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3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对照组的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根据28d后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TNF-α、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凝血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TNF-α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TNF-α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而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组、对照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TNF-α高于存活组,PT、APTT长于存活组,而CD3+、CD4+、CD4+/CD8+均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存活组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与PT、APTT呈正相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TNF-α与CD8+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均存在异常变化,TNF-α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和预后有关,检测TNF-α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烧伤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总体表烧伤面积(TBSA)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Ⅰ组(1%~15%)34例、Ⅱ组(16%~30%)9例、Ⅲ组(31%~50%)17例、Ⅳ组(51%~95%)10例;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者IGFBP-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分析其与TBSA的相关性。结果:在10d观察期内,Ⅲ组和Ⅳ组患者的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Ⅱ组患者IGF-1水平仅在烧伤后1 d时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且在烧伤后2 d,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浆IGF-1水平有下降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GFB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分级的增加,血浆IGFBP-1有上升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烧伤患者血浆IGF-1水平与TBSA值呈负相关(r=-0.693,P0.05);血浆IGFBP-1水平与TBSA值呈正相关(r=0.377,P0.05)。结论:烧伤患者血浆IGF-1水平显著下降,而IGFBP-1水平则显著升高,与烧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判断烧伤患者预后的重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VCAM-1及CRP的表达水平及其检测价值。方法:2017年4月到2020年10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42例作为合并组,同期选择手足口病不合并脑炎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并判断检测价值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的血清VCAM-1及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80例患儿中,Spearsman分析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和血清VCAM-1、CRP含量都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和血清VCAM-1、CRP含量都为导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多伴随有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血清VCAM-1、CRP的高表达,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血清VCAM-1、CRP含量都为导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T(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观察组)以及80例非胆红素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资料,包括所有患儿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CK-MB、cTnT、IGF-1、头颅核磁共振(skull magnetic resonance,MRI)、临床表现等及出院后随访资料。根据胆红素水平高低,将观察组分为轻度(33例)、中度组(27例)及重度组(20例),比较其:TBIL、IGF-1、CK-MB、cTnT水平。结果:各组新生儿TBIL、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黄疸组TBIL、CK-MB、cTnT值分别高于轻度、中度黄疸组和对照组,IGF-1低于轻度、中度黄疸组和对照组(P<0.05);中度黄疸组TBIL、CK-MB、cTnT高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IGF-1低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黄疸组TBIL、CK-MB、cTnT高于对照组,IGF-1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T与TBIL水平呈正相关(r=0.587,P<0.05);血清CK-MB与TBI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20,P>0.05);血清IGF-1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r=-0.568,P<0.05)。苍白球异常信号组患儿血清IGF-1值为(11.05±0.51) ng/mL,明显低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14.22±2.67) ng/mL(P<0.05);苍白球异常信号组患儿血清TBIL水平为(347.62±33.01)μmol/L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341.75±35.14)μmol/L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检测血清cTnT和IGF-1水平分别有助于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和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AD患者作为AD组,另选取150例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Klotho蛋白、VILIP-1、HMGB1表达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上三指标与MMSE评分之间的关系;AD患者根据治疗1年后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4)与预后不良组(n=62),应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发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lotho蛋白、VILIP-1、HMGB1联合检测对AD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AD组的MMSE评分、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VILIP-1及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VILIP-1、HMGB1水平与MMSE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ILIP-1、HMGB1水平升高是引发A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 Klotho蛋白、VILIP-1、HMGB1联合检测AD患者曲线下面积为0.839,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83.78%。结论:血清Klotho蛋白、VILIP-1、HMGB1表达水平与AD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均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临床可以通过联合检测以上三指标辅助评估A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耐药型癫痫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耐药型癫痫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分为耐药型癫痫组(45例)、药物敏感型癫痫组(55例),选择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临床记忆量表(CMS)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评估患者整体智能、记忆功能和注意力,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耐药型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指标和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耐药型癫痫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以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1)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MoCA评分、记忆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耐药型组MoCA评分、MQ和DST评分均显著低于药物敏感型组(P<0.05);(2)耐药型组和药物敏感型组外周血CD4+和CD...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特点,分析胸腺肽?琢-1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9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结果将脓毒症患者分为APACHE Ⅱ 0~10分组(51例)、11~20分组(62例)和>20分组(27例);SOFA评分0~5分组(48例)、6~10分组(60例)和>10分组(32例)。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比较组间差异性。Pearson秩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与APACHE Ⅱ、SOFA评分相关性。根据治疗方法将脓毒症患者分为A组(60例)和B组(80例),A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和乌司他丁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CD3-CD16+CD56+)差异。结果:脓毒症组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随APACHE Ⅱ、SOFA评分的增加而增高,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Pearso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细胞上PD-1表达、CD8+T细胞上PD-1表达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569、0.475;0.653、0.509,P均<0.05)。B组治疗后CD3+、CD4+、CD3-CD16+CD56+高于A组(P<0.05),CD8+低于A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上PD-1表达均增高,其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给予胸腺肽α-1治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小鼠之间的差异变化,探讨其差异变化的意义。方法:在正常KM小鼠肝脏种植H22细胞,建立小鼠原位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健康正常小鼠为对照,检测肝癌小鼠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健康正常小鼠相比,肝癌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例有显著性降低,CD8~+T淋巴细胞显著性升高;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有显著性降低。