,28例紫癜性肾炎,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IL-21,TGF-β1,TNF-α,IgA1,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及C4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普通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补体C3及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1,TGF-β1,TNF-α及IgA1均参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联合头孢丙烯对鼻炎患者免疫系统及应激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鼻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丙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玉屏风散联合头孢丙烯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免疫球蛋白E(Ig E)、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Th1/Th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MP、Th1/Th2比值及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GMP、Ig E、NO、MDA、CRP、TNF-α及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cAMP、Th1/Th2比值及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GMP、Ig E、NO、MDA、CRP、TNF-α及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屏风散联合头孢丙烯治疗鼻炎患者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同时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按照抽签法将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85)及研究组(n=8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化应激水平[血清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MMP-9、CRP、MDA、ET-1、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SOD、NO、高密度脂蛋白(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可能与其有效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降低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7(IL-17)、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在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诊疗的91例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简易智力量表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A组)和无认知功能障碍(B组);根据Hoehn-Yahr(H-Y)分期标准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另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中IL-17、Cys C及Hcy的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各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同时,检测结果发现,A组患者血清中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另外,随着H-Y分期的递增,PD患者血清中各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D患者血清中的IL-17、Cys C、Hcy水平异常表达,在患有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更高,同时,各指标对于不同H-Y分期的PD患者具有表征作用,对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的影响。方法:将82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Hcy、Cys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SOD及MDA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OD及MDA水平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Hcy、Cys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Hcy、CysC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cy、CysC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α-硫辛酸可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降低Hcy、CysC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24例,分别给予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进行为期8周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清铁(seruin iron,SI)、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saturation,TSA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IL-6、TNF-α以及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结果:(1)4周时,A组患者Hb、HCT及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两组Hb、HICT、铁蛋白较治疗前均升高,A组较B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A组TSAT较治疗前及B组均显著升高;B组治疗前后TSAT无显著改变;血清铁在A、B两组治疗后无显著改变.(2)CRP、IL-6在口服或静脉补铁期间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TNF-α在静脉铁刺治疗8周后较前及口服铁剂8周后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3)4周时,A组患者MDA水平较治疗前及B组均显著上升,SOD、GSH-Px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B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B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MDA、SOD、GSH-Px水平的明显改变.结论:静脉铁剂在改善贫血及缺铁状态的效果优于口服补铁,但短期会诱导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加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肾组织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mRNA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将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Rg1组、模型组以及对照组,各20只。其中Rg1组与模型组大鼠均选择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Rg1组予以人参皂苷Rg1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比较干预12周后各组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Rg1组大鼠干预12周后Scr、BUN、CysC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Rg1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SOD、GSH水平均高于模型组,MDA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Rg1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Rg1组、模型组大鼠干预12周后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Rg1组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显著改善DN大鼠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肾组织TGF-β1、MCP-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胱抑素C(Cys C)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11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非DR(NDR)组42例、非增生型DR(NPDR)组38例和增生型DR(PDR)组34例。另外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NC)组。记录并比较四组的临床检查及生化指标及血清Chemerin、TNF-α和Cys C水平,并分析患者临床检查、生化指标与Chemerin、TNF-α、Cys C的相关性以及DR的危险因素。结果:NDR组、NPDR组、PDR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N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hemerin、TNF-α、Cys C水平均高于NC组,且三组SBP、HbA1c、FPG、HONA-IR、血清Chemerin、TNF-α和Cys C水平逐渐递增(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hemerin、TNF-α、Cys C与SBP、HbA1c、FPG、HONA-IR、TG、TC、LDL-C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且Chemerin、Cys C、TNF-α三者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NA-IR、HbA1c、Chemerin、Cys C和TNF-α均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水平Chemerin、TNF-α和Cys C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三者互相促进,均为DR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DR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