结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外周血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异常,免疫系统紊乱,可以反映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63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83例,未感染组80例,计算感染组患者各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构成比例,检测术前、术后1d、术后3d血清PCT、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PCT、CRP对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种类主要为肺部感染和手术部位感染,其次为腹腔感染和十二指肠残端瘘。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中PCT、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d、术后3d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的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3d感染组血清中CRP的水平较未感染组升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3d血清PCT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高于CRP的0.81;术后1d、术后3d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感染组患者的CD8~+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d感染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密切相关,且PCT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测价值高于CRP。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Hmga1、M-CSF、AFP与宫颈癌患者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同期选择宫颈良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良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甲胎蛋白(AFP)含量,调查宫颈癌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的血清Hmga1、M-CSF、AFP含量高于良性组(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Hmga1、M-CSF、AFP含量对比有差异(P<0.05);随访到2022年1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17.28±1.25个月,死亡18例,死亡率为15.0 %。Spearsman分析显示:患者预后死亡与Hmga1、M-CSF、AFP等存在相关性(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mga1、M-CSF、AFP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多存在血清Hmga1、M-CSF、AFP的高表达,且与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与血清Hmga1、M-CSF、AFP表达存在相关性,预测宫颈癌患者死亡具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培美曲塞和卡铂治疗)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对比两组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标志物、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 21-1)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NSCLC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减轻免疫抑制,阻止肿瘤进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与氧合指数(OI)、肺部超声B线数目的关系;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 d后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差异显著,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均与OI呈负相关,与B线数目呈正相关(P<0.05);死亡组血清IL-6、IFN-γ表达水平、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均高于存活组,Th17/Treg比值大于存活组,差异显著(P<0.05);经ROC曲线分析,IL-6、IFN-γ联合Th17/Treg比值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死亡的AUC为0.93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其中IL-6、IFN-γ联合Th17/Treg比值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包头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104例晚期胃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5.38%,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71.15%,高于对照组的34.6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更低(P<0.05)。CD3+、CD4+、CD4+/CD8+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低于对照组的15.38%,但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1年中位生存期为6.16个月,短于观察组的8.3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 4.219,P=0.040)。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可有效阻止肿瘤进展,提高临床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胱抑素C(CysC)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316例作为研究组。按其病情分成轻度组152例、中度组105例以及重度组59例,另取同期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新生儿血清AST、IGF-1、NSE、CysC、总胆红素(TSB)水平,分析上述各项指标的关系。此外,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基线资料,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ST、IGF-1、NSE、CysC、TS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中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高于中度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水平与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母婴血型不合、产前使用催产素、围生期疾病以及TSB、AST、IGF-1、NSE、CysC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影响因素为产前使用催产素、围生期疾病以及TSB、AST、IGF-1、NSE、CysC(P<0.05)。结论:随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的加剧,血清AST、IGF-1、NSE、CysC水平均逐渐升高且均与血清TSB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检测上述血清学指标辅助评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情,且以上指标水平的升高会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1(Th1)、T辅助细胞2(Th2)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SOM患者135例记为SOM组,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急性组(病程14d,49例)、亚急性组(病程14-30d,53例)、慢性组(病程30d,33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SOM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同病程SOM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NF-γ、IL-2、IL-4、IL-10与CD3~+、CD4~+、CD8~+、CD4~+/CD8~+的相关性。结果:SOM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低于亚急性组、慢性组,亚急性组患者外周血INF-γ、IL-2、IL-4、IL-10水平低于慢性组(P0.05)。SOM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高于亚急性组、慢性组,CD8~+水平低于亚急性组、慢性组,亚急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慢性组,CD8~+水平低于慢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M患者外周血INF-γ、IL-4与CD8~+呈正相关(P0.05),IL-4与CD3~+、CD4~+呈负相关(P0.05)。结论:SOM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表现异常,且其水平与疾病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联系,通过监测Th1Th2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评估SOM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多肽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93例乳腺癌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7,脾多肽联合化疗)、对照组(n=46,常规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2%(3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52%(26/46)(P0.05)。研究组治疗4个周期后CD3~+、CD4~+、CD4~+/CD8~+以及情感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精神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4个周期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脾多肽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B)、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紧张素转化酶2(ACE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3例患者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血清PAB、HMGB1、SIL-2R、ACE2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水平变化情况及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AB、HMGB1、SIL-2R、ACE2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PAB、AC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MGB1、SIL-2R、APACHEII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轻症组血清PAB、ACE2水平显著高于重症组,HMGB1、SIL-2R、APACHEII评分水平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B、ACE2与APACHEⅡ之间呈负相关(P<0.05),血清HMGB1、SIL-2R与APACHEⅡ之间呈正相关(P<0.05);血清PAB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147.09 mg/L,灵敏度为80.54%,特异度为85.68%,AUC为0. 845,血清HMGB1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85.34 ng/L,灵敏度为81.65%,特异度为86.69%,AUC为0. 998,血清SIL-2R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25.47 pg/mL,灵敏度为81.59%,特异度为87.57%,AUC为0. 978,血清ACE2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临界值为298.57 pg/mL,灵敏度为80.19%,特异度为83.58%,AUC为0. 867。结论:血清PAB、HMGB1、SIL-2R、ACE2的表达与APACHEII评分之间密切相关,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